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銘上了景園茶樓,成章沒有離開安德府,他早幾年給自己贖了身,也早就娶妻生子。


    隻是還在景園茶樓說書,說的還是陳景銘寫的書。


    什麽都說,封神榜,洪荒,凡是京城大火的書都說。


    成章看到陳繼銘,驚訝之下匆忙過來見禮,“見過世子爺,世子爺,您什麽時候迴來的?”


    陳繼銘身後的狄湛笑道,“大老太爺仙逝,世子爺迴家奔喪,成章你這幾年可好?”


    成章給狄湛行禮,“見過狄先生,我挺好的,兒女都有,吃喝不愁。世子爺能讓我繼續留在景園茶樓說書,讓我免受他人欺辱,成章謝過世子爺。”


    陳繼銘不以為然的笑了笑,“這是你自己的造化,你為了景園茶樓盡心盡責十多年,侯府也該護你周全。”


    陳景銘讓他迴去接著說書,他自己上了二樓。


    陳繼銘走進景園茶樓,沒注意到遠處的一道人影。


    這是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上唇留了胡須,麵相有些陰鬱。


    祁道東目光複雜的看向陳繼銘背影,果然是他。


    如今,祁家已經落敗,他考了好幾次鄉試,才考中舉人。


    而陳家,已經是位極人臣,封了興安侯。


    祁家當初被明家謀反牽連,被罷官趕出京城。


    雖然祁家依然可以參加科舉,總是跟以前不一樣了。


    他當初因為自己妹妹算計陳景銘兄弟,還好沒有成功,聽說得罪過他們兄弟的人,大多都死了。


    祁道東抬頭看向二樓,當初他考中童生,大肆慶賀,那是怎麽也沒想到,景園茶樓是陳家產業。


    “祁兄,看什麽呢?”


    祁道東身旁之人拍了拍他的肩頭,祁道東迴神,幹笑道,“沒有,就是想起一些事情,範兄,我們快走吧。”


    哪位範兄看他真沒事,又跟他並肩同行,“這次聽說興安侯孫子才十三歲,就考中了秀才,真不愧是安遠侯的侄子,年紀輕輕才學斐然………”


    祁道東不時的點著頭,慢慢遠去。


    祁家早已不是以前的祁家,陳家也早就成了祁家仰望的存在,他也學會了低頭討好他人。


    陳繼銘查了府城店鋪,府城生意還是周棄在打理。


    陳家族裏有族學,後來出生的小孩,不管男女都識字。


    會算賬,一般都是做賬房跟掌櫃。


    也有陳氏族人有了銀錢自己開鋪子茶樓的,就是去外地開火鍋店,也沒人敢欺負。


    陳景銘名頭太盛,沒人敢欺負陳殺神的族人。


    陳繼銘想起當年,讓弟弟考科舉,自己守家業。


    可現實是,弟弟在外征戰,他守在京城,穩定君心和民心。


    陳繼銘看著大街上人來人往,二十多年猶如白駒過隙,以後,他恐怕很難有機會再迴來了。


    安德知府是霍顯,以前在青雲縣做縣令,官運不錯,十多年做到四品知府。


    霍顯認識陳繼銘,知道人到了府城,特意約了在景園茶樓相見。


    陳繼銘點好茶水點心,等著霍顯過來。


    霍顯如今有四十多歲,正是壯年,他身後帶著自己大兒子霍昶。


    霍昶比陳景明還小,如今也不過二十三歲。


    霍昶考中了秀才,考了一次鄉試沒中。


    霍顯帶他過來,也是讓他見見陳繼銘。


    畢竟,這可是安德府的傳奇人物。


    十二歲開始經商,掙出偌大家業,還支持弟弟科舉讀書,如今更是位極人臣。


    “下官霍顯見過陳世子,昶兒,快給世子見禮。”


    霍昶躬身行晚輩禮,這讓陳繼銘有些意外。


    陳繼銘,“霍大人,你我也是舊友,那就那麽見外了。”


    霍顯哈哈一笑,“世子還是跟當年一樣,讓人心生親近。”


    霍顯也是為了兒子,“世子,我也是為了兒子這才想著開口,我兒霍昶讀書還算刻苦,就是考了兩次鄉試都沒中,我看他文章總是太過守城,我想……”


    看陳繼銘認真聽著,不好意思道,“不知道太傅以前讀書手稿,能不能讓霍昶一觀?”


