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知青大院聚餐
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上倒是沒有繼續下雪,第二天一早,陳百旺號召所有社員,把屯子裏的道路掃了出來。
楊白衣和林宛如繼續到醫務室上班,在路上被陳百旺攔了下來。
“楊大夫,林知青,從今天開始,你們就不要去醫務室上班了,在家裏就行。
醫務室裏沒有盤火炕,坐在裏麵就像冰窖一樣,時間長了可受不了。
你們在家裏坐診也是一樣的,社員們都知道你在哪裏住,有個頭疼腦熱的,直接去家裏找你就行。”
“大隊長,這樣合適嗎?”
林宛如出身軍人家庭,她認為工作崗位就是她陣地,需要堅守。
“林知青,這有什麽不合適的?咱們生產隊都停止生產了,全部開始貓冬了,沒道理讓你們繼續受凍啊!”
陳百旺擺了擺手,打消了林宛如的顧慮。
“那行,大隊長,那我們去醫務室收拾一下,把藥品和器械拿迴家去。”
楊白衣拉著林宛如,興衝衝的就往醫務室走。
在東北下鄉插隊就這點好,冬天格外的長,三四個月啥也不用幹,就在屋裏貓著。
兩人來到醫務室,把藥品和器械簡單的收拾一下,在門上貼了一張紙,寫明了以後在家裏坐診。
鎖上門以後,兩人就直接迴了家。
“怎麽了?還想著這個事呢?宛如,你的思想要轉變一下。
我們不是職業軍人,隻是下鄉插隊的知青。
大隊長說的對,社員們都開始貓冬了,沒道理還讓咱們在醫務室挨凍啊!”
楊白衣開解起了有些想不通的林宛如。
“可是社員們貓冬,生產隊也不給他們記工分啊,咱們還繼續享受著滿工分的待遇呢。”
林宛如覺得自己受之有愧,不應該占生產隊的便宜。
“小了,格局小了,林宛如同誌,咱們在家裏可不是啥也不幹啊!
社員們有個頭疼腦熱的找過來,咱們是不是還得給他們看?
如果有行動不便的社員,不管天氣再惡劣,咱們是不是還要出診?
咱們隻是換了一個工作地點,可我們還要繼續為人民服務不是?”
楊白衣拿著腔調說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
林宛如一想,也真是這麽迴事,隨即也就變得高興起來了。
“你在家裏休息一會,我出去轉轉,晚上迴知青大院吃晚飯吧,找他們聚聚餐。”
楊白衣交代一句,獨自出了門。
大雪天氣,食草類動物很難找到食物,也是狩獵的最好時機。
楊白衣穿著翻毛皮鞋,也不怕積雪會把鞋打濕,深一腳淺一腳的上了山。
這次楊白衣沒有深入,進了山隨便找了一片空地。
催動異能,大片的迷魂草從雪地裏拱了出來。
接下來,就是守株待兔的時候了。
楊白衣點上一根煙,躲在大樹後麵,等待著獵物上門。
等楊白衣下山的時候,手裏提著兩隻肥嘟嘟的豬獾,兩隻豬獾足有二十多斤重,足夠大家吃了。
空間裏還躺著兩頭傻麅子,六頭大小不一的野豬,野兔山雞這種小獵物一大堆,楊白衣連數都沒數。
楊白衣沒有迴家,而是直接去了知青大院。
“崔金發,還不趕緊出來接駕。”
楊白衣一手提著一隻豬獾,大拉拉的站在院子裏,囂張無比。
“楊白衣同誌,你怎麽來了?”
四個房門打開,大家從各自的屋子裏走了出來。
“這不是開始貓冬了嗎?給你們弄點好吃了,給你們補一補。”
楊白衣揚了揚手裏的豬獾。
“太好了,今晚有肉吃了。”
“還是楊白衣同誌好啊,都搬出去住了,還想著我們呢。”
“你看楊白衣同誌的鞋子,都被雪水打濕了,昨天下了那麽大的雪,楊白衣同誌為了給咱們補身體,還是上了山。”
“公若不棄,某願拜為義父!”
大家看到楊白衣手裏的豬獾,院子裏瞬間變得熱鬧起來。
“好了,你們把豬獾收拾一下,我迴去休息一會,晚上和宛如一起過來吃飯。
這裏還缺什麽不缺?晚上我來時一並帶過來。”
不得不說,現在上山確實有點冷了。
“不缺,什麽都有,你們晚上隻管來就行了。”
韓飛對楊白衣說道。
人家把二十斤肉都帶來了,還讓人家繼續帶東西,怎麽也說不過去啊!
