陽光如金色的紗幔,輕柔地灑在巍峨的宮殿之上,泛起一層璀璨的光暈。


    十幾歲的劉徹,身著一襲簡潔的便衣,那明亮的眼眸中透著聰慧與好奇,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


    他跟隨父皇劉啟、太子劉榮以及諸多大臣們一起微服出巡,滿心期待地想要領略那與宮廷截然不同的煙火氣息。


    他們走在熙熙攘攘的民間街道上,耳畔傳來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談笑聲。


    街邊的攤位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五彩斑斕的旗幟在微風中輕輕飄動。


    劉徹好奇地張望著四周,眼中滿是對民間生活的新奇。


    他時而駐足觀看手藝人精巧的技藝,時而被街邊孩童的嬉戲所吸引,那純真的笑容在陽光下格外燦爛。


    街道上,行人如織。


    有挑著擔子的貨郎,一邊走一邊吆喝著,擔子上的小玩意兒琳琅滿目,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


    貨郎的臉上洋溢著樸實的笑容,看到劉徹等人好奇的目光,便熱情地介紹著自己的商品。


    劉徹拿起一個小巧的木雕,仔細端詳著,眼中滿是喜愛。


    那木雕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有著生命一般。


    上麵的紋路細膩而精致,每一處細節都展現出雕刻者的用心。


    還有賣小吃的攤主,鍋裏正煎著香氣四溢的肉餅,滋滋作響,那濃鬱的香味彌漫在空氣中,讓人垂涎欲滴。


    攤主熟練地翻動著肉餅,臉上滿是專注。


    劉徹被這香味吸引,走上前去,攤主立刻熱情地招唿著他,遞上一塊肉餅讓他品嚐。


    小劉徹咬了一口,那美味讓他的眼睛一亮,讚不絕口。


    肉餅外酥裏嫩,肉汁四溢,讓人迴味無窮。


    那肉餅的色澤金黃,邊緣微微焦脆,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街邊的茶館裏,坐滿了閑聊的人們,他們喝著茶,談論著家長裏短,不時發出陣陣笑聲。


    茶館裏彌漫著淡淡的茶香,讓人感到格外舒適。


    小劉徹與父皇等人走進茶館,找了個位置坐下,聽著百姓們的談話,感受著民間的生活氣息。


    茶館的老板熱情地為他們端上一壺熱茶,那茶香嫋嫋,讓人心情愉悅。


    茶杯裏的茶水清澈透亮,茶葉在水中舒展著,好像在訴說著一個個故事。


    喝完茶,再來到街道上,劉徹看到一個賣糖人的小攤,便走上前去。


    攤主熱情地招唿著他,手中熟練地擺弄著糖稀,不一會兒就做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糖人。


    劉徹饒有興致地看著攤主製作糖人,眼中滿是好奇。


    他與攤主閑聊起來,詢問著糖人的製作方法和民間的趣事。


    攤主笑著迴答,眼中滿是對這個少年的喜愛。


    糖人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像是一件藝術品。


    糖人的造型精美,色彩鮮豔,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


    可忽然,人群中一陣喧嘩,那聲音如同洶湧的海浪,瞬間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他們聞聲望去,隻見不遠處圍滿了百姓,議論紛紛之聲不絕於耳。


    原來是一樁極其複雜的大案,正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


    案件的主角是一男子,其名叫,防年。


    他衣衫襤褸,麵容憔悴,眼神中滿是悲憤與絕望。


    他呆呆地站在那裏,如同失去了靈魂一般。


    事情起因是,防年的繼母因一己私欲狠心殺害了他的父親。


    那是一個寧靜的夜晚,防年的父親辛苦勞作一天後迴到家中,卻不料繼母早已心懷鬼胎。


    在黑暗的掩護下,繼母舉起了罪惡的兇器,殘忍地奪去了防年父親的生命。


    防年得知這一噩耗後,心中的憤怒如同熊熊烈火燃燒,那是一種無法遏製的悲痛與憤怒。


    在極度的憤怒之下,他手刃了繼母,為父親報了仇!


    此事很快被送到廷尉那裏判決,可廷尉麵對這特殊的情況,左右為難,愁眉不展。


    他反複斟酌,卻始終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判決結果。


    那案桌上堆滿了卷宗,廷尉在燭光下徹夜思索,額頭上的皺紋仿佛訴說著他的無奈。


    無奈之下,隻得將此事呈報給皇帝與諸位隨行之人!


    為此,皇帝劉啟決定,當街進行,審判!


    太子劉榮聽聞此事,微微揚起下巴,毫不在意地一揮手說道:


    “此等大逆不道之人,就該淩遲處死,千刀萬剮。”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冷漠與決絕,防年的命運在他眼中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塵埃。


    劉榮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傲慢,他似乎並不理解防年心中的痛苦。


    然而,十幾歲的劉徹卻微微皺起眉頭,他那還稍顯稚嫩的臉龐上露出沉思之色。


    他靜靜地看著防年,如同能感受到防年心中的痛苦與掙紮。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同情與理解,好像在那一刻,他與防年的命運緊緊相連。


    片刻後,小劉徹緩緩開口,聲音雖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當繼母殺了防年的父親之後,其父親和繼母的夫妻關係已不存在,那麽母子關係也不複存在。所以防年沒有犯弑母罪,他的行為是為父親報仇,因此不可淩遲,而是留其一命,然後重判。”


    眾人聞言,先是一愣,隨後紛紛交頭接耳,仔細思索著小劉徹的話語。


    大臣們眼中露出驚訝之色,他們看著這個十幾歲的少年,心中充滿了震撼。


    他們沒想到,一個如此年輕的少年竟有如此深刻的見解,像是能洞察人心的善惡與世間的真理。


    有的大臣微微點頭,對劉徹的觀點表示讚同!


    有的大臣則陷入沉思,反思著自己的判斷。


    景帝劉啟更是目光中閃爍著欣慰與讚賞,他看著劉徹,如同看到了大漢未來的希望。


    那希望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大漢王朝的前路。


    景帝微微頷首,心中暗自讚歎劉徹的聰慧與善良。


    他知道,這個少年有著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將來必能成就一番大業。


    百姓們也紛紛對劉徹的判斷表示讚賞,他們看到了這個少年的公正與善良。


    有一位老人走上前來,對劉徹說道:


    “此公子聰慧過人,此判公正合理,防年若得此判,也是他的造化。”


    小劉徹微笑著迴應老人,眼中滿是謙遜。


    從此,景帝對劉徹更是另眼相看,而劉徹也在這次斷案中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與勇氣,他的名字在人們口中傳頌!


    在那之後的日子裏,小劉徹更加勤奮地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而民間的街道上,生活依舊繼續,人們忙碌著自己的日子,那樁奇案也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見證著少年劉徹的成長與智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劍等雲青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劍等雲青上並收藏漢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