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兩人牽著嘀嘀,從猛巴娜西美食城出來,走上芒市夜晚街頭。
虎永剛覺得,這芒市並不忙。街上行人,一個個都慢慢悠悠,顯得那麽悠閑從容,一點也不像大城市的人們行色匆匆。
雖然也有霓虹燈光閃爍著,但卻沒有大城市的喧囂,一切都是那般安寧而祥和。
走了沒多遠,兩人發現遠處有一座燈光璀璨、氣勢恢宏的高大牌樓,就向著那處走去。
到近處一看,異國情調的牌樓上,“傣族古鎮”四個大字閃閃發光。
虎永剛笑了:“這古鎮不古啊!”
寧靜白了他一眼:“你怎麽知道?”
虎永剛說:“古時候哪有這麽氣派豪華、又滿是現代化燈影裝飾的門樓?至少也要搞個複古的建築來忽悠我吧!比如,這上麵的燈,也搞個古色古香、有古韻的燈籠什麽的……”
話沒說完,寧靜不再搭理她,牽著嘀嘀徑直往裏麵走去。
裏麵的建築倒全部是傣族風格,隻是全部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沒有一棟傣族傳統的竹樓。
一座座新式傣樓上流光溢彩,人工溪流的水聲潺潺,鬱鬱蔥蔥的熱帶綠植,五彩斑斕的傣裝店,還有那隨處可見的大象、孔雀雕塑等等,連那巷道內都處處彌漫著濃鬱的傣族風情。
小鎮內有一個“宛端夜市”,燈光如晝、人流如織、熱鬧非凡。那琳琅滿目的小商品、香氣撲鼻的小吃攤、街邊林立的店鋪、酒吧等,又滿滿都是商業化的氣息。
倒是那家“傣陶屋”,讓虎永剛感受到了些許古韻的氣息。
這是一家出售傣陶和製陶體驗店,有成品陶器出售,有興趣遊客也可以diy一下,體驗一下製陶的樂趣。
寧靜說:“這種裝修風格,完全是現代派,有什麽古韻?”
虎永剛指著店堂內循環播放宣傳片的電視機,笑道:“裝修是現代的,那工藝卻是古老的啊。你沒聽那上麵在說,傣族的製陶曆史極為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這還沒有古韻嗎?”
寧靜卻很不屑:“這有什麽了不起的?我們老家的宜興還是陶都呢,製陶工藝有7000多年的曆史了,我驕傲了嗎?”
虎永剛弱弱地說道:“雖然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工藝也不一樣,但它們都是第一批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這時,電視裏宣傳片,出現了一段動畫,一個渾厚的男中音解說道:
傣族人自古喜愛用陶,製陶在傣語中稱為“板磨”,俗稱“土鍋”。明初錢祖訓所著《百夷傳》有記載:“民間器皿瓶、盆之類,唯陶治之。”
比這更早的記載,是在傣族創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的第十章“人類大興旺”的第九節“製造瓷器陶器”。
詩中,神對桑木底說道:“人每天吃飯,人每天喝水,沒有碗和鍋,用什麽來裝?
葉片太軟了,樹皮太脆了,裝不了湯水,快用土做碗。
水邊有黑土,水邊有黃土,黃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汙垢,人哪去取來,用它捏‘萬’(傣語:碗),用它捏‘莫’(傣語:鍋)。用它捏‘盎’(傣語:土盆)。”
經過神的指點,桑木底讓眾人取來泥土,捏製土碗、土鍋和土盆,形狀有圓的、方的和筒狀的,但這些剛做好的陶製品卻無法使用,因為它“被水吃啦,隨水跑啦,端著也重”。
於是,神再次指點眾人:“如今土做碗,也得曬幹後,再用火燒它,使土變硬,使碗變硬,裝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這叫作‘貢萬’(傣語:燒碗),這叫作‘貢莫’(傣語:燒鍋)。”
於是,從那時候起,傣族人就學會了捏碗,學會了燒鍋,並一代教一代,一直流傳至今。
看完了宣傳片,虎永剛問寧靜:“這算是有點曆史的味道了吧?”
