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寅時,天色尚且昏暗。
但是孫策卻已經甲胄齊全位於點兵台之上。
他身穿【鍛鐵甲】,頭戴【青銅豹子胄】,外披【灰布戰袍】顯現出一股肅殺之相。
而在他的身後孫河、呂範等人映襯之下更添一份威嚴,讓點兵台下一千六百餘兵卒感到一股莫大的壓力,一個個靜若寒蟬不敢有絲毫放肆之舉,紛紛按照平日軍規的要求昂首挺胸目不斜視。
“寅時已到!開始點兵!”孫策估摸了一下時間,便向身後負責軍法的孫河命令道。
“諾!”孫河聞言立刻出列領命,而後開始逐級下發點兵任務。
他先向潘璋等率領一曲的軍候傳達孫策的命令,而後,又由軍候向所率領的兩個屯長下達命令。
接著每個屯長又向自己率領的兩個隊率下達命令,而隊率則直接向自己率領的五個什長下達命令。
而什長則最後向最低級的伍長下達命令並合伍長各自清點自己伍內的其他四名士兵。
很快,孫策頒布的命令便逐級傳達到每個最基層的伍內。
“起碼在軍令通暢這項上,折衝校尉營已經算是合格了。”一直站在點兵台上,故作嚴肅的孫策此時見狀不由得在心中露出欣慰的笑容。
各什什長點兵完畢之後匯同所屬伍長的點兵紀錄,一同向上匯報。
於是,又是一層層的逐級向上匯報,一直匯總到孫河處為止。
得到了所有點兵紀錄的孫河立刻返迴孫策身前,抱拳道:“啟稟校尉,我折衝校尉營所部士卒已如數到齊。”
“很好!”孫策麵無表情的點點頭,又接著向分管輔兵的呂範接著命令道:“傳令下去,開始吃早飯,待全軍用完早飯,卯時出征剿匪!”
“諾!”呂範聞言立刻下去安排。
不多時,早已經提前將早飯預備好的夥兵們便熟練的打起案台,將一框框蒸煮好,散發著濃鬱飯香的粟米端了上來,而且因為今日是出征的第一餐,除了粟米之外還有幾大盆燉的爛熟的肉羹,香氣撲鼻的燉肉味一時密布在整個軍營之內,勾動著每一個士卒肚中的饞蟲。
雖然大早上的,每個士卒早已饑腸轆轆,但是卻沒有一人膽敢上前爭搶,而是一個個在長官的帶領下秩序盡然分成數個隊列,依次排隊打飯,亦沒有任何插隊的亂象。
每個士卒都可以領到滿滿一大碗堆尖的淡黃色的粟米,除此之外有一油水十足的肉羹澆在粟米飯上,這讓領到飯食的士卒們如何受得了?紛紛跑到一旁便就地而坐,大快朵頤起來。
而這時,見到各項事務已經處理完畢之後,因為每次都是最後一個吃飯,所以孫策並沒有枯等,而是向孫河等人交代幾句維持秩序的話後,便一個人走向折衝校尉營的武器庫房。
庫房內分門別類的存放著許多武器。
有的是從壽春所得,有的是孫策自己招募兵卒所得,有的是周瑜在廬江所增,但是更多的卻是從姚氏的鄔堡中斬獲而得。
孫策一路走過其他兵器,徑直來到存放長戟的地方。
他挑選了一番,從數十根普通的長戟之中挑選了一把賣相最好的長戟出來。
打量一番並未發現什麽不妥之後,孫策心中一動,從係統中召喚出【精器長戟之靈】後便將其拍入長戟之身。
而幾乎就在他拍入器靈的瞬間,手中的木質長戟便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化。
青色的木質的戟杆開始變得烏黑堅硬起來,很快就改變了質地從木頭變成了精鐵。
而原先套在木杆之上的青銅戟頭也同樣開始發生變化,同樣變成了精鐵戟頭,並且和戟杆合二為一,融為一體。
而這時,孫策耳邊也想起了係統的提示之音
【精鐵長戟】乃精鐵鑄就而成,重66斤、長九尺一寸,持之可斷金鐵!
