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後再訂閱吧)


    皇帝可以拿自己的身份壓製下麵的大臣們,但大臣們也不是毫無反抗之力,他們也能反過來壓製皇帝。


    能以下克上,靠的就是祖宗家法。


    皇帝的身份低分是從其先祖、父輩身上繼承而來,這就注定了,皇帝不敢否定自己的祖父輩,否則就是否定他們自己的身份,否定他們的一切。


    “高皇帝上膺天命,下順民心,開我大乾萬世之基業,他老人家的所作所為自然是對的。”


    李乾也不能例外,他先是肯定了一嘴老祖宗,表達了自己是政治正確的。


    但隨後又話音一轉:“然古有古法,今有今規,就算高皇帝來到如今,也未必會定下這經延的規矩!”


    這就是完完全全的耍賴皮了,反正大乾的開國太祖不可能蹦出來,李乾想怎麽說都行。


    文官們也有些無語,但這種時候他們不可能放棄,就算皇帝耍賴也得跟他杠下去。


    “陛下,太祖高皇帝自幼天資聰穎、勤學好問,開創我大乾後更是夙興夜寐、枕典席文,若他老人家仙壽永齊,可與世長存,那也定然會日日俯首於桉牘,勤學不輟,維持經延。”


    到了這種時候,自然是你能說我們就能說,你說太祖皇帝不會學,我們就說他會學,反正他老人家也不能跳出來說話了。


    “嗬~”


    沒想到李乾卻輕蔑一笑:“爾等不通常識,卻隻會胡言亂語!”


    “太祖高皇帝若今日依舊健在,他八百餘載的學識便已經貫通天人,又何須再開經延?你們去教他嗎?”


    文官們一下子啞火了,即便是這次被罵了也沒說出話來。


    “再說了,太祖開國定鼎之時天下動亂,人心思變,是以祖宗不得不修德儉政,以平亂世。”


    李乾理直氣壯地道:“如今承平已久,天下一片太平景象,正當盛世之時,朕又何須再開經延?”


    我需要奮鬥的,我祖宗早已經幫我奮鬥完了,現在我隻要享福就行了。


    “當然,朕也知道人在世,便求學的道理,三歲小二亦隻求學,況乎於朕?所以朕也會每日勤學。”


    李乾話音一轉,又開口道:“但經延一事,形大過用,實非必要,日後朕想學時,自會召來朝中飽讀詩書的大臣。”


    這也太自由,太散漫了!


    文官們當然不願意答應:“陛下……”


    “行了,不要再繼續糾纏朕了!”


    李乾擺擺手,迴到桌桉後方坐下,拿起了桌上的奏章,沒好氣地道:“近來朝政越來越繁忙,朕已經忙得不可開交,都要用紅勾來批奏章了,即便如此,也隻能堪堪在戌時將奏章批閱完!”


    “朝政都難以處理完,又何來的時間開什麽經延?”


    為什麽這麽忙?


    還不是因為這些文官們像打了雞血一樣往上遞奏章?


    李乾又把鍋甩到了這些人的身上。


    “大伴,送諸位大人出宮吧!”


    “是,陛下。”


    老太監早就看這些咋咋唿唿的文官們不順眼了,此刻得了命令,當即召集來一幫宦官,虎視眈眈地盯著這些人。


    此刻大多數文官已經心生退意,就要領命離開,但還是有那麽幾個死心眼兒的鐵頭娃還要賴著不走。


    “陛下,臣等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乾……”


    可惜半句話還沒說完,就被宦官們拖出去了。


    李乾對此根本不做理會,他就像一個無情的批奏章機器,一個個地勾決著那些文官……不對,是打對號。


    ~~


    今日紫微殿中發生的事很快就傳到了各個衙門,諸位大人們對此反應不一。


    要說今天那些下層文官們去紫微殿堵門的事他們不知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或許就有不少人想借著這件事,來看一看皇帝陛下的真實態度。


    這一番試探下來果然有所收獲。


    “看來陛下並非排斥經義,而是不喜經延。”


    文淵閣中,秦檜望著眼前的這份情報,若有所思。


    “大人,不能讓陛下繞過經延,直接從下麵的官員中找人講課啊!”


