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三五五年。


    此時距離蒙古滅宋,又建立大元已過近百年。


    初秋將至,這一日楊青從閉關的山洞走出,但見天朗氣清,蒼山隱隱。


    清風拂過,灰衫依舊,神采不減。


    百年前他離開華山,與李莫愁在此同修《玉女心經》三十二年,之後又一人獨修《龍象般若功》六十四年。


    時至今日,終於功行圓滿。


    楊青本想繼續將《先天功》練成,可《龍象功》在氣海中形成穩定氣旋之後,他居然無法再次利用《長春功》返老還童了。


    而且麵板上提示《無名功法》已經到了第九重圓滿,不能再融合新的功法。


    與此同時進度欄也開始閃爍紅芒,緩慢提升。


    有過一次經曆,他知道這是將要離開此方世界的征兆。


    心中縱有萬般不解,但時間已經不多。


    如今他身兼九種奇功,可實際年齡超過一百五十歲。


    因為距離上次返老還童過了近七十年,現在的容貌雖還隻有三旬,終究不再是少年模樣。


    邊想著,邊在腦海調出麵板:


    【武學】未命名功法·滿


    心劍無形·第三重


    【潛能】


    【進度】91%


    看著簡略到姓名都消失的麵板,楊青心中湧起無數念頭。


    從一開始執著於數據的提升,到後來武功漸高開始忽略,再到現在近乎可有可無。


    曾經被認作金手指的係統,似乎一直在隨著自己逐漸變強而簡略。


    楊青無數次懷疑這玩意兒的出處,畢竟魂轉還能用玄學或者神話傳說解釋,係統就很難說明白。


    不過對於他來說,有變化終歸是好事。


    無論簡略又或複雜,總好過一成不變。堅持走下去,當變無可變時,答案終會揭曉。


    拋開這些雜亂無序念頭,楊青目光在山穀中掃視一周。


    這處山穀是他第一次長時間閉關所在,也是在這裏救下藍將軍。


    想起藍將軍,他目光投向山穀出口。


    在三麵山壁合圍的湖泊旁,有一座墳包,沒有墓碑。


    三十年前藍將軍老死無量山,被楊青親手埋在穀口。


    這頭通曉人性,陪了他近百年的猛虎,在無量山度過七十年的漫長歲月,最後還是免不了長眠地下。


    不過它虎子虎孫眾多,如今在山穀附近開枝散葉的也不少,隻是其中再沒出現藍色皮毛的異種。


    楊青曾試過用長春功為它後代洗伐軀體,那些虎崽仍然受用,體型有別於普通老虎,卻少有能活過二十載。


    腳下輕點,楊青從懸空的山洞邊緣一躍掠過腳下湖泊,到了山穀出口。


    落地時剛踩上茵茵芳草,前方樹林人影晃動,一襲照人白衣的李莫愁挎著竹籃走了出來。


    她如今看著仍是二十許人,風姿綽約,宛如林間仙子。不過眉宇間早沒有鋒銳,盡是久經歲月洗滌的平和。


    “你出關了?”


    楊青輕鬆道:“功行圓滿,不用再苦熬了。”


    李莫愁驚喜莫名:“那我們以後去哪兒?”


    楊青與她對視許久,在後者目光漸漸黯淡時終於忍不住歎息道:“六十年前我就說過,《玉女心經》修成,你不用跟著我的。”


    “是七十年!”李莫愁秀眉聳起,真氣滾蕩間衣衫無風自動:“我守著你足足七十年!”


    她聲音略微拔高,四周立時有七八頭斑斕猛虎破開重林,洶洶而來。


    幾頭老虎大多是藍將軍後裔,因為楊青長久閉關,所以藍將軍後來反而是李莫愁陪伴的多些。


    之後李莫愁愛屋及烏,這些新近長成的老虎多受她自小照顧,此刻聽她發怒,立即從樹林中走出護持。


    隻是它們一見楊青,又紛紛收起進攻姿態,或是掉頭跑迴林中,或者乖乖臥在一旁不發一絲聲響。


    “你守著我做什麽呢?”


    “我守著你做什麽?”李莫愁微怒道:“當年你用《移魂大法》惑我心智,等我反應過來,無論想殺的還是想見的人要麽早就老死,要麽無跡可尋。


    現在你反來問我?”


