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城中,那些原本是範文琛的女人,現在又都被選出來的那些人壓在身下,有幾個不好女色的,則是拿著刀去殺人。
這種事都見的多了,沒人製止,也不會去製止。
就像王二說的那樣,將全城人全殺了都行。
哪怕沒有明日要去送死的事兒,隻是普通的戰鬥,今日也是可以放肆的。
古代的兵和現代的兵不同的,我們現在的兵有紀律,有條例,誰都不敢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
可是古代的兵不一樣,尤其是當初沒有火器的時候,那種刀刀到肉的刺激,那種血肉橫飛的感官,會讓人發瘋的,也會讓人心情異常緊繃。
這種時候,拿著手無寸鐵的百姓發泄,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這千百年來,估計唯一的清流也就是嶽飛跟他的嶽家軍,定下鐵規定“紀律嚴明,秋毫不犯”,從不搶百姓的財物,不奸淫無辜的婦女,從而被稱讚千年。
可是千年以來隻有這一軍而已,哪怕是那武廟十哲,多多少少都有這樣做過。
而要理清古戰爭到底為何破城後就要奸淫擄掠——原因可以從20世紀國際公法體係的“戰爭法”中看到真相。
自1864年開始,國際先後簽訂了《日內瓦條約》、《聖彼得堡條約》跟《海牙條約》,給世界的陸戰都做出了限製。
為不參與戰爭的人,不能視作攻擊目標,他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都應給予尊重。
這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飛躍性進步,區分開了軍人跟平民、軍需跟私產,相當於涇渭分明,一碼歸一碼,再也不能隨意傷害無辜,搶奪百姓的財富。
而古代卻沒有這個約束,再加上冷兵器時,士兵跟平民之間的次元壁也就是一步之遙。
穿上盔甲拿起刀矛就是兵,一身粗布衣服迴家種地則是老百姓,遇上生死攸關的大戰,上到老者,下到少年都能上陣殺敵。
等於說在敵軍眼裏,全都是潛藏著的不安全隱患,所以才要斬草除根,以防被包圍偷襲。
而古代戰爭來臨時,大家出於自保心理,都會自發將家裏的積蓄和口糧,提供給保衛城池的士兵使用,畢竟隻有他們有鋒利的武器、吃飽有力氣,才能保護一城百姓的人身安全。
站在敵方的角度,自己不擄掠,迴頭也得提供給對手來用,無形中增加了吃敗仗的風險,畢竟山高路遠,隻等著運輸來的補給,在路況不佳的古代,是非常低效率的一件事。
至於奸淫婦女,古代女子的地位向來不高,就算是有過一陣覺醒之態的唐朝,也不過是認為盛唐之象需要女人的裝點更有門麵。
待安史之亂爆發,也是本性全露,任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也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更何況是親貴棄城逃難留下的平民女人,遇上安祿山的大軍,更是沒有半分反抗之力。
在亂世征戰者的眼裏,女人正好能當作給予士兵的福利。
常言道:食色性也。攻城戰勝利後,好吃好喝跟美女,就是最好的犒勞,能讓其心甘情願的賣命。
畢竟打仗就是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活下來,如果將領再不給點好處,那分分鍾都能投降。
所以隻有當20世紀戰爭法橫空出世後,分清了戰鬥跟非戰鬥人員,保護了後者的權益,才終止了數千年破城戰爭伴隨而來的奸淫擄掠。
這裏仍有一個問題——曆朝曆代更迭下來,藝術、技術都發生了巨大的創新跟進步,思想也總有變化。
為何卻唯獨戰爭這一塊停滯不前呢?
這也跟世界並為一體化有關,航海等通信的不發達,導致國與國之間的溝通交流很少,大家都在幹著破城後就要奸淫擄掠及屠城的事。
若一方先當君子,在戰鬥力這方麵會大大削弱,無異於雞蛋碰石頭,畢竟戰爭是十分血腥的事,需要憤怒、仇恨等情緒來滋生鬥誌,也得有奸淫擄掠敵人來滿足對勝利的渴望。
秉持善念,相當於儒雅君子在跟一群殺紅了眼的餓狼對打,想贏著實不易。
更何況,成王敗寇已經成備受認可的規則,易地而處,誰都不願意被奸淫擄掠的是自己的家人。
若麵對敵方來這一手,到哪都又殺、又搶、又禍害女孩子,自己將領卻不讓侵犯對方分毫,那估計不少士兵都得換一個陣營。
綜上所述,古戰爭破城後行奸淫擄掠之事自古有之,原因主要跟士兵與平民、軍需跟私產並未區分有關。
再有幾乎都這麽幹,不搶就沒有及時補給的軍糧,不犒勞士兵也會怨聲載道,為了快速、高效的補充戰鬥力,從而贏得勝利,才會層出不窮。
這些事朱威知道嗎?肯定是知道的,朱威會去做嗎?肯定也是會去做的。
這好似與朱威那種所謂的“婦人之仁”又或者是尊重士兵有些背道而馳了。
其實不然,朱威再厲害,再牛逼,在天下還未安定之時,在軍中文盲率還沒有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之時,在全民愚昧之時,也不會為了所謂的仁義君子,而自斷臂膀。
這天底下,再往後數個千年,可能隻有教員的軍隊才能如此吧?
