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誌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表情相當認真。


    當然給人的感覺,還是過於自大。


    就連一旁伺候的王瑾。


    也忍不住低下了頭。


    小國舅爺才從軍多長時間,有一個月嗎?


    再說,對方還一直呆在禦前營,是禦前侍衛,對於軍事根本就不了解。


    而現在北境局勢非常危急,可不是什麽小孩子過家家啊。


    因此旁邊的宮女和太監,均是搖了搖頭。


    至於魏雲弈,也不由有些無言。


    原以為對方是因為關心北境的戰事,卻沒想到,居然是要請戰。


    “可朕如今已經將此事,交給了神武侯了,小國舅,你來晚了。”魏雲弈笑道。


    草原集結出了二十萬大軍,如此數量,若真打起來,絕對是一場大戰。若想要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方方麵麵都不能忽視,否則就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這種情況下,神武侯就是最好的人選,能抵擋住草原大軍的同時,亦能將損失減到最低。


    自己小舅子,最基礎的軍事理論基礎都沒有,怕是連紙上談兵都做不到。


    加上北境一但打起來,至少都是數萬鐵騎之間的碰撞。


    即便對方身懷武道修為,但也肯定會遇上危險。


    所以是肯定不能讓小舅子去的。


    “老侯爺去了。”


    “不代表我不能去啊。”


    宋鴻誌有些急了,繼續道:“我也不要求直接指揮千軍萬馬,隻要能當個前鋒就可以,我相信,若我去了,一定能將草原大軍殺的丟盔卸甲!”


    這句話,不可謂不自信。


    仿佛這場大戰沒有他,似乎就不行似的。


    魏雲弈也忍不住搖頭一笑,道:“雖然此次草原部族突然來襲,邊關駐軍準備不足,但隻要老侯爺北上,定然不是問題,難道,小國舅連神武侯都不相信?”


    說白了,他的意思就是,此戰有了神武侯,就無需再派其他人。


    這不僅是魏雲弈自己的想法,也是整個朝廷大多數人的想法。


    畢竟那位老侯爺,乃大魏第一名帥,身經百戰。


    也與草原部族進行過多次大戰。


    不說百戰百勝。


    但也從未吃過什麽虧。


    也就是為何,之前會議眾大臣雖然著急,但也沒有慌亂。


    神武侯之於大魏來說,尤其是在軍事方麵,就是定海神針級別的存在。


    尤其是當魏雲弈說讓神武侯掛帥時,除了張正明因為有一些其他的考慮,想要開口外,其他大臣完全沒有說話。


    “老侯爺確實是個人物。”這時候,宋鴻誌想了一下,繼續道:“隻是用兵方式有問題。”


    此話一出,在場包括王瑾在內的眾宮女太監,全部都瞪大了眼睛。


    倒是見過評價神武侯用兵的。


    可大多數都是什麽出神入化之類的詞。


    但還是第一次有人說,這位老侯爺用兵方式有問題...


    所有人都忍不住搖頭。


    心想小國舅爺。


    您知道您評價的是誰嗎,大魏武將第一人啊,被無數將士敬仰的存在啊。


    也就是禦前營大統領林充不在,不然聽到這句話。


    恐怕忍不住就直接動手了。


    魏雲弈也愣住了,見過狂的,但沒見過這麽狂的。但本著不打擊小舅子自信心的原則,他臉上依舊帶著笑意,道:“哦?這麽說,你最近也在研究兵法之事了?那你說說看,神武侯是哪裏有問題了?”


    他倒是想看看,自己這小舅子,還能說出什麽驚人之言。


    “老侯爺啊。”宋鴻誌也思考了一下,當即道。


    “我最近對他的指揮的那些也了解了很多。”


    “總結下來就是,老侯爺用兵過於防守,講究步步為營,以實力對拚。”


    “說是這樣也能取得勝利,但大多數戰果都不是很大,其實就是以消耗為主。”


    雖然魏雲弈對於軍事方麵不算很了解。


    但也明白,小舅子說的倒是不錯。


    因為在原著之中。


    張正明也說過類似的話。


    當然,這種評價是非常正麵、且欽佩的。


    畢竟戰場千變萬化,誰都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


    能將敵方、還有己方之間的大戰,都掌握在可控製的範圍內,那是極為強悍的。


    事實上,這是大多數將領都無法做到的,因為所需的經驗、還有對軍事方麵的理論,都需要融會貫通。


    不過,魏雲弈想的,卻是另外一點。


    小舅子居然連這點都能看出來。


    莫不是說。


    對方真有軍事方麵的天賦?


