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宴過去後,陳家人住了兩日就想迴去了。
平平安安喜歡弟弟,想讓奶奶把陽陽弟弟抱迴家。
陳奕銘都他倆,“想要弟弟多簡單,問你娘爹娘要啊,明年讓他們給你們生一個”。
陳繼銘揪住小弟耳朵,“誰教你的啊,小小年紀胡言亂語”。
陳奕銘咧嘴,“唉,大哥你別揪了,是二哥,二哥說的,小孩子都是爹娘生出來的”。
陳景銘滿臉無辜,“我什麽時候說過”?
陳奕銘揉揉耳朵,“美猴王啊,你說孫猴子是石頭生的,人是爹娘生的,要是沒有爹娘,那就是野生的”。
陳奕銘得意道,“二哥是不是你說的”?
好吧,這個理由如此強大,我竟然無法反駁。
“倒是小看你了”。
陳繼銘被氣笑了,“那你二哥講的故事忽悠人,可是手心癢癢了”。
陳奕銘,“大哥你不該去說二哥嗎,怎麽老是抓著我不放啊”。
陳奕銘沒有大哥早慧,也沒有二哥聰明,他就是一個一般聰明的小孩子,從小聽著大哥的傳說長大。
又被二哥學習天賦打擊,能勤奮好學,沒有自暴自棄就不錯了。
大哥還總是偏心二哥,總說他不用心學習。
陳奕銘翻白眼;我真是可憐的娃,一出生有兩個哥哥做對比,學的好是應該的,學的不好就是辱沒了哥哥的天才名頭,唉
“扭頭看向平平安安,你們以後的壓力不會比我小,我要努力讀書,再給你們添一份壓力”。
平平安安眨巴著大眼睛,不明白小叔叔說的啥意思。
陳景銘笑彎了眼睛,還好他是成年人靈魂,要不然也得有心理陰影。
顧崢跟大舅哥小舅子商量,“我被派往湘地茶陵縣,此去路途遙遠,而且我對茶陵了解不多”。
陳繼銘忽而笑了,“茶陵,我倒是知道一些,茶陵縣是茶鄉,盛產茶葉此為一,縣裏耕地多過山地,你可以發展茶葉產能,鼓勵開墾荒地,支持教育這些就能得到政績”。
顧崢聽得喜出望外,誰知陳繼銘話鋒一轉道,“但是茶陵鄉紳勢大,幾任縣令都被他們架空,你想在茶陵立足,除非能夠把茶陵大權都抓在手中”。
顧崢聽後傻眼,大舅哥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
顧崢對於施政手段不熟,要是玩心眼鬥不過那些人,很可能被人當做傀儡縣令。
到時候不同流合汙,這官做不做得還難說,要是被人給栽贓陷害,說不得命都沒了。
顧崢愁眉不展,“大哥這可如何是好”?
陳繼銘問他,“你家沒給你準備幕僚”?
顧崢搖頭,陳繼銘挑眉,“可有與你同去的族人”?
顧崢卻說,“我不想他們跟我去,有本事的都沒幾個,去了不夠給我添亂”。
陳景銘聽顧崢這麽說,有些牙疼道,“要是大哥去茶陵縣,那些人都不夠大哥殺的,你就不行了,心太軟”。
顧崢張了張嘴,還是問了出來,“那我該怎麽辦”?
