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剛幾人離開了惠遠古城,九公裏後,進入了霍城縣城——水定鎮。
寧靜問過度娘後說:“這縣城裏沒什麽好玩的,出城向西8公裏,有個福壽山,要不要去看看?”
劉偉民說:“就衝著這個名字,也要去看一下啊。”
“正好順路,那就去看看吧。”虎永剛笑著說道,直接一腳油門,穿城而過。
往前走不遠,就是霍城縣的大西溝鄉,車子拐上縣道,再向西北方向行駛幾公裏,就看到了“中華福壽山”的山門。
這裏在清朝的時候,是新疆最早、最大的道教活動場所,其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朝時期。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在新疆伊犁建立起了察合台汗國,首都為阿力麻裏城(今伊犁霍城西北)。
阿力麻裏城鼎盛時期,整個城池周圍約有50華裏,成為曆史上有名的繁華城市,被譽為“中亞樂園”,歐洲人稱其為“中央帝國都城”。
阿力麻裏城既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也是東西方文化的匯聚之地。
早在1221年,著名道士長春真人丘處機,隨成吉思汗西征,途經阿力麻裏城時,此處有道教弟子請他前去講道。
當時的大西溝廟名振四方,吸引著內地、中亞的四方遊客。
到了清代,從1763年開始,由清政府出資,經過了5、6年時間,先後在福壽山上修建了37座神龕,包括:三清教主廟3間,三皇3間,玉帝廟3間,關皇帝廟3間,玉帝閣1間,月宮廟1間,魁星廟1間,文昌帝君廟1間,邱祖爺廟1間,達摩祖廟1間,觀音廟1間,財神廟1間,千手佛寺1間,龍王廟1間,山神土地廟1間等,大小廟宇依山傍水,廟廟相連,環繞在福壽山間。
這裏每年都要舉行廟會,從農曆六月二十延續到七月初七,長達17天。
廟會期間唱大戲、耍把戲,還有各民族的商販在此擺攤設點,前來上香求神的人絡繹不絕,香客遠至烏魯木齊、哈密等地。
祁韻士、洪亮吉、林則徐、徐鬆、謝彬、袁鷹等曆史文化名人,都曾駐留這一地區,留下傳誦久遠的妙文佳句,以及描繪雪山峽穀、草原湖泊、長河大漠、曆史文化、民族風情的典籍。
可惜的是,1945年,“三區革命”期間,福壽山的廟宇全部被毀,現在僅存兩個彎月形天然古洞及部分洞龕,依山而建的拾級小路和菜圃依稀可見。
福壽山的珍稀野果類植物異常豐富,形成了亞洲腹地少有、世界罕見的野果類植物的“天然基因庫”,並有“世果野果林的王國”、“世界野果類植物的活化石”等美譽。
據《新疆圖誌》載:“大西溝,即福壽山,石壁幹仞,半壁間有大石洞一,小石洞數處,洞內並有流泉,洞外崇巒疊障,果木叢生,為綏邑勝景。”
碧野也在他的《天山景物記》中這樣寫道:“春天繁花開遍峽穀,秋天果實壓滿山腰,每當花紅果熟,正是鳥雀百獸的樂園。”
“有這麽一條野果溝,溝裏長滿野蘋果,連綿五百裏,春天五百裏的蘋果花開無人知,秋天,成熟累累的蘋果無人采,老蘋果樹凋枯了,更多的新蘋果樹茁長起來。”
這些描寫,說的正是大西溝福壽山。
據介紹,這裏生長著各類野果樹約60餘種,以野酸梅、野蘋果、野核桃、杏、山楂為多,共有野生果樹幾十萬株。
而其中的野酸梅林,則是亞洲獨有的罕見物種。
野酸梅,學名“櫻桃李”,屬喬木,果實呈圓球形、橢圓形,果實顏色分紅、黑、紫、黃四種,鮮豔美觀。
其味酸甜可食,製成的飲料、果醬具有降血脂、開胃等保健作用,產品供不應求,已瀕臨滅絕。
因此這裏也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野生櫻桃李之鄉”。
虎永剛幾人,沿著棧道漫步其間,隻見山溝裏是平坦起伏的草場,遍布著各種野果樹;
山坡上,羊群、馬群四處散布,映襯著各處的山花朵朵,林木蔥蘢,色彩斑斕,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虎永剛幾人離開了福壽山,迴到218國道,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駛,大約20公裏後,到達了清水河鎮。
這是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第一大鎮,為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重鎮,也是曆史上著名的清代伊犁九城之一的瞻德城所在地。
此地古時候的舊名為“察罕烏蘇”,是蒙古語,“白水”或“清水”的意思,因此現在稱其為“清水河子”。
進入清水河鎮之前,道路兩邊都是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園,引得寧靜、劉太及劉娜兩大一小三位女士驚叫連連。
虎永剛和劉偉民則是相視一笑,也不知道為什麽,女人們都對這薰衣草情有獨鍾。
