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陳百旺就是個說書的
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了晚飯,天也擦黑了,楊白衣給妹妹加了個外套,鎖上門朝著大隊部走去。
東北的冬季很漫長,秋收剛結束,白天還算暖和,晚上已經降到十度以下了。
大隊部的院子裏,馬燈高高掛起,早到的社員們打著招唿,互相打聽著今天開會的原因。
“小小,沙包給你。”
狗蛋帶著弟弟臭蛋,把手裏的沙包遞了過去。
“狗蛋哥哥,二丫姐姐,我這裏有瓜子和奶糖,咱們去那邊玩吧。”
一進大隊部,小丫頭就跟著她的小夥伴們跑了,楊白衣他們三個來到知青們所在的地方。
“楊白衣同誌,林驍同誌,你們吃過了?也不知道今天開會要講什麽事。”
崔金發遞給林驍一根煙,林驍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夾在了耳朵上。
“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反正肯定是大好事。”
林驍一臉神秘的說道。
中午喝酒的時候,林驍全程都在,所以今天為什麽開會,林驍一清二楚。
一群人又閑聊了一會,等到外麵再也沒人進來時,大隊長陳百旺的聲音在會場中央響起。
“社員同誌們,知青同誌們,可能你們還在好奇,今天晚上為什麽要開會。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今天要和大家說一件天大的好事,一件和所有人息息相關的大好事。”
說到這裏,陳百旺故意頓了一頓,任由大家在下麵討論一番。
“難道是要分糧了?”
社員們能想到最好的事情,就是秋收後的分糧。
“想什麽呢?苞米還在打穀場裏堆著沒扒完呢,公糧還沒交呢,怎麽可能分糧食呢。”
很快就有人推翻了這個猜測。
“是不是咱們秋收工作做得好,公社嘉獎咱們了?”
“這兩天大隊長天天在大隊部,也沒見他去公社開會啊!”
社員們議論紛紛,都在說著各自的猜測。
陳百旺當了十幾年的大隊長,經曆大小會議無數,別的沒學會,開會時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學了個十成十。
聽到社員們熱烈的討論,陳百旺滿意的點了點頭。
“社員同誌們,先烈們的付出,讓我們戰勝強敵,享受到了難得的和平年代。
國家好的政策,讓我們安心生活,填飽了肚子,我們要感謝國家,感謝組織。
通過咱們團結一心,努力開荒種地,田地越來越多,我們的工分也從原來的兩毛錢變成了如今的四毛錢。
這都是好的政策,領導的關懷,還有咱們自身的努力換來的。
就在今天中午,楊大夫找到我和老支書,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如果搞好了,以後咱們的工分漲到一塊錢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等社員們議論的差不多了,陳百旺隨即放出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轟!”
“什麽?我沒有聽錯吧?做什麽一天可以掙到一塊錢?
“在縣城工作的工人,一天才能掙多少錢?二十幾三十塊錢了不起了。”
“大隊長不是在開玩笑吧?”
……
社員們直接炸了鍋,如果不是陳百旺說是楊白衣提出了,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的。
不知不覺間,楊白衣在陳家屯建立了至高無上的威望,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楊白衣同誌,你給大隊長想了個什麽辦法啊?居然能讓工分漲這麽多錢?”
“是不是帶著全屯子的人上山打獵啊?”
“如果真的能掙這麽多錢,咱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楊白衣身邊圍著的知青們,自然也很好奇,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虧你們想的出來,帶著全屯子上山打獵,你們是想讓威虎山動物滅絕嗎?
大隊長這不是正在說嗎?你們好好聽著就行了。”
楊白衣一邊應付著知青的問話,一邊在心裏埋怨陳百旺。
一次性講完不好嗎?講到重要的內容就停下來,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知道的說你是大隊長,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說書的呢。
“大隊長,你就別賣關子了,趕緊跟大家夥說說,幹什麽能掙那麽多錢啊?”
