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蛋混蛋!七家之人安敢如此!”
晉王府中,李治將正廳的瓷器都摔的粉碎,表達心中的不滿。
他采納了杜荷的建議後,也有想過會被反擊,可沒想到反擊來的是這樣迅猛。
那些親近他的那些文臣,今日一早幾乎一個不落,全都被七家的官員參了一個遍,什麽貪贓枉法啊,霸占田地啊,黑料一股腦的被七家拿了出來。
最難受的是,幾乎全都是證據確鑿,原來不是世家沒有準備,隻是一直沒有發作而已。
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刑部也隻能按唐律拿人,短短一天,朝堂上能為李治說話的人那是一個都沒有剩下。
不過這也不奇怪,能現在來巴結李治的官員都是想投機的,而喜歡投機的官員,又有幾個人的底子是幹淨的呢,李治手上能算的上幹淨的也就那些還是白身的幕僚,蛋他們可沒資格上早朝。
“殿下何必動怒,那些被抓之人不過是他們應得的下場,七家現在被天下寒門所敵視已然成為定局,接下來我們好好看他們鬥便是了。”
杜荷走過來輕聲說道,那胸有成竹的樣子,好似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樣。
“寒門寒門,寒門現在有什麽用,他們拿什麽和七家鬥,錢?還是兵?還是官職?亦或者說爵位?”
李治不滿的看著杜荷質問到,原本他對於皇位是沒什麽感覺的,在這幾個月權力的熏陶下,加上杜荷在一旁蠱惑,他才生出了爭一下的心思。
哪怕在了解七家的具體勢力之後,也還固執的認為對方不敢把他如何,才強行發布了政令。
結果就是世家的確沒動他,但是把他能指揮的人犁庭掃穴一般全部剪除,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些所謂的寒門子弟。
“殿下,隻要天下寒門能一直支持........”
“夠了!杜荷你下去!本王現在隻想安靜一下。”
到底隻有十六歲,李治沉不住氣的說到,今天在朝堂上被追著參了手下數個時辰,後麵還因為不想處理自己的手下被七家的拿著唐律和貞觀律教育了數個時辰,已經有些心灰意冷。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長孫無忌居然沒有出來幫他說一句話。
“這....是,殿下。”
杜荷隻能無奈退下。
和李治的暴怒不同,長孫無忌府上的人倒是心情不錯。
“長孫司空,聽說晉王的親信今天被七家之人一掃而空?”
韋挺喝了一口茶之後問道。
“這我倒是不知道了,不過確實有十多位官員的確是被刑部捉拿了。”
不直接迴答,但是也沒否認。
“是就是,何必如此,韋兄,消息很靈通啊。”
今天的朝會被拖的很久,如今才剛下朝不過一個時辰,這韋挺就已經收到消息,這讓剛上任沒多久的刑部尚書宇文士及很是不滿,果然,每一個衙門都被世家滲透的如同篩子一般。
“宇文兄莫要生氣,我隻是打聽了一番而已,不過這七家對晉王出手,陛下那邊會不會?”
“不會,七家隻是處理了一些貪贓枉法之人,陛下不會有其他想法。”
不管真相是啥,長孫無忌都不想直接明說,不過十多個最大五品的官員而已,也就剛好是有資格站在太極殿外聽早朝的人,完全不礙事。
“那司空今日不幫晉王殿下,也沒有幫七家之人說話,會不會不太好?”
韋挺也不管自己說的話是否中聽,你長孫無忌不想說明話,那我來說,直接點名你長孫無忌是不是牆頭草了,現在的關中世家雖然大部分根基都已經遷移到西域,但話事人和中原門閥一樣都留在長安,一是為了方便族中辦事,二是為了和中原門閥更好的對接。
兩個利益集團,在爭鬥了數百年後,終於是暫時握手言和。
以往李世民還在長安的時候,兩方都還演一下戲,唱唱反調什麽的,李世民也不揭穿,反正隻要雙方勢力能近乎持平就好,至於說兩方完全和好,不可能得,數百年的生死血仇哪有那麽容易解開,都是為了利益而已。
等李世民出征後,雙方直接就不演了,有什麽議題,隻要不損害自己人,那就是直接同意,起初李治還以為是朝堂的風氣本就如此,今天那些官員被迅速定罪也沒發覺有什麽不妥。
“杜兄,你這就冤枉輔機兄了,我等若是不出手,那些官員豈會今日就被下獄?要知道那些人,好歹也是五品官員,平日抓捕五品官員,可隻需要陛下親自同意,下發聖旨之後才可進行,今日我等所做貢獻,可一點不比七家小。”
宇文士及解釋了一番後說道。
“越過陛下旨意?二位,所謂君子不器,這樣會不會自降身價?”