“好戟!”孫策撫摸著長戟冰冷堅硬的長杆心中不由大喜,當下就想試舞一番。
但庫房內空間狹窄施展不開,孫策便興衝衝的走到校場之內,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當著折衝校尉營全軍的麵揮舞起手中的鐵戟。
閃著精鐵寒光的精鐵長戟乃是殺人之利器,但是在孫策手中卻揮灑自如,仿佛舞蹈一般,在肅殺之下另有一種獨特的美感和韻味。
孫河和士卒們一時之間連手中的美味的飯食都忘了吃,一個個湊在孫策數丈開外評頭論足了起來。
“伯符好戟法!”孫策的下屬之中屬孫河武藝最強,因此見狀不由得鼓掌喝彩。
孫策舞了一會,微微出汗後便將鐵戟遞給孫河,精鐵長戟沉重的重量不由讓孫河接過的雙手猛地一沉,居然差點沒握住。
“好沉的鐵戟!伯符何時學的如何精妙的戟法?”孫河驚訝不已,連連問道。
“我在富陽守孝三年,恰逢家中有一些先父遺留的兵器,閑暇之餘我偶爾會一一試練,固而得此戟法。”孫策隨口敷衍過去,反正他守孝期間一概不會客,外人也不得知他究竟做過什麽,並且他決定日後也要將其他從係統中得到的技藝全部借口為守孝時所練。
若是有人質疑他為何短短幾年便學一樣精通一樣,他也有其他的應付之詞。
“天賦知道嗎?渣渣!”
“隻是我掌管軍中一應事務,每日都曾清點武器庫房,從未見過如此長戟,不知主公從何而得?”呂範卻麵露疑惑之色,出言問道。
“這這這……”孫策一愣,連笑道:“此乃我暗中命人於壽春收購,固子衡不知。”
“是這樣嗎?”呂範麵露狐疑之色,還欲發問,卻見孫河卻一直朝他使眼色。
“糧倉!糧倉!”孫河小聲的提醒道。
“原來如此!難道又是孫堅在天之靈顯靈?”呂範恍然大悟,出神的呢喃道。
“確實是顯靈,但是卻非孫堅而已。”孫策聞言不由心中淡笑。
時間匆匆流逝,很快包括孫策在內的所有人都用完早飯,到了卯時,迎來了折衝校尉營出征的時刻。
營中,除了四百水軍在老兵帶領下在柴桑渡口外照常訓練,其餘一千二百士卒一分為二。
孫策命令潘璋張業留守柴桑和軍營,而自己則率領呂範和鄧當二人帶著四百步卒和二百弓兵踏上了征途。
但是讓孫策沒想到的是,他剛剛出發沒多久,隊伍的後列便有軍士來報,說發現了來自山匪的哨探。
但是孫策卻已經甲胄齊全位於點兵台之上。
他身穿【鍛鐵甲】,頭戴【青銅豹子胄】,外披【灰布戰袍】顯現出一股肅殺之相。
而在他的身後孫河、呂範等人映襯之下更添一份威嚴,讓點兵台下一千六百餘兵卒感到一股莫大的壓力,一個個靜若寒蟬不敢有絲毫放肆之舉,紛紛按照平日軍規的要求昂首挺胸目不斜視。
“寅時已到!開始點兵!”孫策估摸了一下時間,便向身後負責軍法的孫河命令道。
“諾!”孫河聞言立刻出列領命,而後開始逐級下發點兵任務。
他先向潘璋等率領一曲的軍候傳達孫策的命令,而後,又由軍候向所率領的兩個屯長下達命令。
接著每個屯長又向自己率領的兩個隊率下達命令,而隊率則直接向自己率領的五個什長下達命令。
而什長則最後向最低級的伍長下達命令並合伍長各自清點自己伍內的其他四名士兵。
很快,孫策頒布的命令便逐級傳達到每個最基層的伍內。
“起碼在軍令通暢這項上,折衝校尉營已經算是合格了。”一直站在點兵台上,故作嚴肅的孫策此時見狀不由得在心中露出欣慰的笑容。
各什什長點兵完畢之後匯同所屬伍長的點兵紀錄,一同向上匯報。
於是,又是一層層的逐級向上匯報,一直匯總到孫河處為止。
得到了所有點兵紀錄的孫河立刻返迴孫策身前,抱拳道:“啟稟校尉,我折衝校尉營所部士卒已如數到齊。”
“很好!”孫策麵無表情的點點頭,又接著向分管輔兵的呂範接著命令道:“傳令下去,開始吃早飯,待全軍用完早飯,卯時出征剿匪!”
