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薑維!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要這麽悲觀嘛!”,
看著荀攸等人的表情,李憂有些無語的說道,
“那小阿鬥不是也被我教導的挺好的,正好我還覺得那孩子性格太悶,有些孤單,正好給他尋一個伴讀,他們年紀差的不大,想必應該比咱們更容易有一些共同話題吧!”,
“好好好......”,
或許是實在聽不下去,隻見龐統從堆積如山的政務中掙紮起身,一臉無語的看向李憂道,
“他們兩個孩子一個四歲半,一個一歲半,年齡差距確實不大,但你有沒有考慮過,一個一歲半的孩子,真的能說明白話嗎?”,
“恐怕能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都算得上神童了吧,他們兩個要是能聊的來,那才叫真見鬼了!”,
“士元這是什麽話!”,
李憂白了一眼龐統道,
“就算現在不能通暢的交流,早些培養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是好的嘛......”,
李憂十分心虛的岔開了話題,
其實他提前這麽早,特意布局讓薑維進入平原城,自然是有他欣賞其性格本事的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想要給劉禪謀劃一個能夠值得信任的同輩人!
後世誰都知道,
成年後的薑維不管是武藝還是才學都無疑是年輕一輩裏的佼佼者,在諸葛亮北伐天水之時,一眼便相中了此人的本事,
當時薑維本身的地位不高,魏軍的守將又剛愎自用,諸葛亮略施小計,便讓薑維徹底與魏軍離心離德,最後不得已之下隻能投靠蜀軍,
諸葛亮不但沒有因為薑維是降將而疏遠他,反而悉心栽培,幾乎就要將自己一身本領盡數傳給薑維,憑後者的聰慧,誰都知道,假以時日,薑維定能將諸葛亮傳授的本事融會貫通,成為蜀國的國之基石,
隻可惜好景不長,
諸葛亮操勞過甚,最後身疲力竭,病逝在五丈原,薑維人生路上的點燈人就這麽突如其來的離他遠去了,
但悲劇似乎就是從此刻開始的,
沒了諸葛亮主持大局的蜀國朝堂,真就如同病入膏肓的老者,暮氣沉沉,
而薑維也沒能得到劉禪重用!
或許是真就降後世的玩笑話一般,是因為諸葛亮沒在出師表裏提及薑維的姓名,也或許是因為薑維自己本就出身低微,又是魏國降將,總而言之,薑維並沒有得到劉禪的充分信任,
可即便如此,
薑維依舊牢記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一心為蜀,即便已經在無可挽迴的絕境之中,依然謀劃出了一計害三賢的辦法,隻能說不愧是大漢丞相諸葛亮的後繼之人,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是獨屬於薑維的壯烈,也是獨屬於薑維的悲哀,雖然當時的魏國鯨吞天下已成定局,但誰都想知道,如果劉禪真的能像重用諸葛亮一樣重用薑維,會不會讓曆史出現一絲轉機呢?
李憂不知道,他無法去猜,也猜不中,但他卻並不是什麽都做不了,
比如像現在這樣,
讓薑維從幼年時期便伴隨劉禪身邊,作為其一同長大的玩伴,這種信任程度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這樣不管是對平原的二代勢力來說,還是對薑維自己來說,都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最要緊的是,
這對劉禪自己也絕非沒有好處,
“薑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這是諸葛亮親自對薑維做出的評價!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時候長者的教導遠遠不如一個優秀同齡人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劉禪和薑維一同成長,既可以讓劉禪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同輩人,又可以使得薑維把劉禪往好的方向引導,實在是一舉兩得,
“唉!”,
賈詡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
“總感覺再這麽下去,我這死士的名聲多半會越來越差,說出去我自己都沒臉聽,誰家死士放著刺殺、探密不做,天天想著怎麽從人家手裏拐孩子?!”,
“知道的能明白這是死士,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山頭上的土匪拐賣孩子呢!”,
“文和說的這是什麽話!”,
李憂微微一笑,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司馬懿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例子,現在可不比亂世之初,想要從曹操孫權那幫人手中爭奪人才,就是要用些這種手段才行!”,
眸子裏閃過一道精光,李憂信誓旦旦的說道,
司馬懿的事,讓他清楚的明白了曹操眼光的厲害,想想也是,能在李憂橫空出世、硬生生靠著超越曆史的眼光將劉備輔佐成大漢最強諸侯的前提下,依舊能夠靠著自身的謀略和見識站穩腳跟的梟雄,如何能不會識人?
現在曹操和劉備最大的差距,就是在頂尖人才的儲備上,所以曹操也勢必會在人才的招攬上大做文章,
隻不過,
雖然曹操也會識人用人,並且求賢若渴,但和李憂比起來,他在這方麵無疑是全麵處於弱勢地位的一方,
畢竟,
這孫子能直接從人才一歲半的時間就開始預謀如何誘拐,甚至更誇張的直接召來別人的父親,這已經是李憂有意控製下的結果,如若不然,他完全可以再更早的時候直接將薑冏騙到平原來,然後靜靜的等待薑維的出世,這對他來說,同樣構不成什麽難度,
“這些布置......”,
與其餘人的關注點有所不同,荀攸依然是著重於大局,並極快的發現了李憂布局謀劃的真正目的,
袁家倒台、劉表消亡、就連靠著天險退避於亂世之外的劉璋也不可避免的被人瓜分了地盤,當初虎牢關下的十八路諸侯,除了馬超和孟獲這兩個十分堅定的盟友,隻剩下了三家,
曹操、劉備、孫權!
而李憂越來越誇張的布置,也讓他意識到了這個關鍵的轉變,
“沒錯......”,
李憂深吸了一口氣,有些無可奈何的說道,
“最後的混戰已經避無可避,”,
“是時候為玄德公做好準備了!”,
......