杜挺不是官員,對於大唐抓捕五品官員還需要皇帝下旨並不清楚,不過按照宇文士及說的,那應該是大差不差。
“身價?韋兄,我等基業都被逼遠走西域,要是不趁著我等還有些作用,多交好中原世家,那將來我等一無所有後如何能開口讓他們幫我等?”
長孫無忌笑著說到,如今大唐的下一任皇帝不出意外那必定是李承乾,但如今支持李承乾的最大集團卻不是他們關中世家,現在李承乾最信任的人是誰,大家都是明眼人,如何看不出來。
還君子不器,把別人也當工具不就行了麽,相互的而已。
“那我等今日幫了七家如此大忙,我們能得到什麽?”
“得到什麽?看他們的選擇嘍。我們等著就哈。”
“選擇?”
韋挺很疑惑?
........
“選什麽選,他們現在在關中還能有多少兵?今日之事,他們不幫我們我等也可以自己解決。”
李堪坐在位置上說到,對於崔越剛才說的選擇題,他表示兩個都不想選。
“越族長,你的看法呢?”
鄭清問到,他也是沒想到長孫無忌的胃口這麽大,居然敢這樣挾恩圖報。
七家在吐蕃都護府積蓄已久,早已打算對盤踞在吐蕃都護府西部的象熊三部動手,這長孫無忌今日早朝才結束,就差人送來信件,用直接給李治手下定罪為條件,提出了一個方案。
要麽銀礦股份增加,要麽象熊之事,也讓他們摻一腳。
畢竟象熊那近千萬人口,不管是龐大的安東都護府亦或者是廣袤的西域都護府,都是非常眼饞的。
晉王府中,李治將正廳的瓷器都摔的粉碎,表達心中的不滿。
他采納了杜荷的建議後,也有想過會被反擊,可沒想到反擊來的是這樣迅猛。
那些親近他的那些文臣,今日一早幾乎一個不落,全都被七家的官員參了一個遍,什麽貪贓枉法啊,霸占田地啊,黑料一股腦的被七家拿了出來。
最難受的是,幾乎全都是證據確鑿,原來不是世家沒有準備,隻是一直沒有發作而已。
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刑部也隻能按唐律拿人,短短一天,朝堂上能為李治說話的人那是一個都沒有剩下。
不過這也不奇怪,能現在來巴結李治的官員都是想投機的,而喜歡投機的官員,又有幾個人的底子是幹淨的呢,李治手上能算的上幹淨的也就那些還是白身的幕僚,蛋他們可沒資格上早朝。
“殿下何必動怒,那些被抓之人不過是他們應得的下場,七家現在被天下寒門所敵視已然成為定局,接下來我們好好看他們鬥便是了。”
杜荷走過來輕聲說道,那胸有成竹的樣子,好似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樣。
“寒門寒門,寒門現在有什麽用,他們拿什麽和七家鬥,錢?還是兵?還是官職?亦或者說爵位?”
李治不滿的看著杜荷質問到,原本他對於皇位是沒什麽感覺的,在這幾個月權力的熏陶下,加上杜荷在一旁蠱惑,他才生出了爭一下的心思。
哪怕在了解七家的具體勢力之後,也還固執的認為對方不敢把他如何,才強行發布了政令。
結果就是世家的確沒動他,但是把他能指揮的人犁庭掃穴一般全部剪除,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些所謂的寒門子弟。
“殿下,隻要天下寒門能一直支持........”
“夠了!杜荷你下去!本王現在隻想安靜一下。”
到底隻有十六歲,李治沉不住氣的說到,今天在朝堂上被追著參了手下數個時辰,後麵還因為不想處理自己的手下被七家的拿著唐律和貞觀律教育了數個時辰,已經有些心灰意冷。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長孫無忌居然沒有出來幫他說一句話。
“這....是,殿下。”
杜荷隻能無奈退下。
和李治的暴怒不同,長孫無忌府上的人倒是心情不錯。
“長孫司空,聽說晉王的親信今天被七家之人一掃而空?”
