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軍營。


    中軍大帳。


    一眾文武皆聚於此。


    擊鼓聚將,這在劉備的軍中已經很久沒發生過了。


    劉備在李憂和郭嘉的帶領下,不知不覺間就散漫的很。


    平日裏,即便軍中有事相商,也是互相通傳一聲就可。


    連上次馳援徐州與曹操爭鋒之時,都未曾見劉備這麽重視。


    因此今日,眾將皆是著甲佩劍,連呂布都是一身戰甲附身。


    “諸位將軍!”


    “揚州袁術無道,篡漢稱帝,將大漢臉麵置於地上,將我等大漢臣子視若草芥,人人得而誅之!”


    “此等偽帝,如今竟敢進犯徐州。”


    “諸位將軍,可願隨我迎敵?”


    劉備立於主位,不怒自威,竟隱隱有了些諸侯霸氣。


    “願為玄德公效死!”


    眾將皆是應聲作答。


    “公達,徐州的形勢你最了解,你來詳細說明一下吧。”


    “諾!”


    荀攸上前一步,將手中地圖緩緩的攤開在桌上。


    “袁術兵分七路,封張勳為大將軍,紀靈為七路救援應使。


    分別向下邳、小沛、琅琊等地進軍,現在很可能已經在行軍路上了,已經可以說得上是十萬火急了。”


    荀攸抬頭看了一眼劉備,見劉備點了點頭,於是繼續說道:“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即刻支援子義,決不能讓戰火延綿至徐州境內。”


    劉備雙手伏案,兩眼直勾勾的盯著地圖,神色中的決心不言而喻。


    “袁術此人最是狼子野心,決不能讓徐州百姓落入此僚手中!”


    “隻是不知該派哪位將軍迎敵?”


    劉備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眼睛都直勾勾的盯著李憂。


    整個平原城,不論文臣還是武將,都知道這李伯川最會識人,什麽人在什麽位置上合適,一眼便知,從未出過差池。


    因此但凡涉及戰事,參展將領的人選基本上都以他的意見為準。


    所有的武將看向李憂,每個人都是兩眼放光。


    李憂看著一個個如同餓狼般的眼神,心中的壓力頓時倍增。


    他的本事,無非就是以他穿越者的眼光,利用早已經提前洞悉的天下大勢,壓的其他人喘不過氣。


    但是真要論起派兵布陣,李憂實在是有些不敢妄言。


    這種時候他真的有些理解郭圖,坐擁高位者,自有其不易。


    李憂沉思良久,眼神飄忽不定,最後終究是下定了決心說道:“啟稟玄德公。”


    “袁術坐擁天下最富庶的揚州,兵馬眾多,不全力應對恐怕會有風險。”


    “而且其兄袁紹,剛在我們的手上吃了個悶虧,一直都在伺機報複。”


    “若是平時,我們絕對不可能將空虛的平原暴露在袁紹的視野之下。”


    “可如今正好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不管如何,隻要我們征討袁術,就算是為了避嫌,袁紹也隻能看著兵力空虛的平原發呆。”


    李憂斟酌著分析道,袁紹就算再怎麽昏聵,也決不能在此時向劉備出手。


    且不說雄踞幽州的公孫瓚不是什麽省油的燈,時時刻刻都有可能和其決出河北霸主的位子。


    就單單論袁術稱帝一事。


    我們討伐袁術,你偷襲我們老家?


    說好聽的叫目光短淺,胸無長物;說不好聽的就是漢賊!


    若是別人稱帝,李憂沒準還會掂量掂量,但是偏偏稱帝的是袁術袁公路。


    怎麽著,你袁紹是向你的族弟稱臣了?


    以袁紹對於聲名的看重,與其這樣還不如殺了他來的痛快。


    “好!”


    劉備根本沒有反駁的意思,李憂的想法簡直與他不謀而合。


    篡漢之賊,人人得而誅之,那用的著什麽瞻前顧後,全力而為,最是對他劉備的胃口。


    “自我劉備拜領青州牧,寸功為立,遲遲未能上報天恩。”


    “今日我劉備,就要廢了這個偽帝,再續我大漢四百年天威!”


    “諾!”


    眾人皆是應聲,但隻有郭嘉瞥到了李憂竟然有些出神,連忙用手肘懟了懟李憂,這才讓他反應了過來,連忙應聲附和。


    “怎麽了?可是有什麽不妥之處?”


    郭嘉趁沒人注意,小聲的像李憂詢問。


    “奉孝不用擔心,我隻是想到一些事情,有些出神。”


    見李憂不願細說,郭嘉也沒有追問,畢竟李憂有些小秘密的事,早就在平原的謀士圈子裏傳開了。


    而眾人也都聽之任之,雖然都對李憂的秘密充滿了好奇,但是也都並未深究。


    不過每個人在背後嚐試弄清楚而所做出的努力,那就是不足為外人道也了。


    其實根本就沒有郭嘉想的那麽複雜,李憂隻是被劉備所說的話觸動了。


    即便劉備如今,坐擁青州基業,連陶謙的徐州也在其兵力部署之下。


    但他劉玄德仍然自認漢臣,並且立場十分堅定。


    這也讓李憂有些惆悵。


    挾天子以令諸侯。


    以劉備如今的身家,若是能成功的挫敗袁紹,沒有人能比他更適合做這件事,連目前的曹操也不行。


    可李憂明白,若是讓劉備收複了洛陽,那才叫麻煩大了。


    不管是劉備,還是曹操,漢天子在這二人眼中,都如同一柄鑲滿寶器的長劍。


    區別再於若是此劍在劉備的手中,隻能束之高閣。


    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懸於頭上,時時刻刻都要因為此劍束手束腳。


    但若是此劍在曹操的手中。


    能殺人!。


    這就是梟雄的好處,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想天下人負可不是曹操隨便說說的,他是真的將這句話作為人生信條貫徹了一輩子。


    這點到是與李憂有些不謀而合。


    隻要老子沒有底線,就沒有任何人能奈何的了我。


    大戰前夕,茲事體大,必須事無巨細的將事事都敲定下來,沒有任何人能比生來就心思縝密的荀攸更為合適。


    李憂沒有絲毫的猶豫,便高風亮節的向劉備推舉荀攸為此戰的軍師。


    劉備麾下,賈詡善陰謀,郭嘉多奇策,唯獨荀攸皆有涉獵,乃是天下間少有的全才。


    連李憂都曾將其比作商朝的比幹,天生就有一顆七巧玲瓏心。


    劉備輕輕的用手指在地圖上劃過,停在了被荀攸著重強調的地方。


    琅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損文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損文香並收藏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