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來到楊白衣家的時候,羊肉也燉好了,整個院子裏都彌漫著濃鬱的肉香味。


    “還是你有先見之明啊,把楊大夫的宅基地劃到這裏,這要是在屯子裏,鄰居們還不得饞哭了啊!”


    陳大河用鼻子狠狠地吸了幾口氣。


    “大河叔,我哪裏有什麽先見之明啊,屯子裏的宅基地都有主了,隻能把楊大夫往外圍安排了,誰知道還歪打正著了。”


    陳百旺咽了咽口水,這也太香了。


    “哥哥,宛如姐姐,大隊長伯伯和老支書爺爺來了,咱們可以吃飯了嗎?”


    等不及開飯的楊小小,看到陳百旺和陳大河的身影,趕緊大聲喊了起來。


    “行,咱們這就開飯,你趕緊洗洗手,小手天天這麽髒,真不知道你今天是去上學了還是上工了。”


    林宛如去廚房盛肉,楊白衣和林驍把陳百旺他們倆迎進了堂屋。


    “楊大夫,今天讓我們來有什麽事啊?”


    強忍著不去看桌子上的大塊羊肉,陳百旺先問起了正事。


    “大隊長,咱們先吃飯,羊肉涼了就不好吃了。”


    楊白衣打開酒壇子,給大家都給滿上,雖然這次喝的不是茅台,但也是難得的好酒。肯定要比地瓜燒強上許多。


    剛出鍋的羊肉,配上香醇的美酒,幾人推杯換盞,吃的不亦樂乎。


    “楊大夫,我們吃飽了,酒也喝的差不多了,有什麽事現在可以說了吧?”


    酒足飯飽以後,難得陳百旺還沒忘了正事。


    “大隊長,咱們生產隊一個工分合多少錢?”


    談到正題,楊白衣也變得嚴肅起來。


    “一個工分四分錢,滿工分一天能掙四毛錢,你和林知青都是按照滿工分結算的,這個你應該很清楚啊!


    我剛當大隊長那時候,咱們陳家屯的地還很少。


    社員們一個工分才劃兩分錢,經過大家十幾年如一日的開荒,現在翻上一翻呢。


    現在社員們的生活不說過得有多好,最起碼能填飽肚子了。”


    陳百旺的神情中頗為自得,話裏話外都透露著滿足。


    剛剛經曆了百年的屈辱和動蕩,能填飽肚子,能安安穩穩的生活,已經是老百姓最大的心願了。


    “大隊長,壯勞力滿工分才能掙四毛,女社員呢?還有知青大院的知青們呢?


    如果一天掙八個工分,才合三毛二分錢,如果一天掙六個工分,才合兩毛四分錢。


    社員家裏過得怎麽樣我不知道,我隻知道知青們的日子過得挺艱難的。


    這裏也沒有外人,我也就直說了,您和老支書就沒想過改善一下大家的收入,讓大家過得更寬裕一些嗎?”


    楊白衣盯著陳百旺和陳大河,留意著他們的反應。


    自己的計劃,肯定要通過大隊部,能夠得到大隊長和老支書的支持,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楊大夫,讓社員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些年我們一直也是這麽做的。


    我們以後組織大家多開荒,等咱們的田地多了,大家的日子就好過了,爭取再過兩年,讓一個工分突破五分以上。”


    “楊大夫,知青的事情上是我們疏忽了,農活他們畢竟不太擅長,也沒有那麽大的力氣。


    我們給他們分配的一般都是比較輕鬆的活計,幹什麽活得多少工分,都是這麽多年定下來的,我們也不能做的太明顯啊!”


    陳百旺和陳大河對視了一眼,有些為難。


    “大隊長,老支書,你們想到哪裏去了!我怎麽可能會讓你們做徇私舞弊的事情呢!


    知青們幹多少活,拿多少公分,這一點完全沒問題,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想想其他辦法,讓所有社員的收入都更多一些。”


    楊白衣沒好氣的看了他們倆一眼,自己請他們吃飯喝酒,可不是要讓他們給知青開後門的。


    “當然想,做夢都想,可是開荒也需要時間啊,楊大夫不要急,這個要慢慢來。”


    這也不怪陳百旺,他認為農民提高收入的唯一途徑,就是多開荒多種地,見識決定了他的思維模式。


    “大隊長,打開你的格局,不要總想著開荒種莊稼。


    就拿咱們種的玉米來說,春種秋收,一年到頭辛苦伺候,畝產也不過2兩百多斤,公糧就要交一多半,社員們還能剩下多少?


    而且開荒你又能開多少呢?最多開到和其他屯子接壤,你總不能把人家的地給占了吧?


    所以開荒種莊稼,最多能讓大家解決個溫飽,根本就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你就沒想過重點其他經濟價值高的經濟作物嗎?”


    楊白衣開始引導陳百旺和陳大河。


    “不行啊楊大夫,上麵有規定,開出來的荒地必須種植糧食,保證城市供應,如果咱們種其他的會出事的。”


    陳大河怕楊白衣不知道政策,趕緊向他解釋道。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咱們可以開發河灘地和山坡啊,河灘地和山坡不算基本農田,隨便種什麽都沒人管你。”


    昨天晚上有了思路,今天上午楊白衣出門打獵的時候,還特意仔細的考察了河灘和山坡。


    “這個倒是可以,楊大夫,那咱們能在山坡上還有河灘裏種什麽呢?”


    陳大河的腦子飛速運轉,把這幾年的相關政策逐一迴想了一遍,確實沒有任何文件對山坡還有河灘有什麽要求。


    “山坡上咱們可以種植果樹,蘋果和梨樹都可以,咱們完全可以把威虎山打造成屬於咱們的花果山。


    一到秋天,瓜果飄香,收獲了以後賣到城裏,也能為社員們增加一份收入。


    河灘裏咱們可以種上向日葵,向日葵生命力頑強,幾乎不用怎麽管理,收獲了以後咱們把瓜子炒熟,可以遠銷全國各地,打造出咱們自己的瓜子品牌。”


    這是楊白衣結合陳家屯的真實情況,想出的切實可行的方案。


    特別是瓜子,前景特別好,楊白衣知道,前世地球上華夏的第一個百萬富翁,就是靠瓜子發家的。


    “能行嗎?水果的保質期很短,運輸和儲存都很麻煩,如果銷路不好,一年的辛苦就全白費了。


    還有瓜子,家家戶戶的菜園子裏,幾乎都會種上幾顆向日葵,這東西能換錢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偏愛年代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偏愛年代文並收藏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