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問諸葛亮的問題都是那種非常正常的問題,幫助他加深對經義的理解。


    但這時候他又對秦檜把問題重複了一遍。


    “秦相,你覺得上古聖主的大德可以讓他天下無敵嗎?”


    秦檜被問到顯然有些意外,他頓了片刻,可能是在考慮是不是李乾在給他挖坑。


    “迴陛下,臣與諸葛修撰的看法相同。”


    能不相同嗎?


    諸葛亮的講章就是他審核糾正的,不相同也過不了審。


    秦檜沉聲道:“上古聖主持身以正,子民們會自發擁簇在有德之主的身邊,是故聖主得其位、得其名。”


    “長此以往,連舜的敵人都會被他的聖德感化,不會與他為敵。”


    嗯,這就叫天下無敵。


    李乾聽完輕輕點了點頭,還真是和剛才諸葛亮的解釋差不多,隻不過是換了種說法而已。


    不過他來聽這些經義課程,並不代表他就會將這些經典奉為圭臬,當成自身行事的律條。


    就像方才諸葛亮所講的內容,在李乾看來就是讓他這個皇帝陛下不要做什麽出格的事,好好修身養性,做個有德之人。


    在李乾看來,這或許就是文官們希望看到的皇帝,如果可以的話,還得加上什麽聖天子垂拱而治,皇帝什麽都不用幹,哪裏都不用去,隻要好好待在皇宮裏當個吉祥物就好,治國全靠文臣……


    “秦相所言有理。”


    李乾點點頭,麵上還有幾分豔羨:“若有一天,朕也能做到舜帝這般大德就好了。”


    德?


    好像不怎麽沾邊……


    秦檜對皇帝陛下的反常行為暗暗警惕,麵上卻拱手笑著道:“陛下天質英斷,隻要勤於修身,定可比肩上古聖君的成就。”


    隻是比肩他們的成就而已,不是比肩他們。


    “好。”


    李乾感慨著點了點頭:“諸葛修撰講的好,秦相說的也好,讓朕感悟頗深。”


    晨霧漸漸澹薄,穿廊間的光線稍稍明亮了幾分,每個人身上都掛了一層薄薄的露水。


    老太監持著一件外氅走上來,但卻被李乾拒絕了。


    他麵上帶著笑意,就這樣望著秦檜問道:“不過朕倒是沒想到二位竟然所見略同,秦相,諸葛修撰的講章,是你幫忙修訂的嗎?”


    秦檜先是頓了片刻,隨即一下子打起十二分精神:“迴陛下,臣有輔政之職……”


    “朕知道。”


    李乾點點頭,他沒說行,也沒說不行,而是笑著道:“下次你修改完講章,再遣人送到朕這裏一份來。”


    “如果是明天的日講,今日酉時前最好就要送來。”


    秦檜一愣,雖然他不知道皇帝陛下的目的如何,但他下意識就想拒絕:“陛下,先前並無此成法……”


    “沒有成法,那就寫一道。”


    李乾說完後似乎也察覺自己的語氣有些硬了,緩聲對秦檜道:“朕隻是想提前預習第二日的講章,等日講時自然就懂得更快了。”


    一旁的丁汝夔搶在秦檜之前跳了出來,恭聲道:“陛下向學之心,令臣等凡俗自慚形穢。”


    他轉頭望向側方:“秦相,下官以為此乃益加聖學精進之道,這是好事,為何不能行之?”


    秦檜深吸了一口氣,也跟著道:“陛下,是臣迂腐了,請陛下恕罪。”


    反正要送的也不是那些日講官們的原稿,而是他修改後的內容,皇帝遲早會知道,就算提前送給他又如何?


    一旁的起居注官湯思退看著眼前這一幕有些遲疑,拿著筆愣在桌後,不知道該不該記下這秦相吃癟的一幕。


    但另一邊的包拯卻根本不在乎,飽蘸青墨後便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湯思退望見這一幕,咬了咬牙,也跟著寫了起來。


    “無妨。”


    李乾擺擺手,麵上又恢複了笑容:“以後還是得麻煩秦相和丁侍郎,將每日的講章提前改好。”


    兩人齊齊表示這是應該的……


    天色越來越明亮,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灑下的陽光驅散了穿廊間的寒濕之氣。


    周圍的宦官走上來,熄滅了兩邊膝台上的宮燈,並且提醒皇帝陛下時辰到了。


    “請陛下先去歇息片刻。”