    不行,得試試,否則以後用起來要出大問題的。


    思緒至此,魏雲弈看著對方,繼續道:“那你覺得,仗應該怎麽打,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


    “自然是用奇兵啊。”宋鴻誌理所當然道:“若是讓我上,我就會用奇兵,先打個對方措手不及再說,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戰果!”


    魏雲弈:“.......”


    得!


    又是一句廢話。


    不說那從軍之人,即便整日讀聖賢書的人,都能說出打仗需用奇兵的話。


    可問題就在於,這奇兵怎麽用,在什麽時候時候用,如何才能將敵方打個措手不及。


    同時,在哪種情況下,出奇兵的效果最好,能獲取一場大戰的勝利。


    而這些,都是需要經過具體分析、再因地製宜進行的。


    現在小舅子倒好,一句出奇兵就能解決了。


    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這種話誰都會說,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魏雲弈忍不住搖搖頭,原以為對方可能是一個軍事天才。


    隻是現在一聽,完全是自己想多了。


    話倒是一套一套的。


    讓你說出細節吧,又不行。


    算了,還是不問了,再問也是廢話。


    所以他最終隻是道:“我知道小國舅想要為國效力,但此次事關重大,馬虎不得,不過你也不用抱怨,以後總有用得著你的地方。”


    “好了,別委屈了,朕說話一言九鼎,你現在還是先待在禦前營,適應一些從軍的日子。”


    說完這些,魏雲弈也不理會對方的反應,就命人起駕。


    如果換做是一般的戰事,打起來也不痛不癢,倒是能考慮一下小舅子。


    正如他所言,草原十部共同聯合出擊。


    直接集結了二十萬大軍。


    這放在以前,可是極少數的情況,任何方麵都不得鬆懈。


    不是對方胡鬧的時候。


    “皇帝姐夫...”


    宋鴻誌還想說點什麽,但看到魏雲弈離開之後,卻也沒有追上去。


    他現在的確很期望前往戰場,想要與草原大軍一戰,可知道沒有這位皇帝姐夫的同意,是完全不行的。


    最後隻是歎了口氣,轉身離開。不過宋鴻誌並未失望。


    因為還聽到皇帝姐夫說,總有用到自己的時候。


    同時宋鴻誌也相信。


    這一日。


    遲早都會到來。


    此時此刻,丹房之外。


    “陛下還沒有迴來嗎?”趙靈瑛站在門口,心情有些焦急。


    北境傳來的消息,她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內容,但自己那位兄長,就是鎮北大將軍。


    但凡出了一點問題,對方就需要擔最主要的責任。


    尤其聽聞,陛下都將自己父親召進宮後。


    就明白此事怕是很嚴重。


    本來趙靈瑛之前就在擔心,兄長可能因為防守北境失利,致使被朝臣們指責。即便顧忌父親,不敢明著開口,但保不準會在陛下麵前說些什麽。


    現在這種擔心,似乎要成為現實了,心中自然非常焦急。


    因而在得到消息後,她就一直守在丹房門前。


    畢竟禦書房,現在自己是不能進去的。


    也知道陛下在處理完事情後。


    會直接來到丹房等待。


    同時,還派出手下的宮女打聽消息。


    “娘娘,禦書房重地,奴婢不敢靠的太近,所以陛下具體什麽時候迴來,奴婢真不知道。”這時候,旁邊的翠果道。


    如果換做一般時候,自己還有可能,從其他宮女太監口中套出些什麽。


    隻是現在禦書房之內,朝廷眾大臣集聚在一起。


    即便給她十個膽子,也不敢多說啊。


    “我明白。”


    趙靈瑛道:“隻希望,北境不要出什麽事情啊。”


    雖然這樣說,可她眼中的擔憂,卻沒有絲毫減少。


    會議越久,代表事情越大,更何況還過了如此長的時間...