城中笑聲不斷,烤肉的香氣與酒香彌漫了整個南浦城。
……
沈陽。
“算一算,應該到南浦了吧?。”
胡大彪坐在輿圖前,好似在自言自語,可是就在他話音剛落的時候,背後有人出聲:“應該是到了,明日就能到平壤了。”
胡大彪緊接著又問道:“你們在平壤城內的布置,經過這一仗,基本也就全暴露了吧?”
身後之人語氣平淡:“差不多吧,可是暗衛就是如此,哪怕不是為了侯爺的計劃,隻是為了救出魏忠賢,也是要暴露的。”
“一個魏忠賢而已,值得嗎?”
“這不是該我們考慮的,公爺說要救,就必須救!”
胡大彪搖頭:“有時候啊,我真的不知道朱威腦子裏都想的是什麽!”
“那侯爺在想什麽?”
胡大彪不說話,那人又問道:“抓老鼠是為什麽?派俞諮皋和王二這兩個公爺的人直插朝鮮腹地是為什麽?給他們一個不是任務的任務,是為了什麽?”
許久之後,胡大彪歎了一口氣:“陳子義啊陳子義,朱威教出來的人,都是如你這般嗎?如果都是這般的話,那朱威比我想象的要可怕的多。”
那人正是陳子義,聽到胡大彪的話後笑了一聲:“我確實是公爺手下最不成器的那個,李牛直率,我不如他,王二性情,我不如他,秦成深沉,我不如他。”
“可是你看的比他們遠,看的比他們清楚,依我看,王二和俞諮皋,哪怕到了現在,也應該沒有理會到我的意圖,可是你看出來了,確實了不得。”
“正是因為我看出來了,我才深夜來訪,問一問侯爺你,究竟為何要如此?不止是王二俞諮皋,還有秦成毛文龍,他們也是被你擺了一道吧?想讓他們孤軍深入朝鮮,這到底是為什麽?”
胡大彪歎了一口氣:“這是你想問的,還是朱威想問的?”
“有什麽區別嗎?”
胡大彪想了一下,搖了搖頭:“好像沒什麽區別,算了…反正你們都要知道的,我隻是想給宮裏那位一個交代罷了。”
“宮裏?太上皇?”
胡大彪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他讓我剪除朱威的羽翼,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王二秦成這些人了。”
陳子義臉色瞬間變得陰冷:“找死!”
“他的命令,我不得不聽,我不像朱威那般無人能治,所以隻能這般先做場戲了!”
陳子義皺眉:“做戲?”
“對,王二那邊不用多說了,胡厲偷偷過去了,並且也有我的人在那,到時候拿出命令,讓他們撤迴來就是了,事關我永州侯府唯一的獨苗,宮中那位再生氣,也不會真的對此有什麽意見,至於秦成那邊…也是一樣的,在他們攻入朝鮮之前,也會有命令過去,他們也死不了的。”
陳子義眉頭皺起又鬆,輕笑了兩聲:“原來如此啊,不過侯爺…你懂戰爭,懂政治,懂軍事,可是唯獨不懂一點。”
“什麽?”
“你不懂人心,確切的來說,你不懂秦成和王二,他們兩個啊,都有一股狠勁,可能結果並不會如你所願!”
“嗯?他們敢抗命不成?”
“抗命?自然是不會的,可是那些命令他們會選擇到底收到了沒有,這是很輕鬆的事情,侯爺難道真的不懂?”
胡大彪臉色瞬間黑了,陳子義的話很直白了,就是那些命令,他們哪怕接到了,也會找個由頭當做沒接到,這確實容易。
胡大彪千算萬算,卻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看來朱威…還是不太放心老夫啊!”
“非也非也,公爺自然放心侯爺,可是我們出發的時候公爺也說了,戰場之事千變萬化,可萬萬不能因為所謂的命令,就不顧眼前的機會或者困境,要有自己的想法,而秦成與王二兩人,剛剛好,都是很有想法的人,所以侯爺,你要好好想一想了,他們迴不來的話,皇太極的那十幾萬大軍,你拿什麽來打,話已至此,多說無益,侯爺…告辭!”
