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繞了個山圈圈!
三國:我,神謀鬼算李伯川 作者:墨損文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禪下令過後,
很快,
便有數名百姓自告奮勇的上前征召,主動請纓讓自己隨軍指路,這裏麵有經常上山采藥的,有進山打獵的,有上山伐木的,總而言之,這些百姓對那山內的路徑極為熟悉,都想為劉禪當那探路前卒,
這些人,有是真心感恩劉禪對百姓恩惠的,也有想要靠著功績建功立業,一步登天的,但劉禪並不在意這些,從小,李憂就教過他,君子論跡不論心,若是論心無完人,
不管這些百姓的目的為何,隻要是來幫他的,劉禪就來者不拒,皆收在軍中,向那山開拔而去,
這山可不算什麽小山,而是赫赫有名的溫迪亞山,舊稱文底耶山,印度教聖山之一,在吠陀和神話史詩中常有提及,高六百米,聽上去是平平無奇,但要論長,可是足足東西縱橫延伸兩百裏,若是存心在其中藏主不出,那是當真難找難尋,乃是藏軍的天賜寶地,
尤其是那連綿不絕的山巒,別說搜查了,光是看上一看,就讓人心裏發怵,若無熟悉山路之人引導,怕是就算有千般本事,也難在其中存活下來,
山中,
一處不起眼的洞穴裏,隱隱發出陣陣微弱的火光,
“我說禪哥啊,快活,當真是快活!”,
隻見張苞大大咧咧的走入這山洞之中,輕笑說道,
“這幾天來,真是把那四萬大軍給溜慘了,追了咱們這麽多天,連根毛也未曾碰得,這感覺,簡直比打了勝仗還要舒服的多!”,
“嗬嗬,”,
見狀,劉禪輕笑一聲,
“說到底,還是仗著文和先生的死士傳信,雖說因為其人數有限,三四天隻能得一名死士傳來的消息,但對於目前來說,已然是夠的!”,
這話一出,
張苞關興二人皆是頻頻點頭,深以為然,
沒辦法,
就算劉備和曹操兩位大佬下定決心讓劉禪自己渡過這難關,麾底下的人也不可能全部聽之任之,就拿這賈詡舉例子,好不容易養出一個這麽好的少主,憑劉禪的性子,隻要能夠登上那個位置,必然能夠讓賈詡後半輩子安安穩穩,
他賈詡活一輩子,就想求一個穩,哪裏可能甘心讓劉禪親自涉險境,於是下令東南戰場上的全部死士,皆要以劉禪的安危為重!
這個命令,當然會令死士增加不少暴露的風險,隻不過,所幸這貴霜軍蹤跡也不是什麽難探得的消息,用不著那些潛伏極深的探子,每過三四天暴露一個尋常死士去劉禪那通風報信即可,反正他們的職位也不過是尋常士卒,去了劉禪那也就不迴貴霜軍了,反正也沒什麽可惜的不是?
於是,
在賈詡麾下死士的幫助下,劉禪幾乎是實時掌握那四萬前軍的行軍路線,知己知彼下,想要躲著,如何會難?
這地界,畢竟還是貴霜的地界,雖說有百姓為他們引導指路,但人家四萬貴霜軍中總不可能出不來幾個識得山路的本地人,隻不過消息泄露的緊,就算他們熟知山路,也在這山中被劉禪繞了一圈又一圈,當真是個暈頭轉向,追了半天,最後又迴到了原處,
雖然沒追上劉禪,但也不算一無所獲,最起碼,肯定是累著了!
“我說禪哥也莫把這些功勞都歸在我那師父頭上啊!”,
一聲輕喚從洞外傳來,三人抬頭一看,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好長時間沒露麵的郭奕,其身後跟著那人,正是賈穆!