“諾!”呂範聞言立刻下去安排。
不多時,早已經提前將早飯預備好的夥兵們便熟練的打起案台,將一框框蒸煮好,散發著濃鬱飯香的粟米端了上來,而且因為今日是出征的第一餐,除了粟米之外還有幾大盆燉的爛熟的肉羹,香氣撲鼻的燉肉味一時密布在整個軍營之內,勾動著每一個士卒肚中的饞蟲。
雖然大早上的,每個士卒早已饑腸轆轆,但是卻沒有一人膽敢上前爭搶,而是一個個在長官的帶領下秩序盡然分成數個隊列,依次排隊打飯,亦沒有任何插隊的亂象。
每個士卒都可以領到滿滿一大碗堆尖的淡黃色的粟米,除此之外有一油水十足的肉羹澆在粟米飯上,這讓領到飯食的士卒們如何受得了?紛紛跑到一旁便就地而坐,大快朵頤起來。
而這時,見到各項事務已經處理完畢之後,因為每次都是最後一個吃飯,所以孫策並沒有枯等,而是向孫河等人交代幾句維持秩序的話後,便一個人走向折衝校尉營的武器庫房。
庫房內分門別類的存放著許多武器。
有的是從壽春所得,有的是孫策自己招募兵卒所得,有的是周瑜在廬江所增,但是更多的卻是從姚氏的鄔堡中斬獲而得。
孫策一路走過其他兵器,徑直來到存放長戟的地方。
他挑選了一番,從數十根普通的長戟之中挑選了一把賣相最好的長戟出來。
打量一番並未發現什麽不妥之後,孫策心中一動,從係統中召喚出【精器長戟之靈】後便將其拍入長戟之身。
而幾乎就在他拍入器靈的瞬間,手中的木質長戟便開始發生劇烈的變化。
青色的木質的戟杆開始變得烏黑堅硬起來,很快就改變了質地從木頭變成了精鐵。
而原先套在木杆之上的青銅戟頭也同樣開始發生變化,同樣變成了精鐵戟頭,並且和戟杆合二為一,融為一體。
而這時,孫策耳邊也想起了係統的提示之音
【精鐵長戟】乃精鐵鑄就而成,重66斤、長九尺一寸,持之可斷金鐵!
“好戟!”孫策撫摸著長戟冰冷堅硬的長杆心中不由大喜,當下就想試舞一番。
但庫房內空間狹窄施展不開,孫策便興衝衝的走到校場之內,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當著折衝校尉營全軍的麵揮舞起手中的鐵戟。
閃著精鐵寒光的精鐵長戟乃是殺人之利器,但是在孫策手中卻揮灑自如,仿佛舞蹈一般,在肅殺之下另有一種獨特的美感和韻味。
孫河和士卒們一時之間連手中的美味的飯食都忘了吃,一個個湊在孫策數丈開外評頭論足了起來。
“伯符好戟法!”孫策的下屬之中屬孫河武藝最強,因此見狀不由得鼓掌喝彩。
孫策舞了一會,微微出汗後便將鐵戟遞給孫河,精鐵長戟沉重的重量不由讓孫河接過的雙手猛地一沉,居然差點沒握住。
“好沉的鐵戟!伯符何時學的如何精妙的戟法?”孫河驚訝不已,連連問道。
“我在富陽守孝三年,恰逢家中有一些先父遺留的兵器,閑暇之餘我偶爾會一一試練,固而得此戟法。”孫策隨口敷衍過去,反正他守孝期間一概不會客,外人也不得知他究竟做過什麽,並且他決定日後也要將其他從係統中得到的技藝全部借口為守孝時所練。
若是有人質疑他為何短短幾年便學一樣精通一樣,他也有其他的應付之詞。
“天賦知道嗎?渣渣!”
“隻是我掌管軍中一應事務,每日都曾清點武器庫房,從未見過如此長戟,不知主公從何而得?”呂範卻麵露疑惑之色,出言問道。
“這這這……”孫策一愣,連笑道:“此乃我暗中命人於壽春收購,固子衡不知。”
“是這樣嗎?”呂範麵露狐疑之色,還欲發問,卻見孫河卻一直朝他使眼色。
“糧倉!糧倉!”孫河小聲的提醒道。
“原來如此!難道又是孫堅在天之靈顯靈?”呂範恍然大悟,出神的呢喃道。
“確實是顯靈,但是卻非孫堅而已。”孫策聞言不由心中淡笑。
時間匆匆流逝,很快包括孫策在內的所有人都用完早飯,到了卯時,迎來了折衝校尉營出征的時刻。
營中,除了四百水軍在老兵帶領下在柴桑渡口外照常訓練,其餘一千二百士卒一分為二。
孫策命令潘璋張業留守柴桑和軍營,而自己則率領呂範和鄧當二人帶著四百步卒和二百弓兵踏上了征途。
但是讓孫策沒想到的是,他剛剛出發沒多久,隊伍的後列便有軍士來報,說發現了來自山匪的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