一會盤點一下,缺什麽他們自己去代銷點買就是了。
送走了楊白衣,整個知青大院都動了起來,有殺豬獾的,有和麵的,有燒水的,有從地窖拿菜的,有去代銷點買酒的。
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有了兩隻豬獾在這裏,大家也都不覺得冷了。
七十年代,肉的誘惑是很大的。
晚上,屋裏的火炕燒的熱熱的,楊白衣和林宛如帶著楊小小如約而至,大家聚在一起,熱鬧非凡。
“宛如同誌,白衣同誌,你們身上的衣服是什麽料子?摸著真舒服。”
“小小穿的真漂亮,打扮的就像是小公主一樣。”
三人的穿著,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
“前段時間我不是去了趟縣城嗎?順便把過冬的衣服買了。”
楊白衣一句帶過,沒有解釋太多,也沒有人沒眼色的繼續問。
等燉好的豬獾上桌,大家把酒倒上,氣氛更加熱烈。
“同誌們,借白衣同誌的光,咱們貓冬第一天,就能吃上香噴噴的燉肉,來,第一杯敬楊白衣同誌和林宛如同誌。
歡迎他們迴到知青大院,不管他們現在住在哪裏,都是咱們親密無間的戰友。”
韓非舉起茶缸,有些激動的說道。
“幹杯!”
……
“快吃菜,大家趁熱吃。”
就著玉米麵餅子,大家吃的滿嘴流油。
“白衣,你說幾句吧。”
大家墊了墊肚子以後,韓飛邀請楊白衣發言,其他知青也都目光炯炯的看向楊白衣。
“同誌們,咱們這一批知青,一共十個人,在韓隊長和老知青的幫助下,成功的適應了下鄉插隊的勞動強度。
在勞動中,再苦再累咱們都沒有退縮,中間我和宛如去了醫務室,但是我還一直關注著大家。
大家表現的都很突出,相處的也很團結,沒有給知青這兩個字丟人。
現在,咱們可以驕傲的說一句,咱們是知青,是紮根農村的知識青年。
這一杯,敬我們自己!”
楊白衣的話,說的知青們心潮澎湃,熱血激蕩。
楊白衣和林宛如繼續到醫務室上班,在路上被陳百旺攔了下來。
“楊大夫,林知青,從今天開始,你們就不要去醫務室上班了,在家裏就行。
醫務室裏沒有盤火炕,坐在裏麵就像冰窖一樣,時間長了可受不了。
你們在家裏坐診也是一樣的,社員們都知道你在哪裏住,有個頭疼腦熱的,直接去家裏找你就行。”
“大隊長,這樣合適嗎?”
林宛如出身軍人家庭,她認為工作崗位就是她陣地,需要堅守。
“林知青,這有什麽不合適的?咱們生產隊都停止生產了,全部開始貓冬了,沒道理讓你們繼續受凍啊!”
陳百旺擺了擺手,打消了林宛如的顧慮。
“那行,大隊長,那我們去醫務室收拾一下,把藥品和器械拿迴家去。”
楊白衣拉著林宛如,興衝衝的就往醫務室走。
在東北下鄉插隊就這點好,冬天格外的長,三四個月啥也不用幹,就在屋裏貓著。
兩人來到醫務室,把藥品和器械簡單的收拾一下,在門上貼了一張紙,寫明了以後在家裏坐診。
鎖上門以後,兩人就直接迴了家。
“怎麽了?還想著這個事呢?宛如,你的思想要轉變一下。
我們不是職業軍人,隻是下鄉插隊的知青。
大隊長說的對,社員們都開始貓冬了,沒道理還讓咱們在醫務室挨凍啊!”
楊白衣開解起了有些想不通的林宛如。
“可是社員們貓冬,生產隊也不給他們記工分啊,咱們還繼續享受著滿工分的待遇呢。”
林宛如覺得自己受之有愧,不應該占生產隊的便宜。
“小了,格局小了,林宛如同誌,咱們在家裏可不是啥也不幹啊!
社員們有個頭疼腦熱的找過來,咱們是不是還得給他們看?
如果有行動不便的社員,不管天氣再惡劣,咱們是不是還要出診?
咱們隻是換了一個工作地點,可我們還要繼續為人民服務不是?”
