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用兵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襄陽城,
政務廳,
包括諸葛亮在內,所有襄陽城內尚存的謀士都匯聚在了政務廳中,不為別的,隻為了揣摩江東的意圖,
劉備坐在主位之上,麵色沉重,
他也不曾想到,
原本僅僅是想來與關羽見上一麵,順便派遣些兵力讓荊州更加穩固,哪曾想正好趕上東吳動起了歪心思,
“伯川!”,
劉備看著桌案上的地形圖,鄭重說道,
“自從子瑜先生迴去以後,東吳就開始在廬江一帶集結兵力,雖然他名義上是要攻打汝南,可廬江緊挨著壽春,那可是咱們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不可不防啊!”,
“絕不會是汝南!”,
不等李憂說話,郭嘉便立刻斷言道,
“汝南一麵環山靠荊州,隻有一條崎嶇山路能通新野,另一麵直接與許昌和壽春接壤相鄰,孫權就算取得汝南,也隻能屯兵固守,”,
“隻要稍有不慎,就會被曹操從新野和許昌兩麵夾攻,費盡周折取汝南,不智!”,
“江東兵馬,都聽周瑜的調度,美周郎之名響徹江東,斷不會如此短視!”,
“嗯......”,
劉備點了點頭,抬手示意郭嘉繼續說下去,
後者也不含糊,
直接湊上來與劉備一同看向地形圖,
“廬江在江夏與壽春的交界之地,隻要孫權取下六安城,壽春與江夏就會立刻斷了聯係,”,
“這孫權,進,可取合淝以圖壽春,”,
“退,可奪靳春以圖江夏,”,
“怎麽他都不虧啊!”,
“倒是打的好算盤!”,
劉備冷哼一聲,
他和孫權的同盟,從荊州之戰後,就基本上是形同虛設,雖然雙方都懂些禮數,不會特意差遣使者告知對方同盟作廢,但也都心知肚明,
“唉!”,
李憂歎了口氣,悠悠說道,
“江東世家林立,又各自心懷鬼胎,想要求內穩,要麽就喪失君主威儀,許以重利!”,
“要麽就隻能樹立外敵,轉移矛盾,”,
“和我們對上,早就成了必然的事,隻不過憑周瑜的謀略,費了這麽大周折,若是隻翻起這麽點水花,反倒是令人詫異,”,
“我猜他必有後手!”,
這倒不是李憂信口開河,
現在孫權靠著孫策的餘威定了江東,又在之前從劉表身上撕下了荊州南郡這麽一塊肥肉,他的地盤其實已經和演義中的吳國不差多少,
而唯一與演義之中有差的,
就是周瑜還活著!
李憂知道,像周瑜那等驕傲之人,絕不會允許孫權隻能固守孫策打下來的基業,
劉備一定會被周瑜視為生死大敵,這是一早就注定好了的事,
可李憂並不擔心,
即便周瑜再強,也隻有一個人罷了,
而劉備麾下的謀士,不下周瑜者,一隻手可數不盡!
“我們荊州能有多少兵馬,壽春又有多少兵馬?”,
看著最熟悉荊州的龐統,劉備問出了聲,
“迴主公話!”,
龐統拱手而道,
“不算那兩萬荊州水軍,荊州能調動的兵馬越有五萬人馬,壽春城內約有三萬人馬!”,
“但是根據文和先生暗探所報,此時的廬江,幾乎集結了江東所有步足,足足七萬之眾!”,
“這就對了!”,
賈詡冷冷一笑,
“特意派子瑜先生出使荊州,怕的就是我們注意不到他們的動向,這是要引我們調兵啊!”,
“這是陽謀啊!”,
許攸皺眉分析道,
“若是我軍往壽春調兵,荊州必然空虛,若是我軍按兵不動,七萬大軍撲向壽春,張遼將軍則危矣!”,
眾人解釋點頭不語,唯有李憂一言難盡的看向許攸,
張遼打江東,
能危?
你危了他都不會危!
