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枚混元丹服下後,所產生的強大藥力。


    因為沒有了龍血聖果的力量壓製,完全爆發了出來,在經脈之中亂竄。


    若是一般的人,即便身處在同一境界,想要抗下其中的力量,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可魏雲弈呢,無論是經過靈髓玉佩強化過後的天賦,以及修行的天子化龍術,都能夠將這些藥力給控製住。


    現在,他引導著這磅礴的藥力,不斷轟擊著其中所感應到的桎梏。


    這是一個很艱難,且非常需要時間的過程。


    且在期間,不能有絲毫馬虎。


    否則,就容易傷及經脈。


    也就是為什麽,會有是藥三分毒這個說法了。


    藥力太強,就會殃及自身,好事變壞事。


    而這所有的一切,魏雲弈都已經考慮到了,因此他集中了精神,努力的使用這股藥力,繼續拓寬自身的經脈,然後又轉入丹田之中。


    隨著時間不斷推移,他的氣血,變得愈發灼熱了起來,猶如化作了岩漿。


    猶豫這股力量不斷壯大,然後被其不斷壓縮,最終開始產生質變。


    另外一股全新的力量,也在魏雲弈的丹田中開始出現。


    一層層氣息不斷席卷開來。


    讓他整個人,看起來愈發強大。


    尤其是周圍,因為氣血震蕩,爆發出一陣陣狂風,使之發絲和衣袍,都在不斷飄動。


    感受到這一切後,魏雲弈心中驚喜,他知道,現在自己已經開始接近武道五品的境界了。


    當然,想要完全突破還為時過早,需要將那股全新的力量不斷凝練,然後達到不消散的程度,就算成了。


    也正因此,他並沒有放鬆,依舊引導著兩枚混元丹的藥力,繼續衝擊著。


    就這樣,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那股力量越來越穩定。


    終於到了某一刻。


    魏雲弈發現,體內沸騰的氣血之力,全都平平靜了下來。


    而丹田中,此刻正湧動著一股白色的力量,非常凝練,但又輕如雲霧般。


    心念微動之下,這股白色的力量,頃刻間脫離了身軀,出現在了他的手中,然後隨著引導,將不遠處一個杯子直接擊碎。


    看到這一幕,魏雲弈驚喜,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


    剛剛那股白色的力量,被稱之為真元。


    乃是武道修士達到一定境界後,將氣血之力凝實之後才會產生的。


    真元可以離體外放,而越是凝實的真元,威力就越大,外放的距離也就越長。


    而這個境界,又被稱之為真元境。


    也就是說。


    現在的他已然突破至武道五品,放在大魏江湖中,也算是高手了。


    “好,非常好,沒想到這一次突破,居然會如此順利。”魏雲弈喃喃自語,同時收斂全身的氣息,又將那股真元,歸於氣海當中。


    現在的他,氣血雖然不在沸騰,但卻比之前更為強大。


    加上天子化龍經,若對上同境界的人,絕對能夠輕易勝出。


    當然,這些都是魏雲弈的猜想而已,因為他,自從修行武道以來,從來沒有和別人動過手。雖然知道,自己一定比同境界的人要強,可到底達到了什麽程度,卻完全不知道。


    其實,他一直都想要看看,自己修行武道之後,會有多厲害。


    可無奈的是,由於身份的原因,根本就沒有動手的機會。


    即便想動手,怕也沒有人敢。


    皇帝啊。


    擦破點皮都很嚴重。


    須知,連瑛貴妃在平日裏,在他麵前也不敢顯露武道修為。


    所以想要真正切磋,必須要找一個敢動手,且顧忌比較少的人。


    當然,這個人的武道修為還不能太低。


    否則就不是自己的對手了。


    “找誰呢?”


    此刻,魏雲弈陷入沉思。現在自己的修為越來越強,也是時候進行實戰了,必須要找個人喂招。


    不過很快,他當即就反應過來,知道要找誰了。


    武王叔!