這種事都見的多了,沒人製止,也不會去製止。
就像王二說的那樣,將全城人全殺了都行。
哪怕沒有明日要去送死的事兒,隻是普通的戰鬥,今日也是可以放肆的。
古代的兵和現代的兵不同的,我們現在的兵有紀律,有條例,誰都不敢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
可是古代的兵不一樣,尤其是當初沒有火器的時候,那種刀刀到肉的刺激,那種血肉橫飛的感官,會讓人發瘋的,也會讓人心情異常緊繃。
這種時候,拿著手無寸鐵的百姓發泄,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這千百年來,估計唯一的清流也就是嶽飛跟他的嶽家軍,定下鐵規定“紀律嚴明,秋毫不犯”,從不搶百姓的財物,不奸淫無辜的婦女,從而被稱讚千年。
可是千年以來隻有這一軍而已,哪怕是那武廟十哲,多多少少都有這樣做過。
而要理清古戰爭到底為何破城後就要奸淫擄掠——原因可以從20世紀國際公法體係的“戰爭法”中看到真相。
自1864年開始,國際先後簽訂了《日內瓦條約》、《聖彼得堡條約》跟《海牙條約》,給世界的陸戰都做出了限製。
為不參與戰爭的人,不能視作攻擊目標,他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都應給予尊重。
這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飛躍性進步,區分開了軍人跟平民、軍需跟私產,相當於涇渭分明,一碼歸一碼,再也不能隨意傷害無辜,搶奪百姓的財富。
而古代卻沒有這個約束,再加上冷兵器時,士兵跟平民之間的次元壁也就是一步之遙。
穿上盔甲拿起刀矛就是兵,一身粗布衣服迴家種地則是老百姓,遇上生死攸關的大戰,上到老者,下到少年都能上陣殺敵。
等於說在敵軍眼裏,全都是潛藏著的不安全隱患,所以才要斬草除根,以防被包圍偷襲。
而古代戰爭來臨時,大家出於自保心理,都會自發將家裏的積蓄和口糧,提供給保衛城池的士兵使用,畢竟隻有他們有鋒利的武器、吃飽有力氣,才能保護一城百姓的人身安全。
站在敵方的角度,自己不擄掠,迴頭也得提供給對手來用,無形中增加了吃敗仗的風險,畢竟山高路遠,隻等著運輸來的補給,在路況不佳的古代,是非常低效率的一件事。
至於奸淫婦女,古代女子的地位向來不高,就算是有過一陣覺醒之態的唐朝,也不過是認為盛唐之象需要女人的裝點更有門麵。
待安史之亂爆發,也是本性全露,任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也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更何況是親貴棄城逃難留下的平民女人,遇上安祿山的大軍,更是沒有半分反抗之力。
在亂世征戰者的眼裏,女人正好能當作給予士兵的福利。
常言道:食色性也。攻城戰勝利後,好吃好喝跟美女,就是最好的犒勞,能讓其心甘情願的賣命。
畢竟打仗就是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活下來,如果將領再不給點好處,那分分鍾都能投降。
所以隻有當20世紀戰爭法橫空出世後,分清了戰鬥跟非戰鬥人員,保護了後者的權益,才終止了數千年破城戰爭伴隨而來的奸淫擄掠。
這裏仍有一個問題——曆朝曆代更迭下來,藝術、技術都發生了巨大的創新跟進步,思想也總有變化。
為何卻唯獨戰爭這一塊停滯不前呢?
這也跟世界並為一體化有關,航海等通信的不發達,導致國與國之間的溝通交流很少,大家都在幹著破城後就要奸淫擄掠及屠城的事。
若一方先當君子,在戰鬥力這方麵會大大削弱,無異於雞蛋碰石頭,畢竟戰爭是十分血腥的事,需要憤怒、仇恨等情緒來滋生鬥誌,也得有奸淫擄掠敵人來滿足對勝利的渴望。
秉持善念,相當於儒雅君子在跟一群殺紅了眼的餓狼對打,想贏著實不易。
更何況,成王敗寇已經成備受認可的規則,易地而處,誰都不願意被奸淫擄掠的是自己的家人。
若麵對敵方來這一手,到哪都又殺、又搶、又禍害女孩子,自己將領卻不讓侵犯對方分毫,那估計不少士兵都得換一個陣營。
綜上所述,古戰爭破城後行奸淫擄掠之事自古有之,原因主要跟士兵與平民、軍需跟私產並未區分有關。
再有幾乎都這麽幹,不搶就沒有及時補給的軍糧,不犒勞士兵也會怨聲載道,為了快速、高效的補充戰鬥力,從而贏得勝利,才會層出不窮。
這些事朱威知道嗎?肯定是知道的,朱威會去做嗎?肯定也是會去做的。
這好似與朱威那種所謂的“婦人之仁”又或者是尊重士兵有些背道而馳了。
其實不然,朱威再厲害,再牛逼,在天下還未安定之時,在軍中文盲率還沒有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之時,在全民愚昧之時,也不會為了所謂的仁義君子,而自斷臂膀。
這天底下,再往後數個千年,可能隻有教員的軍隊才能如此吧?
