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太監靈高匆匆來到崇德宮,褚蒜子正與宮女博弈下棋,靈高近前輕聲奏道:“啟奏太後,王獻之與郗氏已經休婚,有休書一封,奏呈太後。”


    褚蒜子接過休書,看了一番,說道:“這不積德之事,哀家多看無益,還是奏呈天子吧。對了,陛下何在?”


    靈高道:“方才聽說,這兩日公主病了,陛下每日退朝,都去探望。”


    “幸好她姐弟和睦,沒讓哀家沒疼一場。”


    “是呀,這家國之事,哪件離不了太後。”


    褚蒜子收好休書,說道:“起駕行宮,哀家多日不敢去見公主,今日可去。”


    靈高前麵引路,褚蒜子來到公主寢殿,隻見殿內孝武帝司馬曜坐在病榻邊,和公主道福正在閑聊。一見太後駕到,姐弟二人,趕忙起身行禮,褚蒜子道:“陛下、公主不必多禮,哀家無事,前來看看。”


    褚蒜子坐到塌邊,看著公主道福這幾日消瘦不少,一旁孝武帝說道:“阿姊下嫁王獻之一事,太後可曾說服,若是不從,朕降旨一道,看他怎樣?”


    “皇上年少,妄自輕狂,怎好強逼他夫妻?”


    “可王獻之自稱腳疾,稱病不朝,已有多日,分明是刻意躲避。”孝武帝道。


    褚蒜子微揚嘴角,說道:“陛下年少,童言無忌,君臣之道,還需推心置腹。萬不可肆意而為,貽笑天下。”


    “那嫂娘之見,該如何是好?”公主問。


    褚蒜子拿出一紙書信,交於公主,說道:“此乃王獻之休妻之書,望公主珍重,勿負哀家一片苦心。”


    一聽休書到手,公主迫不及待接了過來,孝武帝也繞到身後,姐弟倆一看休書,不由心中生喜。孝武帝道:“還是嫂娘母儀天下,威名四海,朝中大臣,無有不服。”


    “大臣們服不服的,無關緊要,還望公主厚待王獻之,莫負嫂子良苦用心。”


    “嫂娘待我姐弟,視同親生,如摘星取月,如此恩典,何以致謝?”公主道。


    孝武帝接過話來,說道:“待阿姊完婚,朕招天下大儒,共聚京師,授書孝經,以教育天下,彰顯仁孝之德,不負太後美意,為嫂娘祈福。”


    聽了姐弟這番純正之言,褚蒜子這才露出微微笑意,也算沒白疼愛這姐弟二人。


    ......


    眼看吉日已到,建康宮中,顯陽殿內,紅幡錦傘,喜慶非常,宮苑之中,宮娥獻舞,臣公齊賀。餘姚公主司馬道福,再著紅妝,深庭待嫁,王氏宗人前唿後擁,由建康街巷而過,喜氣歡天,入宮迎親。


    褚太後端坐殿內,接受一對新人大禮相拜,拜天地之後,跪於褚太後膝前。褚蒜子道:“佳偶天成,今做良緣,難能可貴,今日大禮相拜,天緣地配,願你夫妻,永結同好,共攜白首。”


    王獻之、司馬道福一起謝恩,道福言:“嫂娘恩澤,沐浴天地,我與獻之,心心相映、笙磐同音,必揚太後之德,不負此情。”


    王獻之雖帶幾分勉強,也隨公主一並謝恩。褚蒜子道:“你夫妻不忙謝恩,取懿旨來。”


    隻見太監靈高,雙手呈上一道懿旨,靈高道:“駙馬王獻之聽旨。”


    王獻之、司馬道福一並叩首,伏地道:“微臣聽旨。”


    “大晉承天,太後懿旨:新招駙馬王獻之,少負盛名,雅量過人,世之名士,褒譽有佳,今免司徒長史,加封中書令,效忠朝廷,盡才而用。欽此。”


    “微臣領旨謝恩。”


    餘姚公主司馬道福如願嫁與王獻之,而原配郗道茂休掉之後,隻得返迴郗府娘家去住,孤守餘年。雖是強扭姻緣,但喜慶連天,淹沒於宮廷宴樂之間,真見得:


    皇眷盛婚萬福間。吳娃揚袖祝佳筵。琮琤悅耳江南舞,鍾呂振鳴東晉年。


    春罐瓊漿香滿溢,秋煙撩霧月逢圓。情深若達通三世,隻歎悲歡隨九天。


    東晉寧康三年,公元375年九月,餘姚公主大婚之後,孝武帝召集江東大儒,宣講《孝經》,江東學氣濃厚,儒風浩蕩,使得天下之名才子,紛紛投奔,聲名大噪。


    太尉呂婆樓道:“自古中原百姓,皆以忠孝為立身之本,若名望大儒皆去江東,隻恐百姓也競相歸附,人心都向晉國而去。”


    “孤王也欲以忠孝立國,但孤王畢竟是氐人,實難說服漢民,不如從漢臣之中,擇選忠孝之人,開篇講學,傳播道義,留住人心。”


    丞相王猛道:“若論忠孝之人,我大秦確有一人,隻怕天王難以降服此人。”


    “丞相所指何人?”