    不僅天賦絕倫,還常年呆在武閣之中,對於各種武學都信手拈來,還忠心不二,加上本身的強大境界,絕對是喂招的最好人選。


    畢竟,到了武王那個境界的存在,出手的輕重,完全可以隨心意而動。


    在想到這些後,魏雲弈當即就決定,等忙完了這一陣子。


    就去武閣中去找武王叔。


    順便求教一些關於武道境界上麵的事情。


    至於為什麽要等一陣子,是因為魏雲弈罷朝一月的時間已經到了,明日他便將要上朝,到時候,肯定會有許多大臣們紛紛上奏,然後扯皮。


    雖說吧,有瑛貴妃幫助自己處理奏折,可他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昏君不是亡國之君,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在某些國事上上點心。


    隻要保持大方向不變,就應該沒問題了。


    至於其他的。


    就是怎樣能夠遏製國運了。


    此時此刻,魏雲弈平複心緒,同時調整狀態,沒有繼續思考。


    今天的事情已經昨晚,明日的事情,就讓明日的自己去憂愁吧。


    當即,他召來宮女,洗漱後直接就寢。


    第二日清晨。


    罷朝一個月後,承天殿終於再一次迎來了早朝。


    和魏雲弈預想中的一樣,有些個官員,就不愛寫奏折,出了什麽事情,要直接當著麵說。


    前段時間,因為罷朝,所以除了那些個內閣大臣之外,別的官員,他是一概不見,就是不想心煩。


    畢竟若真的有大事發生,自然會有內閣大臣開口。


    所以今日雖複了早朝,但說的呢,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當然,有句話,叫做國家麵前無小事。


    但問題是。


    某些官員說的那些,直接交由內閣處理就可以了,完全不用放在早朝上來說。


    因此,魏雲弈這一次還是和往常一樣,得聽且聽,幹脆將這些問題,一股腦的丟給內閣,反正都影響不到大勢。


    不過除此之外,還是有一些事情是值得關注的。


    就比如水師打造戰船所需的銀兩,已經上報過來了,需要朝廷批複。


    對此,工部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本來打造戰船的事情,是他們負責的,現在要水師全權把握,工部的一些官員,本就有些意見,如今上報所需銀兩,自然要反對。


    不然誰都有樣學樣,那還要工部做什麽?直接裁撤就得了。


    隻是,麵對工部官員的反對,魏雲弈完全不在意。


    他最關心的,是大舅子打造戰船,需要多少銀子,看現在的情況,應該花費不少。而且現在還是第一步,想要讓水師,真正配備戰船,形成戰鬥力,那至少要幾十艘才行吧?


    因此,魏雲弈直接大手一揮,同意戶部向水師撥款。


    至於這會給戶部帶來多大的壓力。


    他不管。


    隻管花錢,消耗國力就可以了。


    對此,宋公文早有預料,所以也沒有反對,他已經有法子弄錢了,也猜測,陛下可能是要對水師進行改革,自己隻需要支持就可以了。


    而第二件事情,就是有關於前幾日那道給烏斯都護的旨意,要集結大軍,幫助阿厲王平亂。


    毫無疑問,再次遭到了眾多大臣的反對,覺得這樣無意義養虎為患。


    萬一對方平定內亂後,調轉槍頭,後果不堪設想啊。


    對於這些,魏雲弈同樣早有預料。


    他直接把之前和瑛貴妃說的那套言論再一次般了出來。


    別的解釋,官員們可以一一進行反駁,畢竟都是讀書人出身的,最善於逐字逐句的分析,找出漏洞。


    可當聽到太祖高皇帝的時候,所有人都無法可說了。因為若繼續反對,那就是針對高皇帝了,這些人膽子再大,怕也是不敢這麽做。


    高皇帝,開國之君,氣吞山河,一統天下,威望無可比擬。


    誰在這時候反對,就是真正站在了皇權的對立麵。


    沒人能承受的住。


    所以。


    此時在議到最後之時,這事還是遂了魏雲弈的意思。


    而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有關於北境了。兵部尚書說,草原十部各大可汗,似乎都集聚起來了,很有可能在計劃著全力一戰,鎮北關的壓力會很大。


    雖然有老侯爺坐鎮,但現在距離開戰,已經有數月過去了,很多將士都出現了疲乏。


    怕到時候,就算守住了,可駐守鎮北關的將士,也會損失許多。


    魏雲弈自然知道事情很嚴重。


    一但鎮北關攻破。


    那怕是有萬千百姓都會身處水深火熱當中。


    不過,他相信神武侯,這可是大魏名副其實的第一主帥。


    再說,鎮北關的將士們曆經數月大戰,那草原的大軍,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因此在魏雲弈的預料當中,這很有可能是草原十部的最後一擊,隻要扛過去了,那至少今年到明年開春之前,將不會有大戰。


