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我們打算結婚了
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君君倒也不認生,楊白衣抱著他舉高高,逗得小家夥咯咯咯的笑出了聲。
把行李搬下吉普車,夏冬恭敬的向暮雪打了個招唿,就開著車返迴了機關大院,他還要去接蕭青陽下班。
“小舅,你也該學學開車了,這樣到哪去也能方便一些。”
人在什麽位置,就要習慣什麽位置的生活,堂堂市長家的公子,連車都不會開怎麽能行?
“我正在學,隻是現在還不熟練,不敢開車上路,而且修車也太難了,我學起來很吃力。”
六七十年代,開車不需要駕駛證,不過駕駛員要自己學會修車。
這年頭可沒有大修廠,汽車出了毛病,需要駕駛員自己維修。
“你說的那是大貨車,小車其實很少會壞的,而且你又不開長途,沒必要學汽車修理。
開車就是個熟能生巧的事情,沒事多練練就好了。”
楊白衣陪著姥姥和小舅說著話,時不時的逗逗小表弟,等姥姥把飯菜做好,姥爺蕭青陽和周鳳英也下班迴家了。
“宛如,你們終於迴來了。”
周鳳英一到家,就從林宛如懷裏接過兒子,和林宛如熱絡的聊了起來。
“嗯,迴來了,怎麽樣?上班還習慣嗎?”
周鳳英穿著的確良襯衣,麻花辮也剪成了齊肩的短發。
“挺好的,我現在在軍區小學教書,校長和同事們都挺好相處的。”
上了班以後,周鳳英也能掙工資了,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那就好,教書的壓力小一些,學校的關係也更簡單純粹一些。”
林宛如笑了笑說道。
周鳳英說的,林宛如深有體會,自打她記事起,父親就是軍分區司令員,所以林宛如從小看到最多的就是笑臉。
“大外孫,過來陪姥爺喝幾杯。”
楊白衣不在的這段時間,蕭青陽喝起酒來都沒勁。
蕭複興的酒量到底是沒練出來,喝了好幾年,還是一杯暈,三杯倒的選手。
蕭青陽不是不能跟其他人喝,他和他的老部下們的關係還是很好的。
可是他自從喝了楊白衣泡的藥酒,嘴巴就被養刁了。
其他的酒喝不慣,大外孫泡的藥酒又不舍得讓別人喝,所以每次都是自斟自飲,每次都喝不盡興。
“好,姥爺您隻管盡情的喝,這次我去東北,又弄到了一套虎骨。”
楊白衣打開酒壇,舀了一壺出來藥酒出來,給姥爺和舅舅倒上以後,又給自己倒了滿滿一杯。
姥爺一家從洛水市迴來,自己和妹妹留在了洛水市,過完年又去陳家屯待了半年。
時間總會在不經意之間溜走,粗略一算,已經一年沒陪姥爺一起喝酒了。
“陳家屯現在怎麽樣?百旺和老支書都還好吧?”
說起東北,蕭青陽的心情有些複雜。
那裏有他最不堪的往事,也有患難與共的真心朋友。
“都挺好,他們倆經常在我麵前念叨您,還想跟您一起喝酒呢。
陳家屯現在有了副業,社員們的日子也好過了,一切都在變得越來越好。”
哪怕是在特殊年代,國家也沒限製大家的發展,隻是不允許個人做買賣而已。
在你能保證糧食供應的情況下,隻要是集體行為,走的是共產主義路線,政府是鼓勵你搞副業的。
說起陳家屯的變化,楊白衣帶著一絲自豪,在陳家屯生活了四年,楊白衣還是有很深的感情在的。
對於他來說,幫助社員們把日子過好,比戰勝忍者和半獸人還要有成就感。
“那就好,社員們都是淳樸善良的人,值得更好的生活。”
蕭家困難以後,遭受了多年的白眼,來到陳家屯以後,社員們對他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戴,才顯得更加的彌足珍貴。
雖然他們也知道,社員們之所以對他們如此尊重,完全是因為楊白衣,但依然會讓他們冰冷多年的心感到溫暖。
“姥爺,我還去了農場幾次,看望了一下您的老朋友老餘和老謝,給他們留了不少物資。
他們現在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讓您安心工作,不用太記掛他們。
等他們也走出農場,就會找您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楊白衣知道,姥爺一直記掛著他在農場的兩位好友,不然也不可能一到蘇城,就急著給他們郵寄棉衣。
“大外孫,以後你少去農場,那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自由安排,你不用冒這個風險的。”
對暮雪來說,什麽都比不上自己大外孫的安危。
“姥姥,我的身份特殊,有些事我做比你們做更安全。
您就放心吧,我不會拿自己的安危開玩笑的。”
吃完了晚飯,一家人坐在一起繼續聊天,楊白衣宣布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姥姥,我和宛如打算結婚了。”
雖然經曆過極度開放的後世,但楊白衣骨子裏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
在陳家屯,結婚的想法是林宛如主動提出的,麵對家人的時候,楊白衣認為應該由他來說。
“大外孫,你說的是真的嗎?”
