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舌戰群儒(二)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帶過兵嗎?”,
在荀諶問出這話的時候,虞翻的小腦不自覺的有一點萎縮,
他是會帶兵的,雖然他更擅長星象占卜一道,可帶兵這種事,他自詡也不是不能,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
荀諶既然問出口,這個帶兵的標準自然也不會太低,誰知道荀諶的眼中會帶兵指的是什麽程度?
他自己也通曉一些陣法之道,懂得排兵布陣,也能稱為帶過兵,
那冠軍侯呂布驍勇善戰,大破烏丸、鮮卑兩大異族,也能稱為帶過兵!
虞翻雖然帶過兵,但確實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戰績,此時被荀諶咄咄相逼,哪裏敢輕易承認,這種場合,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方抓住把柄,
可他不說話,荀諶可沒有什麽放過他的意思,
隻見其冷哼一聲道,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管是孔明還是子龍,都要為自己麾下士卒的性命考慮!”,
“現如今前線戰況焦灼,我主大仁大義,不忍荊州陷入戰亂,即便我軍處於優勢,也毅然決然的派我前來求和,這就是最大的誠意!”,
“按照仲翔公所說,難不成隻有我軍棄甲拋戈,引頸受戮才能算作誠意嗎?”,
荀諶袖子一甩,冷麵說道,
“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
虞翻被荀諶一番論斷氣的不輕,
“先生說的好聽,可歸其根本,不過是虛情假意之言!”,
“你主若是真有誠意兩相罷鬥,不如先將子明將軍歸還江東,以示誠意!”,
“先生這叫什麽話?”,
荀諶依舊不慌不忙,鎮定自若的說道,
“呂子明白衣過江在先,我主想要講和在後,這二者豈能一概而論,假設一人身材過胖,晚上下定決心節食,先生卻讓他講早飯吐出來,豈不是強人所難?”,
“你......”,
虞翻被荀諶氣的一口老血卡在喉嚨,上上不去下下不來,實在難受的緊,
其實在場的眾人都明白,
真正胡攪蠻纏的,正是這荀諶荀友若,可人家偏偏天生了這麽一副好口才,就算是胡攪蠻纏,也依然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實在是氣的一眾江東群臣不知如何是好,
現在的問題已經擺在了眾人的臉上,
他們這些江東文士的確是想要講和,但絕對不能如此輕易的就讓荀諶得逞,一旦那樣,江東撈到的好處實在有限,反倒不如繼續打下去!
一定要殺殺這荀友若的威風,
江東群臣的心裏如是想到,
隻見一儒生模樣的中年男子跨上一步,拱手說道,
“友若先生這番說辭,未免有些太過強詞奪理!”,
“哦?”,
荀諶不慌不忙,扭頭看向張昭,
“敢問閣下名諱?”,
“張昭,張子布見過友若先生!”,
張昭的名諱,荀諶自然聽過,隻見其當即拱手迴禮,恭敬說道,
“原來是身為江東長使,撫順中郎將的子布先生!”,
“不敢當,不敢當!”,
張昭笑著岔開話題,隨後自顧自的說道,
“先生一直在強調你主劉玄德如何仁義,可這些年來卻一直東征西討,討袁術、戰袁紹、爭劉表,可謂是四處燃起戰火,哪裏有仁義之德?”,
“今曹操手握天子詔令,與我江東締結聯盟,此乃君之大義,劉玄德素以仁義立身,卻不奉天子詔令,逆而行之,與吾等為敵,這些暫且不說,”,
“我主已經與曹操締結盟約,相信先生定然也有所耳聞,現在先生一句話便要我主背信棄義,舍盟約而不顧,會不會有點太想當然了?”,
張昭這話說的漂亮,
按照他的這番說辭,孫權跟曹操的聯盟根本就不是什麽利益上的捆綁,而是變成了奉行天子詔令的忠心之舉,並且張昭也並未把荀諶的路給堵死,他暗示的十分明顯,隻要荀諶能代表劉備許諾出足夠的利益,他們江東就能立刻與劉備罷手言和,甚至於臨陣倒戈,相助其對付曹操!
這一番話,既給足了孫權麵子,又沒有將話說死,實在是厲害的緊,
若是一般的使臣遇見這種話術,定然先是為自家主公辯解一番,隨後許以重利,自然可以輕而易舉的達成協議,
但荀諶不同,
以求和之名,行亂內之實,他荀諶此行,講和的結局他要,江東內亂的結局,他同樣也要!