    最終,他下令,從北境各府,再多調集一些糧草過去。


    防衛草原部落,保家衛國,是大功。


    在這方麵,當然不能虧待。


    對此。


    百官們也沒有多說什麽,因為他們也相信神武侯。


    不過兵部尚書林遠鬆,卻是張了張嘴,可最終到底也沒有開口。


    因為他想著,老侯爺確實厲害,自己是非常清楚的,但如果陛下能在這時候,將鎮守高陽的冠軍侯派過去相助就好了。


    若有老侯爺,以及這位新貴小侯爺一起鎮守在鎮北關,別說草原十部,就算是十八部全出,怕也不可能攻破。


    可他也知道,冠軍侯任高陽都護才沒多久,再調往北境,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最後還是放棄了。


    至此,闊別一個月的朝會,也正式結束了。


    魏雲弈也沒多待。


    下朝後,直接就去了景德宮。


    昨日有突破,先去瑛貴妃那裏切磋切磋,是一直以來的例行公事。


    至於大臣們,也全部都離開,各自辦事去了。


    有內閣在。


    即便皇帝不怎麽管事,朝廷還是一樣運轉,不會有什麽問題。


    如此,日子一天天過去,京師自從上一次士族上京後,就沒什麽大事發生了,安靜無比。


    不過在另外一個地方,相隔數千裏之外的西南,也就是烏斯地區,因為魏雲弈的一道聖旨,數萬大軍集結了起來。


    烏斯都護嶽子儀,是一個忠君之人,在領旨的當日,就開始行動了。


    雖然很不理解陛下為什麽要選擇幫助阿厲王平亂,


    但作為臣子,聽令就好。


    先帝和老師,都是這樣教導他的。


    而不久後,嶽子儀拿到了張正明的親筆信,頓時就明白了其中意思,因此,不僅調集了更多的大軍,更是親自率軍,奔赴邊境線。


    他知道,若陛下的計劃達成,那對於烏斯,絕對是大好事。


    與此同時,烏斯地區意外。


    也就是與大魏毗鄰的天度國境內,位於北部,有一座繁榮的城市。


    這座城市,名為洛塔,是天度國的重要大城,輪繁華程度,隻有國都和少數幾座城市能夠媲美。


    城內的建築風格,也與大魏完全不同。


    如果說,大魏屬於東方古典的內亂。


    那天度就是奢華。


    加上國內大多數都是佛教信徒,所以無論大街小巷,都有佛的影子,家家戶戶,都供奉佛像,無論走到哪裏,都有一股焚香之味。


    而今時今日,洛塔城的主人,就是阿沁王一脈。


    當然,如今的阿沁王一脈,因為早已經不是國君,所以不能稱王,隻能稱公。阿沁王一脈的主人,就是第六世阿沁公爵。


    這一日,阿沁公爵府大門敞開,各式人物進進出出。


    單單看穿著,就知道非富即貴。


    畢竟是公爵府。


    來往的人,都不是什麽簡單人物,尤其是前一段時間,阿沁公爵六世,宣布脫離阿厲王的統治,進行自治後,得到了天度多數大族的支持。


    這些大族緊緊圍繞在阿沁公爵六世身邊,隱隱有將天度整個北方都分離出去的跡象。


    而今日,阿沁公府設下宴會,再一次邀請天度北方各大族,商討大事。


    當然,其實很多大族都知道。


    阿沁公爵六世,說是要自治,但實際上是要推翻阿厲王的統治。


    至於為什麽要這麽做,卻並沒有多少人知曉。


    隻是,今日公府的宴會。


    諸多重要客人都到齊了,且遲遲不見阿沁公爵六世的身影,最後連連催了好幾次,才姍姍來遲。


    隻是阿沁公爵一出現,所有客人的雙眼,都被他身邊的人給吸引了。


    那是一個年輕人,雖然身穿天度國的服飾。


    可一看,就知道是魏人。


    若魏雲弈站在這裏,一定能認出,這就是他欽點的狀元,給予厚望的奸臣人才,陳玄策!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風追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風追雪並收藏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