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邊走邊仔細打量,走到路頭拐上另一條路,這裏可就寬太多了,粗略測了下應該有五米,這個寬度才正常,剛才三米的,貨物出出進進很容易堵上,而且轉過來這一排庫房的門也更大……


    裏麵呈凹形這一片建築,四個角處也都留了五米寬的路,將建築分成了三個小個體,兩側的也都是十五米寬庫房。


    順著這五米寬的通道走到盡頭處,是一堵四米高的石牆,上麵就是那幢地勢高的倉庫。


    通道垂直右拐,是一條五米多寬的通道,往前走不到二十米,就有一條斜向上的路,這條路有兩米多,另一側也有同樣一條,不過那條路內側石牆塌了基本被堵上。


    這兩條路通向上麵的倉庫,正對著水平看像個八字,單邊路的水平長度有二十多米,傾斜的程度很小,可以很方便貨物上下通行。


    路外側是一條兩米多通道,再多就是凹字形建築開口處,有四幢從門口看豎直的倉庫,依舊是統一的十五米寬,長80米,間隔的過道要稍窄一些,隻有四米,不過也足夠了,屬於正常情況,不過更加讓林默覺得大門邊的三米過道有些不對勁。


    這四幢大倉和平房之間,是一塊貨場,平行平房長80米,垂直平房寬50多米,有將近十來個標準籃球場的麵積,用來臨放大車、一些不懼雨水或不方便搬運進倉庫的大件貨物一類貨品。


    沿著斜路走到頭,上方的倉庫前還有一條三米左右的通道,不過狀況很不好,除了路頭這,其他地方到處是雜草甚至一些雜樹灌木,大的一棵樹,都有海碗粗了。


    倉庫裏也到處是雜草、汙泥、積水,看著連下腳處都沒有,下麵那些倉庫的狀況林默不太清楚,畢竟多數關著門。


    倒不是這的門都沒關,而是壓根連門都沒有,甚至連牆都還沒建好,外牆倒是基本完工了,但內牆是基本沒完工,有的建了一半,有的一下就能跨過去,還有地方的牆都已經倒了,屋頂的瓦也有滑落,路上倉庫內還能看到堆放的磚瓦,但多數已被雜草、灌木、藤蔓覆蓋占領。


    眾人大致看了下,從另一邊下去,路雖然倒了,但過人還是沒問題的,更何況大家都是外勤行動人員,還不至於塌了點就走不過去。


    路過倒塌處,林默湊到裏麵仔細打量了幾眼,還把倒塌處的一篷草拔了,看了又看。


    也是走在隊伍最後的張競民,進門注意到林默跟別人不太一樣的舉動了,見林默這又看又扒拉的,便主動湊了上來。


    “林兄弟,看你一路上四處打量,這裏麵有什麽說道嗎?”


    林默聞言,笑道:“張哥,也沒什麽,就是感覺這地方透著些古怪,有些地方不太對勁。”


    “什麽哥不哥的,叫我老張就行了……”那聲哥他可不敢應下,他是比林默年長,但地位甚至職位還不一定會有林默高呢!


    “我跟組長來這看過幾次了,也感覺這裏有些不尋常,但要說哪裏有問題,我也看不出來,能不能給我提個醒?”


    林默聞言,也沒拒絕,兩人墜在最後,低聲道:“主要是在平房前麵,大門那地上有後其修整過的痕跡,原先應該沒現在那麽寬。


    我在門口時粗略測過,原先的大門應該隻開了兩米,這個寬度對於這麽大個倉庫是完全不夠用的,這點從大門後麵被改寬能看出。


    另外樓洞的那扇門,也顯得有些多餘了,那條三米寬的通道,一側的平房一樓無窗,二三樓隻開小窗,倉庫一樓的小門,這些設計都跟正常需求不符。


    而且這倉庫的建設標準也太高了,先不說裏麵那些一人都不定能環抱的柱子,就是那橫四豎二的青磚牆,普通倉庫根本不可能弄那麽厚的牆。”


    “經你這麽一說,倒還真是,感覺這設計好像有點…像是…軍事用途?”