他從一開始,
就是來他媽掀桌子的!
“子布先生,如何能說出此等無父無君之言?”,
“嗯?”,
張昭整個人一愣,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荀諶,他都已經把話說成這樣了,還能挨罵?
可還不等他多想,
荀諶隨即開口道,
“那曹操手握天子,狐假虎威,名為漢室將軍卻對天子沒有一絲尊敬,其挾天子令諸侯之事,天下人人盡知且人人得而誅之!”,
“子布兄祖祖輩輩食漢祿,為漢臣,如此令天子蒙羞之詔令,子布兄卻奉若珍寶,慷慨陳詞,此等言論,難道還不是無父無君之言?!”,
“你!”,
張昭剛要出言反駁,可荀諶又哪裏會給他機會,當即揮手說道,
“那曹操狼子野心,今日他想要荊州,便有攻伐荊州的天子詔令,來日他想襲江東,難道就不會有攻伐江東的天子詔令嗎?”,
“若是有那一天,是不是江東上上下下,都要俯首稱臣,任人宰割?”,
“放肆!”,
隻見江東文臣席上又出一人,
“你所言所論,皆為一派胡言,不據經典,實在不足為道!”,
“荒謬!”,
上了勁的荀諶甚至連來人的姓名都懶得問,直接出言反駁道,
“《論語》之中,大多為孔聖人親口所言所論,我且問你,那些聖人言語又據何經?引何典?”,
“開口子曰,閉口古訓,嘴裏之乎者也然而腹中空無一物, 如此迂腐之人,莫要與我爭論!”,
“好了!”,
孫權聽的頭疼,連忙出聲打斷,
他本來想的是讓江東群臣與之爭論,主和派爭的利益多,他就主和,如若不然,那便主戰,可誰知道,江東這麽多文臣,竟然被一個荀諶壓著罵,實在是讓他有些聽不下去,
隻見孫權幽幽開口道,
“荀友若,你是來我江東逞威的嗎?”,
“迴將軍話!”,
荀諶挺直腰部,昂然而道,
“不敢當!”,
孫權:“????”,
......
在荀諶問出這話的時候,虞翻的小腦不自覺的有一點萎縮,
他是會帶兵的,雖然他更擅長星象占卜一道,可帶兵這種事,他自詡也不是不能,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
荀諶既然問出口,這個帶兵的標準自然也不會太低,誰知道荀諶的眼中會帶兵指的是什麽程度?
他自己也通曉一些陣法之道,懂得排兵布陣,也能稱為帶過兵,
那冠軍侯呂布驍勇善戰,大破烏丸、鮮卑兩大異族,也能稱為帶過兵!
虞翻雖然帶過兵,但確實也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戰績,此時被荀諶咄咄相逼,哪裏敢輕易承認,這種場合,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方抓住把柄,
可他不說話,荀諶可沒有什麽放過他的意思,
隻見其冷哼一聲道,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管是孔明還是子龍,都要為自己麾下士卒的性命考慮!”,
“現如今前線戰況焦灼,我主大仁大義,不忍荊州陷入戰亂,即便我軍處於優勢,也毅然決然的派我前來求和,這就是最大的誠意!”,
“按照仲翔公所說,難不成隻有我軍棄甲拋戈,引頸受戮才能算作誠意嗎?”,
荀諶袖子一甩,冷麵說道,
“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
虞翻被荀諶一番論斷氣的不輕,
“先生說的好聽,可歸其根本,不過是虛情假意之言!”,
“你主若是真有誠意兩相罷鬥,不如先將子明將軍歸還江東,以示誠意!”,
“先生這叫什麽話?”,
荀諶依舊不慌不忙,鎮定自若的說道,
“呂子明白衣過江在先,我主想要講和在後,這二者豈能一概而論,假設一人身材過胖,晚上下定決心節食,先生卻讓他講早飯吐出來,豈不是強人所難?”,
“你......”,
虞翻被荀諶氣的一口老血卡在喉嚨,上上不去下下不來,實在難受的緊,
其實在場的眾人都明白,
真正胡攪蠻纏的,正是這荀諶荀友若,可人家偏偏天生了這麽一副好口才,就算是胡攪蠻纏,也依然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實在是氣的一眾江東群臣不知如何是好,
現在的問題已經擺在了眾人的臉上,
他們這些江東文士的確是想要講和,但絕對不能如此輕易的就讓荀諶得逞,一旦那樣,江東撈到的好處實在有限,反倒不如繼續打下去!