    這也是課間吃飯時間,李乾來之前已經墊過了肚子,但其他人可能還餓著呢。


    “諸位卿家先去用飯吧,稍後再繼續。”


    “謝陛下。”


    簡單地吃了點東西加如廁,李乾又迴到了穿廊。


    這時候秦檜他們早已在這邊等著了。


    方才諸葛亮已經講完了,現在輪到了另一邊的李格非。


    “禮部祠祭司員外郎李格非向陛下進講。”


    秦檜望向下方等候著的李格非。


    雖然李格非是他的長輩,但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


    李格非的年紀比秦檜也大不了太多,此刻聽到傳喚,深深吸了口氣,急忙趨步向前。


    有諸葛亮這麽個同事珠玉在前,換誰來了都會感受到壓力,都會緊張。


    隻不過李格非畢竟飽讀詩書,腹有菁華,很快就靜下了心,向李乾鞠躬行了一禮。


    李乾則笑著點了點頭,還順口鼓勵了他一句:“朕之前看李郎中的文章做的很好,想必經史也不會讓朕失望。”


    “謝陛下。”


    李格非拱手謝恩,不知是不是李乾的錯覺,現在的李格非反倒更加緊張起來了。


    “陛下,臣要為陛下講的也是上古先王舜……”


    諸葛亮講的是學問道理,李格非說的則是史冊經典上記載的,當時發生的事。


    在李格非清朗的誦書聲中,時間飛快而過,直到最後李乾提問完。


    日講結束。


    一直旁觀的秦檜和丁汝夔都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


    這次日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要沒出意外,就是最大的成功。


    有了今天的預演,想必明日的經延也不會出什麽意外……吧?


    日講完畢,秦檜等人恭送皇帝陛下的行駕離去後,這才轉身離開。


    “方才陛下的叮囑,想必你們也聽到了。”


    來到文華殿前,秦檜轉過身望著四個日講官:“日後的講章都要更早送往文淵閣與東閣,交由本相與丁侍郎。”


    湯思退當即應道:“是,秦相。”


    其他幾人也紛紛領命。


    秦檜見狀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另外兩人並未在此,爾等轉告就好,各自迴衙吧!”


    說完就直接轉身離去了。


    湯思退見狀急忙快走幾步,緊跟在秦檜身後,他去中書省和秦檜同路,這種巴結領導的好機會可不能錯過。


    李格非行禮告辭後,也向禮部走去,而諸葛亮和包拯兩人則是結伴迴了翰林院。


    日講官其實有專門的值廬,但現在卻形同虛設,一個人也沒往那邊去。


    因為從前的日講官都是翰林,擔任了這個職位就不用到處跑了,連翰林院去的次數都不多。


    而現在的日講官則帶上了外朝的人,他們衙門裏還有一堆事等著這些人,自然不可能在日講官的清閑值廬裏待著。


    禮部。


    剛進行完日講的李格非從衙門的大堂門口走進來,望見他的官吏無不上去行禮問好,其中不乏巴結討好之意。


    甚至還有不要聽到動靜的官員特地從值房跑出來,也要在李格非麵前落個眼緣。


    而在這幾天,李格非剛上任時被皇帝陛下召見過的事也不知被誰扒了出來。


    大家都明白,在陛下和諸多大老那裏掛了號,這位員外郎飛黃騰達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李格非迴到衙門後,並未先迴他自己的值房,而是先來到了禮部右侍郎的值房外。


    曾經的右侍郎宋喬年落了個暗然收場,如今取代他的正是蔡卞,也就是祠祭司的直屬分管上司了。


    李格非剛敲完門,裏麵就傳來了蔡卞的聲音:“進來。”


    “見過部堂大人。”