寧靜不以為然地說:“還行吧。”
兩人走到製陶體驗區,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無論是老板娘、店員,還是來體驗的顧客,都是清一色的女人。
也有和虎永剛一樣進來看的男人,但都隻能看,想要動手製陶卻不行。
老板娘解釋說,傣族的製陶工藝,自古以來都是由婦女世代相承的。
從前,一般都是婆傳媳或母傳女的家庭傳承方式為主。整個過程,從選土、挖土、製作陶坯、燒製陶器直到最後出售,全部由女人來完成。
整個陶場上不能有一個男人,燒窯時更不能讓男人看見。據說隻要男人看到後,陶製品就會炸裂,導致前功盡棄。
時至今日,傣族製陶仍然在延續著這一古老的傳統,並由婦女肩負著傳承手工製陶技術的責任,將這一技能傳授給下一代女性。
不過,到了現在,這種傳承並不一定是在親人之間了,可以把這工藝外傳,所以她才可以開這家體驗館。
雖然現在不忌諱男人觀看,但男人還是不能動手製作的。
寧靜笑道:“你喜歡的古韻,不讓你玩。怎麽辦?”
虎永剛:“怎麽辦?涼拌!迴去吧!”
兩人在往外走、經過小廣場的時候,又發現了一群奇怪的人,圍成一個圈,在載歌載舞。
他們的奇怪之處,除了分不清是什麽民族之外,還不止一點:
其一,他們雖然穿著少數民族服飾,但女人們的下身搭配,卻是和西褲差不多的窄腿褲。而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婦女,基本上都是搭配筒裙,少數上了年紀的婦女穿褲子,也是那種闊腿長褲;
其二,女人的頭上沒有頭飾,而是把頭發紮成辮子,在纏繞在頭頂;男人們卻戴著朝鮮族人的那種禮貌;
其三,就是跳的舞了,看起來有點像藏族的鍋莊,也像苗族的蘆笙舞,又有點像傣族的孔雀舞。
虎永剛看得眼花繚亂,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寧靜大笑:“你不是常說,世上隻有兩件事嗎?一件是關我屁事,一件是關你屁事!人家跳舞,你糾結什麽?關你屁事!”
虎永剛正兒八經地胡說八道:“我終於發現這世界上還有第三件事,可以同時關乎你、也關乎我!”
寧靜不解:“那是什麽事?”
虎永剛“哈哈”大笑:“那就是我們趕緊迴去,一起睡覺!”……
虎永剛覺得,這芒市並不忙。街上行人,一個個都慢慢悠悠,顯得那麽悠閑從容,一點也不像大城市的人們行色匆匆。
雖然也有霓虹燈光閃爍著,但卻沒有大城市的喧囂,一切都是那般安寧而祥和。
走了沒多遠,兩人發現遠處有一座燈光璀璨、氣勢恢宏的高大牌樓,就向著那處走去。
到近處一看,異國情調的牌樓上,“傣族古鎮”四個大字閃閃發光。
虎永剛笑了:“這古鎮不古啊!”
寧靜白了他一眼:“你怎麽知道?”
虎永剛說:“古時候哪有這麽氣派豪華、又滿是現代化燈影裝飾的門樓?至少也要搞個複古的建築來忽悠我吧!比如,這上麵的燈,也搞個古色古香、有古韻的燈籠什麽的……”
話沒說完,寧靜不再搭理她,牽著嘀嘀徑直往裏麵走去。
裏麵的建築倒全部是傣族風格,隻是全部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沒有一棟傣族傳統的竹樓。
一座座新式傣樓上流光溢彩,人工溪流的水聲潺潺,鬱鬱蔥蔥的熱帶綠植,五彩斑斕的傣裝店,還有那隨處可見的大象、孔雀雕塑等等,連那巷道內都處處彌漫著濃鬱的傣族風情。
小鎮內有一個“宛端夜市”,燈光如晝、人流如織、熱鬧非凡。那琳琅滿目的小商品、香氣撲鼻的小吃攤、街邊林立的店鋪、酒吧等,又滿滿都是商業化的氣息。
倒是那家“傣陶屋”,讓虎永剛感受到了些許古韻的氣息。
這是一家出售傣陶和製陶體驗店,有成品陶器出售,有興趣遊客也可以diy一下,體驗一下製陶的樂趣。
寧靜說:“這種裝修風格,完全是現代派,有什麽古韻?”
虎永剛指著店堂內循環播放宣傳片的電視機,笑道:“裝修是現代的,那工藝卻是古老的啊。你沒聽那上麵在說,傣族的製陶曆史極為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這還沒有古韻嗎?”