性子急的社員們已經開始催促了。
“咱們陳家屯地理位置優越,不但有大量的農田,還有山坡和河灘,這是咱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楊大夫給咱們想的辦法就是在山坡上種上果樹,在河灘上種上向日葵。
向日葵和果子成熟了都可以換錢,能夠極大的增加咱們的收入。”
陳百旺說完,得意的看著下麵的社員,期待著社員們激動的反應。
可社員們的反應出乎了陳百旺的預料,他並沒有在社員們臉上來到激動的神情,現場反而靜了下來。
“我怎麽感覺這個主意不太靠譜呢?”
也不知道是誰,在下麵小聲的嘀咕了一句。
“就是,山裏的果子又酸又澀,根本就不好吃,前幾年鬧饑荒時,我吃的夠夠的,現在想起來嘴裏還泛酸水呢。”
“是啊!向日葵家家戶戶都有種,誰會花錢買那玩意啊!”
“楊大夫打獵是把好手,醫術也沒的說,不過種地可沒咱們在行。”
……
社員們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愚昧無知,目光短淺,井裏的蛤蟆就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天。
楊大夫說的水果,可不是山裏的野果,而是專門培育的好品種,就是縣城供銷社裏賣的水果。
還有向日葵,在咱們農村家家戶戶的菜園子裏都會種上幾棵,可城裏人呢?他們可沒有菜園子種這玩意兒。
咱們的水果和瓜子,是要賣給城裏人換錢的。
社員同誌們,格局大一點,思想開闊一點,不要總看著眼前的三寸地。”
陳百旺現在說的頭頭是道,全然忘記了中午喝酒的時候,他自己也發出過類似的質疑。
“大隊長,咱們去城裏賣水果和瓜子,這算不算是投機倒把啊?”
有穩重的社員擔憂的問道。
“個人肯定不行,但咱們這是集體啊!我看過報紙,南邊有的生產隊都開始集體辦廠了。
生產隊富得流油,比在城裏的工人掙得還多呢。
大家隻管放心,隻要是集體行為,國家就支持,報紙上還號召咱們向人家學習呢。
而且咱們也不是走街串巷的賣,楊大夫說了,果樹苗和以後的銷路問題,他都能解決。
大家別忘了,楊大夫不但是咱們屯子裏的赤腳醫生,還是紅星農場的衛生員呢。”
東北的冬季很漫長,秋收剛結束,白天還算暖和,晚上已經降到十度以下了。
大隊部的院子裏,馬燈高高掛起,早到的社員們打著招唿,互相打聽著今天開會的原因。
“小小,沙包給你。”
狗蛋帶著弟弟臭蛋,把手裏的沙包遞了過去。
“狗蛋哥哥,二丫姐姐,我這裏有瓜子和奶糖,咱們去那邊玩吧。”
一進大隊部,小丫頭就跟著她的小夥伴們跑了,楊白衣他們三個來到知青們所在的地方。
“楊白衣同誌,林驍同誌,你們吃過了?也不知道今天開會要講什麽事。”
崔金發遞給林驍一根煙,林驍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夾在了耳朵上。
“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反正肯定是大好事。”
林驍一臉神秘的說道。
中午喝酒的時候,林驍全程都在,所以今天為什麽開會,林驍一清二楚。
一群人又閑聊了一會,等到外麵再也沒人進來時,大隊長陳百旺的聲音在會場中央響起。
“社員同誌們,知青同誌們,可能你們還在好奇,今天晚上為什麽要開會。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今天要和大家說一件天大的好事,一件和所有人息息相關的大好事。”
說到這裏,陳百旺故意頓了一頓,任由大家在下麵討論一番。
“難道是要分糧了?”
社員們能想到最好的事情,就是秋收後的分糧。
“想什麽呢?苞米還在打穀場裏堆著沒扒完呢,公糧還沒交呢,怎麽可能分糧食呢。”
很快就有人推翻了這個猜測。
“是不是咱們秋收工作做得好,公社嘉獎咱們了?”
“這兩天大隊長天天在大隊部,也沒見他去公社開會啊!”
