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先生,請你出去!”
兩名人高馬壯的保安一左一右地架住這名記者,將他從會議廳裏拖了出去,這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被在場的其他記者記錄下來。
在這個小插曲之後,再沒有哪個記者敢提搗亂的問題,提出的全都是圍繞著唐宋書畫展和《惜樽空》的正經問題。
林秋書一一解答。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人就像被遺忘在了馬裏亞納海溝裏似的無人問津。
與他們交好的外國記者顧及他們的自尊所以不提問他們,而華國記者對他們更是沒有任何好感,雙方不約而同地無視了他們。
半晌,林秋書溫文爾雅地說道:“很榮幸能邀請到各位參加這次大會,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大會進行到這裏也該結束了。”
所有人臉上都露出意猶未盡的神色。
這次大會帶給了他們太多意想不到的事物,如果可以,他們真希望這場大會能再開兩個小時。
“我宣布本次大會圓滿結束!”
“散會!”
在四麵八方的掌聲中,大會落下帷幕,紅色的幕布從兩側合攏,將台上的眾人掩去。
林秋書起身對宋玉微鞠一躬,他誠懇地說道:“宋先生,我再一次代表故宮博物院全體工作人員向您致以誠摯的感謝!”
宋玉急忙攙住林秋書。
他可受不起這一鞠!
他認真地說:“林院長,多謝您邀請我參加這次大會,讓我漲了不少見識!”
故宮博物院的其他人站在旁邊看宋玉跟林秋書對話,誰也不敢插嘴,因為他們已經猜出宋玉的身份。
林秋書伸手拍了拍宋玉的肩膀:“我老了,國家的未來就靠您這樣的年輕人了。”
他停頓了一下後扭頭望向身旁的一位老者,他笑著介紹道:“宋先生,這位是袁鬆教授,他是修複古代書法作品的專家,你們加個聯係方式吧。”
宋玉跟袁鬆教授握手:“您好!”
袁鬆一臉慈祥地看著宋玉,他細聲細語地問道:“宋先生,我聽林院長說你有幾件唐朝真跡需要修複,具體是幾件?”
宋玉抿了抿嘴唇,不好意思地說道:“一共是......二十二件。”
林秋書和袁鬆都愣住了。
“多少件?”
袁鬆用匪夷所思的神情看著宋玉,聲音破天荒地拔了一個八度。
宋玉低聲道:“二十二件。”
林秋書和袁鬆這才確定自己沒聽錯,宋玉真的說了二十二件這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林秋書又驚又疑地問道:“宋先生,您怎麽有這麽多唐朝真跡?一般的省級博物院都比不上您,您甚至能自己開一個唐朝書法展了!”
宋玉斟酌了一下後說道:“算是祖上餘蔭吧,您可以問問李易遷教授,他知道得比較清楚。”
他幫李易遷解開了魯班鎖,李易遷對他的身份心知肚明——祖宗李商隱的恩人......之後。
他不擔心國家強製沒收他的二十二卷李商隱真跡,因為這些真跡不是從地裏刨出來的無主文物,而是由李商隱發起的一次橫跨一千二百年的贈予。
盡管期間興亡了五六個朝代,但從頭到尾都是有主之物。
就像一份郵件,雖然寄的時間有一點長。但有寄件人,也有收件人,總不能因為寄的時間太長就把郵件充公吧?
這些詩卷從前屬於李商隱,之後屬於他,這在李氏的族譜中記錄得清清楚楚。
林秋書聽得怔了一下。
李易遷本來也是要出席這次大會的,但他迫不及待地想尋找李商隱留下的寶藏,於是向林秋書請了假。
林秋書記得李易遷走時是這麽說的。
“我與宋先生暢談甚歡,宋先生幫我解開了一個困擾我們李氏千年之久的謎題,我現在迫不及待地想驗證答案。”
林秋書疑惑地問道:“我聽李易遷教授說你幫他解開了一個困擾李氏千年之久的謎題?”
宋玉笑了笑:“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幾天您就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人對秘密的求知欲是無窮的。
林秋書愈發好奇了,心想究竟是什麽事能困擾能人輩出的李氏一千二百年之久,宋玉又是如何解開的?