    “原來你早就知道了……”楊青將雙手攏進袖管,側臉看向一邊:“當初說的很清楚,我救你隻是為了練功,況且後來傳了《長春功》給你,也不算虧欠。”


    “你真當我稀罕!”


    “無論你怎麽說,我要去的地方,你去不了。”


    李莫愁皺眉道:“楊青,我武功或許不及你,可這世間如今哪還有我去不了的地方?便是要糊弄人也該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你真要一走了之,我就將赤練仙子的名號再撿迴來,逼你出來見我!”


    楊青見她怒意勃發,過了好半晌心中想到一種可能,隨即說道:“現在說你可能不信,不過你既然要跟著,那就一起走吧。”


    說完他舉步走向林外,李莫愁疑惑片刻,還是心滿意足地跟了上去。


    兩人一路無話越走越遠,及至出了這片山林,隻聽身後陣陣虎嘯響徹長空,似是為他們送行……


    ……


    進度欄雖然持續增長,但速度並不快。


    楊青算過大概每三天才增長一點,在此世界他仍有近一個月的時間。


    因此一路走得不算太急。


    從天明到天黑,他跟李莫愁仍是在大理境內。


    不過現在大理隻能算舊稱,早年的段氏王朝早就覆滅在蒙古鐵蹄之下。


    如今元朝已至末路,各地烽煙四起。可舊國難複,今後都不會再有他熟悉的大理國了。


    楊青在天色入夜時找到一家客棧投宿,等第二天天亮又繼續向北。


    幾天後兩人一直走到四川,楊青忽然改了行程,轉向峨眉山走去。


    “你到底要去哪兒?”


    跟著轉了幾天,李莫愁始終摸不清他意圖。


    “哪有什麽目的,不過是趁著還有時間四處看看而已。”


    楊青看著遠處山門聳立的峨眉山不再多說,信步走上前去。


    到了近處,隻見兩個少女正守在門前。


    她們看楊青二人走近,警惕的審視片刻才開口說道:


    “二位請留步,不知是哪門哪派的前輩?”


    楊青笑道:“我二人無門無派,路過此地想上山看看。”


    兩少女聞言臉色越發鄭重,微微退後半步,手也搭上劍柄冷聲道:“本派近日閉門謝客,還請你們去別處轉轉吧。”


    楊青當然不會把兩人戒備放在心上,隻是略一思索又問道:“姑娘不要緊張,我想問問峨眉如今的掌門真人是哪一位?”


    兩少女神情一窒,對望片刻才瞪眼道:“我派掌門當然是郭襄郭真人,你這人長得倒是不錯,不過要是故意拿本姑娘尋開心,我也要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哈,嗯?郭襄?”


    李莫愁在無量山隱居百年,此時心境已迴歸平和許多,不再那麽容易激起煞氣。


    她看著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在楊青麵前刻意做出兇狠狀,忍不住輕笑出聲。然而隨即反應過來:


    “郭襄尚在人世?”


    “呔!你這人好沒道理,平白咒我家掌門師祖,真當我峨眉的劍鋒不利麽!?”


    楊青見其中一個小姑娘拔劍出鞘,小臉憋得通紅,似乎一言不合便要上前拚命的架勢,於是直入正題道:


    “我是你家祖師的故人,今趟將要遠行,路過峨眉山特意來見她一麵。麻煩兩位姑娘,幫我通傳一趟吧。”


    “你?”


    拔劍的姑娘不信道:“你可知我家祖師多大年紀?竟敢騙我?我勸你早些走,若非我師父滅絕真人不在,今天恐怕你走不出峨眉山!”


    “罷了,我自己來吧。”


    楊青眼看說不清楚,忽然對著山上方向朗聲道:“郭襄,下來見我。”


    他聲音不高不亢,語調平和自然,隻是平常長輩對晚輩的口氣。


    可兩個小姑娘耳聽一道有若實質的音浪凝而不散,直衝上天,再看楊青時盡皆嚇得連連退往山上。


    “魔教妖人攻上峨眉啦!”


    兩人邊退邊拿出腰間傳信短笛,用力吹了起來。


    隻是她們還沒到山腰,突然山上腳步聲急促響起,十幾名佩劍的女子一齊跑往山下。


    “哪來的狂徒在此叫囂!”


