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來早了,還是這邊的遊客本來就少,虎永剛他們一路上沒遇到其他什麽人。


    在這觀景雲台上,倒是遇到了一群帶著小孩子的少數民族婦女。


    看她們大人小孩,一個個衣著豔麗,皮膚白皙,不像是本地人,卻又看不出是哪個民族的人。


    虎永剛好奇地上前與她們攀談。


    果然不出意料之外,她們不是本地人,而是金平那邊哀牢山裏的苦聰族人。


    她們是送親來鎮康參加婚禮的,婚禮結束到這邊來遊玩一下,下午就迴去了。


    苦聰族,這又是虎永剛兩人沒聽說過的民族。但萍水相逢的,對方又都是女人,他也不好意思拉著別人問東問西,隻好去問度娘。


    沒想到,這苦聰族又是一個56個民族之外的少數民族。他們主要生活在金平縣境內的哀牢山和無量山區。


    \"苦聰人\"這個稱唿是他們對自己的自稱,意思是“鍋銼”。在1985年人口普查時,\"苦聰人\"因為人數太少,經官方認定,被正式劃歸為拉祜族。


    盡管他們的身份證上是拉祜族,但他們對外還是宣稱自己是苦聰族,並保留了原有的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等獨特的特點。


    說起他們被發現的經過,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傳奇。


    解放前,苦聰人都在哀牢山、無量山上生活,因為山下的土地都是屬於土司的。


    土司們說,苦聰人天生是下賤人,生來就是為他們服務的。哪怕他們都在山上生活,土司也常常派人去收租收稅。


    那些租稅的名目很多,像什麽養豬稅、殺豬稅、造屋稅等等,要是交不起,土司就把強健的苦聰人抓去幹苦工,甚至會把苦聰人的孩子搶去當奴隸,有反抗的就會被立即殺掉。


    苦聰人為了保命,隻能不斷往深山處遷移,隻有極少數膽大的苦聰人,才敢拿著獵物到附近的村寨,換取一些生活必需品。


    因為他們大都衣不遮體,所以在交換物品的時候也不敢露麵,隻是把要交換的東西放在路旁,自己則躲在附近的樹叢裏。


    路過的人一看這樣,就知道是苦聰人來了,他們會拿些舊衣裳、食物等來做交換。如果苦聰人對交換的東西滿意,這個交易就完成了;如果不滿意,苦聰人就會扔石頭表示抗議。


    當年的苦聰人,就是這樣常年生活在幽暗的深山老林中,主要靠吃野果子和獸肉充饑,就像原始人一樣。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政府從附近的其他民族中,聽說深山老林中還生活著這樣一群苦聰人,便派了一批幹部戰士深入哀牢山中,希望能將他們帶出大山。


    但是,茫茫森林縱橫幾百裏地,根本無從找起,幹部戰士們隻好暫時駐紮在森林邊緣,一邊等待換東西的苦聰人出現,一邊堅持進山尋找。


    功夫不負有心人!1956年,解放軍在哀牢山深處,終於遇見了一群幾乎全裸的男男女女,在樹上摘野果吃。


    戰士們高興地叫起來:“老鄉!老鄉!”