    王次翁一眼就看出了這種製度的弊端,或者說幾乎所有高層文官都能看得出來。


    皇帝陛下和那些中下層官員的接觸次數增多,那他們這些高層文官的位置就會越來越尷尬。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人家都能直接號令了,還用得著你這中間商賺差價嗎?


    秦檜歎了口氣,點著頭道:“確實如此。”


    “即便都是朝中大臣,也有的衙門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陛下對那些人也並不了解,萬一真挑中了品行不良之輩去教導陛下,那國家危矣。”


    一旁的萬俟卨也一臉認可,鄭重地點了點頭:“豈止於此?若有居心叵測之人借此接近陛下,圖謀不軌,那才是防不勝防!”


    王次翁沒說什麽,秦檜則輕輕點了點頭。


    上次萬俟卨走了狗屎運,被會試副考官的差事砸到之後,他就有些心虛。


    畢竟秦檜預想中的主考官沒了,而他卻拿到了副考官……這相當於變相的搶了秦檜的差事。


    雖然秦檜從始至終都沒說什麽,甚至還鼓勵萬俟卨要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但萬俟卨還是非常心虛,所以進來不管是在大小事物上,他都表現的特別積極。


    “進講一事,必然不能輕易對陛下讓步!”


    萬俟卨得了秦檜的鼓勵,目中多了幾分興奮:“無論如何都要將經延再次恢複。”


    王次翁依舊不說話,但秦檜卻搖了搖頭:“自然不能如此。”


    萬俟卨一怔,臉上帶著幾分錯愕。


    秦檜直言道:“陛下不可能答應此事。”


    “況且,經延向來由翰林院主講,如今翰林醫院中卻並無有足夠資曆的官員來主持經延。”


    另外兩人都聽明白了,沒好處的事做什麽?


    完全按照從前的經延製度來,讓翰林院平白摘桃子嗎?


    萬俟卨麵色有些尷尬,頭稍稍低了幾分。


    秦檜目光掃過他,繼續道:“我們可以對陛下讓步,給他更多在經延中自由,以此來換取陛下願意接受經延。”


    有了之前的話,另外兩人都聽出了秦檜還有一句未盡之言。


    還要換取他對中書省主持經延的支持……


    ~~


    得到消息後,與中書省打著一樣主意的衙門不在少數,而且這次可不同於之前的小打小鬧,相互試探。


    中下層文官們上書的比例漸漸減少,反而是高層文官們上奏的越來越多。


    而且跑到紫微殿裏特地去麵聖的官員更多。


    諸多衙門的大人們是抱著真成事的想法來做的,對皇帝陛下做著差不多商談著條件,也進行了讓步。


    期間他們也能察覺出來,皇帝陛下的態度也漸漸有所鬆動了……


    就在這些大人們不斷努力的同時,一個特殊的衙門中,所剩無幾的官員們也在做著最後的努力……或者說掙紮。


    翰林院,狀元廳。


    原本空曠冷清的狀元廳裏已經聚滿了人,就連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都來到了這裏。


    《最初進化》


    一個個老邁的官員身上絲毫沒有之前的暮氣沉沉,都兩眼發亮、遙遙望著站在人群中間的諸葛亮。


    人群中心除了諸葛亮、包拯、王華三個比較年輕的人之外,還站著一個身著青袍,留著一道長髯,看起來五十多歲的官員。


    這人便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鄭玄。


    雖然是這裏的一把手,但論品級卻隻是正五品。


    從前翰林院顯闊的時候,正五品掌院學士幾乎都能和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平起平坐,連各部的侍郎們見了他都隻能自稱下官。


    這就是曾經大乾官場中的一個著名現象:以低製高。


    但如今翰林院早已失去了往日光輝,這種神奇現象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


    “孔明,若是有何困難,隨時與本官說。”


    鄭玄麵上帶著笑,堂堂部門一把手,對諸葛亮這個實習生的態度竟然還有些小心翼翼。


    沒辦法,這就是關係戶的力量。


    不隻是鄭玄和其他翰林院的老官,就連另一邊的包拯和王華也在盯著他。


    雖說翰林院中有數不盡的書籍,兩人都是那種可以沉浸在書中學習的人。


    但既然考中了進士,來到朝廷做官,誰又不想有所作為,實現自己心中的報複呢?


    如今整日在翰林院裏暗無天日,不見終點的讀書又算什麽?