    而在眾人之前,一道人影已當先衝到山腳。


    楊青看著飛馳而至,滿頭銀絲的人影,嘴角微微勾起笑意。


    “楊叔叔!”


    在山腳停下腳步,郭襄不可思議地看著楊青,怔然出神:“真是你麽?”


    “襄兒,多年不見了。”


    這時一眾峨眉弟子也到了近前,可還不等她們做出反應,隻見年過百歲,與武當張三豐同為武林泰山北鬥,被江湖中尊為兩大傳奇人物之一的郭襄,竟一步上前將那三十上下的男子一把抱住。


    在無數震驚目光中,郭襄語調哽咽道:“楊叔叔,這些年你到哪裏去了?”


    眼見百歲老人在自己懷中落淚,楊青不無感慨地拍拍她肩膀道:“隻是在山中練功,你爹沒跟你說過嗎?”


    郭襄隻失神片刻,隨即就離開楊青肩膀,收起淚水道:“我爹說過的,隻是我一時失神,讓叔叔笑話了。”


    楊青知道她應該是看見自己想起了郭靖夫婦,於是問道:“你爹他們……”


    “早已不在啦,楊康叔叔,念慈嬸嬸也是一般。就連我姐姐郭芙,姐夫楊曦也已故去多年了。”


    “嗯。”當年楊康拒絕他用長春功為其延壽,楊青就知道會有這一天,但親耳聽到還是難免感懷:


    “對了,你是怎麽活……不是,當年我走後發生何事?你怎麽會在峨眉開宗立派?”


    郭襄年過百歲,但外表看上去鶴發童顏的樣子毫無老人的暮氣,反而給人氣息淵深之感,雙眼明亮猶似少年時的模樣。


    楊青聽她一一敘述,逐漸理清當年往事。


    自從他走後,郭靖楊康仍然駐守襄陽。結局卻是兩家最終在城破時突圍而出,一同迴了桃花島隱居。


    至於其中細節郭襄說自己當年不在城中,並不清楚。


    隻是她再迴桃花島時,聽說郭靖與楊康鬧了許久的不愉快,直到晚年才冰釋前嫌。


    後來郭襄不耐桃花島久居,與郭破虜行走江湖。姐弟二人偶遇少林覺遠,得了《九陽真經》傳承,又在峨眉山融合家傳眾多武學創出自己的獨門武功,後來就此落腳峨眉。


    楊青聽過默默點頭,這與他早就知道的多少有些出入,但大都是向著好的一麵,其中具體細節也就不必追問。


    “如今桃花島仍有人在嗎?”


    郭襄笑道:“郭楊兩家皆有後人在島上,不若我今日就陪楊叔叔一起迴去看看。”


    “不用了。”楊青輕聲道:“我路過峨眉,也是‘機緣巧合’,後人的事我就不去摻和了。”


    說完他微微一笑:“故人已見,心願也了了,我這就要走了。”


    “叔叔要到哪裏去?”


    楊青輕聲歎道:“說不清楚的,不說也罷。”


    “等等。”郭襄從袖中拿出一本泛黃的書冊說道:“這是當年楊康叔叔留給我的,他說我身在中原江湖,有朝一日能再見你,就將此書給你。”


    楊青詫異接過,翻開一看,赫然正是《降龍十八掌》秘笈。


    遙想百年前風雪之夜,他自知將要原離眾人,隨口一說本是想衝淡離別愁緒,哪知楊康竟真的放在心上。


    怔怔看了許久,他才將秘笈收迴袖中。


    “這位姑娘,不知怎麽稱唿?”


    郭襄劍楊青似是迴憶起往事,於是看向李莫愁問道。


    她記事以後,李莫愁已隱入劍塚,後來也沒再襄陽露過麵,因此從未見過。


    楊青很快收起思緒,聽她問起便笑著道:“當年你出生時曾被蒙古人突入城中搶奪,她還抱過你呢。”


    郭襄聞言一愣:“我,我聽娘說起過,是你救了我,嬸嬸竟還這般年輕?”


    “什麽嬸嬸……”


    不理李莫愁微笑迴應,楊青袖袍一拂道:“襄兒,你我皆是百歲開外的人,生死離別早該看開。


    今日能再見一麵,可謂繳天之幸。我這就走了,勿要掛念。”


    說完楊青再不停留,轉身走向北方,李莫愁亦跟在身後。


    “楊叔叔!”