城中笑聲不斷,烤肉的香氣與酒香彌漫了整個南浦城。
……
沈陽。
“算一算,應該到南浦了吧?。”
胡大彪坐在輿圖前,好似在自言自語,可是就在他話音剛落的時候,背後有人出聲:“應該是到了,明日就能到平壤了。”
胡大彪緊接著又問道:“你們在平壤城內的布置,經過這一仗,基本也就全暴露了吧?”
身後之人語氣平淡:“差不多吧,可是暗衛就是如此,哪怕不是為了侯爺的計劃,隻是為了救出魏忠賢,也是要暴露的。”
“一個魏忠賢而已,值得嗎?”
“這不是該我們考慮的,公爺說要救,就必須救!”
胡大彪搖頭:“有時候啊,我真的不知道朱威腦子裏都想的是什麽!”
“那侯爺在想什麽?”
胡大彪不說話,那人又問道:“抓老鼠是為什麽?派俞諮皋和王二這兩個公爺的人直插朝鮮腹地是為什麽?給他們一個不是任務的任務,是為了什麽?”
許久之後,胡大彪歎了一口氣:“陳子義啊陳子義,朱威教出來的人,都是如你這般嗎?如果都是這般的話,那朱威比我想象的要可怕的多。”
那人正是陳子義,聽到胡大彪的話後笑了一聲:“我確實是公爺手下最不成器的那個,李牛直率,我不如他,王二性情,我不如他,秦成深沉,我不如他。”
“可是你看的比他們遠,看的比他們清楚,依我看,王二和俞諮皋,哪怕到了現在,也應該沒有理會到我的意圖,可是你看出來了,確實了不得。”
“正是因為我看出來了,我才深夜來訪,問一問侯爺你,究竟為何要如此?不止是王二俞諮皋,還有秦成毛文龍,他們也是被你擺了一道吧?想讓他們孤軍深入朝鮮,這到底是為什麽?”
胡大彪歎了一口氣:“這是你想問的,還是朱威想問的?”
“有什麽區別嗎?”
胡大彪想了一下,搖了搖頭:“好像沒什麽區別,算了…反正你們都要知道的,我隻是想給宮裏那位一個交代罷了。”
“宮裏?太上皇?”
胡大彪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他讓我剪除朱威的羽翼,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王二秦成這些人了。”
陳子義臉色瞬間變得陰冷:“找死!”
“他的命令,我不得不聽,我不像朱威那般無人能治,所以隻能這般先做場戲了!”
陳子義皺眉:“做戲?”
“對,王二那邊不用多說了,胡厲偷偷過去了,並且也有我的人在那,到時候拿出命令,讓他們撤迴來就是了,事關我永州侯府唯一的獨苗,宮中那位再生氣,也不會真的對此有什麽意見,至於秦成那邊…也是一樣的,在他們攻入朝鮮之前,也會有命令過去,他們也死不了的。”
陳子義眉頭皺起又鬆,輕笑了兩聲:“原來如此啊,不過侯爺…你懂戰爭,懂政治,懂軍事,可是唯獨不懂一點。”
“什麽?”
“你不懂人心,確切的來說,你不懂秦成和王二,他們兩個啊,都有一股狠勁,可能結果並不會如你所願!”
“嗯?他們敢抗命不成?”
“抗命?自然是不會的,可是那些命令他們會選擇到底收到了沒有,這是很輕鬆的事情,侯爺難道真的不懂?”
胡大彪臉色瞬間黑了,陳子義的話很直白了,就是那些命令,他們哪怕接到了,也會找個由頭當做沒接到,這確實容易。
胡大彪千算萬算,卻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看來朱威…還是不太放心老夫啊!”
“非也非也,公爺自然放心侯爺,可是我們出發的時候公爺也說了,戰場之事千變萬化,可萬萬不能因為所謂的命令,就不顧眼前的機會或者困境,要有自己的想法,而秦成與王二兩人,剛剛好,都是很有想法的人,所以侯爺,你要好好想一想了,他們迴不來的話,皇太極的那十幾萬大軍,你拿什麽來打,話已至此,多說無益,侯爺…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