韋挺喝了一口茶之後問道。
“這我倒是不知道了,不過確實有十多位官員的確是被刑部捉拿了。”
不直接迴答,但是也沒否認。
“是就是,何必如此,韋兄,消息很靈通啊。”
今天的朝會被拖的很久,如今才剛下朝不過一個時辰,這韋挺就已經收到消息,這讓剛上任沒多久的刑部尚書宇文士及很是不滿,果然,每一個衙門都被世家滲透的如同篩子一般。
“宇文兄莫要生氣,我隻是打聽了一番而已,不過這七家對晉王出手,陛下那邊會不會?”
“不會,七家隻是處理了一些貪贓枉法之人,陛下不會有其他想法。”
不管真相是啥,長孫無忌都不想直接明說,不過十多個最大五品的官員而已,也就剛好是有資格站在太極殿外聽早朝的人,完全不礙事。
“那司空今日不幫晉王殿下,也沒有幫七家之人說話,會不會不太好?”
韋挺也不管自己說的話是否中聽,你長孫無忌不想說明話,那我來說,直接點名你長孫無忌是不是牆頭草了,現在的關中世家雖然大部分根基都已經遷移到西域,但話事人和中原門閥一樣都留在長安,一是為了方便族中辦事,二是為了和中原門閥更好的對接。
兩個利益集團,在爭鬥了數百年後,終於是暫時握手言和。
以往李世民還在長安的時候,兩方都還演一下戲,唱唱反調什麽的,李世民也不揭穿,反正隻要雙方勢力能近乎持平就好,至於說兩方完全和好,不可能得,數百年的生死血仇哪有那麽容易解開,都是為了利益而已。
等李世民出征後,雙方直接就不演了,有什麽議題,隻要不損害自己人,那就是直接同意,起初李治還以為是朝堂的風氣本就如此,今天那些官員被迅速定罪也沒發覺有什麽不妥。
“杜兄,你這就冤枉輔機兄了,我等若是不出手,那些官員豈會今日就被下獄?要知道那些人,好歹也是五品官員,平日抓捕五品官員,可隻需要陛下親自同意,下發聖旨之後才可進行,今日我等所做貢獻,可一點不比七家小。”
宇文士及解釋了一番後說道。
“越過陛下旨意?二位,所謂君子不器,這樣會不會自降身價?”
杜挺不是官員,對於大唐抓捕五品官員還需要皇帝下旨並不清楚,不過按照宇文士及說的,那應該是大差不差。
“身價?韋兄,我等基業都被逼遠走西域,要是不趁著我等還有些作用,多交好中原世家,那將來我等一無所有後如何能開口讓他們幫我等?”
長孫無忌笑著說到,如今大唐的下一任皇帝不出意外那必定是李承乾,但如今支持李承乾的最大集團卻不是他們關中世家,現在李承乾最信任的人是誰,大家都是明眼人,如何看不出來。
還君子不器,把別人也當工具不就行了麽,相互的而已。
“那我等今日幫了七家如此大忙,我們能得到什麽?”
“得到什麽?看他們的選擇嘍。我們等著就哈。”
“選擇?”
韋挺很疑惑?
........
“選什麽選,他們現在在關中還能有多少兵?今日之事,他們不幫我們我等也可以自己解決。”
李堪坐在位置上說到,對於崔越剛才說的選擇題,他表示兩個都不想選。
“越族長,你的看法呢?”
鄭清問到,他也是沒想到長孫無忌的胃口這麽大,居然敢這樣挾恩圖報。
七家在吐蕃都護府積蓄已久,早已打算對盤踞在吐蕃都護府西部的象熊三部動手,這長孫無忌今日早朝才結束,就差人送來信件,用直接給李治手下定罪為條件,提出了一個方案。
要麽銀礦股份增加,要麽象熊之事,也讓他們摻一腳。
畢竟象熊那近千萬人口,不管是龐大的安東都護府亦或者是廣袤的西域都護府,都是非常眼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