看著荀攸等人的表情,李憂有些無語的說道,
“那小阿鬥不是也被我教導的挺好的,正好我還覺得那孩子性格太悶,有些孤單,正好給他尋一個伴讀,他們年紀差的不大,想必應該比咱們更容易有一些共同話題吧!”,
“好好好......”,
或許是實在聽不下去,隻見龐統從堆積如山的政務中掙紮起身,一臉無語的看向李憂道,
“他們兩個孩子一個四歲半,一個一歲半,年齡差距確實不大,但你有沒有考慮過,一個一歲半的孩子,真的能說明白話嗎?”,
“恐怕能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都算得上神童了吧,他們兩個要是能聊的來,那才叫真見鬼了!”,
“士元這是什麽話!”,
李憂白了一眼龐統道,
“就算現在不能通暢的交流,早些培養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是好的嘛......”,
李憂十分心虛的岔開了話題,
其實他提前這麽早,特意布局讓薑維進入平原城,自然是有他欣賞其性格本事的原因,但更主要的,還是想要給劉禪謀劃一個能夠值得信任的同輩人!
後世誰都知道,
成年後的薑維不管是武藝還是才學都無疑是年輕一輩裏的佼佼者,在諸葛亮北伐天水之時,一眼便相中了此人的本事,
當時薑維本身的地位不高,魏軍的守將又剛愎自用,諸葛亮略施小計,便讓薑維徹底與魏軍離心離德,最後不得已之下隻能投靠蜀軍,
諸葛亮不但沒有因為薑維是降將而疏遠他,反而悉心栽培,幾乎就要將自己一身本領盡數傳給薑維,憑後者的聰慧,誰都知道,假以時日,薑維定能將諸葛亮傳授的本事融會貫通,成為蜀國的國之基石,
隻可惜好景不長,
諸葛亮操勞過甚,最後身疲力竭,病逝在五丈原,薑維人生路上的點燈人就這麽突如其來的離他遠去了,
但悲劇似乎就是從此刻開始的,
沒了諸葛亮主持大局的蜀國朝堂,真就如同病入膏肓的老者,暮氣沉沉,
而薑維也沒能得到劉禪重用!
或許是真就降後世的玩笑話一般,是因為諸葛亮沒在出師表裏提及薑維的姓名,也或許是因為薑維自己本就出身低微,又是魏國降將,總而言之,薑維並沒有得到劉禪的充分信任,
可即便如此,
薑維依舊牢記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一心為蜀,即便已經在無可挽迴的絕境之中,依然謀劃出了一計害三賢的辦法,隻能說不愧是大漢丞相諸葛亮的後繼之人,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是獨屬於薑維的壯烈,也是獨屬於薑維的悲哀,雖然當時的魏國鯨吞天下已成定局,但誰都想知道,如果劉禪真的能像重用諸葛亮一樣重用薑維,會不會讓曆史出現一絲轉機呢?
李憂不知道,他無法去猜,也猜不中,但他卻並不是什麽都做不了,
比如像現在這樣,
讓薑維從幼年時期便伴隨劉禪身邊,作為其一同長大的玩伴,這種信任程度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這樣不管是對平原的二代勢力來說,還是對薑維自己來說,都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最要緊的是,
這對劉禪自己也絕非沒有好處,
“薑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這是諸葛亮親自對薑維做出的評價!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時候長者的教導遠遠不如一個優秀同齡人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劉禪和薑維一同成長,既可以讓劉禪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同輩人,又可以使得薑維把劉禪往好的方向引導,實在是一舉兩得,
“唉!”,
賈詡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
“總感覺再這麽下去,我這死士的名聲多半會越來越差,說出去我自己都沒臉聽,誰家死士放著刺殺、探密不做,天天想著怎麽從人家手裏拐孩子?!”,
“知道的能明白這是死士,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山頭上的土匪拐賣孩子呢!”,
“文和說的這是什麽話!”,
李憂微微一笑,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司馬懿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例子,現在可不比亂世之初,想要從曹操孫權那幫人手中爭奪人才,就是要用些這種手段才行!”,
眸子裏閃過一道精光,李憂信誓旦旦的說道,
司馬懿的事,讓他清楚的明白了曹操眼光的厲害,想想也是,能在李憂橫空出世、硬生生靠著超越曆史的眼光將劉備輔佐成大漢最強諸侯的前提下,依舊能夠靠著自身的謀略和見識站穩腳跟的梟雄,如何能不會識人?
現在曹操和劉備最大的差距,就是在頂尖人才的儲備上,所以曹操也勢必會在人才的招攬上大做文章,
隻不過,
雖然曹操也會識人用人,並且求賢若渴,但和李憂比起來,他在這方麵無疑是全麵處於弱勢地位的一方,
畢竟,
這孫子能直接從人才一歲半的時間就開始預謀如何誘拐,甚至更誇張的直接召來別人的父親,這已經是李憂有意控製下的結果,如若不然,他完全可以再更早的時候直接將薑冏騙到平原來,然後靜靜的等待薑維的出世,這對他來說,同樣構不成什麽難度,
“這些布置......”,
與其餘人的關注點有所不同,荀攸依然是著重於大局,並極快的發現了李憂布局謀劃的真正目的,
袁家倒台、劉表消亡、就連靠著天險退避於亂世之外的劉璋也不可避免的被人瓜分了地盤,當初虎牢關下的十八路諸侯,除了馬超和孟獲這兩個十分堅定的盟友,隻剩下了三家,
曹操、劉備、孫權!
而李憂越來越誇張的布置,也讓他意識到了這個關鍵的轉變,
“沒錯......”,
李憂深吸了一口氣,有些無可奈何的說道,
“最後的混戰已經避無可避,”,
“是時候為玄德公做好準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