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有車有房
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我開著車來的,就不開分局的車了,等我的車到了,你直接安排人給我送到蘇城機關家屬院就行。
對了,申請的時候說一下,什麽品牌無所謂,但一定要是轎車。”
唯一的紅旗轎車,應該是總局給陸凱配的車,楊白衣沒有動,吉普車他也有些開膩了。
“好的,楊局長,以您的級別,想配什麽車都可以滿足您。”
在開車迴去的路上,楊白衣情不自禁的哼著歌,自己馬上就是有車有房有媳婦的人了。
國安局的反應很快,五天以後,一輛嶄新的紅旗轎車,就被送到了機關家屬院。
黑色的車漆,流線型的車身,裏麵搭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動力十足。
“大外孫,你這個車可比我的車好看多了。”
其實蘇城政府也有轎車,隻不過是以前進口老毛子的,關係緊張以後,各地機關就很少開了。
那時候的抵製可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全國從上到下一條心。
雖然各方麵還很落後,但是那種骨氣和民族自豪感,完全不是後世可以想比的。
“姥爺,咱們爺倆換著開,我更習慣開吉普車,能適應各種路況,耐造。”
雖然楊白衣也開膩了吉普車,但聽到蕭青陽的話,還是打算把新車讓給蕭青陽。
轎車相比於吉普車,坐起來肯定會更加舒適。
什麽都可以等,盡孝除外。
“不用,我這輛吉普就挺好,平時姥爺也不出遠門,最遠也就是去金陵開會,新車還是你們年輕人開著吧。”
對於長輩來說,晚輩有這份心就好,如果大外孫真的喜歡開吉普,上麵肯定不會給他配紅旗轎車。
現在國內的汽車生產線還不成熟,很多零部件都需要高級鉗工手工打造。
現在也就京城那批人都配齊了,省裏的領導都還沒有普及。
給大外孫配這一輛,還不知道是搶了誰的名額呢。
“那好,我先開著,您什麽時候去金陵開會,就讓司機過來開。
去金陵要三個小時的車程,坐轎車肯定要舒服很多。”
都是一家人,新車就在家裏放著,誰需要誰開就行。
把別院的修繕全權交給劉大以後,楊白衣一周去一次,檢查一下修繕進度,順便為大家發放一下工錢。
四個星期以後,錦雲別院的修繕工作,比楊白衣的要求早兩天完工。
楊白衣來到錦雲別院時,劉大帶著所有大小工匠,聚集在別院大門口,等待著楊白衣的驗收。
“領導,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在一個月之內完工了,您進去看一下,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我們再整改。”
紅旗轎車剛剛停穩,劉大就迎了上來,幫楊白衣拉開了車門。
“行,你帶我進去看看吧。”
朱紅色的大門,明顯重新刷過漆,上麵一排排碩大的銅釘,被擦得鋥亮。
走進大門,楊白衣發現,原本長滿青苔的青石板路,都被工匠們用刷子刷的幹幹淨淨,光可鑒人。
兩側的花園裏,花木被精心修剪過,裏麵的雜草被清理的很幹淨。
別院中間的池塘裏,淤泥和腐葉被清理一空,裏麵的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有小魚成群結隊的遊過。
池塘上,九曲橋連接著中間的水榭,破損的圍欄都被重新加固過。
楊小小可不是一個老實孩子,蕭君逸也快會跑了,楊白衣特意交代劉大,池塘周圍的圍欄一定要足夠牢固。
走過九曲橋,楊白衣走進主屋,屋內的紅木家具都被擦拭得一塵不染,擺放得整整齊齊。牆上的書畫也都重新裝裱過,顯得更加古樸典雅。
楊白衣滿意地點點頭,對劉大說道:“幹得不錯,我很滿意。”
劉大笑著說:“謝謝領導誇獎,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楊白衣拿出一疊鈔票遞給劉大,“這是剩下的工錢,你拿去分給大家吧。”
“領導,您給多了。”
雖然劉大沒讀過幾天書,但大工一天一塊五,小工一天一塊,這個賬很好算,楊白衣給的明顯多了。
“大家都辛苦了,這是咱們單位給大家發的獎金。
告訴大家,我對他們的手藝很滿意,以後有什麽活兒還找他們。”
說完,楊白衣走出主廳,打算離開錦雲別院。
“領導,那我呢?我是需要一直留在這裏嗎?”
