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您慢點,讓我猜猜是誰,是不是黃秋霞同誌啊?”


    看著眼前這個慌慌張張的老太太,楊白衣心裏一暖。


    “你怎麽知道?”


    自己還什麽都沒說呢,楊大夫已經猜到是誰了。


    看來楊大夫不但醫術高明,還能掐會算呢。


    “今天她去找過我,想要搬到我那裏住,被我拒絕了。”


    楊白衣笑著說道。


    “我就說呢,好好的她為什麽說你的壞話?原來中間還有這麽檔子事。


    她倒是不傻,還知道青磚房比土坯房住著舒服。


    剛才她說你挖社會主義牆角,上山偷盜集體財產,還說你和林宛如同誌沒結婚就住在一起。


    我們也沒慣著她,當場就把她懟了個沒臉,然後她就灰溜溜的跑了。”


    李秀蓮神氣的說道,那表情就像是打了勝仗的將軍。


    “大娘,謝謝你們替我說話,您是知道我的,我做事一向遵紀守法,偉人的語錄我也是天天背的。


    如果我打到大東西,肯定會毫不猶豫上交的,昨天就抓了隻兔子,我就是上交了這麽多人也沒法分不是?


    還有我和林宛如同誌的關係,雖然我們在處對象,但是我們的年齡還小,還不到結婚年齡。


    雖然我們同處一個屋簷下,但是我們一向是相敬如賓的。


    我自己住一個屋,宛如和我妹妹住一個屋,我們倆清清白白的。”


    楊白衣向李秀蓮解釋道。


    “楊大夫,我還能不相信你的為人嗎?黃秋霞說的話,我們一個字都不帶信的。


    她那個懶婆娘,在屯子裏是出了名的,以前她隻是不上工,隻是有些自大,看不起別人,不跟別人打交道。


    可是現在居然開始嚼起老婆舌來了,在後背說起了楊大夫的壞話。


    楊大夫,你放心,大家沒人相信她說的話,剛才你是沒看到,我們好幾個人懟她一個,給她弄了個沒臉。”


    對於楊白衣的人品,李秀蓮是深信不疑的。


    上次楊白衣救了她的孫子小寶,用了那麽多藥,隻收了五毛錢,自己心裏過意不去送了幾個雞蛋,人家轉頭就迴了一隻肥嘟嘟的大兔子。


    “行,我就不耽誤你們了,我的針線筐還在村口呢。”


    把消息透露給楊白衣,得到了楊白衣的感謝,李秀蓮心滿意足的離開了醫務室。


    “宛如,黃秋霞的話你別往心裏去,不要有什麽心理負擔。“


    楊白衣小心翼翼的看著林宛如,生怕她一生氣搬迴知青大院。


    “沒事,我行的正坐的端,不怕她的流言蜚語,你就放心吧,我不會扔下小小不管的。”


    林宛如壓根也沒往心裏去,以黃秋霞的風評,對她造不成任何困擾。


    林宛如撕開了父母的來信,倒出來花花綠綠的各種票據,還有一張匯款單。


    林宛如把匯款單和各種票據隨意的放在桌子上,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信紙。


    “白衣,我父親用了你的膏藥,老寒腿的毛病徹底好了,他還讓我對你表示感謝呢。”


    林宛如有些雀躍的說道。


    “我可當不起嶽父大人的感謝,他老人家是戰鬥英雄,與國家與人民有功,能夠幫助到他,是我的榮幸。”


    這一點倒不是為了哄林宛如開心,軍人一直是楊白衣崇拜的對象。


    楊白衣也打開了鄰居王奶奶的迴信,字裏行間的關心,讓楊白衣感受到了穿越過來後為數不多的溫暖。


    賣房子的時候,楊白衣的擔憂並不是多餘的,王奶奶說,楊白衣下鄉沒幾天,劉根花拄著拐杖又過來了。


    發現院子裏住的不是楊白衣兄妹,當即就開始大吵大鬧。


    就算是王奶奶拿出了買房的憑證,劉根花依然不依不饒。


    王奶奶四個兒子,三個都結了婚,都沒用王奶奶出手,三個兒媳就把劉根花給扔了出去。


    劉根花報了警,巡捕房到了以後,看了楊白衣簽的賣房契約,承認了契約的合法性。


    劉根花打又打不過,告又告不贏,當時就暈了過去。


    工作崗位沒了,院子被楊白衣賣了,撫恤金被楊白衣帶著下鄉了。


    楊家人的如意算盤全部落空,還不明不白的丟了小兒子。


    聽說劉根花急怒攻心,大病一場,現在還沒好利索。


    楊白衣合上信件,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楊家人完全是咎由自取,楊白衣對他們沒有一點同情。


    下班以後,楊白衣和林宛如迴了一趟知青大院,把大家的信件交到了每個人手裏。


    拿到家書的知青們,心情都很好,拿著信件看了一遍又一遍。


    在洛城時,和家人沒朝夕相處,也不覺得親情有多麽難能可貴。


    下鄉插隊以後,遠離父母親人,才理解了家書抵萬金的真正含義。


    接下來的幾天,不死心的黃秋霞依然到處說楊白衣的不是,可是得到的迴應卻很少。


    除了幾個二流子的家人,整個陳家屯的社員們,對楊白衣的印象都很好。


    五姑娘的老娘苗桂蘭,倒是跟著黃秋霞搞了兩天小動作,但是換來的卻是嘲笑和譏諷。


    一個把兒子養成二流子的女人,在屯子裏本就是人人厭棄,說的話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天氣一天天轉涼,楊白衣上山打了幾隻山雞野兔,又從空間裏拿了足夠的大米白麵,囑咐楊小小在家要聽話,楊白衣去找大隊長來了介紹信。


    自己空間裏自然有很多禦寒衣物,但是拿出來總需要一個由頭,楊白衣需要去一趟縣城,把棉衣過一下明路。


    楊白衣的理由很充分,鎮上缺醫少藥,自己需要去縣裏的醫藥公司看看。


    陳百旺不但沒有阻攔,還被楊白衣的奉獻精神感動的熱淚盈眶。


    送走了楊白衣以後,陳百旺還跟大隊幹部們不斷感慨。


    稱讚楊白衣的愛崗敬業,醫者仁心。


    楊白衣坐著牛車到了鎮上,直接坐上了去往縣城的火車。


    作為共和國長子的大東北,重工業非常發達,為了方便運輸,幾乎各個鄉鎮都有鐵路。


    跟上次不同,上次坐火車到海林縣城,車廂裏全部都是知青,除了因為夏天,氣味有些難聞,楊白衣倒是沒有感覺到有其他不適。


    這次就不一樣了,車廂裏非常嘈雜,孩子的哭鬧聲,雞鴨鵝的叫聲,吸煙的,喝酒的,唱二人轉的,幹什麽的都有。


    中午時分,火車一進站,忍受了一路的楊白衣第一個衝出了車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偏愛年代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偏愛年代文並收藏穿越七零,帶著妹妹下鄉插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