隻不過李憂沒有說出口,畢竟打孫權八百精兵或許就夠了,打周瑜,那可真不能說出這等狂妄之言,
“為什麽要調兵壽春?”,
沉默良久的徐庶當即說道,
“我們完全可以增兵江夏,若是周瑜真的謀圖壽春,我軍完全可以進攻廬江,圍魏救趙,壽春之圍自解!”,
“可周瑜不會連這都看不出來的!”,
賈詡撓著頭說道,
“一定有什麽我們還不知道的陰謀已經開始了,冒然行事,極容易掉進敵方的陷阱!”,
“若是讓我說,還是靜觀其變.....”,
“報!”,
一名士卒匆匆跑到了政務廳中,單膝跪下,
“稟告主公!”,
“前方斥候傳來信報,曹操分兵四路,攻過來了!”,
“什麽!”,
劉備大驚失色,
“快將信報呈上來!”,
“諾!”,
士卒上前一步,直接將信報遞呈上來,放在劉備的桌案上,劉備連忙示意李憂等人上來一同觀看,
這種危急關頭,實在不適合再去講什麽君臣規矩,
李憂湊到劉備身後,探頭去看信報上的文字,
夏侯惇、夏侯淵,領兵一萬,從新野出竟陵,直奔江夏!
李典、樂進,領兵一萬,從汝南出汝陰,威逼壽春!
徐晃、滿寵,領兵五千,從汝南走小路,靠向新野!
許褚、曹純,領八千騎卒,從許昌殺出,動向不明!
“嗯......”,
劉備雙手伏案,神情肅穆,
“情勢不妙啊!”,
“怪不得周瑜在廬江集結兵力,原來後手在這呢!”,
“主公不必驚慌!”,
諸葛亮難得當了一迴謀士,冷靜說道,
“曹操雖然向我方用兵,可一來無大義名號,二無精兵強將,曹純乃是虎豹騎的統領,可卻未曾動用虎豹騎的一兵一卒,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曹操主要的用兵方向,還是漢中,以我拙見,曹操定然是被周瑜用什麽方法裹挾而不得不出兵,這樣沒有決勝之態的用兵,退之不難!”,
“我軍目前的真正大敵,還是江東周瑜!”,
“且不管周瑜是用什麽方法讓曹操出兵的,可曹操已經動了,不管周瑜有什麽陰謀詭計,都藏不住了!”,
“報!”,
正在諸葛亮謀劃之際,又一士卒匆匆而入!
“啟稟主公!”,
“周瑜親帥三萬江東水軍,”,
“奔夏口港而來!”,
......
政務廳,
包括諸葛亮在內,所有襄陽城內尚存的謀士都匯聚在了政務廳中,不為別的,隻為了揣摩江東的意圖,
劉備坐在主位之上,麵色沉重,
他也不曾想到,
原本僅僅是想來與關羽見上一麵,順便派遣些兵力讓荊州更加穩固,哪曾想正好趕上東吳動起了歪心思,
“伯川!”,
劉備看著桌案上的地形圖,鄭重說道,
“自從子瑜先生迴去以後,東吳就開始在廬江一帶集結兵力,雖然他名義上是要攻打汝南,可廬江緊挨著壽春,那可是咱們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不可不防啊!”,
“絕不會是汝南!”,
不等李憂說話,郭嘉便立刻斷言道,
“汝南一麵環山靠荊州,隻有一條崎嶇山路能通新野,另一麵直接與許昌和壽春接壤相鄰,孫權就算取得汝南,也隻能屯兵固守,”,
“隻要稍有不慎,就會被曹操從新野和許昌兩麵夾攻,費盡周折取汝南,不智!”,
“江東兵馬,都聽周瑜的調度,美周郎之名響徹江東,斷不會如此短視!”,
“嗯......”,
劉備點了點頭,抬手示意郭嘉繼續說下去,
後者也不含糊,
直接湊上來與劉備一同看向地形圖,
“廬江在江夏與壽春的交界之地,隻要孫權取下六安城,壽春與江夏就會立刻斷了聯係,”,
“這孫權,進,可取合淝以圖壽春,”,
“退,可奪靳春以圖江夏,”,
“怎麽他都不虧啊!”,
“倒是打的好算盤!”,
劉備冷哼一聲,
他和孫權的同盟,從荊州之戰後,就基本上是形同虛設,雖然雙方都懂些禮數,不會特意差遣使者告知對方同盟作廢,但也都心知肚明,
“唉!”,
李憂歎了口氣,悠悠說道,
“江東世家林立,又各自心懷鬼胎,想要求內穩,要麽就喪失君主威儀,許以重利!”,
“要麽就隻能樹立外敵,轉移矛盾,”,
“和我們對上,早就成了必然的事,隻不過憑周瑜的謀略,費了這麽大周折,若是隻翻起這麽點水花,反倒是令人詫異,”,
“我猜他必有後手!”,
這倒不是李憂信口開河,
現在孫權靠著孫策的餘威定了江東,又在之前從劉表身上撕下了荊州南郡這麽一塊肥肉,他的地盤其實已經和演義中的吳國不差多少,
而唯一與演義之中有差的,
就是周瑜還活著!
