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吱~


    下邳城政務廳的大門被猛地推開。


    秋風裹挾著涼意,吹入政務廳的大門,賈詡冷不丁的打了個哈欠,手中的筆一斜,在紙上畫了個大大的斜杠。


    “啊!”,賈詡單手扶額,痛苦萬分,“我寫了半天的討賊檄文,就這麽沒了!”


    賈詡氣的牙顫,


    抬起頭盯著罪魁禍首。


    呂布大搖大擺的走進了政務廳,平靜的和賈詡對視。


    “無所謂,我會重寫!”


    賈詡堆起笑臉,看的呂布有些不適,側過身子,走到角落,盤坐在地上,掏出竹簡,很快便入了神。


    賈詡長出一口氣,背後發涼的感覺他不喜歡,那讓他覺得不安,好像渾身爬滿了螞蟻,可偏偏在呂布身邊,總是能有這種感覺。


    可惡!


    賈詡在心裏默默恨到,手裏卻勤快的又抽出一張紙,提筆繼續。


    嘎吱~


    秋日的寒風再次吹在賈詡的懷裏,一個哆嗦,還未動筆的白紙,又不能再用了。


    手中的筆被賈詡捏出了聲響,抬眼看去,李憂郭嘉二人正與之對視。


    隻見李憂和郭嘉皆是訕訕一笑,隨後當做無事發生。


    “你們倆個!”,荀攸不知何時站到了二人身後,冷不丁的一句話差點將李憂嚇死。


    “一大早你二人就不見蹤影,一來又開始搗亂,怎麽著,誠心的?”


    “哪裏哪裏。”


    “過獎過獎。”


    “那是誇你們嗎!”,荀攸攥緊了拳頭,心中暗暗的告誡自己,自己是個文臣!


    “公達切勿動怒。”,李憂眼看大事不妙,正想辦法去轉移話題,正巧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呂布,“奉先怎麽來的這麽早?”


    “古語有雲,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


    “可以了,可以了。”


    李憂連忙將呂布的話打斷,不管多少次,每次呂布這麽和他說話都會弄得他一身的雞皮疙瘩。


    “你們有空在這裏插科打諢,不如好好想想怎麽攻下壽春!”


    荀攸白了李憂一眼,再任由他這麽胡言亂語下去,不知何時才是個頭。


    “袁術屯兵壽春,死守城門,拒不出戰,實在是讓人無計可施啊。”,諸葛亮羽扇輕搖,少年老成的說道,“不過,那壽春倒也不是真的銅牆鐵壁。”


    諸葛亮頓了頓,似是有些猶豫。


    “內部!”


    郭嘉和李憂異口同聲的說道。


    “可是咱們這裏,哪裏有能夠詐降的人啊?”,李憂話說一半,突然眸子一轉,徑直的看向呂布。


    “我倒是沒什麽問題。”,呂布抬頭看了一眼李憂,隨後有低頭繼續看書,似乎這件事與他完全沒有關係。


    “倒是個好主意!”,郭嘉沉思片刻,點了點頭。


    袁術剛剛經曆戰敗,損兵折將,呂布在虎牢關下之勇,名震天下,想來此時投奔,肯定正中袁術下懷。


    “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李憂手指摩挲著下巴,“我懂了,奉先詐降之前可以先認玄德公為義父,然後再去,這樣就甚為合理了!”


    後背一陣發涼,李憂被呂布冰冷的眼神掃過,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


    政務廳裏,往日都是一群文人,不管他怎麽胡說八道,也不會有人動手,畢竟文人多少還是要些風骨的。


    可眼前這位就不一樣了,真發起狠來打你一頓,你也沒什麽辦法,就算去玄德公那告狀,也是自己挑事在先。


    總讓玄德公拉偏架,可不是什麽好習慣。


    “你要是想死,可以直說。”,呂布放下手中書簡,“不過你要是願意,我可以讓玲兒拜你為義父,以咱們的關係,簡直是再妥當不過了,不知伯川意下如何啊?”


    “別別別,”,李憂摸了摸鼻子,在呂布這碰了一鼻子灰,還無法反駁,真是怪事。


    “是在下失言,還請奉先將軍莫怪,收玲兒為義女,那是萬萬使不得的,還請奉先不要再提。”


    “玲兒?”,呂布看向李憂的眼神更加不善,“想不到伯川和小女私交甚密,都叫上玲兒了?”


    “今兒個天真不錯......”


    “誒......”,荀攸歎了口氣,著實感到心累,“伯川你要是有空插科打諢,不如好好想想怎麽破袁吧,奉先詐降的確是一步妙棋,但是用來對付袁術這等庸才,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啊?”


    李憂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呂布現在,別說是詐降袁術,就是詐降袁紹,在李憂看來,成功率也有八成,這麽一個大殺器用來對付袁術,著實有些大才小用。


    “可是,除了奉先將軍,我們也確實沒什麽可用的人啊,”,郭嘉攤手說道,“說句自誇的話,咱們這些人都跟著玄德公幾年有餘,算得上是成名已久。”


    “像咱們這種人去詐降,就要編故事,在玄德公那受了什麽委屈,過的多麽壓抑,最後怎麽想到投奔袁術,隻要差了一環,就前功盡棄,還有性命之危!”


    “其實孔明到是合適的緊,才學過人,聰明機警,又不出名”,郭嘉看向孔明,後者緊張的坐直了身子,“隻可惜孔明尚且年幼,袁術又是個庸主,估計剛見到袁術,就得被斬了。”


    正在郭嘉哀聲歎氣之時,一旁的賈詡慢慢悠悠的開了口。


    “倒是有一人,北海人氏,素有論才。”,賈詡思慮了一下繼續說道,“此人是本來就在徐州任職,後經陶謙引薦到玄德公的麾下,目前好像就在下邳!”


    “此人是誰?”


    李憂好奇的問道,陶謙的麾下,他就知道一個陳登,乃是徐州的典農校尉,其餘人他還真沒注意過


    “此人名喚孫乾,字公佑。”


    “哦?”


    李憂腦海中劃過這個名字,瞬間就有了計較。


    演義之中,孫乾一直跟隨劉備四處流浪,乃是劉備最早的謀士班底之一,能言善辯,確實是個人才。


    “那此人現在何處?”


    “我差人去喚。”


    賈詡微微一笑,隨後低頭接著寫他的討賊檄文。


    提筆落字,似乎是覺得有些不妥,輕聲歎氣,又將紙團成一團。


    “又得重寫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損文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損文香並收藏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