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儀作為人類,在觀察者問出這句話時,下意識想到自己所代表的這個種族,但沒有在第一時間說出口。他意識到觀察者的話裏缺失重要信息。


    “是從哪個角度來評價?”


    觀察者雙手依舊放在大腿上,臉部保持一個溫馨的表情,說不上是笑容,但給人舒坦的感覺。


    “從有利於整個種族的生存來考量。”


    丁儀沉默著,不知為何的,首先排除了人類。


    “螞蟻?”


    身邊,墨欣桐試探性地問觀察者。


    觀察者的目光來到墨欣桐身上,欣賞地點點頭。


    “是的。”


    “脫離地球,從宇宙的角度來看,人類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麽有價值。這裏的價值是指能延續自己種族生存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生存潛力。


    一個有真正富有生存發展潛力的種族,會在發展中不斷凝聚整個種群,把生存這件事情變得容易。相反,人類種族每一步發展,都可以從各方麵看到其生存的逐漸困難化。地球上隻有螞蟻這個物種是最有發展潛力的。”


    “為什麽人類的生存是逐步困難化的?”


    “這個觀念需要從整個種群的大意識下進行理解。人類從部落時期轉型到農耕時期,彼此間的凝聚沒有變深,相反比不上一個小聚落時的分工合作那麽和諧,內部衝突加深,產生各種冷兵器戰爭。”


    “但從農業社會期轉型到工業社會期後,我們的生產方式有了一個極大的跨越。無論是從人類生存的質量還是條件而言,都是先前社會遠遠沒法媲美的。生存困難化從哪些方麵理解?”


    “生產方式的改變確實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輕鬆。醫療條件帶來人口數量增加、死亡年齡延後……但人類的社會性產生了比生產工具更嚴重的負麵效果:無意義的種族內耗。提問,一個人類正常一生所產生的東西,包括精力、勞動、思考等對外貢獻,你知道最終會給到誰嗎?”


    丁儀想了想,“自己?”


    觀察者搖搖頭,“你應該知道帕累托法則,你們人類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於1906年提出的關於社會財富分配的研究結論:20%的人口掌握了80%的社會財富。也稱作二八原則。他本來是個經濟學家,但工業社會後,人類社會實際上就是經濟的社會,一切哲思、技術、研究都有被經濟操控的影子。他提出了這個法則,不免可以被稱為人類學家。


    我提問的問題也可以用這個法則來說明。一個人用盡一生所生產出來的勞動貢獻並不屬於他自己。”


    “而是屬於整個人類社會?”


    “是的。從生存的角度,當人類社會是以一個好的趨勢發展時,一個人所作出的勞動貢獻都是會匯聚到人類大整體裏,像海納百川,這樣才有源源不斷的發展潛力。”


    說著,觀察者笑起來,“但如今人類種群的現狀並非如此。”


    “人類個體的貢獻不再能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效勞?”


    觀察者點點頭,“不是不能效勞,而是以極其低下的效率。可能上千萬人,才能轉化一點有用貢獻。具體原因是什麽呢?”


    丁儀意識到觀察者話裏的意思,嚐試用邏輯把自己的思考整理出來。


    “正確的人類社會是:全部人的貢獻都會奉獻到整體裏,整個種群匯聚所有人的力量進行發展。現實的人類社會是:個人的勞動貢獻不再是給到人類整體,而是去到另外的個人身上。”


    觀察者點點頭,“是的。個人一生產生的勞動本質上也是一種社會財富。借用帕累托的話……”


    丁儀和墨欣桐屏息凝視,等待觀察者揭開殘忍的終幕。


    “人類社會裏,20%的個人占據了其餘80%的個人一生的勞動貢獻。換一句話,80%的人是為20%的人貢獻自己一生,而不是為了人類這個大種群。”


    丁儀和墨欣桐倒吸一口涼氣。


    80%的一個人一生貢獻出的勞動,沒有來到人類的大群體中,相反被另外20%的人收割了。


    “其實遠遠不止這個情況。從蒸汽社會開始,這個現象就開始存在,經曆了你們的電氣時代,信息時代,如今早已經是5%的人掌控了95%的人的勞動貢獻了。


    這些本應該推動人類種群更容易生存發展的貢獻能量就這樣成為極少數人的財產。


    以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終有一天,將會有一個人掌握其他所有人類的勞動的時刻。到了那時候,究竟上萬萬人組成的社會是‘人類’?還是說,那個獨裁者才是‘人類’呢?”


    丁儀和墨欣桐陷入思考。


    觀察者這才進入主題:“當個人勞動貢獻不是為種群發展服務時,種群會產生內耗。人類這個觀念成為收割勞動貢獻的獨裁者的口號,以其美名高唿為人類發展而奮鬥,實則為自身的財富收入所招旗。


    底層人民意識到自己的燃盡一生的貢獻是為了讓其他個體更好的活著,逐漸脫離種群概念,不再進行勞動輸出。


    中層人民因人類社會的階級流通通道——這個通道現在其實已經變得很狹窄,留有懸念,為了更好的生存,進行內部卷耗,生產無意義勞動。


    高層人民意識到勞動不再屬於自己,甚至連集體都不屬於,一部分邁入獨裁者的行列,一部分失去對種群認可的凝聚心,淪為個體主義者。


    你要明白,中高層人民失去了凝聚心對一個種族而言是最毀滅性的。一個種族發展的科學技術、對自身和外界生存的哲思,都是在這群人中誕生。要是這個人都是個體主義者,需要凝聚每個個體的種群發展依靠什麽力量?


    頂層人民則享用著來自99%的人的勞動,用於滿足個體的欲望。對他們而言,隻有寥寥可數的他們才算得上人類,剩下的不過是有同樣外貌體格的生產工具罷了。”


    “……”


    丁儀和墨欣桐一直陷在沉默中。


    觀察者的話不多,細究起來每一句話他都願意呈現無數相關考證,那些都是他在地球對人類社會進行考察時,得到的切實的數據。


    這些數據真實而冰冷,不具備任何主觀偏頗性,也不含任何政治因素,同時範圍極度廣泛,以活在地球上每個人類作為標本,在飛船的模的幫助下,數據從一個客觀至極的角度,精度嚴密,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考察,衡量出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麵。


    觀察者同意給丁儀看這些數據。


    但丁儀拒絕了。


    他已經想到自己看到這些數據時,自己會有多麽的失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生活的世界不可能是實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咬一口蘋果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咬一口蘋果核並收藏我生活的世界不可能是實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