    “愛妃怎麽在這裏啊?”


    不過,就在趙靈瑛著焦急的時候。


    魏雲弈也坐著龍輦來了,看著對方在丹房之外,不由有些好奇。


    但很快就想明白了,瑛貴妃很有可能是因為北境之事,準確來說,是關心兄長。


    “陛下!”趙靈瑛看到來人,當即眼前一亮,幾乎沒有任何猶豫走向前,但並沒有忘記行禮道:“臣妾見過陛下。”


    就算心裏著急,但越是在這時候,就越要沉得住氣。


    聞言,魏雲弈走下龍輦,將對方扶起,輕聲笑道:“愛妃來此,肯定是為了鎮北大將軍吧?”


    “陛下英明,臣妾...”趙靈瑛當即道,準備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麽。


    但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後宮嬪妃,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說的。


    所以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看著瑛貴妃著急的模樣。


    魏雲弈卻也不賣關子,當即將北境發生的事情,全部說出。


    而當趙靈瑛,聽到草原十部,集結二十萬大軍兵臨鎮北關,自己兄長抵禦失敗,遭受損失的時候,一時間之間有些慌亂。


    果然,事情還是發生了,且比想象中的更加嚴重。


    草原有多久沒有集結二十萬大軍了?


    她畢竟是從神武侯府出來的。


    即便沒接觸過軍事。


    但耳濡目染下,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是北境,即將爆發一場大戰。


    尤其是,兄長初戰失利,退迴鎮北關,如此一來,可是重罪啊!


    當即,趙靈瑛再一次跪下來,有些焦急道:“陛下,兄長確實戰事失利,但請陛下念兄長鎮守北境多年,盡職盡責,還請陛下寬大處理啊。”


    “臣妾相信,隻要陛下給兄長一次機會,他必然會知恥而後勇,抵擋住草原大軍的。”


    此話倒是沒有說錯,原著中趙繼光的確是擋住了這一次的危機。


    不過,魏雲弈在意的倒不是這一點。


    隻因為聽到瑛貴妃的話。


    不由啞然失笑。


    明白對方害怕自己因為此事震怒,降罪於大舅子。


    當然,有這種想法很正常,換做別的皇帝,肯定會發怒的。


    可魏雲弈卻不會如此,所以將對方扶起笑道:“愛妃無需著急,朕明白你是擔心兄長,北境的事情,朕已經安排好了,會讓你父親神武侯親自掛帥,節製所有北境兵馬!”


    “想來不說草原十部,就算十八部全出,也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陛下命父親掛帥了?


    這句話。


    倒是讓趙靈瑛一愣,因為從入宮之前。


    她就明白,自己這位陛下,對於侯府的勢力有些忌憚。


    尤其是最開始的兩年,有意無意對父親進行壓製,更是不想讓父親再一次領軍。


    且在前段時間,還故意破格提拔了皇後的父親,不正是想平衡外戚勢力嗎?


    可現在怎麽轉性,還將北境軍事大權,全部交給了父親...


    這...發生了什麽啊?


    當然,她知道現在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


    因為陛下,隻提到了如何解決北境危機,卻沒有說兄長。


    思緒至此,趙靈瑛不由道:“陛下決定,讓父親掛帥前往北境,自然是毫無問題的,隻是臣妾兄長...”


    “放心,朕知道鎮北大將軍多年鎮守北境,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魏雲弈笑道:“不過,現在倒是不能稱為鎮北大將軍了,而是海州指揮總使!”


    等等?


    海州指揮總使?


    那不是節製大魏水師的最高將領嗎?


    陛下怎麽讓兄長去執掌水師了?


    趙靈瑛有些轉不過彎來,但很快就意識到。


    兄長這個職位。


    若論品級,隻比大將軍差了一級。


    這就意味著,陛下給出的懲罰,等同於沒有...


