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二放會試榜,那天除了生病放棄考試的考生,都關注這次考試成績。


    陳家人派了一個下人去看榜,雲侯府也派人去看榜,太子派人去看榜。


    陳家幾個考生坐不住,恨不得親自到皇榜下去看榜。


    韓夢舟道,“京城有榜下捉婿一說,成親了還好,大不了納個妾室,沒成親的可要想清楚了。”


    顧凜………


    陳景銘不提出去看榜,自己去不去,都是那個樣子,無非是早知道結果,和晚知道結果的事。


    反正狄湛跟太叔琰比他著急,天不亮就去了。


    貼出皇榜後,官差開始報喜,銅鑼敲響,開始按照考生留下的住址,去報喜。


    看榜的人還沒迴來,報喜的鑼鼓到了。


    “duang,duang”鑼鼓響,陳家有官差報喜。


    “青雲縣楊曦楊老爺考中第二百一十名。”


    楊曦中了,就是名次太靠後,恐怕要落進同進士裏頭。


    有道是同進士如夫人,沒有二甲好聽。


    同進士也可以做官了,就是多為地方官。


    柳蒙羨慕壞了,他不嫌棄同進士出身,同進士也是進士出身啊!


    給了報喜的賞錢,又沒了動靜。


    等到太叔琰跟狄湛兩人跑迴來,“二公子你考中了會元。”


    顧凜趙堅目光急切的盯著狄湛兩人。


    太叔琰道,“趙舅爺考中第六十四名,顧公子第四十二,柳公子榜上無名。”


    柳蒙………


    “咱們五個人,就我一個人沒中。”


    柳蒙也知道,他的文章比起他們幾個還是差了一點。


    等到報喜的人都來過後,槐樹胡同裏街坊紛紛過來道喜。


    一個院子中了四個貢士,真是太少見了,必須過來賀喜沾喜氣。


    太子知道陳景銘高中會元,高興的哈哈大笑,“不愧是景銘。”


    這一屆的考生還是嘉和十五年會試榜,明年才是新帝年號,所以陳景銘他們這一批是嘉和帝最後一批貢士了。


    雲侯府聽到下人報喜,雲修之的院子裏下人都得了賞錢,姑爺高中會元,這可是大喜事。


    十天後就是殿試,陳景銘四人都做好殿試準備。


    柳蒙失落了一天,又開始苦讀詩書,明年還有恩科,他一定要考中。


    ——


    端王府,清陽郡主接到消息,陳景銘中了會元。


    清陽郡主美目流轉,找到端王妃,“母妃,興安伯二公子考中會元了,母妃答應我的,要招陳景銘做郡馬的。”


    端王妃三十多歲,身材有些走樣,不過,改變不了她年輕時候也是個美人。


    端王妃道,“這事不行,娘打聽過了,陳家二子已經跟太後娘家侄孫女定了親,昨天下了聘禮,婚期都定下了。”


    清陽郡主傻眼了,陳景銘定親了?


    定的雲家女兒?


    哪個?


    “雲修之的女兒。”


    清陽郡主疑惑道,“雲修之的女兒,她都十九歲的老姑娘了,竟然許配給了興安伯嫡次子?”


    “陳景銘眼睛瞎了嗎?看中一個老女人?”


    清陽郡主今年十六歲,正是嬌美的好年紀。


    雲瑤比她大三歲。


    “母親既然早就知道,為何不早些去陳家提親,若是我跟雲瑤競爭,肯定是我勝出。”


    端王妃道,“別亂想了,陳景銘跟雲瑤那是早就定下的,陳家人是太子一脈的人,不可能娶你的。”


    清陽郡主……


    清陽郡主泄氣迴到自己院子,好不容易自己看上一個人,竟然有主了。


    “為什麽陳景銘不是我哥哥朋友,那樣就會是我的夫婿了。”


    雲瑤,這個老女人倒是好運氣。


    ——


    十日後,天不亮一眾貢士來到宮門外,等著進宮進行殿試。


    如今天氣越發冷了起來,前兩天還下了小雪。


    魏啟允許貢生穿皮衣進宮殿試。


    這下把這屆進士感動壞了,新皇體貼,為臣者肝腦塗地。


    殿試隻有一天,三百二十多名貢生來到長陽宮外,這麽多人,不可能在大殿裏考試,保和殿在大,也放不下這麽多人。


    保和殿外放了幾百個案幾,案幾前放的矮坐,第一名在最前方。


    陳景銘心態良好,主要是他對魏啟熟悉,不緊張。


    當初他可沒少跑康王府,見魏啟父子不要太多。


    雖然熟悉,陳景銘也沒有到處亂瞅,也沒有抬頭直視聖顏,那是大不敬,會被官員抓到把柄。


    今天太陽挺好,暖洋洋的,也沒有一絲風。


    坐到自己位子上,等著小黃門發放考題。


    魏啟新帝登基,雖然這不是以他年號考的會試,卻是他登基後主持的春……闈,好吧都成冬闈了。


    好事多磨,如今終於走到殿試了。


    他可以欽點狀元。


    試卷發下來,陳景銘拿在手裏看考題,“安國強兵之策”


    陳景銘……


    這麽直接的嗎?


    陳景銘靜坐構思,許久未動筆。


    其他人有的開始寫了起來,陳景銘自然在構思。


    魏啟看的有意思,這小子又要出什麽大招了?


    底下大臣也都看著這邊,都在想,皇上看中的子侄是哪個。


    謝懷君捋著胡子盯著陳景銘看,像,這兄弟倆長得真像。


    就是這麽久了,怎麽還不動筆啊?


    好不容易看到陳景銘開始書寫,就看到陳景銘書寫草稿不待停頓的。


    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多,不過殿試有字數要求,你得精益求精,不能寫廢話占了字數。


    魏啟走下龍椅,站在一旁看陳景銘奮筆疾書,陳景銘也不怵他,專心寫自己的。


    魏啟看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他要去看看其他才俊,陳景銘是個人才,他是自己從小看好的,反正這家夥跑不了。


    他得在尋摸幾個文采好的。


    一排排的走過去,造成個別貢生緊張的不得了,險些寫錯字。


    咦,這人寫的有意思,安國在於富民……


    十月天黑的早,不到交卷時間天都要黑了。


    魏啟讓宮人掌燈送了過來。


    還有半個時辰就該結束了。


    坐了一天,中午管飯,就給了一碗粥,配著饅頭吃的。陳景銘未時中寫好。


    長出一口氣,搓搓手,太陽下去了,現在冷的厲害。


    吹幹考卷,卷好交給主考官,陳景銘被宮人帶到一旁等著。


    這裏已經有好些人在等著了。


    陳景銘看到兩個熟人,晏書和徐盛。


    陳景銘笑了,沒想到他們兩個都考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家致富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池上樓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池上樓台並收藏重生農家致富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