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龍場悟道,心之所在
選擇關聖帝君,被全班同學嘲笑 作者:碼字如上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唿......”
修煉室的真炁情況暫時解決,詹台靜輕唿了一口氣。
呂九龍嘴角也浮現出一抹笑意。
要真有哪間修煉室裏麵的斬妖使,因為真炁供應不足的原因,導致養傷效果不佳,對他來說倒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不過詹台靜剛才,調取的可是林末所在的,甲一號修煉室裏的真炁。
這對他來說可就太有影響了。
先前林末在修煉室裏的真炁消耗速度,已經表明了林末在修煉室裏是在祭煉定海珠,並且初步完成祭煉的時間,都在五年以上。
要真等到五年過去,黃花菜都涼了,呂九龍自然不用擔心。
不過呂九龍唯一擔心的就是,林末身為戰神傳人,既然能那般輕而易舉地收取定海珠,那是不是也有什麽手段,可以加快祭煉的速度?
要是真被林末用什麽手段加速了祭煉進程,在他還沒能突破仙人境的時候,就讓林末成功煉化了定海珠,那縱然是晉升仙人之後,也難從林末手中把定海珠討要迴來了。
不過剛才麽,詹台靜已經把林末所在甲一號修煉室內的過半真炁,都抽調出來分配給其他修煉室,就算林末真有什麽可以縮短祭煉進程的手段,沒有足夠的真炁支撐,也是絕無可能使用出來的。
此刻呂九龍隻希望,那些在修煉室裏養傷的斬妖使們,最好是能夠慢慢療養,把林末拖得沒有一點脾氣,銳氣盡失的時候,祭煉定海珠自然就會更加艱難......
......
時間漸漸過去,各個修煉室裏的真炁分配情況,已經逐漸趨於平穩。
一來是因為詹台靜逐漸清楚了,各個修煉室裏的斬妖使,所需要消耗真炁的多寡,二來則是因為度過了最開始的療傷階段,像是斷肢重生這類非常消耗真炁的手段,已經施展完成,剩下的大都是需要慢慢療養的創傷,還有平緩地補充體內真炁,所以總體上消耗真炁的速度,已經不再像最開始的時候那麽迅速了。
終於輕鬆不少的詹台靜,也是忍不住將視線投向了甲一號修煉室。
不知道......林末在裏麵有沒有受影響?現在他的情況又如何了?
......
......
甲一號修煉室內,坐於蒲團之上的林末,依然是閉盍著雙眼,唿吸平穩,像是睡著了一般。
握成拳頭的手指縫隙裏,卻有瑩瑩清光泄出。
先前的林末,隻感覺剛才如同夢境的世界扭曲消散,又迴到了那個黑暗空間當中。
本以為這是即將夢醒的征兆,卻發現無論如何使勁睜大雙眼,都還是無法驅散眼前的黑暗。
耳畔更是有“滴嗒滴嗒”的水聲,忽遠忽近地,像是催命一般不知停歇地響起。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逝,林末焦躁的心境逐漸平複下來,心中也終於生出一道明悟——
這不是夢!
或者說,就算這是夢,也是和先前所經曆的,那段陌生而又真實的人生一脈相承!
生於龍泉,12歲遍誦群籍,立誌成為聖人。
16歲,對著竹子格物致知,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
如此種種經曆,這段人生到底是誰的,已經顯而易見!
正是他第三次所契約到的英靈,王陽明的人生!
那麽此時的黑暗、水聲,既然不是夢的話,也應當是和王陽明,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
林末使勁迴想有關王陽明的經曆,忽然想到這樣一段記載。
那便是王陽明悟得儒家入世有為的思想之後,終於考取進士,任兵部主事一職,正以為自此意氣風發,從此建功立業,最終成就立功、立德、立言的聖人之道時,卻不想因為反對宦官,被貶到極為偏僻荒涼的貴州龍場,當一個負責迎來送往、傳遞信件的驛丞。
那時的貴州,尚且是一片沒有開化的蠻荒之地,不但人跡罕至,偏僻荒涼,充滿著毒蟲瘴氣,就連僅有的一些本地人,講的也是當地方言,王陽明根本無法與他們溝通。
甚至就是屬於王陽明屬地的驛站,也是年久失修,連住人的功能都喪失了。
再加上水土不服、缺衣少食種種困難,可以說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被貶到這裏來的人都是九死一生。
王陽明隻好找了個天然溶洞居住,並且自己開荒種地,閑時讀書,這才自得其樂地活了下來。
而天然溶洞......自然是陰暗潮濕,滴水不斷!