    要知道,兄長這一次失利,雖然算不上很大,可這不是第一次,但陛下,沒有發怒,即便降罪,也是不痛不癢...


    難道,是有別的意思在其中?


    趙靈瑛想不明白,但還是決定探探魏雲弈的心思,當即道:“陛下,這怕是不行吧?兄長畢竟此戰失利,讓我大魏蒙受損失,還請陛下從重發落吧!”


    聽過求情,從輕發落的。


    但沒有聽過從重的。


    旁邊的翠果,低著頭不由翻了翻白眼。


    自家娘娘是嫌大將軍還不夠慘,準備再踹上一腳嗎?


    您可是大將軍的親妹妹啊。


    旁邊,魏雲弈也是有些無語了,身邊都是些什麽人啊。


    前有小舅子誇誇其談,現在又有瑛貴妃給親兄長說壞話...


    不過他其實明白,這是對方在試探自己的心思。


    畢竟身為皇帝,如此情況也很正常。


    且魏雲弈心裏也清楚。


    自己那大舅子,也是忠君愛國的,以後也會成為一代名將的人,這一次也是事發突然而已。


    因此,就更不可能給予重罰了。


    隨即,魏雲弈頓了頓,鄭重道:“愛妃此話言重了,一時的失利,不代表一世都是如此,你兄長雖有過錯,但那也是愛妃你的兄長,是國舅,所以即便他犯了錯,朕一樣要袒護。”


    此話一出,趙靈瑛愣住了,似乎從那句話當中,理解出了另外一層意思。


    陛下之所以選擇不降罪兄長,是因為我的原因嗎?


    不然怎麽會說出這樣的一句話呢?


    沒錯,定是如此。


    因為在她的記憶中。


    陛下從未說過一句欺騙自己的話。


    想著想著,趙靈瑛心中不由又開始感動了。


    因為她想起這段時間,由於奏折越來越多,處理起來也愈發麻煩,從而有了一絲懈怠。


    可如今,陛下對自己情真意切,還為了自己,選擇不降罪兄長。


    不由的,趙靈瑛有些無地自容了。


    心中開始發誓。


    無論以後要處理的奏折有多麻煩,自己必須要更加努力,且不能有任何怨言,來迴報陛下的一片真情!


    當然,這些話她隻是在心裏暗中決定,沒有表現在臉上,繼而輕聲道:“臣妾,多謝陛下厚愛!”


    魏雲弈欣慰地點了點頭,然後握住對方的手,道:“好了,你也無需為此事操心,會寢殿休息吧,朕晚上再去看你。”


    對此,趙靈瑛當然不會多言,微微躬身:“那臣妾告退了。”


    說完就低著頭,慢慢後退離開丹房。


    而魏雲弈。


    這是不由歎了口氣。


    就算把奏折交給了對方,可這一天天的,還是有夠忙的。


    微微搖頭,他也沒有多想,繼續開始自己的煉丹事業。


    “娘娘,剛剛可嚇死奴婢了。”


    迴寢宮的路上,翠果站在旁邊,不由道:“您就不怕,陛下真聽了您的話,重重責罰大將軍嗎?”


    顯然,她還在為剛剛的話而後怕。


    “若陛下真重責兄長,我倒是會安心許多。”


    旁邊,趙靈瑛想了一下,繼續道:“我就害怕,陛下隻是因為北境戰事吃緊,又因為父親即將掛帥出征,為了穩定軍心,特意給一些不痛不癢的懲罰。”


    “等待父親平了北境戰事,又開始秋後算賬,那樣才是真的危險啊。”


    她的擔心可不無道理。


    曆來帝王,都講究製衡之術。


    在某些人、某些事,看似並不在意,實則是記在了心裏。


    而等時機成熟、皇帝不想再忍的時候,那個人的命也就活到頭了。


    “啊?”翠果頓時大驚,忍不住道:“那按照娘娘所說,大將軍以後不是很危險?”


    “不會。”趙靈瑛搖了搖頭,繼續開口:“剛剛我已經了解了陛下的心思,陛下心裏愛護我,不會選擇降罪兄長的,北境之事,過去了。”


    說到這裏,她的臉上不由浮現出一絲笑意。


    畢竟,陛下的話不是已經很明顯了嗎?