    所以現在的諸葛亮可以說是全村的希望。


    隻有他能麵見皇帝陛下,也隻有他有可能說服皇帝陛下,讓他們翰林院再次重開經延。


    王次翁沒說什麽,秦檜則輕輕點了點頭。


    上次萬俟卨走了狗屎運,被會試副考官的差事砸到之後,他就有些心虛。


    畢竟秦檜預想中的主考官沒了,而他卻拿到了副考官……這相當於變相的搶了秦檜的差事。


    雖然秦檜從始至終都沒說什麽,甚至還鼓勵萬俟卨要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但萬俟卨還是非常心虛,所以進來不管是在大小事物上,他都表現的特別積極。


    “進講一事,必然不能輕易對陛下讓步!”


    萬俟卨得了秦檜的鼓勵,目中多了幾分興奮:“無論如何都要將經延再次恢複。”


    王次翁依舊不說話,但秦檜卻搖了搖頭:“自然不能如此。”


    萬俟卨一怔,臉上帶著幾分錯愕。


    秦檜直言道:“陛下不可能答應此事。”


    “況且,經延向來由翰林院主講,如今翰林醫院中卻並無有足夠資曆的官員來主持經延。”


    另外兩人都聽明白了,沒好處的事做什麽?


    完全按照從前的經延製度來,讓翰林院平白摘桃子嗎?


    萬俟卨麵色有些尷尬,頭稍稍低了幾分。


    秦檜目光掃過他,繼續道:“我們可以對陛下讓步,給他更多在經延中自由,以此來換取陛下願意接受經延。”


    有了之前的話,另外兩人都聽出了秦檜還有一句未盡之言。


    還要換取他對中書省主持經延的支持……


    ~~


    得到消息後,與中書省打著一樣主意的衙門不在少數,而且這次可不同於之前的小打小鬧,相互試探。


    中下層文官們上書的比例漸漸減少,反而是高層文官們上奏的越來越多。


    而且跑到紫微殿裏特地去麵聖的官員更多。


    諸多衙門的大人們是抱著真成事的想法來做的,對皇帝陛下做著差不多商談著條件,也進行了讓步。


    期間他們也能察覺出來,皇帝陛下的態度也漸漸有所鬆動了……


    就在這些大人們不斷努力的同時,一個特殊的衙門中,所剩無幾的官員們也在做著最後的努力……或者說掙紮。


    翰林院,狀元廳。


    原本空曠冷清的狀元廳裏已經聚滿了人,就連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都來到了這裏。


    一個個老邁的官員身上絲毫沒有之前的暮氣沉沉,都兩眼發亮、遙遙望著站在人群中間的諸葛亮。


    人群中心除了諸葛亮、包拯、王華三個比較年輕的人之外,還站著一個身著青袍,留著一道長髯,看起來五十多歲的官員。


    這人便是翰林院的掌院學士,鄭玄。


    雖然是這裏的一把手,但論品級卻隻是正五品。


    從前翰林院顯闊的時候,正五品掌院學士幾乎都能和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平起平坐,連各部的侍郎們見了他都隻能自稱下官。


    這就是曾經大乾官場中的一個著名現象:以低製高。


    但如今翰林院早已失去了往日光輝,這種神奇現象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


    “孔明,若是有何困難,隨時與本官說。”


    鄭玄麵上帶著笑,堂堂部門一把手,對諸葛亮這個實習生的態度竟然還有些小心翼翼。


    沒辦法,這就是關係戶的力量。


    不隻是鄭玄和其他翰林院的老官,就連另一邊的包拯和王華也在盯著他。


    雖說翰林院中有數不盡的書籍,兩人都是那種可以沉浸在書中學習的人。


    但既然考中了進士,來到朝廷做官,誰又不想有所作為,實現自己心中的報複呢?


    如今整日在翰林院裏暗無天日,不見終點的讀書又算什麽?


    所以現在的諸葛亮可以說是全村的希望。


    隻有他能麵見皇帝陛下,也隻有他有可能說服皇帝陛下,讓他們翰林院再次重開經延。


    章節報錯


    /91/91230/29836762.html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麽當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刁民竟敢害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刁民竟敢害朕並收藏滿朝奸臣,你讓朕怎麽當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