    陳繼銘挑眉道,“手稿?”


    霍顯為了兒子也是把老臉舍下,“就是太傅批注過的五經書文,如果能拜讀一二,也能讓小二下次鄉試多幾分把握。”


    霍顯也是沒辦法,五經各有主經,他兒子偏偏選中了春秋,這個一般人可讀不好。


    偏偏,陳景銘主經就是春秋,陳景銘可是狀元郎,那文采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陳繼銘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既然如此,陳繼銘要看看霍昶底子如何。


    陳繼銘就春秋裏《楚武王荊屍,授師孑焉,以伐隨。》這段試探他才學。


    霍昶無疑是緊張的,他就自己的理解同陳繼銘問答。


    都知道,陳繼銘才學不比弟弟差,等到真的麵對才知道,何止是不差,簡直堪稱恐怖。


    “霍大人,令郎才學尚可,就是理解有些弱,春秋畢竟多變,他就是少了變通。”


    陳繼銘直說了,霍昶轉不轉春秋。


    這讓霍顯有些為難,畢竟他兒子已讀了十多年了。


    陳繼銘想了想,“春秋如果配合易經來讀,會容易許多。”


    霍顯聞言眼神一亮,“還請世子解惑。”


    陳繼銘沒想到霍顯會帶兒子過來,還是為了請教學識的事。


    他想了想讓葉楓去府城宅院書房,那裏有陳景銘留下的筆記。


    “霍大人那筆記可以讓霍昶抄錄一遍,畢竟我陳家讀書人也多。”


    雖然隻是抄錄一遍,霍顯也很滿足了,陳太傅學習筆錄可不是誰都能學的。


    說完這些,霍昶就退下了,然後是陳繼銘跟霍顯商量事了。


    陳繼銘在府城待了兩天,就迴了青雲縣,他要啟程迴京了。


    古大夫頭發花白,身體還硬朗,他對陳繼銘說,


    “讓長卿那小子把孫子孫女帶迴來讓我見見,一走六七年,除了書信就沒迴來一次。”


    陳繼銘道,“古大夫不如跟我一起去京城,既能見見兒子孫子,也能見識一下你兒子如今成立的外科教學班,現在他們非但能做剖腹產手術,還有闌尾炎手術,還能縫合內髒。”


    古大夫搖頭道,“我老了,不想到處跑了,長卿能有如今成就,多虧了景銘,我就是想見見孫子。”


    古大夫得子晚,所以,古長卿成親後一直沒孩子,古大夫也不急,還讓他們夫妻隨著陳景銘去了京城。


    也不知道是不是京城風水好,古長卿媳婦兩年前生了一對雙胞胎。


    消息送到青雲縣,可把古大夫夫妻高興壞了。


    他兒子比他生孩子早。


    原以為他這輩子見不到孫子出世了,哪知道,不但有了孫子,還有一個孫女。


    老古家三代沒見過姑娘了,這讓古大夫怎麽不急?


    陳繼銘看著跟個老頑童似的古大夫,想了想到,“弈銘今年秋天迴鄉,到時候讓長卿帶著孩子一起迴來。”


    送走古大夫,陳繼銘又去跟馮夫子告別。


    馮夫子精神還行,究竟是年紀大了,恐怕這是陳繼銘最後一次見他了。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農家致富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池上樓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池上樓台並收藏重生農家致富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