不過宋玉不說他也不便追問,隻能把這份好奇壓在心底,靜等幾天看看情況。
宋玉低頭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江詩丹頓。
七點四十二分
這次大會一口氣開了三個多小時,外麵天都黑了。今晚有土木相合的天象,時間是九點零二分,也就是一個多小時以後。
宋玉知道自己該告辭了。
他低聲道:“林院長,袁鬆教授,今天不早了,我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林秋書擺了擺手:“時候確實不早了,我們不耽誤您的時間了。我這個月一直在魔都,有事可以隨時找我。”
宋玉點頭道:“謝謝!”
袁鬆一臉感慨地說道:“個人收藏二十二件唐朝真跡,如果不是宋先生您,我還真不敢相信。”
宋玉感慨道:“祖上餘蔭罷了。”
袁鬆笑著問道:“那您什麽時候有空閑,讓我去您家開開眼,瞧瞧那二十二件唐朝真跡?”
宋玉眼皮一跳:“您言重了!”
他停頓了一下後繼續說道:“我明天上午要去簽一個投資合同,明天下午有時間,到時候您給我打電話,我開車來接您。”
袁鬆點頭道:“好!”
宋玉從高台上的小門離開會議廳,避開了蹲在會議廳外麵等著采訪他的記者,低調地來到停車場。
停車場裏有不少參加這次大會的人,他們一眼就認出了宋玉。
宋玉注意到有人加快腳步朝他靠近。
宋玉口罩下的臉露出一抹無奈的笑容,然後邁開大步朝他的墨綠色賓利跑去。
不是他不近人情,實在是他著急迴家,沒有時間再耽誤了。
東方明珠是熱門地段,七點左右又是晚高峰,路上會很堵。他現在開出停車場,九點之前能不能到家都不一定。
宋玉拉開車門,一屁股坐了進去。
追宋玉的人紛紛露出失望的神色,他們隻是想給宋玉遞一張名片,但宋玉一點機會也沒給他們。
......
“屏幕前的天文愛好者們!大家晚上好!再過五分鍾就能看到八百年一次的罕見天象土木相合了!”
宋玉心情緊張地坐在電腦前,等待一張不知道會不會來的小紙條。
兩名人高馬壯的保安一左一右地架住這名記者,將他從會議廳裏拖了出去,這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被在場的其他記者記錄下來。
在這個小插曲之後,再沒有哪個記者敢提搗亂的問題,提出的全都是圍繞著唐宋書畫展和《惜樽空》的正經問題。
林秋書一一解答。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人就像被遺忘在了馬裏亞納海溝裏似的無人問津。
與他們交好的外國記者顧及他們的自尊所以不提問他們,而華國記者對他們更是沒有任何好感,雙方不約而同地無視了他們。
半晌,林秋書溫文爾雅地說道:“很榮幸能邀請到各位參加這次大會,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大會進行到這裏也該結束了。”
所有人臉上都露出意猶未盡的神色。
這次大會帶給了他們太多意想不到的事物,如果可以,他們真希望這場大會能再開兩個小時。
“我宣布本次大會圓滿結束!”
“散會!”
在四麵八方的掌聲中,大會落下帷幕,紅色的幕布從兩側合攏,將台上的眾人掩去。
林秋書起身對宋玉微鞠一躬,他誠懇地說道:“宋先生,我再一次代表故宮博物院全體工作人員向您致以誠摯的感謝!”
宋玉急忙攙住林秋書。
他可受不起這一鞠!
他認真地說:“林院長,多謝您邀請我參加這次大會,讓我漲了不少見識!”
故宮博物院的其他人站在旁邊看宋玉跟林秋書對話,誰也不敢插嘴,因為他們已經猜出宋玉的身份。
林秋書伸手拍了拍宋玉的肩膀:“我老了,國家的未來就靠您這樣的年輕人了。”
他停頓了一下後扭頭望向身旁的一位老者,他笑著介紹道:“宋先生,這位是袁鬆教授,他是修複古代書法作品的專家,你們加個聯係方式吧。”
宋玉跟袁鬆教授握手:“您好!”
袁鬆一臉慈祥地看著宋玉,他細聲細語地問道:“宋先生,我聽林院長說你有幾件唐朝真跡需要修複,具體是幾件?”