暮雪做夢都等著這一天。
以前她隱晦的催了好幾次婚,都被楊白衣和林宛如給糊弄過去了。
眼看兩人暫時沒有結婚的打算,暮雪也就沒再提這個事,隻能眼巴巴的盼著。
“真的,我怎麽可能拿婚姻大事開玩笑呢,我們的年齡也不算小了,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的結婚的結婚,有孩子的有孩子。
我們要是再不結婚要孩子,下一代就玩不到一起去了。”
兩人相識的時候,林宛如十七歲,楊白衣隻有十六歲。
一晃五年過去了,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相戀,再到如今談婚論嫁,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老蕭,你明天安排一下工作,後天咱們就去洛水市,找林老弟和鳳霞妹子提親。
文江是不是還在京海軍分區?咱們用不用找他過來當媒人?”
蕭青陽,林鐵山,文江,當年在部隊時就是有名的鐵三角。
三人是同一年參的軍,相互鼓勵,奮勇殺敵,在槍林彈雨中,都幸運的活了下來。
一起立功,一起提幹,直到全麵勝利以後,蕭青陽為了方便找自己的女兒,選擇轉業去了地方,林鐵山和文江則是一起留在了部隊。
把行李搬下吉普車,夏冬恭敬的向暮雪打了個招唿,就開著車返迴了機關大院,他還要去接蕭青陽下班。
“小舅,你也該學學開車了,這樣到哪去也能方便一些。”
人在什麽位置,就要習慣什麽位置的生活,堂堂市長家的公子,連車都不會開怎麽能行?
“我正在學,隻是現在還不熟練,不敢開車上路,而且修車也太難了,我學起來很吃力。”
六七十年代,開車不需要駕駛證,不過駕駛員要自己學會修車。
這年頭可沒有大修廠,汽車出了毛病,需要駕駛員自己維修。
“你說的那是大貨車,小車其實很少會壞的,而且你又不開長途,沒必要學汽車修理。
開車就是個熟能生巧的事情,沒事多練練就好了。”
楊白衣陪著姥姥和小舅說著話,時不時的逗逗小表弟,等姥姥把飯菜做好,姥爺蕭青陽和周鳳英也下班迴家了。
“宛如,你們終於迴來了。”
周鳳英一到家,就從林宛如懷裏接過兒子,和林宛如熱絡的聊了起來。
“嗯,迴來了,怎麽樣?上班還習慣嗎?”
周鳳英穿著的確良襯衣,麻花辮也剪成了齊肩的短發。
“挺好的,我現在在軍區小學教書,校長和同事們都挺好相處的。”
上了班以後,周鳳英也能掙工資了,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那就好,教書的壓力小一些,學校的關係也更簡單純粹一些。”
林宛如笑了笑說道。
周鳳英說的,林宛如深有體會,自打她記事起,父親就是軍分區司令員,所以林宛如從小看到最多的就是笑臉。
“大外孫,過來陪姥爺喝幾杯。”
楊白衣不在的這段時間,蕭青陽喝起酒來都沒勁。
蕭複興的酒量到底是沒練出來,喝了好幾年,還是一杯暈,三杯倒的選手。
蕭青陽不是不能跟其他人喝,他和他的老部下們的關係還是很好的。
可是他自從喝了楊白衣泡的藥酒,嘴巴就被養刁了。
其他的酒喝不慣,大外孫泡的藥酒又不舍得讓別人喝,所以每次都是自斟自飲,每次都喝不盡興。
“好,姥爺您隻管盡情的喝,這次我去東北,又弄到了一套虎骨。”
楊白衣打開酒壇,舀了一壺出來藥酒出來,給姥爺和舅舅倒上以後,又給自己倒了滿滿一杯。
姥爺一家從洛水市迴來,自己和妹妹留在了洛水市,過完年又去陳家屯待了半年。
時間總會在不經意之間溜走,粗略一算,已經一年沒陪姥爺一起喝酒了。
“陳家屯現在怎麽樣?百旺和老支書都還好吧?”
