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狗兒睡著十分香甜,在夢裏他向自己已經死去多時父母與兄長介紹著他的近況,說如今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讓父母和兄長不要在為其擔心和傷心。


    接著,李狗兒又向自己不幸夭折的妹妹麵帶得意的炫耀起自己的嶄新的軍服,把妹妹嫉妒的哇哇大哭。


    而一旁的父母見狀露出欣慰的笑容,高大的兄長也走了過來揉了揉妹妹的小腦袋,也發出了善意的開朗笑聲。


    生死相隔的一家人,以這樣奇異的方式,在李狗兒的夢中完成了團聚。


    可忽然,一陣地動山搖之後,一條巨大的溝壑平地而起,將李狗兒和亡故的親人分隔兩地,仍平他如何唿喊哭泣也無法與親人重新團聚。


    傷心的李狗兒臉上掛著兩條淚痕,從夢中驚醒,他發現有一個青年正細心的給自己掖著被角。


    朦朧之中,這個青年的身影和自己夢中兄長的身影相互重疊,讓李狗兒有一種還身處夢中的錯覺。


    看著青年這張既熟悉又陌生的麵孔,大夢初醒的李狗兒努力迴想了一下,突然驚覺此人居然是自己的校尉大人!


    惶恐之下,當即就要從床上爬起來,但是孫策卻立刻輕柔的按住了被李狗兒掀起的被子,製止了他這一行動。


    孫策伸出食指豎在自己嘴前,示意李狗兒不要出聲。


    接著,孫策對其溫柔的笑了笑,吩咐李狗兒不要驚慌繼續睡覺,但是李狗兒如何還能睡得著?


    隻能身體僵硬的看著孫策又細致的將被自己弄亂的被角重新塞好。


    最後孫策滿意的看著自己的傑作,對著李狗兒微笑了一下便轉身離開,卻留下心情複雜的李狗兒躺在床上久久不能重新入眠。


    而忙完這一切,和第二班的孫河交接完畢之後。已經是後半夜了。


    但是不知道是年輕健壯的身軀給予的支持,還是心中的野心正在一點點從他的手中化為現實,孫策仿佛不知疲倦一樣,又進入自己專屬的屋舍內,挑燈夜讀,查看起白天呂範撰寫的名冊,努力將其中的每一個名字和麵孔對應起來。


    孫策要求自己將來不光能精準的叫出麾下每一個小兵的姓名,並且還要熟知其人的各項信息,如貫籍,家庭信息,個人喜好之類的。


    不過如今剛剛成軍,孫策目前要求,隻要自己能在短時間內不叫錯小兵的姓名就可以了。


    這雖然是個不起眼的小技巧,但是對被叫出姓名的士兵來說,能被平日裏高高在上的長官記住姓名卻是意義非凡,能迅速拉近自己和士兵之間的距離和隔閡。


    良久之後,孫策放下名冊,又拿起了記載了軍中各項輜重的賬簿查看起來。


    但是這一查看,他的眉頭卻不由得緊皺了起來。


    按照賬簿之上的記載。


    他原有家中的四千斛糧食,除去五百兌換為診金贈與鄧當之後,還餘下三千五百斛。


    後來因為孫策準備離開壽春,權貴們為了幫助孫策成行,紛紛咬著牙破財送災星,又資助孫策糧食一千斛,黃金兩百金,以及各類工匠十人。


    所以,孫策應有糧食四千五百斛,金二百。


    但是,養兵耗費巨大,豈能讓孫策攢下餘財?


    招募士卒,總不能連衣服都要士兵自己預備吧?


    就按照衣、褲、鞋、襪、袍這最基礎的五件套來算,一人也要四千多錢。


    但是一套怎麽換洗?所以怎麽樣也得每人購置兩套吧?這樣算起來一人就是八千多錢。


    再者,江南的初春濕寒無比,一套鋪蓋總是免不了的,鋪蓋雖然裁剪簡單,但是用料卻不比衣物少到哪裏,這樣算起來,一萬錢都止不住。


    孫策軍中雖然有十來個工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一點花費,但是最後綜合算下來,就算衣物這項,一名最普通的士卒起碼就要一萬錢的預算,折合起來就是一人一金。