陳景銘道,“大哥給你說了,茶陵縣鄉紳商戶勾結,茶陵富庶主要來源於茶”。
顧崢點頭,陳景銘接著說道,“為了壟斷茶產業,自然就會出現各大勢力勾結,姻親關係盤根錯節,動一發而牽動全局”。
陳景銘說到這裏笑了,“你去哪裏,先把賬本理清了,不要被上一任留下的爛賬給坑了。
其二,慢慢瓦解各大勢力之間的團結,借助一些外來因素打壓那些想架空你的人,抓住機會殺雞儆猴”。
陳繼銘道,“你身邊隻有一個柳武師,護衛不夠,這樣吧我迴去給你預備一些人手,要不然你恐怕走不到茶陵縣人就沒了”。
顧崢………
他也曾出門遊曆,自以為見識廣博,怎麽跟從不出門的舅兄一比,我就差了這麽多。
人手,他沒有人手來源。
幕僚,認識的人也不算少,可是能給他做幕僚的人真沒有。
陳景銘想了想,去紫竹書院走了一趟,找了司監,司監笑眯眯的給他推薦了兩個人。
他們也曾是紫竹書院的佼佼者,可惜有的懷才不遇,連考數次不中,有的出了意外,不得不放棄科舉。
“這兩人一個三十五歲,名叫紀元真,另一個是宋太玄,此人胸有丘壑,就是被毀了容,失去科舉資格,迴家務農去了”。
陳景銘謝過司監,又去水山長那裏坐了一會兒,就迴去錦縣把這兩人跟顧崢說了。
顧崢一聽兩人名字就是一陣驚唿,宋太玄是紫竹雙驕之一,比顧崢大四歲,因為被山匪打傷麵部留了一條長疤,這才退學迴了老家。
當時很多人都惋惜不已,沒想到景銘讓他請宋太玄做幕僚。
另一個他也聽說過,因為得罪了學政屢試不第。
這兩人都曾是紫竹書院有名的才子,顧崢跟人家比……
比了不了……
趁著還有時間,顧崢去請宋太玄,紀元真兩人。
宋太玄因為當初的事欠下一筆銀子,為了還債,分的家產都賣了。
如今正落魄,當初毀容,也沒有娶妻,家裏又分了家,每天一個人抄書度日。
顧崢去找他時,宋太玄還有些發愣,“你說你是紫竹書院,司監推薦我給你做幕僚”?
顧崢點頭道,“是呀宋師兄,不知道宋師兄可願意助我一臂之力”。
宋太玄猶豫了。
顧崢拿出司監給他的書信,宋太玄看過後,就同意了做顧崢幕僚。
宋太玄告別老母親,跟顧崢先迴去錦縣,等著跟隨顧崢去赴任。
陳繼銘把茶陵縣的一些基本信息,書寫後給了宋太玄。
宋太玄額頭有一道斜挎眼角的疤,是當年被人用刀劃傷的,好了以後就沒法在科舉了。
宋太玄看了一遍茶陵資料,不由感歎,“顧崢走了好運道”。
(還是那句,請各位讀者看完後點一下免費的\"用愛發電\"感謝諸位讀者打賞和催更,謝謝支持!!!)
平平安安喜歡弟弟,想讓奶奶把陽陽弟弟抱迴家。
陳奕銘都他倆,“想要弟弟多簡單,問你娘爹娘要啊,明年讓他們給你們生一個”。
陳繼銘揪住小弟耳朵,“誰教你的啊,小小年紀胡言亂語”。
陳奕銘咧嘴,“唉,大哥你別揪了,是二哥,二哥說的,小孩子都是爹娘生出來的”。
陳景銘滿臉無辜,“我什麽時候說過”?
陳奕銘揉揉耳朵,“美猴王啊,你說孫猴子是石頭生的,人是爹娘生的,要是沒有爹娘,那就是野生的”。
陳奕銘得意道,“二哥是不是你說的”?
好吧,這個理由如此強大,我竟然無法反駁。
“倒是小看你了”。
陳繼銘被氣笑了,“那你二哥講的故事忽悠人,可是手心癢癢了”。
陳奕銘,“大哥你不該去說二哥嗎,怎麽老是抓著我不放啊”。
陳奕銘沒有大哥早慧,也沒有二哥聰明,他就是一個一般聰明的小孩子,從小聽著大哥的傳說長大。
又被二哥學習天賦打擊,能勤奮好學,沒有自暴自棄就不錯了。
大哥還總是偏心二哥,總說他不用心學習。
陳奕銘翻白眼;我真是可憐的娃,一出生有兩個哥哥做對比,學的好是應該的,學的不好就是辱沒了哥哥的天才名頭,唉
“扭頭看向平平安安,你們以後的壓力不會比我小,我要努力讀書,再給你們添一份壓力”。
平平安安眨巴著大眼睛,不明白小叔叔說的啥意思。
陳景銘笑彎了眼睛,還好他是成年人靈魂,要不然也得有心理陰影。
顧崢跟大舅哥小舅子商量,“我被派往湘地茶陵縣,此去路途遙遠,而且我對茶陵了解不多”。
陳繼銘忽而笑了,“茶陵,我倒是知道一些,茶陵縣是茶鄉,盛產茶葉此為一,縣裏耕地多過山地,你可以發展茶葉產能,鼓勵開墾荒地,支持教育這些就能得到政績”。
顧崢聽得喜出望外,誰知陳繼銘話鋒一轉道,“但是茶陵鄉紳勢大,幾任縣令都被他們架空,你想在茶陵立足,除非能夠把茶陵大權都抓在手中”。
顧崢聽後傻眼,大舅哥怎麽知道的這麽清楚?
