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紀委收到一封實名舉報信,舉報辛寨鎮楊村支部書記楊康私設小金庫,不到兩年揮霍集體資金20餘萬元的事。舉報信上有二十多名村民的親筆簽名。

    縣紀委辦主任朱曉粗略看了一下舉報信內容,直覺告訴他,這件事必須重視,一旦釀成越級上訪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張書記,收到一封實名舉報信,”朱曉主任雙手把舉報信遞給了正爬在辦公桌上批閱文件的張平。

    張平把舉報信認認真真的看了兩遍,思考了幾秒鍾後,拿出了處理意見:“成立一個三人辦案小組,你任組長,成員你定。”

    朱曉主任看上去像個文文弱弱的書生,實際上卻是個雷厲風行的將才。這也是張平一直看重他的原因。

    朱曉主任立馬和辛寨鎮黨委書記趙剛聯係了一下,說明了情況。自己的轄區出了這麽大的一個腐敗案子,趙剛書記當然很重視,立馬拍板表示全力配合縣紀檢委辦案。

    朱曉主任是個辦案的老手,先是和楊康書記進行了談話:

    “楊康同誌,有人舉報你私設小金庫,不到兩年揮霍集體資金20餘萬元,”朱曉不遮不掩地說,“你對此有啥說的嗎?”

    “我請求縣紀委的同誌查一下我們村的賬務,”楊康書記是個粗嗓門,不卑不亢地說,“如果我有經濟問題,組織上給我任何處分,我也絕沒二話!”

    看著楊康書記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大有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氣勢。聽得幾個辦案幹部也熱血奔騰起來,莫非真是一封誣告信。

    “那好,”朱曉主任合上筆記本說,“今天就到這兒吧!”

    朱曉主任請來縣審計局的兩個專家,把楊村近三年的賬務審了個底朝天。同時,他帶領辦案組深入qun眾,和數十位qun眾進行了交談,談話結果和舉報信裏的內容大相徑庭。

    楊康書記出任村支部書記前,一直在外地經商。致富不忘鄉親的他迴到村上後,個人出資50多萬元修通村路,還為村上的幸福院購買了11台32寸的液晶電視,11台變頻空調。雖然他為集體做了這麽多工作,但他不善言談,平時和廣大村民溝通少,導致少數qun眾對他產生了誤解,認為他在做這些善事的時候中飽私囊,虧空了公款。

    兩個多星期過去了。

    “張主任,情況清楚了,”朱曉主任向張平匯報說,“舉報信純屬誣告,楊村的楊康書記是個難得的好同誌。”

    朱曉主任如數家珍地向張平匯報了案件辦理情況。結論是,楊康書記任職後,不但從來沒有貪過集體一分一文,甚至動用自己前些年做生意積累的資金為集體做了不少實事。賬務上沒有一筆招待費,他本人居然連一筆出差費都沒有報銷過。

    朱曉主任的調查結果是真實的,張平當然深信不疑。

    “我們紀檢部門辦案的目的,查處幾個腐敗分子不算本事,弘揚正氣才是目的,”張平安排說,“你和縣委宣傳部聯係一下,我們要大力宣傳清正廉潔的典型,弘揚社會主旋律。”

    “好,我馬上聯係。”朱曉主任一向以張平馬首是瞻,退出張平辦公室後,立馬和縣委宣傳部取得聯係,落實張平指示。

    當朱曉主任再次來到楊村,出現在楊康書記麵前的時候,楊康書記激動得恨不得當場跪下。

    “你受委屈了!”朱曉主任誠懇地說。

    “感謝組織,”楊康書記握住朱曉主任的手不放,激動地說,“我的工作沒有做好,和qun眾聯係不夠,給組織添麻煩了。”

    第二年年初,全縣組織工作會上,縣委組織部授予楊康書記優秀村支部書記稱號。張平當時也坐在首腦台上,看著大跨步上台領取榮譽證書的楊康書記,張平一臉欣慰地表情。

    是呀,紀檢部門的職責,不隻是不能放過壞人,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好人心寒。張平一直就是這麽想的,更是這麽做的。

    “張書記,”楊康書記走進了張平的辦公室,感激地說,“感謝您還了我一個清白!”

    “這是咱紀檢部門的工作!”張平熱情地握住楊康書記的手說,“你是咱全縣幹部學習的標杆,以後常來,多給咱紀檢部門提些建議。”

    ……

    不知不覺中,張平和楊康書記竟交談了兩個多小時。

    “吃飯去,”張平拍著楊康書記的肩膀說,“我請客,放心,用的是我本人的工資。”

    兩個人邊走邊說出了縣委大院。

    第二年開春,楊康書記再次個人出資10萬元,為qun眾購買白如玉桃樹苗1萬棵,分派給楊村的22戶精準貧困戶,他要盡自己所能,幫助這些貧困戶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張平在縣電視台上看到這個消息後,專門向楊康書記打了一個電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主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增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增長並收藏重生主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