李憂知道,像周瑜那等驕傲之人,絕不會允許孫權隻能固守孫策打下來的基業,
劉備一定會被周瑜視為生死大敵,這是一早就注定好了的事,
可李憂並不擔心,
即便周瑜再強,也隻有一個人罷了,
而劉備麾下的謀士,不下周瑜者,一隻手可數不盡!
“我們荊州能有多少兵馬,壽春又有多少兵馬?”,
看著最熟悉荊州的龐統,劉備問出了聲,
“迴主公話!”,
龐統拱手而道,
“不算那兩萬荊州水軍,荊州能調動的兵馬越有五萬人馬,壽春城內約有三萬人馬!”,
“但是根據文和先生暗探所報,此時的廬江,幾乎集結了江東所有步足,足足七萬之眾!”,
“這就對了!”,
賈詡冷冷一笑,
“特意派子瑜先生出使荊州,怕的就是我們注意不到他們的動向,這是要引我們調兵啊!”,
“這是陽謀啊!”,
許攸皺眉分析道,
“若是我軍往壽春調兵,荊州必然空虛,若是我軍按兵不動,七萬大軍撲向壽春,張遼將軍則危矣!”,
眾人解釋點頭不語,唯有李憂一言難盡的看向許攸,
張遼打江東,
能危?
你危了他都不會危!
隻不過李憂沒有說出口,畢竟打孫權八百精兵或許就夠了,打周瑜,那可真不能說出這等狂妄之言,
“為什麽要調兵壽春?”,
沉默良久的徐庶當即說道,
“我們完全可以增兵江夏,若是周瑜真的謀圖壽春,我軍完全可以進攻廬江,圍魏救趙,壽春之圍自解!”,
“可周瑜不會連這都看不出來的!”,
賈詡撓著頭說道,
“一定有什麽我們還不知道的陰謀已經開始了,冒然行事,極容易掉進敵方的陷阱!”,
“若是讓我說,還是靜觀其變.....”,
“報!”,
一名士卒匆匆跑到了政務廳中,單膝跪下,
“稟告主公!”,
“前方斥候傳來信報,曹操分兵四路,攻過來了!”,
“什麽!”,
劉備大驚失色,
“快將信報呈上來!”,
“諾!”,
士卒上前一步,直接將信報遞呈上來,放在劉備的桌案上,劉備連忙示意李憂等人上來一同觀看,
這種危急關頭,實在不適合再去講什麽君臣規矩,
李憂湊到劉備身後,探頭去看信報上的文字,
夏侯惇、夏侯淵,領兵一萬,從新野出竟陵,直奔江夏!
李典、樂進,領兵一萬,從汝南出汝陰,威逼壽春!
徐晃、滿寵,領兵五千,從汝南走小路,靠向新野!
許褚、曹純,領八千騎卒,從許昌殺出,動向不明!
“嗯......”,
劉備雙手伏案,神情肅穆,
“情勢不妙啊!”,
“怪不得周瑜在廬江集結兵力,原來後手在這呢!”,
“主公不必驚慌!”,
諸葛亮難得當了一迴謀士,冷靜說道,
“曹操雖然向我方用兵,可一來無大義名號,二無精兵強將,曹純乃是虎豹騎的統領,可卻未曾動用虎豹騎的一兵一卒,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曹操主要的用兵方向,還是漢中,以我拙見,曹操定然是被周瑜用什麽方法裹挾而不得不出兵,這樣沒有決勝之態的用兵,退之不難!”,
“我軍目前的真正大敵,還是江東周瑜!”,
“且不管周瑜是用什麽方法讓曹操出兵的,可曹操已經動了,不管周瑜有什麽陰謀詭計,都藏不住了!”,
“報!”,
正在諸葛亮謀劃之際,又一士卒匆匆而入!
“啟稟主公!”,
“周瑜親帥三萬江東水軍,”,
“奔夏口港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