    “…嗯…”林默沉思片刻,微微搖了搖頭,道:“軍事用途不太準確,除了前麵那些不尋常地方,其他的地方都是符合倉庫正常設計的,應該叫防禦用途,防範阻止外人侵入這個倉庫。


    大門設計得窄,門牆設計得很厚,應該是用於阻止敵人衝擊,即使衝破也支撐不了大量敵人湧入,尤其有武器封鎖時。


    那條三米的通道,能用板車沙袋雜物等更快封堵,倉庫的小門、樓洞的大門,無窗的平房一樓,都能進一步阻敵在外,平房二三樓的小窗還是非常好的射擊口。


    對了,我記得大門兩側倉庫在靠門一側是沒有上倉庫二層的樓梯吧?至少外麵得走到通道盡頭才有上去的樓梯,而且二樓過道外胸牆用的也是青磚,那不就是簡易的城牆城垛嘛,照樣可以讓人當做射擊掩體。”


    “還不止呢……”見林默說完了,張競民繼續補充道:“那個倉庫的小門,你應該隻看到能用小腿粗的門栓像城門一樣把他鎖上吧?


    其實不止,之前來時老板跟我們吹噓靠門那些倉庫有多安全,那門後牆上還設計了插槽,必要時能夠把幾十根跟門栓一樣粗細的方木給卡上去,說是槍和炸彈都奈何不了,當然,我看應該有所誇大,但也確實很難弄開。”


    “那可不一定……”林默搖了搖頭,道:“我看這地方建成應該有不少年頭了,建的那個時候,普通的槍和炸彈還真不一定奈何得了它。”


    “也對,清末那時候的槍和炸彈威力肯定比不上現在。”張競民讚同的點頭道。


    “對了老張,你說你跟組長來過幾次,應該是全程都有參與吧?知不知道這地方是什麽人建的?”


    “全程倒沒有,第一次我沒跟組長來,不過情況我倒是知道一些的,說是清末的時候國內局勢比較亂,川蜀地區的一些絲綢商人,擔心貨物存放在城外不安全,便挑了這處又偏僻又隱蔽的地方,聯合建了這個大倉庫。”


    “為了安全考慮,在前麵做一些便於防禦的設計,防範一些潰兵強盜暴民之類的,倒也說的過去,而且絲綢這玩意,利潤還是挺豐厚的,花得那個錢。”


    “誰說不是呢!據說那些大木柱子都是一根一根從川蜀運用,幹活的工匠、幫工也全是從川蜀找來的,估計是防著本地人。”


    “這些都正常……”據林默所知,林家在那種時局混亂的時候也有類似操作,尤其在外地,做生意跟做賊一樣。


    “那後麵呢?怎麽後麵那裏還建剩一點又不建了?”


    “據現在的那個老板講,當年這地方還沒建完局勢就亂起來了,到處打仗,那些人隻能把外牆給建好,邊建邊用,但戰亂時常波及,修修停停進展很慢,最後具體是因為什麽停的工就不得而知了。”


    “這個時間具體什麽時候?”


    “民國初年吧!反正就是清末民初最亂那一段。”


    “那倒解釋得通,四川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亂的,亂到了現在還沒消停,而且出川到這可很長一段,那個時期這一段也不太平,貨都不一定運得過來,就算還有錢也顧不上這裏。”


    張競民點了點頭,開口繼續說道:“之後是沒建成的一間倉庫,就是最後那排最邊上一間,不知怎麽迴事,堆放的一堆雜物走了水,他們低價轉給了南京本地一個小商人。


    這人接手後,也沒本錢繼續去修,隻是整理拾掇了下現有的那些庫房,對外開放經營,因為那段時期時局混亂,不少人還是樂意將貨物存放在城內,生意還算不錯。


    後麵慢慢積攢了些家底,可惜時局混亂,他在其他方麵開辦的產業損失慘重,欠了一屁股債,最後把這轉手了,可惜還是沒補上欠的債,後麵全家沒了音信,不知逃了還是被債主……


    接手的就是現在這位老板,他倒是有心把後麵那修了,可惜他接手的不是時候,正逢國府定都於南京,周邊局勢漸漸穩定下來,他這生意越來越差不說,還又走了一次水,雖然撲滅很及時,隻是燒了一些貨,但也基本沒了生意,他也就沒了那心思。


    後麵雖然還照常經營著,但基本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最近幾年稍好一點,勉強收支平衡,但前段時間又出了事,停在貨場的幾輛板車又走了水,燒了幾車。