林末豁然開朗,看來自己現今所處的地方,就是王陽明所在的龍場溶洞了!
想明白這一點後,又是一道明悟在林末心中生出——
正所謂龍場悟道!想要從此處脫困,就得在這裏,悟出王陽明當年在龍場悟得的東西!
“心即是理......”
這四個字在林末腦海中浮現出來。
這四個字既是王陽明英靈一身能力所在,也是他所悟出的道理。
想要脫離此處,就得想明白,這「心即是理」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林末自身的悟性或許不高,這一點,在他夜讀春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自知之明。
不過,他自己的悟性不高,卻不代表所契約到的英靈悟性不高。
要知道林末第二次契約的,乃是以武入道第一人,張三豐英靈,其僅僅憑借內家武學,便邁入了修真者境界,悟性可以說是冠絕當世,就是放在曆史長河當中,也是極為出類拔萃的存在。
而林末的張三豐英靈契合度早已圓滿,這份妖孽一般的悟性自然也是繼承了下來。
“心......理。”
四個字當中,其實隻說了兩個東西,一個心,一個理。
那麽首先,就得明白心是個什麽東西。
按照林末自己前世接受的現代科學教育,心就是心髒,是用來供血的身體器官,跳動著不斷為身體各位輸送血液。
當然此處的“心”,說的肯定不會是這個東西。
儒家認為心即情欲,若是任情欲放大、自由發展,必定會走向不可預知的方向。
有人認為人天生就是壞的,所以任情欲放大,不好的東西不加拘束,自然就成了惡人。
也有人認為人性本善,來自人性的情欲會催人向善。
不過不管如何,雙方都講究一個克己複禮,也就是適當地用法禮約束情欲,也就是約束人心,才不至於走向一個不可預知的方向。
按照這種理解,那麽「心即是理」就理解為人的情欲乃是道理?
林末心中存疑地搖了搖頭,繼續去想道家對“心”的解釋。
張三豐作為修道之人,更是道家老祖一脈的傳人,對此倒是不難悟到。
《管子》八十六篇中《心術》一篇,對“心”做過研究討論。
簡單來說,認為心即是念,念生則心起,念滅則心寂,而這個念,指的就是人的念頭,一個念頭,便可以掌控人的身體和靈魂。
不過道家經典中卻是指出,心既包含了人類的情感欲望,也包含了理性智慧,應自由自在,無為無偽,道法自然。
也就是說,在道家理論中,一者認為心是念頭,一者認為心是人類精神的集合體。
張三豐所信奉的,便是後者,畢竟後者是道家老祖《道德經》中的解釋,踐行此道,便能以人心通天心,達到道法自然的至高境界。
至於佛家,張三豐年少時本就是一小沙彌,對於佛家經義倒也很有研究,所以承載了張三豐英靈能力的林末,也就自然知曉佛家對心的認識。
《心經》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中的“自在”,指的便是心。
意味著心不受外界任何事物束縛,超越了執著和欲望,達到的一種超脫自由狀態,是一種無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再加上,末那識,阿賴耶識。
簡單點來說,佛家認為,人的心是由身體感官對外界的感受,加上自身心理活動,再加上潛意識,共同構成。
所以至此可以知道:
儒家認為的心,是人的情欲。
道家認為的心,是人類精神的集合體。
佛家認為的心,是自身的所有感受。
(我就瞎寫,大家瞎看就行。)
可見儒道釋三教,對心的認識各有不同。
那麽王陽明所說的心,到底是什麽心呢?
林末不由犯起了難。
而且暫且不論這個心到底是哪個心,「理」卻是很好理解的,天地萬事萬物的規則道理,是謂天理。
那無論儒家的情欲,還是佛家的八識,代入“心即是理”之中。
林末都覺得不甚合適。
道家所說的人類精神集合體,好像有那麽一點意思,可是......也不是太恰當。
此刻,縱然林末有著張三豐那妖孽悟性,借鑒儒道釋三家,卻還是悟不出「心即是理」的“心”,到底是什麽心。
......