楊白衣拿著腔調說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
林宛如一想,也真是這麽迴事,隨即也就變得高興起來了。
“你在家裏休息一會,我出去轉轉,晚上迴知青大院吃晚飯吧,找他們聚聚餐。”
楊白衣交代一句,獨自出了門。
大雪天氣,食草類動物很難找到食物,也是狩獵的最好時機。
楊白衣穿著翻毛皮鞋,也不怕積雪會把鞋打濕,深一腳淺一腳的上了山。
這次楊白衣沒有深入,進了山隨便找了一片空地。
催動異能,大片的迷魂草從雪地裏拱了出來。
接下來,就是守株待兔的時候了。
楊白衣點上一根煙,躲在大樹後麵,等待著獵物上門。
等楊白衣下山的時候,手裏提著兩隻肥嘟嘟的豬獾,兩隻豬獾足有二十多斤重,足夠大家吃了。
空間裏還躺著兩頭傻麅子,六頭大小不一的野豬,野兔山雞這種小獵物一大堆,楊白衣連數都沒數。
楊白衣沒有迴家,而是直接去了知青大院。
“崔金發,還不趕緊出來接駕。”
楊白衣一手提著一隻豬獾,大拉拉的站在院子裏,囂張無比。
“楊白衣同誌,你怎麽來了?”
四個房門打開,大家從各自的屋子裏走了出來。
“這不是開始貓冬了嗎?給你們弄點好吃了,給你們補一補。”
楊白衣揚了揚手裏的豬獾。
“太好了,今晚有肉吃了。”
“還是楊白衣同誌好啊,都搬出去住了,還想著我們呢。”
“你看楊白衣同誌的鞋子,都被雪水打濕了,昨天下了那麽大的雪,楊白衣同誌為了給咱們補身體,還是上了山。”
“公若不棄,某願拜為義父!”
大家看到楊白衣手裏的豬獾,院子裏瞬間變得熱鬧起來。
“好了,你們把豬獾收拾一下,我迴去休息一會,晚上和宛如一起過來吃飯。
這裏還缺什麽不缺?晚上我來時一並帶過來。”
不得不說,現在上山確實有點冷了。
“不缺,什麽都有,你們晚上隻管來就行了。”
韓飛對楊白衣說道。
人家把二十斤肉都帶來了,還讓人家繼續帶東西,怎麽也說不過去啊!
一會盤點一下,缺什麽他們自己去代銷點買就是了。
送走了楊白衣,整個知青大院都動了起來,有殺豬獾的,有和麵的,有燒水的,有從地窖拿菜的,有去代銷點買酒的。
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有了兩隻豬獾在這裏,大家也都不覺得冷了。
七十年代,肉的誘惑是很大的。
晚上,屋裏的火炕燒的熱熱的,楊白衣和林宛如帶著楊小小如約而至,大家聚在一起,熱鬧非凡。
“宛如同誌,白衣同誌,你們身上的衣服是什麽料子?摸著真舒服。”
“小小穿的真漂亮,打扮的就像是小公主一樣。”
三人的穿著,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
“前段時間我不是去了趟縣城嗎?順便把過冬的衣服買了。”
楊白衣一句帶過,沒有解釋太多,也沒有人沒眼色的繼續問。
等燉好的豬獾上桌,大家把酒倒上,氣氛更加熱烈。
“同誌們,借白衣同誌的光,咱們貓冬第一天,就能吃上香噴噴的燉肉,來,第一杯敬楊白衣同誌和林宛如同誌。
歡迎他們迴到知青大院,不管他們現在住在哪裏,都是咱們親密無間的戰友。”
韓非舉起茶缸,有些激動的說道。
“幹杯!”
……
“快吃菜,大家趁熱吃。”
就著玉米麵餅子,大家吃的滿嘴流油。
“白衣,你說幾句吧。”
大家墊了墊肚子以後,韓飛邀請楊白衣發言,其他知青也都目光炯炯的看向楊白衣。
“同誌們,咱們這一批知青,一共十個人,在韓隊長和老知青的幫助下,成功的適應了下鄉插隊的勞動強度。
在勞動中,再苦再累咱們都沒有退縮,中間我和宛如去了醫務室,但是我還一直關注著大家。
大家表現的都很突出,相處的也很團結,沒有給知青這兩個字丟人。
現在,咱們可以驕傲的說一句,咱們是知青,是紮根農村的知識青年。
這一杯,敬我們自己!”
楊白衣的話,說的知青們心潮澎湃,熱血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