    前前後後這地方三次走水,雖然都沒多嚴重,但這地方的名聲算是徹底臭了,出手都沒人要。


    但因為最近南京生意火爆,雖然他這依舊沒生意,但他覺得最近南京地價房價上漲,可以借這個機會把這出手,不然他都打算拆了賣磚瓦、賣木料、賣地皮,正好我們要找個大點地方,但市麵上的不是貴就是小,或者看漲價壓根不願意出手,拖去拖來跟這結了緣。”


    走水也就是失火,做生意的還是挺迷信這個的,畢竟又不是沒有其他選擇,寧可信其有嘛!誰樂意拿自己家當去驗證,何況這還走水三次。


    “說實話,就這前前後後三任老板的遭遇和三場火,要不是這地方夠大又很符合我們的要求,價格也可以說得上低廉,誰能樂意盤下這來?”


    “要從你這角度看,那確實挺隔應人,不過這紛繁動蕩的年代,哪棟建築又會沒有它的一些悲劇故事呢?”


    “也是…沒什麽好嫌棄的,都一樣哈…”


    “對了,這地方的水源在哪?是從外麵引進來還是……”


    “打了口井,就在我們下來那條路對過去的盡頭處,據說水量很大,我嚐過還挺甘甜,就是井太深了點兒,水麵估計離地麵有十來米深。”


    “這裏地勢要高一些,肯定要深一些,不過隻有一口井倒有點出乎我的預料,我還以為這裏的供水係統極為完善呢!


    現在我倒覺得在這地方的運氣不會差,畢竟這種連成一片的建築最容易出現火燒連營的情況,三次走水都沒怎麽傷到它,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林默強行為這裏洗白了下,畢竟人還都是喜歡好運、福吉這些美好寓意,要是讓這地方背上個不詳的說道,難免不會有人心裏隔應。


    “你倆談些什麽呢?”看兩人在那說得起勁,帶著眾人繞了一圈參觀得差不多後,林文華湊到了兩人身邊。


    聞言,林默停下了跟張競民聞聊,把剛剛談的事,粗略給林文華敘述了下。


    聽完,林文華也來了興趣,笑問道:“那你看得出還有哪裏不對勁嗎?”


    “後麵那個土包。”林默不假思索的就做了迴答。


    “土包?”張競民一時沒反應過來,哪裏有什麽土包。


    “就是後麵地勢高出來那間倉庫底下那個。”


    “哦……”張競民恍然大悟,又道:“倉庫裏地勢高低不平,確實……”


    張競民想學林默分析一通,可說了一句又卡殼了,他感覺倉庫地勢有高有低好像也沒什麽問題啊?


    林默接過話茬道:“倉庫確實喜歡建在平坦交通便利處,但並不絕對,倉庫內因地勢高低不平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但問題是這個土包出現的地方不對。


    來的時候我看過了,倉庫後麵的地勢,基本是與我們現在站的地方持平的,往更遠去才隨山勢逐漸變高,也就是說,後麵倉庫底下的土包,是高出正常地勢的。


    南京這地方有六朝古都、十朝古都之稱,建城曆史悠久,雖然南京是丘陵地貌,但這麽久的歲月,能平的山、能平的土包早被平了。


    能留下的山是什麽樣的?要麽是石頭山,平不動,像旁邊的菠蘿山、烏龜山,屬於平不動的典型,清涼、五台則屬於又大又硬;


    另一種就是占地麵積很大的土山,不過這種會隨歲用流逝,高度漸低坡度漸緩,最後呈現的就是一片地勢較高的平地。


    剩下一種就是因為清湖挖塘等原因近些年頭堆出的土山,或因修園建宮等原因堆出的高出地麵的地基、山景等。


    那地方剛才我仔細看過倒塌的缺口,是翻過的熟土,當然這並不能說明那就是個土包,畢竟露出來的隻有一點。


    但哪怕它裏麵是石包,但那麽一小個,也早該被我們祖先平了,說它是被堆出來,這點我認可,但它好像不符合我剛說的那些情況,那它是因什麽堆出來的?


    總的來說,就是這個土包不應是自然就有的東西,大概率是後期有人堆出來的,那為什麽要堆出這麽個土包呢?難道庫房平平整的不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海孤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怕熱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怕熱胖子並收藏諜海孤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