這二人,一人之前負責建設村莊,一人負責探查消息,因此這麽多日來,一直忙的來不及歇腳,直到劉禪帶著大軍遁入山中,才算抽出空來,
隻見郭奕輕笑一聲,拱手說道,
“這裏麵有不少死士,可是我親自培養的,到時候禪哥可也得記我一功才行啊!”,
“理所應當!”,
劉禪笑著點了點頭,隨即看向郭奕,輕聲說道,
“倒是郭奕兄弟,隨我入山,當真辛苦,若是覺著身上有不妥之處,可別隱瞞,我自差軍醫為你診治,”,
“禪哥這是怕我遭不住啊!”,
郭奕歎了口氣,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當然知道劉禪為什麽會特意說出這話,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父親郭嘉的“虛弱”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甚至覺得郭奕也繼承了一部分其父的體質,所以才會突然發問,怕他在軍中風餐露宿,哪天直接暴斃,讓他沒法迴去和郭嘉交代,
但這種事,哪裏能是先天的,郭嘉之前之所以體虛,還不是因為其年少風流,可郭奕哪裏能有這種經曆,有他那個知書達理的娘親在,郭奕道目前為止,可是還不知道青樓裏麵長什麽樣子,所以在體質上,自然也就要強上許多,
“放心吧,若是真頂不住了,我會提前和禪哥說的!”,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劉禪頷首點頭,眼前的戰局依然開始明朗,他最怕的,就是他麾下這些兄弟沒能挺到勝利的來臨,畢竟該說不說,這在山中躲藏的日子,確實不是一般的苦,平日裏又不敢大規模的埋鍋造飯,怕那煙火引來敵軍,連水也是喝的生水,這段時間,眾人可是沒少鬧肚子!
“行了,禪哥!”,
隻見賈詡微微一笑,輕聲說道,
“有我照看,郭奕出不了什麽事,隻是咱們大軍在這山中也繞了許久,是不是不該再拖了?”,
“當然!”,
劉禪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雖說眼下著四萬大軍讓他們玩的團團轉,但他們遁入這山中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怕是不過幾日,二十萬大軍就要全部開拔至此,
他劉禪能夠仗著死士和地理溜暈四萬大軍,但想讓二十萬大軍也沾不到邊,可是萬萬不能的,
想到這裏,
劉禪立刻看向關興、張苞二人,
定聲說道,
“傳我軍令!”,
“明日一早,埋鍋造飯,吃個十成飽,”,
“待士卒吃飽喝足後!”,
“便是我大漢反攻之機!”,
......
很快,
便有數名百姓自告奮勇的上前征召,主動請纓讓自己隨軍指路,這裏麵有經常上山采藥的,有進山打獵的,有上山伐木的,總而言之,這些百姓對那山內的路徑極為熟悉,都想為劉禪當那探路前卒,
這些人,有是真心感恩劉禪對百姓恩惠的,也有想要靠著功績建功立業,一步登天的,但劉禪並不在意這些,從小,李憂就教過他,君子論跡不論心,若是論心無完人,
不管這些百姓的目的為何,隻要是來幫他的,劉禪就來者不拒,皆收在軍中,向那山開拔而去,
這山可不算什麽小山,而是赫赫有名的溫迪亞山,舊稱文底耶山,印度教聖山之一,在吠陀和神話史詩中常有提及,高六百米,聽上去是平平無奇,但要論長,可是足足東西縱橫延伸兩百裏,若是存心在其中藏主不出,那是當真難找難尋,乃是藏軍的天賜寶地,
尤其是那連綿不絕的山巒,別說搜查了,光是看上一看,就讓人心裏發怵,若無熟悉山路之人引導,怕是就算有千般本事,也難在其中存活下來,
山中,
一處不起眼的洞穴裏,隱隱發出陣陣微弱的火光,
“我說禪哥啊,快活,當真是快活!”,
隻見張苞大大咧咧的走入這山洞之中,輕笑說道,
“這幾天來,真是把那四萬大軍給溜慘了,追了咱們這麽多天,連根毛也未曾碰得,這感覺,簡直比打了勝仗還要舒服的多!”,
“嗬嗬,”,
見狀,劉禪輕笑一聲,
“說到底,還是仗著文和先生的死士傳信,雖說因為其人數有限,三四天隻能得一名死士傳來的消息,但對於目前來說,已然是夠的!”,
這話一出,
張苞關興二人皆是頻頻點頭,深以為然,
沒辦法,
就算劉備和曹操兩位大佬下定決心讓劉禪自己渡過這難關,麾底下的人也不可能全部聽之任之,就拿這賈詡舉例子,好不容易養出一個這麽好的少主,憑劉禪的性子,隻要能夠登上那個位置,必然能夠讓賈詡後半輩子安安穩穩,
他賈詡活一輩子,就想求一個穩,哪裏可能甘心讓劉禪親自涉險境,於是下令東南戰場上的全部死士,皆要以劉禪的安危為重!
