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對方的話。


    宋公文提取到了關鍵信息。


    當即,他神色一喜,道:“守元兄這五年,看來已經得到士族認可了啊?”


    打入士族核心,這可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首先要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行。


    而士族的圈子。


    幾乎是出了名的難以入內。


    當初宋公文,在中榜,名列三甲進士時,看似風光,但事實上,還是得不到一些人的承認。


    畢竟宋家,隻是最普通的書香門第,與士族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而想要走完這段距離,至少需要一兩代人的努力。


    因此,很多士族對於朝廷新貴。


    大多數都是相當不屑的。


    可現在。


    看對方的意思,似乎隻用了五年就走到了這一步。


    “沒錯。”王守元笑道:“我已經得到了龍陽大多數士族的承認。”


    “就拿我剛上任那日,就有許多人前來送禮,進行恭賀。”


    “五年時間,也不能白費啊。”


    宋公文點了點頭,覺得對方確實能力極強。


    不過仔細想想,似乎也很正常。


    王氏一族。


    當初可是整個江南一待士族的領軍人物,隻不過因為家道中落,最後被排擠了而已。如今想要融入進去,雖說也有難度,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即,他將桌子上兩個茶杯倒滿茶,認真道:“那日後,怕還是要委屈你了,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接下來的時間,攤丁入畝就要推行了,而王守元將繼續站在士族派係。


    看似很簡單,可宋公文很清楚,那是對方最不願意做的事情。


    尤其在關鍵時候,還要上書給陛下,為士族說話。


    可想而知,這將會是一場煎熬。


    “這沒什麽,我都習慣了,倒是公文兄,也不會好過啊。”


    王守元一笑,繼續道:“你施行攤丁入畝,肯定有許多士族反對,從中作梗,而我關鍵時候,也會聯合士族上書呈給陛下,公文兄你的名聲,肯定也不會太好了。”


    聽到此話,宋公文頓時啞然失笑。


    在來龍陽府的這一路上。


    他了解過王守元。


    文章寫的好不說,上書也是一流的,言辭也非常犀利。


    簡而言之,就是罵人的話,那是一套一套的。


    知道對方上書,肯定也不會留手。


    肯定怎麽難聽就怎麽寫。


    當然,他並不在乎,隻是道:“守元兄都可以隱忍五年,依舊緊守初心。”


    “不僅如此,連老師,都可以為陛下建立威望,而不顧身後名,還有陛下,明知士族難以鏟除,但卻義無反顧,同意了攤丁入畝的國策,我承受的這些,比起老師也陛下,又算什麽呢?”


    “是啊,老師這一生,將所有的一切,都奉獻出去了。”


    王守元喃喃自語,當即繼續道:“還有陛下推行攤丁入畝,對付士族之事,也是讓我欽佩不已。”


    “想當初,先帝也有這個想法,卻因為顧及太多,始終沒有進行,其實我也能理解先帝,畢竟牽一發而動全身,不過當今陛下,才即位三年,便有如此膽魄,真乃明君也!”


    “守元兄說的沒錯,陛下確實是明君。”宋公文道:“陛下氣魄之大,我都難以想象。”


    “從燕王就藩、組建東廠,到攤丁入畝,陛下一係列舉措,都是雷厲風行。”


    “可想而知,陛下是一個為了國家,勢要打破一切舊製的帝王。”


    “但凡任何有利曆朝廷之事,陛下不會猶豫,想到便做!”


    想到...便做?


    聽到此話。


    王守元忽然愣神。


    是啊,如果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人,該有多好?


    當即,他轉過頭來,道:“這些年來,我都在做著我不願意做的事情,每到深夜審視自己,心裏愈發難受,良心始終過意不去。”


    “今日公文兄的一番話,說陛下想到就做,讓我大受啟發,悟出了一個道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宋公文眼神稍稍迷茫。


    因為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主張,當即道:“守元兄,何謂知行合一?”


    “不瞞公文兄,還隻是個初步的想法而已。”王守元笑道。


    “等日後若有更深的感悟,定於公文兄一同探討。”


    隻有經曆過多年言不由衷的日子。


    才明白知行合一的難得。


    這是屬於王守元一個人悟出的道理,但他也很模糊,但想著,自己總有一日能夠徹底明白。


    對麵,宋公文雖說心中好奇,但也沒有進行追問,而是在體會那句話的意思。


    不過很快,二人便沒再繼續談論這個話題。


    因為現在最重要的。


    就是攤丁入畝。


    王守元想了想,道:“依老師的理解,陛下之所以要選一個試點,是想把龍陽府作為示範,讓百姓都明白攤丁入畝帶來的好處,以天下大勢,來倒逼士族。”


    “可這種事情很難實現,尤其是在龍陽府,百姓雖痛恨士族,但也要靠士族賞飯。”


    “如何讓百姓明白攤丁入畝的好處,站在我們這一邊,我卻不知怎麽做。”


    說到這裏,他繼續道:“公文兄有什麽辦法嗎?”


    聞言,宋公文鄒起眉頭。


    士族平日裏看起來是一盤散沙。


    可若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必然會報團取暖。


    這些,宋他熟讀史書,對此非常清楚。


    事實上。


    史書上也有一些帝王,深知士族對朝廷的危害,但卻沒辦法解決。


    根本原因就在於,地方的話語權,全部都掌握在士族手上。


    所謂山高皇帝遠,就算朝廷的初衷是好的。


    但重點是要有人宣傳才行。


    而掌握話語權的士族,是最接近底層百姓的人。


    他們知道攤丁入畝損害切身利益,會如實說出來嗎?


    不會的。


    或許,士族還會大事宣揚此事的壞處,甚至給點好處,讓百姓站在自己一邊,反對朝廷。


    試問,百姓是相信遠在京師的皇帝陛下,還是相信,就站在麵前的士族呢?


    答案顯而易見!


    所以這才是施行攤丁入畝,要麵臨的最大挑戰。


    宋公文明白這些。


    可確實想不出什麽解決辦法。


    王守元身為知府,倒是能說上兩句話,獲取百姓信任。


    隻是,他需要站在士族派係,因此這種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


    一時間,二人都麵麵相覷,麵色愁苦。


    “兩位大人!”


    不過這時候,一名衙役走了進來,恭敬道:“外麵有位自稱東廠王瑾的大人,說是要見宋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風追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風追雪並收藏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