    “原來如此啊。”


    身後的翠果點了點頭,似乎還是有些不明所以。


    但很快,她又意識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不由開口道:“可陛下,讓大將軍去當什麽海州指揮總使,那不是水師嗎?大將軍可是在侯爺的教導下,學習的也一直是對戰草原部落的戰法。”


    “這樣突然去執掌水師,萬一有海寇來襲,豈不是有些危險嗎?”


    “而且您也不是不知道,大將軍他,可是從未看過海啊...”


    讓一個習慣了草原之戰的將領。


    突然去不熟悉的地方。


    即便都和軍事方麵有關係,可這差別,確實有些大啊。


    “沿海地區,雖然時常有海寇來襲,但並不頻繁,而且人數也不多。”


    “再者,海州除了兄長之外,還有許多擅長水戰海戰的將領,即便發生大戰,想來也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趙靈瑛開口,突然迴憶起小時候,喃喃道:“而且,兄長他雖然沒見過海,但其實心中一直向往,我記得很早之前,兄長時常會在房間之中掛起海圖,眼神中也全是光。”


    “什麽?還有這種事情嗎?”翠果聞言,神色中滿是迷茫。


    隻是麵對這個問題,趙靈瑛卻沒有迴答。


    因為此事。


    也是自己當年無意間撞破的。


    畢竟父親非常嚴厲,若知道兄長還有這種想法,怕要出大事。


    而現在,她隻希望,對方依舊保持著看海圖的興趣吧。


    搖了搖頭,趙靈瑛不再多做思考,而是轉頭道:“對了,你以後不要喊大將軍了,兄長現在是海州指揮總使,要稱唿將軍,不然被外人聽到,又要生事。”


    大魏軍中有著嚴格的劃分,元帥之下,便是大將軍,其餘的,最多也隻能稱為將軍。


    “是,奴婢知道了。”翠果聞言,點了點頭。


    知道這種事情其實也不大。


    但如果真要拿出來說,那就不同了。


    宮中可不比外麵,幾乎任意一個無心的話,都會被記住。


    趙靈瑛也沒多說什麽,繼續向著自己的寢殿中走去。


    隻不過從丹房到景德宮,途中是要經過慈寧宮的。


    雖然有些猶豫,但她還是選擇去請安。


    至於過程,還是和之前一樣。


    說些什麽身體安康的話。


    孫太後對於後宮,基本上不會管事,也從不會多說什麽。


    這也是趙靈瑛最心安的,覺得這位太後不錯。


    當然,之所以如此也有另一個原因。


    那就是現在的後宮。


    隻有一位貴妃和一位皇後。


    趙靈瑛不喜歡惹事,皇後宋幼薇又心性和善,根本就沒什麽亂七八糟的的事情。


    不過在離開慈寧宮之前,她還是聽到太後提了一嘴,要充實後宮的話。


    對此,趙靈瑛心中有些不喜。


    和皇後一起分享陛下。


    在其心中,已經有些吃醋了,若是在多幾人,到時候還不知道會怎樣了。


    所以她走出慈寧宮之時,神色有些不高興,不過也清楚,陛下身為天子,即便現在不納妃子,以後也是需要的。


    不過一直在身邊的翠果,卻並未想這個問題,而是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當即道:“娘娘,奴婢聽人說,前幾日太後堂弟來求官,陛下直接給了個戶部侍郎呢。”


    “奴婢打探過,那人是孫氏嫡係,一直在為家族打理生意,也不是科舉出身。”


    “您說,陛下為什麽要讓這樣的人做戶部侍郎啊?”


    即便對於皇宮中的太監宮女來說。


    戶部侍郎,那也是大官。


    按照正常情況,即便不再六部之中選,在地方也會提拔一個有資曆的。


    可現在,卻讓一個商賈人士做,而且還是燕地孫氏之人...