這個命令,當然會令死士增加不少暴露的風險,隻不過,所幸這貴霜軍蹤跡也不是什麽難探得的消息,用不著那些潛伏極深的探子,每過三四天暴露一個尋常死士去劉禪那通風報信即可,反正他們的職位也不過是尋常士卒,去了劉禪那也就不迴貴霜軍了,反正也沒什麽可惜的不是?
於是,
在賈詡麾下死士的幫助下,劉禪幾乎是實時掌握那四萬前軍的行軍路線,知己知彼下,想要躲著,如何會難?
這地界,畢竟還是貴霜的地界,雖說有百姓為他們引導指路,但人家四萬貴霜軍中總不可能出不來幾個識得山路的本地人,隻不過消息泄露的緊,就算他們熟知山路,也在這山中被劉禪繞了一圈又一圈,當真是個暈頭轉向,追了半天,最後又迴到了原處,
雖然沒追上劉禪,但也不算一無所獲,最起碼,肯定是累著了!
“我說禪哥也莫把這些功勞都歸在我那師父頭上啊!”,
一聲輕喚從洞外傳來,三人抬頭一看,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好長時間沒露麵的郭奕,其身後跟著那人,正是賈穆!
這二人,一人之前負責建設村莊,一人負責探查消息,因此這麽多日來,一直忙的來不及歇腳,直到劉禪帶著大軍遁入山中,才算抽出空來,
隻見郭奕輕笑一聲,拱手說道,
“這裏麵有不少死士,可是我親自培養的,到時候禪哥可也得記我一功才行啊!”,
“理所應當!”,
劉禪笑著點了點頭,隨即看向郭奕,輕聲說道,
“倒是郭奕兄弟,隨我入山,當真辛苦,若是覺著身上有不妥之處,可別隱瞞,我自差軍醫為你診治,”,
“禪哥這是怕我遭不住啊!”,
郭奕歎了口氣,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當然知道劉禪為什麽會特意說出這話,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父親郭嘉的“虛弱”形象已經深入人心,甚至覺得郭奕也繼承了一部分其父的體質,所以才會突然發問,怕他在軍中風餐露宿,哪天直接暴斃,讓他沒法迴去和郭嘉交代,
但這種事,哪裏能是先天的,郭嘉之前之所以體虛,還不是因為其年少風流,可郭奕哪裏能有這種經曆,有他那個知書達理的娘親在,郭奕道目前為止,可是還不知道青樓裏麵長什麽樣子,所以在體質上,自然也就要強上許多,
“放心吧,若是真頂不住了,我會提前和禪哥說的!”,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劉禪頷首點頭,眼前的戰局依然開始明朗,他最怕的,就是他麾下這些兄弟沒能挺到勝利的來臨,畢竟該說不說,這在山中躲藏的日子,確實不是一般的苦,平日裏又不敢大規模的埋鍋造飯,怕那煙火引來敵軍,連水也是喝的生水,這段時間,眾人可是沒少鬧肚子!
“行了,禪哥!”,
隻見賈詡微微一笑,輕聲說道,
“有我照看,郭奕出不了什麽事,隻是咱們大軍在這山中也繞了許久,是不是不該再拖了?”,
“當然!”,
劉禪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雖說眼下著四萬大軍讓他們玩的團團轉,但他們遁入這山中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怕是不過幾日,二十萬大軍就要全部開拔至此,
他劉禪能夠仗著死士和地理溜暈四萬大軍,但想讓二十萬大軍也沾不到邊,可是萬萬不能的,
想到這裏,
劉禪立刻看向關興、張苞二人,
定聲說道,
“傳我軍令!”,
“明日一早,埋鍋造飯,吃個十成飽,”,
“待士卒吃飽喝足後!”,
“便是我大漢反攻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