劉大已經把自己當成有編製的人了,雖然他到現在也不知道楊白衣說的單位,到底是個什麽單位。
“不用,你跟他們一起迴去就行了,能保證別院的日常維護就行,不用天天在這裏待著。”
沿著蜿蜒的山路,楊白衣開著車往迴走,明天就是周末了,全家都不用上班,正好請全家人過來參觀一下別院。
在別院住一晚上,嚐嚐野味,賞賞美景,放鬆一下心情。
吃晚飯的時候,楊白衣向姥爺一家正式發出邀請,大家欣然答應。
吃完了晚飯,暮雪戴上眼鏡,拿著鋼筆在紙上寫著東西。
“寫什麽呢?你都退休了,還這麽要求進步啊!”
蕭青陽有些詫異,老伴自從退休以後,很少叫她這麽認真的寫過東西。
“大外孫喬遷新居,咱們也要準備一下禮物,可不能不當迴事。”
孩子分出去單過,家裏的長輩大多都會送一套鍋碗瓢盆,再送幾樣寓意美好的東西當禮物。
這和迷信無關,隻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與期許。
“過兩天我安排一下工作,咱們就去洛水市一趟,跟林老弟商量一下兩個孩子的婚事。”
房子也弄好了,楊白衣和林宛如的婚事也該正式提上日程了。
“咱們這一批知青,你們倆處對象是最早的,現在也終於要修成正果了。”
周鳳英抱著兒子,感慨的看著楊白衣和林宛如。
第二天,蕭青陽一家和楊白衣開著兩輛車,早早的出了門。
暮雪帶足了錢票,準備到百貨大樓為大外孫大肆采購一番。
楊白衣說了好幾次,別院裏鍋碗瓢盆都是現成的,暮雪還是不聽勸的又買了一套。
買了幾斤蘋果,祝福大外孫平平安安。
買了兩根甘蔗,祝福大外孫節節高升。
買了米麵糧油,祝福大外孫吃喝不愁。
……
隻要是有說頭的東西,暮雪一股腦的全都買齊了。
要不是後備箱容量有限,還不知道他要買多少東西。
對了,申請的時候說一下,什麽品牌無所謂,但一定要是轎車。”
唯一的紅旗轎車,應該是總局給陸凱配的車,楊白衣沒有動,吉普車他也有些開膩了。
“好的,楊局長,以您的級別,想配什麽車都可以滿足您。”
在開車迴去的路上,楊白衣情不自禁的哼著歌,自己馬上就是有車有房有媳婦的人了。
國安局的反應很快,五天以後,一輛嶄新的紅旗轎車,就被送到了機關家屬院。
黑色的車漆,流線型的車身,裏麵搭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動力十足。
“大外孫,你這個車可比我的車好看多了。”
其實蘇城政府也有轎車,隻不過是以前進口老毛子的,關係緊張以後,各地機關就很少開了。
那時候的抵製可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全國從上到下一條心。
雖然各方麵還很落後,但是那種骨氣和民族自豪感,完全不是後世可以想比的。
“姥爺,咱們爺倆換著開,我更習慣開吉普車,能適應各種路況,耐造。”
雖然楊白衣也開膩了吉普車,但聽到蕭青陽的話,還是打算把新車讓給蕭青陽。
轎車相比於吉普車,坐起來肯定會更加舒適。
什麽都可以等,盡孝除外。
“不用,我這輛吉普就挺好,平時姥爺也不出遠門,最遠也就是去金陵開會,新車還是你們年輕人開著吧。”
對於長輩來說,晚輩有這份心就好,如果大外孫真的喜歡開吉普,上麵肯定不會給他配紅旗轎車。
現在國內的汽車生產線還不成熟,很多零部件都需要高級鉗工手工打造。
現在也就京城那批人都配齊了,省裏的領導都還沒有普及。
給大外孫配這一輛,還不知道是搶了誰的名額呢。
“那好,我先開著,您什麽時候去金陵開會,就讓司機過來開。
去金陵要三個小時的車程,坐轎車肯定要舒服很多。”
都是一家人,新車就在家裏放著,誰需要誰開就行。
把別院的修繕全權交給劉大以後,楊白衣一周去一次,檢查一下修繕進度,順便為大家發放一下工錢。
四個星期以後,錦雲別院的修繕工作,比楊白衣的要求早兩天完工。