    “你說的事情我知道。”


    趙靈瑛聞言,當即道:“這幾日朝臣們也上了折子,反對此事,不過都被我駁斥下去了,陛下提拔那孫克儉,自然有陛下的道理。”


    “或許,陛下是想要以此對加強對燕地的控製吧,畢竟孫克儉是孫家的嫡係。”


    “而且現在燕王,也在利用手中的力量,整合燕地勢力。”


    “好了,趕快迴宮吧,還有許多奏折沒有處理呢。”


    對於孫克儉的事情。


    趙靈瑛並沒有過多思考。


    隻是覺得,可能陛下開始控製燕地了。


    當然,她認為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隻是卻想不明白。


    而且趙靈瑛如今,心裏也因為太後要充實後宮的話煩著呢,不想繼續思考。


    翠果撇了撇嘴,但也並未繼續開口。


    就這樣。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


    禦書房會議之後,決定讓神武侯掛帥出征。


    這個決定,也在當日直接有內閣擬旨,昭告朝臣和天下。


    昭告朝臣,是讓他們知道該怎麽做。


    而告示百姓,意思就是,有神武侯親自出征,可以穩定民心。


    六部也開始了各自的忙碌,戶部撥糧撥款、工部準備武器、最重要的是兵部,協調北境駐軍。


    事實證明,一但一個強盛的王朝運轉起來,尤其是在皇帝的命令下,行動力是非常可怕的。


    幾乎隻用了不到一天,各方麵都已經準備好了。


    神武侯也在第二日,整裝待發,揮師北上!


    兵鋒直指北境草原!


    不過他帶的人並不多。


    無非是一些運糧的民夫,以及數千名將士而已。


    畢竟,此次出征的地方北境,距離京師太遠了,人一多,花費的時間長不說,還要耗費大量的錢財。


    另外一點就是,無論是鎮北關,亦或者是北境各府,都有駐軍,若到時候人不夠,直接從最近的地方調集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送大軍出征。


    一般情況下,會由皇帝出麵,以壯士氣。


    但很顯然。


    對於這種麻煩的事情,魏雲弈根本不會做,幹脆就讓張正明去算了。


    對方是太傅,又曾當過軍師。


    無論是地位還是威望,都完全足夠。


    至於其他的六部官員,也去了幾個,不過尚書和幾位大學士,卻沒有露麵。


    因為今日除了是神武侯出征之外,再有就是到了禦前會議的時間了。


    他們這些要參加的人,必須要在此前準備好。


    而張正明也知道今天的日子。


    所以在送大軍出征後。


    就連忙趕往皇宮。


    不過他剛走入文華殿,卻不見其他內閣大學士,很顯然,應該是還沒到。


    但在不久後,宋公文倒是風塵仆仆的趕來,手上還拿著一道厚厚的折子,顯然是有關於攤丁入畝的。


    之所以寫這麽多,是因為上次在禦書房,議論北境之事,卻被魏雲弈無視後,他不由有些心慌,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裏沒做好,因而又把相關事宜重新寫了一遍,可心裏還是有些擔憂。


    直到走入禦書房,看到張正明之後,頓時眼前一亮。


    覺得有必要問問自己的老師。


    當即。


    宋公文沒有任何猶豫,走向前來開口:“老師,學生有個問題...”


    “老師?什麽老師?”可下一刻,張正明卻眉毛一挑,當即眯起眼睛道小聲道:“都跟你說多少遍了,在內閣的時候,要稱太傅!”


    二人之間的關係,那都是私下的,明麵上並不對付。


    若被其他人聽到這個稱唿,那會怎麽想呢?


    絕對會影響到後續的計劃。


    “是是是!”


    宋公文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當即道:“太傅,下官有一個問題。”


    聞言,張正明麵色稍稍緩和,繼而開口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麽,攤丁入畝吧?”


    “上次陛下無視你的事情,我也注意到了。公文你也真是的,當時是什麽情況,鎮北關告急,邊關將士死傷,陛下還有心思聽你說話嗎?”


    原來如此啊!