宋玉抿了抿嘴唇,不好意思地說道:“一共是......二十二件。”
林秋書和袁鬆都愣住了。
“多少件?”
袁鬆用匪夷所思的神情看著宋玉,聲音破天荒地拔了一個八度。
宋玉低聲道:“二十二件。”
林秋書和袁鬆這才確定自己沒聽錯,宋玉真的說了二十二件這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林秋書又驚又疑地問道:“宋先生,您怎麽有這麽多唐朝真跡?一般的省級博物院都比不上您,您甚至能自己開一個唐朝書法展了!”
宋玉斟酌了一下後說道:“算是祖上餘蔭吧,您可以問問李易遷教授,他知道得比較清楚。”
他幫李易遷解開了魯班鎖,李易遷對他的身份心知肚明——祖宗李商隱的恩人......之後。
他不擔心國家強製沒收他的二十二卷李商隱真跡,因為這些真跡不是從地裏刨出來的無主文物,而是由李商隱發起的一次橫跨一千二百年的贈予。
盡管期間興亡了五六個朝代,但從頭到尾都是有主之物。
就像一份郵件,雖然寄的時間有一點長。但有寄件人,也有收件人,總不能因為寄的時間太長就把郵件充公吧?
這些詩卷從前屬於李商隱,之後屬於他,這在李氏的族譜中記錄得清清楚楚。
林秋書聽得怔了一下。
李易遷本來也是要出席這次大會的,但他迫不及待地想尋找李商隱留下的寶藏,於是向林秋書請了假。
林秋書記得李易遷走時是這麽說的。
“我與宋先生暢談甚歡,宋先生幫我解開了一個困擾我們李氏千年之久的謎題,我現在迫不及待地想驗證答案。”
林秋書疑惑地問道:“我聽李易遷教授說你幫他解開了一個困擾李氏千年之久的謎題?”
宋玉笑了笑:“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幾天您就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人對秘密的求知欲是無窮的。
林秋書愈發好奇了,心想究竟是什麽事能困擾能人輩出的李氏一千二百年之久,宋玉又是如何解開的?
不過宋玉不說他也不便追問,隻能把這份好奇壓在心底,靜等幾天看看情況。
宋玉低頭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江詩丹頓。
七點四十二分
這次大會一口氣開了三個多小時,外麵天都黑了。今晚有土木相合的天象,時間是九點零二分,也就是一個多小時以後。
宋玉知道自己該告辭了。
他低聲道:“林院長,袁鬆教授,今天不早了,我還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林秋書擺了擺手:“時候確實不早了,我們不耽誤您的時間了。我這個月一直在魔都,有事可以隨時找我。”
宋玉點頭道:“謝謝!”
袁鬆一臉感慨地說道:“個人收藏二十二件唐朝真跡,如果不是宋先生您,我還真不敢相信。”
宋玉感慨道:“祖上餘蔭罷了。”
袁鬆笑著問道:“那您什麽時候有空閑,讓我去您家開開眼,瞧瞧那二十二件唐朝真跡?”
宋玉眼皮一跳:“您言重了!”
他停頓了一下後繼續說道:“我明天上午要去簽一個投資合同,明天下午有時間,到時候您給我打電話,我開車來接您。”
袁鬆點頭道:“好!”
宋玉從高台上的小門離開會議廳,避開了蹲在會議廳外麵等著采訪他的記者,低調地來到停車場。
停車場裏有不少參加這次大會的人,他們一眼就認出了宋玉。
宋玉注意到有人加快腳步朝他靠近。
宋玉口罩下的臉露出一抹無奈的笑容,然後邁開大步朝他的墨綠色賓利跑去。
不是他不近人情,實在是他著急迴家,沒有時間再耽誤了。
東方明珠是熱門地段,七點左右又是晚高峰,路上會很堵。他現在開出停車場,九點之前能不能到家都不一定。
宋玉拉開車門,一屁股坐了進去。
追宋玉的人紛紛露出失望的神色,他們隻是想給宋玉遞一張名片,但宋玉一點機會也沒給他們。
......
“屏幕前的天文愛好者們!大家晚上好!再過五分鍾就能看到八百年一次的罕見天象土木相合了!”
宋玉心情緊張地坐在電腦前,等待一張不知道會不會來的小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