    走出一段,楊青聽身後郭襄又叫一聲。


    他停步轉身望去,聽後者問道:“藍將軍呢?”


    隔著老遠,楊青隻見山腳下郭襄駐足望來,滿頭白發仿佛蔥鬱群山中淡墨一點。


    她眼中閃著清澈光亮,依稀間仿佛仍是百年前那個華山之巔,在雪地中與藍將軍掃雪玩耍的稚童……


    ……


    離了四川,楊青帶著李莫愁轉往東北方向。


    這一路戰亂四起,難見一片淨土。直到進了徽州黃山境內,又被諸多江湖人士連番盤問。


    李莫愁終於忍不住第二次問道:“你說我不可去的地方,就是在這兒?”


    “不是。”楊青解釋道:“來這兒是為了一門武功。”


    “武功?”李莫愁不解道:“你會的功夫還不夠多嗎?”


    “如果隻為行走江湖當然夠了,可我也不知道將來夠不夠。”


    許是早就習慣楊青諱莫如深的態度,李莫愁聽完不再多問,隻一心跟著他往前走。


    之後楊青帶著她上了黃山第二峰,沿途目睹無數廝殺。兩人輕功都是天下絕頂,路上倒是少有人能見到他們。


    偶爾有發現的,也都被一一避開。


    “這些人為何爭鬥?”


    楊青聽她問起也不想多說,隻是沿途上了光明頂後山,找尋一陣才進了一處山洞。


    “這是什麽地方?”


    “明教禁地。”


    “明教?”


    李莫愁咀嚼著這個名字,跟楊青一道邁步向前。


    越往前走光線越發幽暗,直到眼前出現一麵厚重石門。


    楊青走到石門之前說道:“裏麵有人嗎?”


    他聲音凝成一束穿門而過,裏麵立刻有微弱人聲迴應:“誰在外麵?懇請兄台助我出去!”


    聲音細若遊絲,幾乎無可分辨。


    但楊青聽在耳中卻是清晰異常。


    “你退後些。”


    說完等了片刻,楊青抬手印上石門,運起龍象真氣猛地一推,就見這千鈞重的石門從他掌心處開始向內凹陷。


    隨即他再一用力,猛聽震裂聲響中,石門四分五裂而開,露出後麵門戶。


    塵土飛揚中,一對少年男女正在不遠處驚詫地看向這邊。


    楊青揮袖蕩開塵煙,邁步走了進去。


    他目光先在兩人身上轉了一轉,又看向一邊陽頂天的骸骨。見高台下機關未開,心中已然有數。


    “晚輩張無忌拜謝兩位前輩相救,不知前輩如何稱唿?”


    張無忌嘴上說得客氣,但腳步前移,隱隱將小昭護在身後。


    “我叫楊青。”


    楊青應了一聲,腳步不停走向陽頂天骸骨之前,腳尖在四下輕點幾次,就見麵前練功用的坐台下,一塊兒石磚移向一側,露出羊皮卷軸。


    “你……你不能拿走。”


    楊青聞言轉身,見小昭雙手伏在張無忌背後,探身看向自己,臉色急切卻又不敢大聲說話。


    “小昭,那是你的東西嗎?”


    張無忌側頭看向小昭。


    “這是明教秘法《乾坤大挪移》。”楊青插了句話,隨即看向小昭:“小昭姑娘,你來中原就是為了這功法,不若我跟你做個交易如何?”


    小昭聞言大驚失色,止不住脫口問道:“你……你怎麽知……不對,你是什麽人?”


    楊青輕輕搖頭道:“我少在世間走動,時間也不多,你更不需要知道我是誰。你將功法翻譯給我聽,隻一次就夠。


    我聽完就將功法留給你們,從此我們再沒有瓜葛。”


    小昭看向張無忌,兩人低聲不知說些什麽時,那邊楊青已經劃破掌心,將鮮血塗在卷軸上。


    “你連這個都知道?你究竟是誰?跟明教有什麽淵源?”


    正思量如何對付的小昭,一看楊青駕輕就熟的姿態,瞬間沒了底氣。


    反而是張無忌接口道:“前輩可認識成昆?”