    聞言,宋公文頓時恍然大悟。


    迴憶一下,發現確實是自己沒有注意場合。


    在想清楚這些後,他也鬆了口氣,道:“隻要陛下沒有生我氣就好,太傅,這是接下來有關攤丁入畝的推行計劃,各方麵我都已經計劃好了,您看看有沒有什麽問題?”


    “你辦事,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張正明頓了頓,繼續道:“不過還是要提醒你一點,接下來禦前會議中,我會對此進行反對。”


    “屆時,你一定要與我據理力爭,如此,再讓陛下采納你的意見,而這,是為陛下建立威望的最好機會,明白嗎?”


    這個問題,張正明已經說過許多遍了。


    因為是他計劃的重中之重,也是其後半生最重要的目標。


    宋公文對此,雖然心疼老師,但也知道必須如此。


    所以最終並沒有說話,隻是點點頭。


    “對了。”


    這時候,張正明繼續道:“變法試點已經成功,想來接下來進行,必能獲得百姓的支持,加上有守元的幫助,會順利很多,而你的重點,除了繼續推行變法之外。”


    “再有,就是將戶部的事情處理好,今日老侯爺出征,想必你也看到了,戶部現在有一大堆賬都算不清楚。”


    “沒錯,我注意到了。”宋公文道:“尤其是國庫,怕是經曆此戰後,要徹底空了。”


    一個國家需要運轉,幾乎什麽地方都要用到錢。


    而戰爭,則是最耗費錢財的。


    雖然現在戶部還有些銀子。


    但最為重要的,是後續的消耗,幾十萬大軍動一動,那銀子簡直就不禁用。


    “太傅,我突然想起來了。”宋公文思索了一下,再次開口道:“前些時間,陛下給我手下任命了一個侍郎,名叫孫克儉,是太後的堂弟,人我還沒見到,太傅了解此人嗎?”


    手下突然多出了一個人,自己居然迴來之後才知道。


    若換做別的時候,他完全可以不在意。


    該怎麽做,就怎麽做。


    可問題就在於。


    那人是孫太後的堂弟,是孫氏嫡係,那就不一樣了,必須要了解一下啊。


    “孫氏之人,除了老家主外,其他人我都不算太了解。”張正明想了一下,道:“不過我倒是聽說,此人打理家族生意的時候,賠了幾十萬兩白銀,想來,此人不行啊...”


    雖說戶部要做的是。


    牽強點能和做生意扯上一些關係。


    可連自己家族的生意都能賠本,而且還是在孫氏保駕護航的情況下。


    說嚴重點,就直接可以稱之為敗家子了。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


    張正明對於商人,並不喜歡。


    不僅是他,基本上讀書人都是這個態度。


    就連旁邊的宋公文,最初聽到消息後,也很是無奈。


    但沒辦法,那是陛下安排下來的人...


    “唉,看來戶部的事情,不好做啊。”此時,宋公文微微歎氣。


    若能力強的,那就是得力助手,可現在,說是下屬吧,但又是太後的堂弟...


    “好了,禦前會議即將開始了,走吧。”說著,張正明當即起身,走出文華殿,宋公文則是遠遠跟在身後。


    ...


    不久之後。


    禦書房之內。


    魏雲弈坐在首位,眼神有些迷離。


    前兩日剛解決完北境之時,現在又要召開禦前會議了。


    對此,他很無奈,早知道放在一起得了。


    畢竟禦前會議不像早朝。


    說退就退。


    隻能坐在旁邊聽著。


    歎了口氣,魏雲弈看著麵前的五位內閣大學士,罷了罷手道:“好了,眾卿開始吧。”


    “是!陛下!”


    和上次不一樣,宋公文首先站出來,麵帶笑意道:“此前,陛下命微臣前往龍陽府,進行攤丁入畝試點,微臣不負陛下期望,變法推行成功。”


    “如今細節全部寫在了奏本上,陛下,您是要親自閱覽,還是要聽微臣口述?”


    聞言,魏雲弈當即就眉頭一皺。


    上個月就是因為老丈人你,才讓朕無法敗壞氣運。


    朕還一肚子的火呢,現在你居然還想告訴朕是怎麽失敗的?