說起東北,蕭青陽的心情有些複雜。
那裏有他最不堪的往事,也有患難與共的真心朋友。
“都挺好,他們倆經常在我麵前念叨您,還想跟您一起喝酒呢。
陳家屯現在有了副業,社員們的日子也好過了,一切都在變得越來越好。”
哪怕是在特殊年代,國家也沒限製大家的發展,隻是不允許個人做買賣而已。
在你能保證糧食供應的情況下,隻要是集體行為,走的是共產主義路線,政府是鼓勵你搞副業的。
說起陳家屯的變化,楊白衣帶著一絲自豪,在陳家屯生活了四年,楊白衣還是有很深的感情在的。
對於他來說,幫助社員們把日子過好,比戰勝忍者和半獸人還要有成就感。
“那就好,社員們都是淳樸善良的人,值得更好的生活。”
蕭家困難以後,遭受了多年的白眼,來到陳家屯以後,社員們對他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戴,才顯得更加的彌足珍貴。
雖然他們也知道,社員們之所以對他們如此尊重,完全是因為楊白衣,但依然會讓他們冰冷多年的心感到溫暖。
“姥爺,我還去了農場幾次,看望了一下您的老朋友老餘和老謝,給他們留了不少物資。
他們現在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讓您安心工作,不用太記掛他們。
等他們也走出農場,就會找您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楊白衣知道,姥爺一直記掛著他在農場的兩位好友,不然也不可能一到蘇城,就急著給他們郵寄棉衣。
“大外孫,以後你少去農場,那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自由安排,你不用冒這個風險的。”
對暮雪來說,什麽都比不上自己大外孫的安危。
“姥姥,我的身份特殊,有些事我做比你們做更安全。
您就放心吧,我不會拿自己的安危開玩笑的。”
吃完了晚飯,一家人坐在一起繼續聊天,楊白衣宣布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姥姥,我和宛如打算結婚了。”
雖然經曆過極度開放的後世,但楊白衣骨子裏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
在陳家屯,結婚的想法是林宛如主動提出的,麵對家人的時候,楊白衣認為應該由他來說。
“大外孫,你說的是真的嗎?”
暮雪做夢都等著這一天。
以前她隱晦的催了好幾次婚,都被楊白衣和林宛如給糊弄過去了。
眼看兩人暫時沒有結婚的打算,暮雪也就沒再提這個事,隻能眼巴巴的盼著。
“真的,我怎麽可能拿婚姻大事開玩笑呢,我們的年齡也不算小了,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的結婚的結婚,有孩子的有孩子。
我們要是再不結婚要孩子,下一代就玩不到一起去了。”
兩人相識的時候,林宛如十七歲,楊白衣隻有十六歲。
一晃五年過去了,兩人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相戀,再到如今談婚論嫁,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老蕭,你明天安排一下工作,後天咱們就去洛水市,找林老弟和鳳霞妹子提親。
文江是不是還在京海軍分區?咱們用不用找他過來當媒人?”
蕭青陽,林鐵山,文江,當年在部隊時就是有名的鐵三角。
三人是同一年參的軍,相互鼓勵,奮勇殺敵,在槍林彈雨中,都幸運的活了下來。
一起立功,一起提幹,直到全麵勝利以後,蕭青陽為了方便找自己的女兒,選擇轉業去了地方,林鐵山和文江則是一起留在了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