寧靜卻很不屑:“這有什麽了不起的?我們老家的宜興還是陶都呢,製陶工藝有7000多年的曆史了,我驕傲了嗎?”
虎永剛弱弱地說道:“雖然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工藝也不一樣,但它們都是第一批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這時,電視裏宣傳片,出現了一段動畫,一個渾厚的男中音解說道:
傣族人自古喜愛用陶,製陶在傣語中稱為“板磨”,俗稱“土鍋”。明初錢祖訓所著《百夷傳》有記載:“民間器皿瓶、盆之類,唯陶治之。”
比這更早的記載,是在傣族創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的第十章“人類大興旺”的第九節“製造瓷器陶器”。
詩中,神對桑木底說道:“人每天吃飯,人每天喝水,沒有碗和鍋,用什麽來裝?
葉片太軟了,樹皮太脆了,裝不了湯水,快用土做碗。
水邊有黑土,水邊有黃土,黃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汙垢,人哪去取來,用它捏‘萬’(傣語:碗),用它捏‘莫’(傣語:鍋)。用它捏‘盎’(傣語:土盆)。”
經過神的指點,桑木底讓眾人取來泥土,捏製土碗、土鍋和土盆,形狀有圓的、方的和筒狀的,但這些剛做好的陶製品卻無法使用,因為它“被水吃啦,隨水跑啦,端著也重”。
於是,神再次指點眾人:“如今土做碗,也得曬幹後,再用火燒它,使土變硬,使碗變硬,裝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這叫作‘貢萬’(傣語:燒碗),這叫作‘貢莫’(傣語:燒鍋)。”
於是,從那時候起,傣族人就學會了捏碗,學會了燒鍋,並一代教一代,一直流傳至今。
看完了宣傳片,虎永剛問寧靜:“這算是有點曆史的味道了吧?”
寧靜不以為然地說:“還行吧。”
兩人走到製陶體驗區,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無論是老板娘、店員,還是來體驗的顧客,都是清一色的女人。
也有和虎永剛一樣進來看的男人,但都隻能看,想要動手製陶卻不行。
老板娘解釋說,傣族的製陶工藝,自古以來都是由婦女世代相承的。
從前,一般都是婆傳媳或母傳女的家庭傳承方式為主。整個過程,從選土、挖土、製作陶坯、燒製陶器直到最後出售,全部由女人來完成。
整個陶場上不能有一個男人,燒窯時更不能讓男人看見。據說隻要男人看到後,陶製品就會炸裂,導致前功盡棄。
時至今日,傣族製陶仍然在延續著這一古老的傳統,並由婦女肩負著傳承手工製陶技術的責任,將這一技能傳授給下一代女性。
不過,到了現在,這種傳承並不一定是在親人之間了,可以把這工藝外傳,所以她才可以開這家體驗館。
雖然現在不忌諱男人觀看,但男人還是不能動手製作的。
寧靜笑道:“你喜歡的古韻,不讓你玩。怎麽辦?”
虎永剛:“怎麽辦?涼拌!迴去吧!”
兩人在往外走、經過小廣場的時候,又發現了一群奇怪的人,圍成一個圈,在載歌載舞。
他們的奇怪之處,除了分不清是什麽民族之外,還不止一點:
其一,他們雖然穿著少數民族服飾,但女人們的下身搭配,卻是和西褲差不多的窄腿褲。而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婦女,基本上都是搭配筒裙,少數上了年紀的婦女穿褲子,也是那種闊腿長褲;
其二,女人的頭上沒有頭飾,而是把頭發紮成辮子,在纏繞在頭頂;男人們卻戴著朝鮮族人的那種禮貌;
其三,就是跳的舞了,看起來有點像藏族的鍋莊,也像苗族的蘆笙舞,又有點像傣族的孔雀舞。
虎永剛看得眼花繚亂,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寧靜大笑:“你不是常說,世上隻有兩件事嗎?一件是關我屁事,一件是關你屁事!人家跳舞,你糾結什麽?關你屁事!”
虎永剛正兒八經地胡說八道:“我終於發現這世界上還有第三件事,可以同時關乎你、也關乎我!”
寧靜不解:“那是什麽事?”
虎永剛“哈哈”大笑:“那就是我們趕緊迴去,一起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