    李格非進去後同他行了一禮,望著蔡卞的目中帶著幾分複雜。


    相比於上一個上司宋喬年,李格非對蔡卞的感官更好。


    這當然不是因為蔡卞是大權臣蔡京的弟弟,背靠大樹好乘涼,而是兩人之前曾有過交集。


    李格非小姨子的兒子,也算是秦檜妻族表弟,曾因意外進了京兆府的大牢,那時蔡卞還不過是從六品的京兆府推官,剛好負責審理此桉。


    最開始秦檜和李格非他們還以為蔡卞一定會幫蔡京,然後救下當時的隴西郡守宋昪。


    但蔡卞當時非但沒幫他哥哥要挾秦檜,反倒堅持要秉公處理,沒有證據就不肯結桉。


    而且,最終他也沒向任何人妥協,直到被調到了刑部,換了一個新推官過去,才把人放出來。


    麵對朝中的兩大權臣,堅持公義一點也不低頭,無論誰見了這種人印象都會非常深刻,李格非也不例外。


    自從那時,他就對蔡卞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而當時的李格非就已經是正六品的太學博士了,比蔡卞那個從六品推官的品級還要高。


    但時過境遷,隻是不到一年時間,蔡卞就成了正三品的禮部侍郎,成了李格非的頂頭上司。


    這種複雜的感覺不親身經曆是不會知道的。


    “文叔?”


    蔡卞從桌桉上抬起頭,見是李格非,明顯有些詫異。


    “向陛下進講迴來了?”


    他臉上帶著笑,從桌桉後站起身。


    李格非從紛亂的思緒中迴過神,點點頭拱手道:“下官剛迴衙門,特地來向部堂大人稟報。”


    蔡卞笑著搖了搖頭:“還是與本官一同去大宗伯那邊匯報吧。”


    李格非能當上日講官,王莽也出了很大的力,現在這種匯報肯定不能忽視他,蔡卞作為下屬,這個覺悟還是有的。


    而李格非也悄悄鬆了口氣,幸好迴禮部後第一時間來到了蔡卞這裏,如果先去找王莽,再來這邊,現在麵臨的就是很尷尬的局麵了。


    越過直屬上司直接向高一層對接,可是非常被忌諱的,這並非鑽營,而是再普遍不過的官場常識、人情世故,李格非自然明白。


    兩人一前一後出了值房,向著二樓王莽的值房趕去。


    這邊的情況落入不少人眼裏,禮部大堂中的幾個小吏聞風而動……


    隨著這些人分散開,還有諸多日講官迴到衙門,關注著日講的朝中大員們也一個接一個地知道了這次的情況。


    對於皇帝陛下的奇怪要求,大家最初琢磨不透後,也就不再多想。


    不管他是真的有心向學,還是別有目的,這都無所謂,提前半天知道講章內容也不會有什麽太大影響。


    反倒是日講順利,皇帝不抵觸的消息才被大老們更重視。


    既然不抵觸,那明日的經延大概也就沒問題了……


    離開禮部的小吏有一個跑到了離禮部不遠的刑部,一路來到了刑部尚書蔡京的值房門前。


    敲門進去後,小吏驀然發現蔡京連同兩個刑部侍郎竟然都在這裏,一時間竟被嚇住了片刻。


    高勳望著他這幅樣子,眉頭微微皺起:“何事?”


    小吏這才迴過神來,急忙稟報道:“大人,禮部的李郎中進講剛迴來,已經同蔡部堂去見大宗伯了,下官看李郎中神色輕鬆,想來是……”


    高勳沒聽他的想來和主觀猜測,而是直接擺擺手打斷了他。


    小吏臉上訕訕,躬身退了出去。


    宋喬年在禮部右侍郎的位置上經營了太久,禮部中有許多都是心向他的人,如今蔡卞接替他成了禮部右侍郎,蔡黨很容易就通過蔡卞,接手了宋喬年曾經的勢力。


    見高勳對這小吏的態度如此隨意,蔡京的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皺,但最終還是寬容了幾分,沒說什麽。


    小吏將們關上離開後,值房中的空氣又恢複成了沉悶和壓抑。


    三人注視著桌桉上的地圖良久,最終還是鄧洵武先開了口:“蔡大人,消息也應該快到京城了吧……”


    蔡京還沒開口,高勳就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們隻說見機行事,但也未說過究竟哪天,說不定今日才剛剛開始……”


    鄧洵武沒同他爭論,此刻他的注意力全在蔡京身上。


    蔡京看著地圖上遼闊的大乾疆域,閉目沉思了片刻,還是道:“之前的準備是否有疏漏?”


    鄧洵武同高勳對視了一眼,兩人齊聲道:“沒有疏漏。”


    蔡京輕輕點了點頭:“此時及早不及晚,那就開始吧。”


    /91/91230/31047105.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麽當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刁民竟敢害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刁民竟敢害朕並收藏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麽當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