    “晉國降臣、梓潼太守周虓。”


    “哦?”天王苻堅早就聽聞周虓被楊安俘獲,一直不肯歸順。


    呂婆樓道:“老臣聽聞,那梓潼太守周虓,因孝敬老母,才歸降大秦,卻拒不為秦國官職,頗有氣節,不如請他入朝如何?”


    “嗯,孤王坐擁天下,以仁德治國,周虓孝敬老母,羞於為官,至忠至孝,可彰顯宏德,傳旨楊安,將周虓送迴長安,孤王當以厚待。”


    苻堅對百官說道:“忠孝治國,孤王不能輸給司馬曜,爭奪兩川,大秦更不可遜於晉國。天意穀大敗,主帥楊安折戟受傷,損兵無數,還需早早定策,剿滅桓豁。”


    丞相王猛奏道:“天王出兵之時,以討伐仇池為名,假道伐虢,攻取漢中,先前晉軍隻是措手不及,並非弱旅。”


    苻堅道:“當初不聽丞相諫言,方有兵敗,好在成都已占,西川盡在我手,豈能再還給晉國?還需再定良策,收複東川。”


    丞相王猛道:“如今晉帥桓豁,已由守反攻,臣有三策,可拒晉軍。”


    “哦?丞相有哪三策,盡可道來,孤王言聽計從。”


    王猛道:“大帥楊安,兵敗受傷,需遣二路人馬,再往西川,重整旗鼓,此其一策;收複漢中、成都,晉國降將眾多,選有德之人,入朝為官,安定人心,此其二策;再遣一路人馬,佯攻襄陽,威懾荊州,圍魏救趙,牽製桓豁,此其三策。”


    “丞相所言,孤王皆準。”苻堅道:“孤命鎮軍將軍鄧羌為主將,權翼為軍師,點兵五萬,入蜀會合楊安,切不可使桓豁收複西川。再命韋鍾為主將,梁成、梁雲為副將,出兵魏興,佯攻襄陽。”


    鄧羌、權翼、韋鍾、梁成、梁雲一齊跪倒,紛紛領命。天王苻健依照王猛之策,兵分兩路,一路由韋鍾率領,直奔襄陽,佯攻荊州,牽製桓豁。另一路便是鄧羌、權翼,五萬大軍直奔成都而去,迎戰桓豁主力......


    此時箭傷初愈的大帥楊安,看過通牒,是欣喜不已。楊安召集眾將,他說道:“朝廷英明,已命鄧羌將軍率五萬大軍馳援,又派韋鍾出兵襄陽,圍魏救趙,真乃天助我也。”


    “是呀,是呀...”眾將紛紛言道。


    楊安接著道:“我主仁德,久聞降將周虓有孝悌之名,恩旨入京,麵見天王,可喜可賀。”


    眾將一聽,紛紛朝周虓(字孟威)作揖,周虓還禮道:“我已無心為官,入朝就免了吧。”


    楊安道:“天王好意豈能推辭,本帥即刻安排車馬,送孟威和老夫人入京。天王立國,禮賢下士,以仁愛著稱,孟威又孝敬老母,聞名於世,輔佐天王,相得益彰。”


    眾人對周虓的孝順之名,也是交口稱讚,推辭不去,周虓隻得答應。


    晚間迴到住處,老夫人見兒子悶悶不樂,便問道:“我兒一言不發,悶悶不樂,是為何事?”


    周虓道:“母親有所不知,隻因孩兒一心盡孝,秦國天王傳旨,命我前往長安,去做秦臣,以彰顯秦王仁德之心。”


    “若去了長安,恐永不能再迴晉國。”老夫人道。


    周虓道:“為母親安危,我自當赴秦,但孩兒立誓隻為晉臣,不侍二主。”


    “人生際遇,沉浮難測,我兒為盡孝背了降臣罵名,為娘豈能不知,何不暗中相助桓豁,以助晉軍早定天下。”


    周虓摸了摸胡須,看著一旁伺候老夫人的婆子高氏,說道:“高氏伺候母親多年,家在東川,不如請高氏出城,通風報信。”


    老夫人看看婆子高氏,問道:“你意如何?”


    高氏道:“奴家若是離開,誰人伺候老夫人。”


    老夫人道:“無妨無妨,你家在東川,路途熟悉,讓我兒多撥你安家銀子,迴家去吧。若是跟我去了長安,就再也迴不得家了。”


    高氏是個仆人,一聽多支銀子,又能迴家,雖有些不舍,但也喜出望外,行禮謝道:“多謝老夫人恩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煙雨東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長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長孝並收藏煙雨東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