    當即坐直身軀,直接道:“不必口述了,朕相信你,至於奏本,你就放在一邊,朕會看的。”


    看是不可能看的,他撇了一眼,太厚了,怕不是有上萬字。


    隻能交給心愛的瑛貴妃,讓對方去處理咯。


    “啊?”


    不看也不聽?


    宋公文聞言,頓時就愣住了。


    為此,自己可是在家準備了許久啊。


    現在陛下居然不看...


    “是,陛下!”宋公文無奈,將奏本放在一邊後,當即道:“陛下,如今試點已經完成,接下來,是不是要開始向全國推行了?微臣也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


    自然要向全國推行啊,不然怎麽去激怒士族啊?


    當即,魏雲弈就準備說話。


    “陛下!”


    但這時候,張正明走了出來,道:“萬萬不可向全國推行,因為各府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即便現在龍陽府成功了,但變法的效果具體如何,還未體現出來。”


    “所以微臣以為,還是先觀察個幾年時間再說,等真的於國於民有利,再進行也不遲!”


    怎麽又是你?朕還沒同意呢!


    太傅,你該不會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吧?


    魏雲弈無奈了,眼中也滿是怪異。


    而旁邊,宋公文知道,該自己說話了,當即道:“微臣以為,太傅此話不對,攤丁入畝在龍陽府施行以來,效果顯著,百姓們歡欣鼓舞,就連今年春耕時,也比以往更積極。”


    “更有些百姓,直發的組織進行開坑荒地,所以微臣覺得,必須要盡快進行!”


    喲?


    老丈人你出息了。


    連張正明都敢反對了啊?


    魏雲弈笑了,沒想到之前一直唯唯諾諾的宋公文,居然敢在禦前會議上,直接反對太傅、內閣首輔,倒是自己沒有想到的。


    不過很快,他就注意到,張正明又要說話了。


    當即,不想聽爭論的魏雲弈,直接站起身來,道:“好了,就如國丈所言,變法開始向全國開始推行,同時,國丈依舊主導此事。”


    “不過,此次全國變法,國丈就不要親身前往了,畢竟戶部還有一大堆事情呢。”


    再讓你親自去,萬一又成功了怎麽辦?


    朕怕是要直接等仙人降世了。


    保險起見,必須將老丈人放在眼皮子地下看管!


    這就同意了?還沒和開始據理力爭呢?


    下方,張正明一愣,張了張嘴,但也沒說什麽,隻要陛下選擇支持變法,爭與不爭,都是一樣的,都可以建立起威望。


    而宋公文,對於留在京師並無意見,因為他本身就是如此打算的。


    至於另外幾位內閣大學士,則麵麵相覷。


    他們是想說話的,可沒機會啊...


    最後也隻能點頭。


    “好了。”


    “變法之事就如此決定,眾卿還有什麽事情嗎?”魏雲弈見眾人沒有意見,然後轉頭,看向兵部尚書道:“林愛卿,神武侯今日出征,你那裏有問題嗎?”


    關乎北境,關乎數十萬百姓,該上心,還是需要多上心的。


    “迴陛下,都已經安排妥當了。”


    兵部尚書林大人道,但很快就繼續道:“不過...臣這裏還有另外一件事,前幾日便想說的,隻是因為北境的事情給耽誤了。”


    “什麽事?”魏雲弈皺眉,兵部和戶部,看似比不上吏部與禮部,


    可一旦出問題,那就是大問題。


    “是遼東邊境之外,我大魏藩屬高陽國。”


    兵部尚書道:“高陽國王李氏說,國內遭十年一遇的水災。致使百姓受損嚴重,所以要求我大魏出白銀一百萬兩,用以救濟災民!”


    -------


    ps:錯別字先更後改


    本章一萬字!


    ------題外話------


    抱歉今日隻有一更了。


    沒辦法,風雪有些頭疼發燒,狀態不好,抱歉。


    不過這兩天會盡快補迴來的,明天照常一萬五以上更新!


    至於更新時間,還要說聲抱歉,風雪沒有存稿,希望老爺們體諒一下。


    但風雪保證,爆更不會停,所以,跪求月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風追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風追雪並收藏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