    不曾想,那群人一聽到喊聲,野果子也不摘了,一個個發了瘋一般撒腿就跑,轉眼就鑽進了林子裏,不見了蹤影。


    戰士們怕加深誤會,也不敢追過去。


    後來實在沒辦法了,戰士們就駐紮在林邊上的寨子裏,那裏有幾戶瑤族同胞。戰士們白天幫他們勞動,晚上宣傳民族政策,一來二去的,終於取得了大夥的信任。


    寨裏有位瑤族姑娘的大姐,嫁給了山裏的苦聰人。當她明白解放軍戰士不會傷害苦聰人之後,便自告奮勇帶路。


    這一次,戰士們可算是成功見到了藏身在森林中的苦聰人。


    當大夥兒將帶過去的衣物和鹽巴等禮物送給他們時,那些苦聰人卻不敢接受,生怕以後要被加倍追還。


    經過那瑤族姑娘和戰士們苦口婆心的解釋,他們才感激涕零地收了下來。


    此後半年,當地政府又多次組織人員進入原始森林,最後終於把林子裏的2000多個苦聰人全部找到了。


    就這樣,苦聰人終於從原始森林走了出來。他們跨越千年的曆史發展,一下子從原始社會進入了現代社會。


    不過,他們過慣了原始人的生活,一步跨入社會主義後,有許多的不適應。他們的社會發育程度、心理素質、文化知識都十分落後。


    他們搞不清二十四節氣,不知道莊稼該什麽時候播種,什麽時候鋤草;生產方式仍然是刀耕火種,“種一山坡,收一籮籮”。


    生活則是原始平均分配觀念,有肉同吃,有酒共喝,誰家有,就去誰家吃。


    據說到了1996年,春節政府給他們發救濟糧,讓他們下山來背,他們怕出力,鄉政府隻好派人送上山。糧食分完後,還剩幾把掛麵,也要一家拿幾根平均分完。


    再說當時,為了幫助苦聰人早日適應新生活,當地政府專門撥款為他們購買了農具、耕牛、種子、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附近的兄弟民族得知苦聰人出山之後,也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


    就這樣,眾人拾柴火焰高。慢慢走到現如今,苦聰人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建茶廠、發展養殖業,很多人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有不錯的收入!


    虎永剛看得唏噓不已,一則歎息曾經的苦聰人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二來讚歎新中國政府對每個公民“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與功德!


    寧靜笑道:“瞧你一副憂國憂民的樣!真是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


    虎永剛正色道:“古人雲,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我雖然沒有那麽高尚,但盡自己的所能,為社會效一點微薄之力還是可以的!”


    寧靜把嘀嘀遞到他手裏說:“現在先為我盡點微薄之力,嘀嘀你來抱吧!”


    兩人從觀景平台上下來,沿著小路往另一邊走,沒多遠就是那刺樹丫口了。這邊還能看到當年戰爭的痕跡,有中國遠征軍曾經的戰壕,也有他們的邊防包包。


    旁邊一塊寫有“中國遠征軍刺樹丫口布防遺址”的石碑上有說明:抗戰結束後,當地老百姓把中國遠征軍設置防禦工事和哨所的山崗,稱之為“邊防包包”。


    如今的邊防哨所不再是“包包”了,一座高塔威武雄壯地矗立在不遠處的山頭,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銀色的鐵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旁邊山間有一粗大的石峰,像是個魁梧的壯漢在站崗放哨;邊上是一根小石樹,斜搭在大石峰上,就像是一個嬌滴滴的女子,靠在丈夫的肩上。


    因此兩石的下方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洞,不知被何人命名為穿風洞。


    虎永不和寧靜一致認為,這太牽強附會,有附庸風雅之嫌!


    再往前走,又是一塊大石柱,名為121高石頭界樁。


    虎永剛以為這是121高的石頭界樁,結果被看到說明的寧靜狠狠地嘲笑了一番。


    原來,這121是界樁的號碼,高石頭則是這根石柱的名字。而這石柱正好屹立在國界上,讓人感應到了它的雄偉和神聖。


    網上說,鎮康當地有一首民歌這樣唱道:


    “兩個國家一座山,


    生根石頭做界樁,


    生根石頭來站崗,


    保家衛國護安康。”


    這首民歌唱的正是這中緬邊境線上獨一無二的高石頭界樁!


    隻見那邊境線的鐵絲網,以高石頭的中心為界,向遠處蜿蜒延伸,東邊屬於中國領土,西側則是緬甸的果敢地區。


    中國這邊豎立著一麵五星紅旗,緬甸那邊卻沒有。不知道是不是那邊和這邊同根同源,不好意思插緬甸國旗。


    往前不遠有一塊大石頭,上麵用紅色大字寫著“百裏邊關第一哨”。


    看它所處的位置,東瞰中國鎮康南傘鎮、西望緬甸果敢老街市、南觀群山逶迤、北靠懸崖絕壁,這稱謂確實是當之無愧!


    下到山腳的賜福彝寨,一塊空地有兩棵參天大樹交錯而生,彷佛一對男女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所以被當地人叫做賜福同心樹。


    據說它已有千年的樹齡,接收了天地間的靈氣,能消災弭難降福。村民逢年過節、出門遠行、遇到病災等等,都要到樹下結牌係彩、祈福許願。


    虎永剛看看時間,還不到十點,寧靜又不想到寨子裏去玩,就問她:“想不想去看看跨國溶洞?”


    一聽是溶洞,寧靜頓時覺得興趣缺缺。


    虎永剛試圖勸說她:“那可不是一般的溶洞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車環遊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虎成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虎成貓並收藏房車環遊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