......
修煉室的真炁情況暫時解決,詹台靜輕唿了一口氣。
呂九龍嘴角也浮現出一抹笑意。
要真有哪間修煉室裏麵的斬妖使,因為真炁供應不足的原因,導致養傷效果不佳,對他來說倒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不過詹台靜剛才,調取的可是林末所在的,甲一號修煉室裏的真炁。
這對他來說可就太有影響了。
先前林末在修煉室裏的真炁消耗速度,已經表明了林末在修煉室裏是在祭煉定海珠,並且初步完成祭煉的時間,都在五年以上。
要真等到五年過去,黃花菜都涼了,呂九龍自然不用擔心。
不過呂九龍唯一擔心的就是,林末身為戰神傳人,既然能那般輕而易舉地收取定海珠,那是不是也有什麽手段,可以加快祭煉的速度?
要是真被林末用什麽手段加速了祭煉進程,在他還沒能突破仙人境的時候,就讓林末成功煉化了定海珠,那縱然是晉升仙人之後,也難從林末手中把定海珠討要迴來了。
不過剛才麽,詹台靜已經把林末所在甲一號修煉室內的過半真炁,都抽調出來分配給其他修煉室,就算林末真有什麽可以縮短祭煉進程的手段,沒有足夠的真炁支撐,也是絕無可能使用出來的。
此刻呂九龍隻希望,那些在修煉室裏養傷的斬妖使們,最好是能夠慢慢療養,把林末拖得沒有一點脾氣,銳氣盡失的時候,祭煉定海珠自然就會更加艱難......
......
時間漸漸過去,各個修煉室裏的真炁分配情況,已經逐漸趨於平穩。
一來是因為詹台靜逐漸清楚了,各個修煉室裏的斬妖使,所需要消耗真炁的多寡,二來則是因為度過了最開始的療傷階段,像是斷肢重生這類非常消耗真炁的手段,已經施展完成,剩下的大都是需要慢慢療養的創傷,還有平緩地補充體內真炁,所以總體上消耗真炁的速度,已經不再像最開始的時候那麽迅速了。
終於輕鬆不少的詹台靜,也是忍不住將視線投向了甲一號修煉室。
不知道......林末在裏麵有沒有受影響?現在他的情況又如何了?
......
......
甲一號修煉室內,坐於蒲團之上的林末,依然是閉盍著雙眼,唿吸平穩,像是睡著了一般。
握成拳頭的手指縫隙裏,卻有瑩瑩清光泄出。
先前的林末,隻感覺剛才如同夢境的世界扭曲消散,又迴到了那個黑暗空間當中。
本以為這是即將夢醒的征兆,卻發現無論如何使勁睜大雙眼,都還是無法驅散眼前的黑暗。
耳畔更是有“滴嗒滴嗒”的水聲,忽遠忽近地,像是催命一般不知停歇地響起。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逝,林末焦躁的心境逐漸平複下來,心中也終於生出一道明悟——
這不是夢!
或者說,就算這是夢,也是和先前所經曆的,那段陌生而又真實的人生一脈相承!
生於龍泉,12歲遍誦群籍,立誌成為聖人。
16歲,對著竹子格物致知,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
如此種種經曆,這段人生到底是誰的,已經顯而易見!
正是他第三次所契約到的英靈,王陽明的人生!
那麽此時的黑暗、水聲,既然不是夢的話,也應當是和王陽明,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
林末使勁迴想有關王陽明的經曆,忽然想到這樣一段記載。
那便是王陽明悟得儒家入世有為的思想之後,終於考取進士,任兵部主事一職,正以為自此意氣風發,從此建功立業,最終成就立功、立德、立言的聖人之道時,卻不想因為反對宦官,被貶到極為偏僻荒涼的貴州龍場,當一個負責迎來送往、傳遞信件的驛丞。
那時的貴州,尚且是一片沒有開化的蠻荒之地,不但人跡罕至,偏僻荒涼,充滿著毒蟲瘴氣,就連僅有的一些本地人,講的也是當地方言,王陽明根本無法與他們溝通。
甚至就是屬於王陽明屬地的驛站,也是年久失修,連住人的功能都喪失了。
再加上水土不服、缺衣少食種種困難,可以說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被貶到這裏來的人都是九死一生。
王陽明隻好找了個天然溶洞居住,並且自己開荒種地,閑時讀書,這才自得其樂地活了下來。
而天然溶洞......自然是陰暗潮濕,滴水不斷!
