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夠豐盛的了,最高領導人的飯菜標準,也不過四菜一湯而已。”


    聞著餐桌上飄來的誘人香味,蕭青陽意外的看了王誌敏一眼,沒想到她一個普通的漁民妻子,居然有一手如此高超的廚藝。


    “還說你不是大領導,不是大領導你怎麽會知道領導人吃什麽。”


    張永賢自認為他早已洞悉一切。


    等楊白衣一家都已經入座以後,按照以往的習慣,張水生去打酒,張春生帶著妹妹春妮也打算坐下。


    “春生,今天客人多,咱們去廚房吃。”


    張永賢趕緊攔住自己的一雙兒女。


    “可是爹,廚房的菜全都端過來了,就連鍋娘都一起端過來了。”


    家裏的盆不夠,最後一道甲魚泡餅,王誌敏連同鍋一起端了過來。


    廚房裏連刷鍋水都沒有,春妮不知道到廚房能吃些什麽。


    “張哥,和以前一樣,坐下一起吃就行了,你這桌子足夠大,咱們擠一擠也就是了。”


    楊白衣好笑的看了張永賢一眼,明明是在他家,他卻整的像個客人一樣。


    “姐夫,你就坐下好好吃飯吧,小兄弟今天早上還請我們吃了包子,他為人隨和,沒那麽多講究的。”


    王誌超蹬著三輪車從縣城跑到水庫,到了之後一刻沒停,就開始幫二姐翻地,早上吃的肉包子,早都消耗完了。


    “春生,春妮,你倆跟我過來一下。”


    張永賢把兒女拉到一邊。


    “今天有客人在,你們要守點規矩,別像沒吃過東西一樣。


    別胡亂夾菜,想吃什麽告訴我或者你們娘,我們給你們夾,吃飯時不許吧嗒嘴,不許嘬筷子,知道了嗎?”


    張永賢給孩子們立著規矩,生怕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惹領導不高興。


    “爹,我們知道了。”


    兩個孩子乖巧的點頭答應著。


    這年頭的孩子們,跟後世的孩子可不一樣,哪個不是被爹娘給揍大的?


    大人忙完地裏忙家裏,哪有功夫輕聲細語的教育你啊?


    說一遍記不住,下次再犯,巴掌就快落到頭上了。


    而且家裏來了客人,通常情況下,女人和孩子是不允許上桌的。


    現在可以坐在桌上吃好吃的,張春生和春妮已經很高興了,爹說啥就是啥,他們根本就不會不聽話。


    “領導,家裏沒有酒票,隻有散裝的高粱酒,希望領導不要嫌棄。”


    張永賢接過水生打過來的散酒,先給蕭青陽給倒上。


    “這就挺好,生活艱苦的時候,連這個也喝不上呢。”


    蕭青陽是正經吃過苦,打過仗的人,對吃喝方麵從來不挑。


    開飯以後,張家的孩子們果然聽話,父母給他們夾什麽,他們就吃什麽,碗裏的吃空了,他們也不要,乖乖的等著父母再夾。


    還是在楊白衣的堅持勸說下,孩子們才開始自己夾菜吃。


    吃完了一頓新鮮的河鮮,楊白衣照例把酒菜錢全部結清。


    張永賢倒也沒說不要,這個年代大部分的幹部,還沒有養成大吃大喝的習慣,公社的幹部到大隊部吃飯,還要自帶口糧或者錢票呢。


    吃完飯走出房門,就看到那兩個三輪車師傅,已經在院門口等著了。


    告別張永賢一家,楊白衣帶著家人坐上三輪車,直奔縣城火車站。


    東北的秋天本就很短,下了幾場不大不小的秋雨,溫度也慢慢的降了下來。


    除了周鳳英以外,家裏其他人的棉衣棉被是不缺的。


    楊白衣把從黑虎那裏拿的布票和棉花票,偷偷的給了姥姥一些,讓她這個當婆婆的做這個好人。


    當第一場雪飄然而至的時候,七三年的冬天又來了。


    社員們趕在入冬之前,開了五十畝的河灘地。


    累是真的累,興奮也是真的興奮。


    今年十畝地的向日葵,就給陳家屯帶來了三千塊錢的收益,明年五十畝,那就是一萬五千塊。


    一口人就能分十五塊,這年頭農村最不缺的就是人,人口多的社員家庭,一家就能分一百多塊。


    等明年分錢了以後,還蓋房子蓋房子,該娶媳婦娶媳婦,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要說人家苟仁能當主任呢,天氣冷下來以後,人家愣是從縣城送過來一車煤炭。


    不管他是出於真心,還是單純的怕死,要討好楊白衣,這件事人家做了,你就不能挑人家的理。


    所以楊白衣也破天荒的給了苟仁一個笑模樣,熱情的留他在家裏吃了飯。


    為了這一車煤炭,楊白衣還特意去了一趟縣城,一下買了五個煤爐子,還把蕭青陽的收音機給買迴來了。


    坐在迴家的火車上,楊白衣看著又背又扛的老鄉,心裏暗暗感歎著空間帶給他的方便。


    如果沒有空間,一次買五個煤爐子,他是無論如何也帶不迴來的。


    “大外孫,家裏有柴火褲子,又有火炕,你花這個冤枉錢幹什麽?”


    畢竟是老一輩革命家,楊白衣對她的孝順,她是既感動,又有些心疼,大外孫在他們身上花的錢,實在是太多了。


    “姥姥,柴火爐子不經燒,兩個小時就要加一次柴,大冷的天起床加柴容易感冒。


    火炕隻能管前半夜,後半夜就涼了,咱們總不能後半夜再起床燒炕吧?


    再說了,不買幾個煤爐子,怎麽對得起苟主任拉來的這車煤炭呢。”


    五個煤爐子,一個臥室一個,剩下一個放在了堂屋。


    楊白衣去鎮上買了十幾節煙筒,給每個煤爐子都配上,這樣就不用擔心煤氣中毒了。


    晚上,楊白衣就給家人們安排了一頓火鍋。


    火鍋在煤爐子上咕嘟咕嘟的滾著,肥美的羊肉和麅子肉,吃得一家人滿嘴流油,溝滿壕平。


    蕭青陽父子倆,圍著煤爐子吃著火鍋,喝著虎骨酒,額頭微微見汗,熱得把棉襖都給脫了。


    吃完了火鍋,小丫頭哼哼唧唧的斜靠在姥姥懷裏,讓姥姥給她揉著鼓鼓的小肚子,微眯著雙眼,像極了一隻慵懶的貓咪。


    “小饞貓,你吃這麽多幹什麽?也不怕給你撐壞了。”


    暮雪又好氣又好笑。


    自己這個外孫女,聰明伶俐,長得漂亮可愛,懂事孝順,學習成績又好,優點多得數不完。


    隻有一個不算缺點的缺點,就是太喜歡吃了,是一個十足的小吃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偏愛年代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偏愛年代文並收藏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