    “你不必懷疑我跟誰有勾結,而且說起來我還跟你有些淵源。”


    楊青說著看向張無忌:“你叫張無忌,可認得覺遠和尚?”


    “覺遠祖師?我自然知道,不過他老人家早已逝去,你提他做什麽?”


    楊青聽得一怔,失笑道:“也對,當初匆匆一麵,我也沒有留下姓名,你怎麽會知道。你九陽神功哪兒學的?”


    “我太師父教的……不是,你怎麽知道我練得九陽神功?”


    楊青心知這中間或許還有些變化,不過也沒心思去問,看向兩人道:“小昭姑娘,如果你不願意也就算了。


    我拿到別處找人翻譯也是可以的,不過到時你就要空手而迴了。”


    說完他轉身走向洞口。


    小昭看著楊青背影,唿吸幾次由急轉緩,最終還是開口道:“我答應你!”


    楊青身影瞬間倒轉而迴,將羊皮卷遞了過去。


    “你,你不怕我騙你?”


    楊青笑了笑:“最好不要,除非你能隻看一次就記住,否則我發現有錯,立刻就把它毀了。”


    張無忌目光在兩人臉上來迴幾次,最後還是沒發一言。


    小昭接過羊皮卷,抬眼看看楊青,然後低頭乖乖念了起來。


    等她念完,楊青也在麵板上確認之後,對張無忌道:“你最好練了這功法再出去,否則六大派你阻止不了。”


    說完轉身往洞外走去。


    “前輩,聽你稱唿明教不似一般江湖中人,想必極有淵源。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你不管嗎?”


    楊青迴頭對張無忌笑道:“年輕人,現在你才是主角啊。”


    話音落下,他與李莫愁兩人身形一閃沒了蹤跡,隻留下張無忌兩人麵麵相覷。


    “這人好奇怪啊,又提起覺遠祖師,又知道我練什麽武功,還要明教心法……”


    小昭委屈抱怨一句。


    “他的武功恐怕不再太師傅之下,剛才他們怎麽走的我都沒看清……”


    ……


    下了光明頂,楊青又轉而往西。


    直到一月將盡,他終於與李莫愁再次迴到襄陽。


    兩人在一間客棧住下,就此不再走了。


    這天傍晚,楊青坐在穿窗而過的夕陽餘暉中,看向窗外街道上往來不絕的人流。


    此時麵板進度欄已到了最後階段,眼前周遭無盡的黑暗逐漸開始遮蔽他的視線。


    “現在能說了嗎?”


    楊青聞聲望向身後的李莫愁,她一身白衣在眼中已看不完整。


    抬手從一邊桌麵上拿起一封信件,楊青伸手遞過去:“百年之後,如果你還活著,去華山找一個叫寧中則的女子,她是我師娘。”


    “寧中則,女子……等等!”李莫愁乍聽女子心中正覺不舒服,隨即反應過來驚聲道:“你在胡說什麽!?”


    “時間不多,你聽我說完。到時你可問她認不認識楊青,如果她肯定,那你將信交給她;如果否認,你就不要再去打擾她們。”


    “你……你……”


    李莫愁驚得雙目圓睜,接連退後幾步忽又撲上前急道:“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是之前的功法出問題了對嗎?你告訴我怎麽救你,我一定照辦!”


    “與功法無關……”


    話剛出口,楊青眼前視線急速閃爍幾次,身體在斜照的落日微光中逐漸變淡。


    “這是怎麽了?這是怎麽了!?”


    李莫愁原本雙手緊握楊青雙臂,可就在此時,她隻覺雙手一空,楊青渾身竟在她眼前開始逐漸變作透明,觸手亦不可及。


    “明白了吧,我要去哪兒自己也控製不了,你更去不了。記住我的話……”


    “別……別丟下我一個人,楊青!”


    李莫愁隻覺他身形越發縹緲,聲音更是不可聞聽,心中急切下不顧一切地撲上前去。


    然而腳步踉蹌穿過微光,再迴頭時屋內已沒了楊青身影……


    她扶著桌角,呆呆看著楊青消失時站立的地方,過了良久才雙眼失神喃喃自語道:


    “楊青,你才是這世上最無情的人……”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笑傲開始周遊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停電不點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停電不點燈並收藏從笑傲開始周遊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