楊白衣來到錦雲別院時,劉大帶著所有大小工匠,聚集在別院大門口,等待著楊白衣的驗收。
“領導,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在一個月之內完工了,您進去看一下,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我們再整改。”
紅旗轎車剛剛停穩,劉大就迎了上來,幫楊白衣拉開了車門。
“行,你帶我進去看看吧。”
朱紅色的大門,明顯重新刷過漆,上麵一排排碩大的銅釘,被擦得鋥亮。
走進大門,楊白衣發現,原本長滿青苔的青石板路,都被工匠們用刷子刷的幹幹淨淨,光可鑒人。
兩側的花園裏,花木被精心修剪過,裏麵的雜草被清理的很幹淨。
別院中間的池塘裏,淤泥和腐葉被清理一空,裏麵的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有小魚成群結隊的遊過。
池塘上,九曲橋連接著中間的水榭,破損的圍欄都被重新加固過。
楊小小可不是一個老實孩子,蕭君逸也快會跑了,楊白衣特意交代劉大,池塘周圍的圍欄一定要足夠牢固。
走過九曲橋,楊白衣走進主屋,屋內的紅木家具都被擦拭得一塵不染,擺放得整整齊齊。牆上的書畫也都重新裝裱過,顯得更加古樸典雅。
楊白衣滿意地點點頭,對劉大說道:“幹得不錯,我很滿意。”
劉大笑著說:“謝謝領導誇獎,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楊白衣拿出一疊鈔票遞給劉大,“這是剩下的工錢,你拿去分給大家吧。”
“領導,您給多了。”
雖然劉大沒讀過幾天書,但大工一天一塊五,小工一天一塊,這個賬很好算,楊白衣給的明顯多了。
“大家都辛苦了,這是咱們單位給大家發的獎金。
告訴大家,我對他們的手藝很滿意,以後有什麽活兒還找他們。”
說完,楊白衣走出主廳,打算離開錦雲別院。
“領導,那我呢?我是需要一直留在這裏嗎?”
劉大已經把自己當成有編製的人了,雖然他到現在也不知道楊白衣說的單位,到底是個什麽單位。
“不用,你跟他們一起迴去就行了,能保證別院的日常維護就行,不用天天在這裏待著。”
沿著蜿蜒的山路,楊白衣開著車往迴走,明天就是周末了,全家都不用上班,正好請全家人過來參觀一下別院。
在別院住一晚上,嚐嚐野味,賞賞美景,放鬆一下心情。
吃晚飯的時候,楊白衣向姥爺一家正式發出邀請,大家欣然答應。
吃完了晚飯,暮雪戴上眼鏡,拿著鋼筆在紙上寫著東西。
“寫什麽呢?你都退休了,還這麽要求進步啊!”
蕭青陽有些詫異,老伴自從退休以後,很少叫她這麽認真的寫過東西。
“大外孫喬遷新居,咱們也要準備一下禮物,可不能不當迴事。”
孩子分出去單過,家裏的長輩大多都會送一套鍋碗瓢盆,再送幾樣寓意美好的東西當禮物。
這和迷信無關,隻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與期許。
“過兩天我安排一下工作,咱們就去洛水市一趟,跟林老弟商量一下兩個孩子的婚事。”
房子也弄好了,楊白衣和林宛如的婚事也該正式提上日程了。
“咱們這一批知青,你們倆處對象是最早的,現在也終於要修成正果了。”
周鳳英抱著兒子,感慨的看著楊白衣和林宛如。
第二天,蕭青陽一家和楊白衣開著兩輛車,早早的出了門。
暮雪帶足了錢票,準備到百貨大樓為大外孫大肆采購一番。
楊白衣說了好幾次,別院裏鍋碗瓢盆都是現成的,暮雪還是不聽勸的又買了一套。
買了幾斤蘋果,祝福大外孫平平安安。
買了兩根甘蔗,祝福大外孫節節高升。
買了米麵糧油,祝福大外孫吃喝不愁。
……
隻要是有說頭的東西,暮雪一股腦的全都買齊了。
要不是後備箱容量有限,還不知道他要買多少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