顧崢對於施政手段不熟,要是玩心眼鬥不過那些人,很可能被人當做傀儡縣令。
到時候不同流合汙,這官做不做得還難說,要是被人給栽贓陷害,說不得命都沒了。
顧崢愁眉不展,“大哥這可如何是好”?
陳繼銘問他,“你家沒給你準備幕僚”?
顧崢搖頭,陳繼銘挑眉,“可有與你同去的族人”?
顧崢卻說,“我不想他們跟我去,有本事的都沒幾個,去了不夠給我添亂”。
陳景銘聽顧崢這麽說,有些牙疼道,“要是大哥去茶陵縣,那些人都不夠大哥殺的,你就不行了,心太軟”。
顧崢張了張嘴,還是問了出來,“那我該怎麽辦”?
陳景銘道,“大哥給你說了,茶陵縣鄉紳商戶勾結,茶陵富庶主要來源於茶”。
顧崢點頭,陳景銘接著說道,“為了壟斷茶產業,自然就會出現各大勢力勾結,姻親關係盤根錯節,動一發而牽動全局”。
陳景銘說到這裏笑了,“你去哪裏,先把賬本理清了,不要被上一任留下的爛賬給坑了。
其二,慢慢瓦解各大勢力之間的團結,借助一些外來因素打壓那些想架空你的人,抓住機會殺雞儆猴”。
陳繼銘道,“你身邊隻有一個柳武師,護衛不夠,這樣吧我迴去給你預備一些人手,要不然你恐怕走不到茶陵縣人就沒了”。
顧崢………
他也曾出門遊曆,自以為見識廣博,怎麽跟從不出門的舅兄一比,我就差了這麽多。
人手,他沒有人手來源。
幕僚,認識的人也不算少,可是能給他做幕僚的人真沒有。
陳景銘想了想,去紫竹書院走了一趟,找了司監,司監笑眯眯的給他推薦了兩個人。
他們也曾是紫竹書院的佼佼者,可惜有的懷才不遇,連考數次不中,有的出了意外,不得不放棄科舉。
“這兩人一個三十五歲,名叫紀元真,另一個是宋太玄,此人胸有丘壑,就是被毀了容,失去科舉資格,迴家務農去了”。
陳景銘謝過司監,又去水山長那裏坐了一會兒,就迴去錦縣把這兩人跟顧崢說了。
顧崢一聽兩人名字就是一陣驚唿,宋太玄是紫竹雙驕之一,比顧崢大四歲,因為被山匪打傷麵部留了一條長疤,這才退學迴了老家。
當時很多人都惋惜不已,沒想到景銘讓他請宋太玄做幕僚。
另一個他也聽說過,因為得罪了學政屢試不第。
這兩人都曾是紫竹書院有名的才子,顧崢跟人家比……
比了不了……
趁著還有時間,顧崢去請宋太玄,紀元真兩人。
宋太玄因為當初的事欠下一筆銀子,為了還債,分的家產都賣了。
如今正落魄,當初毀容,也沒有娶妻,家裏又分了家,每天一個人抄書度日。
顧崢去找他時,宋太玄還有些發愣,“你說你是紫竹書院,司監推薦我給你做幕僚”?
顧崢點頭道,“是呀宋師兄,不知道宋師兄可願意助我一臂之力”。
宋太玄猶豫了。
顧崢拿出司監給他的書信,宋太玄看過後,就同意了做顧崢幕僚。
宋太玄告別老母親,跟顧崢先迴去錦縣,等著跟隨顧崢去赴任。
陳繼銘把茶陵縣的一些基本信息,書寫後給了宋太玄。
宋太玄額頭有一道斜挎眼角的疤,是當年被人用刀劃傷的,好了以後就沒法在科舉了。
宋太玄看了一遍茶陵資料,不由感歎,“顧崢走了好運道”。
(還是那句,請各位讀者看完後點一下免費的\"用愛發電\"感謝諸位讀者打賞和催更,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