林末豁然開朗,看來自己現今所處的地方,就是王陽明所在的龍場溶洞了!
想明白這一點後,又是一道明悟在林末心中生出——
正所謂龍場悟道!想要從此處脫困,就得在這裏,悟出王陽明當年在龍場悟得的東西!
“心即是理......”
這四個字在林末腦海中浮現出來。
這四個字既是王陽明英靈一身能力所在,也是他所悟出的道理。
想要脫離此處,就得想明白,這「心即是理」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林末自身的悟性或許不高,這一點,在他夜讀春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自知之明。
不過,他自己的悟性不高,卻不代表所契約到的英靈悟性不高。
要知道林末第二次契約的,乃是以武入道第一人,張三豐英靈,其僅僅憑借內家武學,便邁入了修真者境界,悟性可以說是冠絕當世,就是放在曆史長河當中,也是極為出類拔萃的存在。
而林末的張三豐英靈契合度早已圓滿,這份妖孽一般的悟性自然也是繼承了下來。
“心......理。”
四個字當中,其實隻說了兩個東西,一個心,一個理。
那麽首先,就得明白心是個什麽東西。
按照林末自己前世接受的現代科學教育,心就是心髒,是用來供血的身體器官,跳動著不斷為身體各位輸送血液。
當然此處的“心”,說的肯定不會是這個東西。
儒家認為心即情欲,若是任情欲放大、自由發展,必定會走向不可預知的方向。
有人認為人天生就是壞的,所以任情欲放大,不好的東西不加拘束,自然就成了惡人。
也有人認為人性本善,來自人性的情欲會催人向善。
不過不管如何,雙方都講究一個克己複禮,也就是適當地用法禮約束情欲,也就是約束人心,才不至於走向一個不可預知的方向。
按照這種理解,那麽「心即是理」就理解為人的情欲乃是道理?
林末心中存疑地搖了搖頭,繼續去想道家對“心”的解釋。
張三豐作為修道之人,更是道家老祖一脈的傳人,對此倒是不難悟到。
《管子》八十六篇中《心術》一篇,對“心”做過研究討論。
簡單來說,認為心即是念,念生則心起,念滅則心寂,而這個念,指的就是人的念頭,一個念頭,便可以掌控人的身體和靈魂。
不過道家經典中卻是指出,心既包含了人類的情感欲望,也包含了理性智慧,應自由自在,無為無偽,道法自然。
也就是說,在道家理論中,一者認為心是念頭,一者認為心是人類精神的集合體。
張三豐所信奉的,便是後者,畢竟後者是道家老祖《道德經》中的解釋,踐行此道,便能以人心通天心,達到道法自然的至高境界。
至於佛家,張三豐年少時本就是一小沙彌,對於佛家經義倒也很有研究,所以承載了張三豐英靈能力的林末,也就自然知曉佛家對心的認識。
《心經》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中的“自在”,指的便是心。
意味著心不受外界任何事物束縛,超越了執著和欲望,達到的一種超脫自由狀態,是一種無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再加上,末那識,阿賴耶識。
簡單點來說,佛家認為,人的心是由身體感官對外界的感受,加上自身心理活動,再加上潛意識,共同構成。
所以至此可以知道:
儒家認為的心,是人的情欲。
道家認為的心,是人類精神的集合體。
佛家認為的心,是自身的所有感受。
(我就瞎寫,大家瞎看就行。)
可見儒道釋三教,對心的認識各有不同。
那麽王陽明所說的心,到底是什麽心呢?
林末不由犯起了難。
而且暫且不論這個心到底是哪個心,「理」卻是很好理解的,天地萬事萬物的規則道理,是謂天理。
那無論儒家的情欲,還是佛家的八識,代入“心即是理”之中。
林末都覺得不甚合適。
道家所說的人類精神集合體,好像有那麽一點意思,可是......也不是太恰當。
此刻,縱然林末有著張三豐那妖孽悟性,借鑒儒道釋三家,卻還是悟不出「心即是理」的“心”,到底是什麽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