一定要殺殺這荀友若的威風,
江東群臣的心裏如是想到,
隻見一儒生模樣的中年男子跨上一步,拱手說道,
“友若先生這番說辭,未免有些太過強詞奪理!”,
“哦?”,
荀諶不慌不忙,扭頭看向張昭,
“敢問閣下名諱?”,
“張昭,張子布見過友若先生!”,
張昭的名諱,荀諶自然聽過,隻見其當即拱手迴禮,恭敬說道,
“原來是身為江東長使,撫順中郎將的子布先生!”,
“不敢當,不敢當!”,
張昭笑著岔開話題,隨後自顧自的說道,
“先生一直在強調你主劉玄德如何仁義,可這些年來卻一直東征西討,討袁術、戰袁紹、爭劉表,可謂是四處燃起戰火,哪裏有仁義之德?”,
“今曹操手握天子詔令,與我江東締結聯盟,此乃君之大義,劉玄德素以仁義立身,卻不奉天子詔令,逆而行之,與吾等為敵,這些暫且不說,”,
“我主已經與曹操締結盟約,相信先生定然也有所耳聞,現在先生一句話便要我主背信棄義,舍盟約而不顧,會不會有點太想當然了?”,
張昭這話說的漂亮,
按照他的這番說辭,孫權跟曹操的聯盟根本就不是什麽利益上的捆綁,而是變成了奉行天子詔令的忠心之舉,並且張昭也並未把荀諶的路給堵死,他暗示的十分明顯,隻要荀諶能代表劉備許諾出足夠的利益,他們江東就能立刻與劉備罷手言和,甚至於臨陣倒戈,相助其對付曹操!
這一番話,既給足了孫權麵子,又沒有將話說死,實在是厲害的緊,
若是一般的使臣遇見這種話術,定然先是為自家主公辯解一番,隨後許以重利,自然可以輕而易舉的達成協議,
但荀諶不同,
以求和之名,行亂內之實,他荀諶此行,講和的結局他要,江東內亂的結局,他同樣也要!
他從一開始,
就是來他媽掀桌子的!
“子布先生,如何能說出此等無父無君之言?”,
“嗯?”,
張昭整個人一愣,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荀諶,他都已經把話說成這樣了,還能挨罵?
可還不等他多想,
荀諶隨即開口道,
“那曹操手握天子,狐假虎威,名為漢室將軍卻對天子沒有一絲尊敬,其挾天子令諸侯之事,天下人人盡知且人人得而誅之!”,
“子布兄祖祖輩輩食漢祿,為漢臣,如此令天子蒙羞之詔令,子布兄卻奉若珍寶,慷慨陳詞,此等言論,難道還不是無父無君之言?!”,
“你!”,
張昭剛要出言反駁,可荀諶又哪裏會給他機會,當即揮手說道,
“那曹操狼子野心,今日他想要荊州,便有攻伐荊州的天子詔令,來日他想襲江東,難道就不會有攻伐江東的天子詔令嗎?”,
“若是有那一天,是不是江東上上下下,都要俯首稱臣,任人宰割?”,
“放肆!”,
隻見江東文臣席上又出一人,
“你所言所論,皆為一派胡言,不據經典,實在不足為道!”,
“荒謬!”,
上了勁的荀諶甚至連來人的姓名都懶得問,直接出言反駁道,
“《論語》之中,大多為孔聖人親口所言所論,我且問你,那些聖人言語又據何經?引何典?”,
“開口子曰,閉口古訓,嘴裏之乎者也然而腹中空無一物, 如此迂腐之人,莫要與我爭論!”,
“好了!”,
孫權聽的頭疼,連忙出聲打斷,
他本來想的是讓江東群臣與之爭論,主和派爭的利益多,他就主和,如若不然,那便主戰,可誰知道,江東這麽多文臣,竟然被一個荀諶壓著罵,實在是讓他有些聽不下去,
隻見孫權幽幽開口道,
“荀友若,你是來我江東逞威的嗎?”,
“迴將軍話!”,
荀諶挺直腰部,昂然而道,
“不敢當!”,
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