    所以如此一來,不光孫策剛到手的兩百金沒有焐熱,反而要勻出來一千斛糧食來填補其中的窟窿,如此一來,孫策一下子又重新變得身無分文,而糧食也隻剩下三千五百餘斛。


    雖然,孫策目前的軍隊隻有四百人,而三千五百斛糧食看起來足夠四百人吃上半年的,好像暫時糧草並無危機。


    但是他日後必定時要擴充軍隊規模的,袁術給了孫策校尉的官職,與之相對的就是一營兩千人的名額,而三千五百斛糧食也隻夠兩千人一個月的嚼頭。


    這麽看來三千五百斛糧食又變得緊缺起來。


    現今天下,諸侯並起,諸侯們為了壯大聲勢都會虛報軍隊數量,有一千人便說成兩千人,有兩千人便說五千,有了五千人更是敢號稱數萬大軍。


    而孫策因為自身還比較弱小,暫時還不能撤下袁術的虎皮,所以並不打算學諸侯們虛張聲勢,多報軍隊數量。


    反而因袁術的虎皮如今在揚州這塊地盤能給他行事帶來很多幫助,在孫策根基為穩之前他還打算多披一些時間,因此就不能刺激袁術脆弱的神經,不能多報軍隊數量。


    但是不能多報數量,不代表孫策不能多募軍隊。


    在不公然宣布打臉袁術的情況下,隻要孫策能養得起,即使他多招募一的倍數量。


    也沒人想追究,也沒人敢來追究。


    這樣一來,若是按照兩營兵馬4000人的數量算起來,三千五百斛糧草恐怕連半個月都頂不住。


    所以,就算現在孫策想多招攬一點兵馬也養不起了,四百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他目前的極限了。


    而且,雖說小兵隻要有口糧食就願意為孫策賣命,但是軍隊之中的中高級軍官還是需要發放俸祿的。


    本來按理說,天下所有人的兵馬在名義上都屬於如今被困在關中的小皇帝劉協,而官員們的俸祿自然也是東漢朝廷發放,但如今漢室名存實亡,諸侯們截留了地方的賦稅自行其是,早就不將落難的小皇帝放在眼裏了。


    這天子的軍隊也變成了野心家們的私軍,這發工資的事情也自然落到了他們的頭上,這一點孫策雖然無奈,但也樂見其成,誰叫他自己就是個野心勃勃之徒呢?


    在軍中,隊率以下基本不需發什麽俸祿,隻要打仗之前發些恩賞,若再打了勝仗再給些戰利品就可以糊弄過去,但是從屯長開始,軍官們就是名副其實的公務員了,要足額足月的發放俸祿。


    錢不給夠?誰願意給你賣命?


    也不是每個作者都像風秀一樣,哪怕撲街!哪怕沒人看!哪怕不賺錢!也是要鐵著頭為愛發電的!


    以軍隊為例,屯長秩兩百石(每月三十斛),而軍侯則是秩比六百石(每月六十斛)已經超過了孫策柴桑縣長職務的秩四百石的俸祿(每月五十斛)。


    到了軍司馬一級其俸祿已經漲到了秩比千石(每月八十斛),至於孫策的折衝校尉一職更是到了秩比兩千石(每月百斛)幾乎快要與太守、州牧的秩二千石(每月百二十斛)齊平。


    孫策自從袁術處得到了獨領一軍和一縣的政權,相應的自然也別想著再從袁術處再拿到一毛錢的工資。


    而就算他自己給自己打工不需要工資,但是光手下四個屯長一個月加起來就要二百四十斛糧食,就這還沒算上,暫時空缺的兩個軍侯的工資,若全員滿編,光發俸祿,他現在一個月就要發三百六十斛糧食。


    算起來,現在的軍糧還不夠給手下發夠十個月的工資呢。


    除此以外,按照漢代的工資發放標準,對應的俸祿,有一半發糧食,另一半則發錢。


    糧食,孫策還有一點兒,至於錢,那真是一根毛都沒有。


    小金庫空的,小偷兒見了都要為孫策傷心的哭泣。


    不過孫策雖然頭疼,但是卻不恐慌。


    因為,隻要到了柴桑上任後,他就有了地方的政權。


    而地方的政權自然就包括了財政大權。


    征繳完賦稅之後,隻要象征性的給袁術上繳一點,其餘的就可以截留下來用來養兵和發放官員俸祿。


    以目前柴桑數千戶小幾萬的人口按十個民養一個兵,拉起兩三千人馬還是綽綽有餘的,必要的時候孫策也未必不能窮兵黷武一把,爆兵個五六千的也不是不可能。


    並且,按照孫策的了解,古代官方的人口普查水分還是比較大的,而且越是王朝末年水分越大。雖然如今柴桑明麵上是個窮破的小縣城,但是人口絕對不止紙麵上這麽點兒。


    但是該如何爭取這些隱戶流籍就要看孫策的手腕如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體風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體風秀並收藏霸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