社員們議論紛紛,都在說著各自的猜測。
陳百旺當了十幾年的大隊長,經曆大小會議無數,別的沒學會,開會時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學了個十成十。
聽到社員們熱烈的討論,陳百旺滿意的點了點頭。
“社員同誌們,先烈們的付出,讓我們戰勝強敵,享受到了難得的和平年代。
國家好的政策,讓我們安心生活,填飽了肚子,我們要感謝國家,感謝組織。
通過咱們團結一心,努力開荒種地,田地越來越多,我們的工分也從原來的兩毛錢變成了如今的四毛錢。
這都是好的政策,領導的關懷,還有咱們自身的努力換來的。
就在今天中午,楊大夫找到我和老支書,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如果搞好了,以後咱們的工分漲到一塊錢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等社員們議論的差不多了,陳百旺隨即放出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轟!”
“什麽?我沒有聽錯吧?做什麽一天可以掙到一塊錢?
“在縣城工作的工人,一天才能掙多少錢?二十幾三十塊錢了不起了。”
“大隊長不是在開玩笑吧?”
……
社員們直接炸了鍋,如果不是陳百旺說是楊白衣提出了,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的。
不知不覺間,楊白衣在陳家屯建立了至高無上的威望,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楊白衣同誌,你給大隊長想了個什麽辦法啊?居然能讓工分漲這麽多錢?”
“是不是帶著全屯子的人上山打獵啊?”
“如果真的能掙這麽多錢,咱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楊白衣身邊圍著的知青們,自然也很好奇,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虧你們想的出來,帶著全屯子上山打獵,你們是想讓威虎山動物滅絕嗎?
大隊長這不是正在說嗎?你們好好聽著就行了。”
楊白衣一邊應付著知青的問話,一邊在心裏埋怨陳百旺。
一次性講完不好嗎?講到重要的內容就停下來,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知道的說你是大隊長,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說書的呢。
“大隊長,你就別賣關子了,趕緊跟大家夥說說,幹什麽能掙那麽多錢啊?”
性子急的社員們已經開始催促了。
“咱們陳家屯地理位置優越,不但有大量的農田,還有山坡和河灘,這是咱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楊大夫給咱們想的辦法就是在山坡上種上果樹,在河灘上種上向日葵。
向日葵和果子成熟了都可以換錢,能夠極大的增加咱們的收入。”
陳百旺說完,得意的看著下麵的社員,期待著社員們激動的反應。
可社員們的反應出乎了陳百旺的預料,他並沒有在社員們臉上來到激動的神情,現場反而靜了下來。
“我怎麽感覺這個主意不太靠譜呢?”
也不知道是誰,在下麵小聲的嘀咕了一句。
“就是,山裏的果子又酸又澀,根本就不好吃,前幾年鬧饑荒時,我吃的夠夠的,現在想起來嘴裏還泛酸水呢。”
“是啊!向日葵家家戶戶都有種,誰會花錢買那玩意啊!”
“楊大夫打獵是把好手,醫術也沒的說,不過種地可沒咱們在行。”
……
社員們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愚昧無知,目光短淺,井裏的蛤蟆就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天。
楊大夫說的水果,可不是山裏的野果,而是專門培育的好品種,就是縣城供銷社裏賣的水果。
還有向日葵,在咱們農村家家戶戶的菜園子裏都會種上幾棵,可城裏人呢?他們可沒有菜園子種這玩意兒。
咱們的水果和瓜子,是要賣給城裏人換錢的。
社員同誌們,格局大一點,思想開闊一點,不要總看著眼前的三寸地。”
陳百旺現在說的頭頭是道,全然忘記了中午喝酒的時候,他自己也發出過類似的質疑。
“大隊長,咱們去城裏賣水果和瓜子,這算不算是投機倒把啊?”
有穩重的社員擔憂的問道。
“個人肯定不行,但咱們這是集體啊!我看過報紙,南邊有的生產隊都開始集體辦廠了。
生產隊富得流油,比在城裏的工人掙得還多呢。
大家隻管放心,隻要是集體行為,國家就支持,報紙上還號召咱們向人家學習呢。
而且咱們也不是走街串巷的賣,楊大夫說了,果樹苗和以後的銷路問題,他都能解決。
大家別忘了,楊大夫不但是咱們屯子裏的赤腳醫生,還是紅星農場的衛生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