據度娘說,這裏地處天山北麓伊犁河穀,與世界著名薰衣草原產地法國普羅旺斯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非常相似,因而這裏的薰衣草,是全世界繼法國普羅旺斯、日本富良野之後的第三大薰衣草種植基地,也是中國惟一的薰衣草主產地。
清水河鎮有很多家薰衣草園,供遊人觀賞,其中的解憂公主薰衣草園最為著名。
這是中國首家匯集了包括薰衣草引種育苗、標準化種植、gmp生產加工、產品展示、大地景觀、香草品種園以及薰衣草文化傳播、經典婚紗景觀等薰衣草全產業景象展示的主題觀光產業園區。
薰衣草,在伊犁民間又被稱之為“解憂草”,這個稱唿源自於兩千多前漢朝和親到西域的解憂公主。
伊犁是古烏孫國的屬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廣袤無垠的伊犁大草原盛產這種開紫花的草。
解憂公主十分喜愛這種美麗且含幽香的野生紫花,在她的大帳兩旁栽滿了這種花草。
她還安排醫師研究這種紫花的功用,從花中提取出護膚的成分,研製出護膚品,晚間塗抹在皮膚上,可使皮膚白皙、細嫩。
當地百姓為了紀念解憂公主,就把這種香氣馥鬱紫色的小花叫作“解憂草”,又因為用這種花熏過的衣服不易遭蟲蛀,人們也稱其為“薰衣草”。
從此,薰衣草成為烏孫國人驅邪除晦、熏衣和護膚的專用品,以致“通城流香”。
而這薰衣草也伴隨著解憂公主居留西域半個多世紀,成就了烏孫國的繁盛和長久的和平,為西域和漢室帶來長久和睦。
虎永剛幾人一進解憂公主薰衣草園,三位女士就迫不及待地飛到花草叢中,擺開了各種造型,開始拍照。
完了還去“溫馨薰衣草街”買了一些薰衣草精油、薰衣草香皂等相關產品,這才盡興離開……
寧靜問過度娘後說:“這縣城裏沒什麽好玩的,出城向西8公裏,有個福壽山,要不要去看看?”
劉偉民說:“就衝著這個名字,也要去看一下啊。”
“正好順路,那就去看看吧。”虎永剛笑著說道,直接一腳油門,穿城而過。
往前走不遠,就是霍城縣的大西溝鄉,車子拐上縣道,再向西北方向行駛幾公裏,就看到了“中華福壽山”的山門。
這裏在清朝的時候,是新疆最早、最大的道教活動場所,其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朝時期。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在新疆伊犁建立起了察合台汗國,首都為阿力麻裏城(今伊犁霍城西北)。
阿力麻裏城鼎盛時期,整個城池周圍約有50華裏,成為曆史上有名的繁華城市,被譽為“中亞樂園”,歐洲人稱其為“中央帝國都城”。
阿力麻裏城既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也是東西方文化的匯聚之地。
早在1221年,著名道士長春真人丘處機,隨成吉思汗西征,途經阿力麻裏城時,此處有道教弟子請他前去講道。
當時的大西溝廟名振四方,吸引著內地、中亞的四方遊客。
到了清代,從1763年開始,由清政府出資,經過了5、6年時間,先後在福壽山上修建了37座神龕,包括:三清教主廟3間,三皇3間,玉帝廟3間,關皇帝廟3間,玉帝閣1間,月宮廟1間,魁星廟1間,文昌帝君廟1間,邱祖爺廟1間,達摩祖廟1間,觀音廟1間,財神廟1間,千手佛寺1間,龍王廟1間,山神土地廟1間等,大小廟宇依山傍水,廟廟相連,環繞在福壽山間。
這裏每年都要舉行廟會,從農曆六月二十延續到七月初七,長達17天。
廟會期間唱大戲、耍把戲,還有各民族的商販在此擺攤設點,前來上香求神的人絡繹不絕,香客遠至烏魯木齊、哈密等地。
祁韻士、洪亮吉、林則徐、徐鬆、謝彬、袁鷹等曆史文化名人,都曾駐留這一地區,留下傳誦久遠的妙文佳句,以及描繪雪山峽穀、草原湖泊、長河大漠、曆史文化、民族風情的典籍。
可惜的是,1945年,“三區革命”期間,福壽山的廟宇全部被毀,現在僅存兩個彎月形天然古洞及部分洞龕,依山而建的拾級小路和菜圃依稀可見。
福壽山的珍稀野果類植物異常豐富,形成了亞洲腹地少有、世界罕見的野果類植物的“天然基因庫”,並有“世果野果林的王國”、“世界野果類植物的活化石”等美譽。
據《新疆圖誌》載:“大西溝,即福壽山,石壁幹仞,半壁間有大石洞一,小石洞數處,洞內並有流泉,洞外崇巒疊障,果木叢生,為綏邑勝景。”
碧野也在他的《天山景物記》中這樣寫道:“春天繁花開遍峽穀,秋天果實壓滿山腰,每當花紅果熟,正是鳥雀百獸的樂園。”
“有這麽一條野果溝,溝裏長滿野蘋果,連綿五百裏,春天五百裏的蘋果花開無人知,秋天,成熟累累的蘋果無人采,老蘋果樹凋枯了,更多的新蘋果樹茁長起來。”
這些描寫,說的正是大西溝福壽山。
據介紹,這裏生長著各類野果樹約60餘種,以野酸梅、野蘋果、野核桃、杏、山楂為多,共有野生果樹幾十萬株。
而其中的野酸梅林,則是亞洲獨有的罕見物種。
野酸梅,學名“櫻桃李”,屬喬木,果實呈圓球形、橢圓形,果實顏色分紅、黑、紫、黃四種,鮮豔美觀。
其味酸甜可食,製成的飲料、果醬具有降血脂、開胃等保健作用,產品供不應求,已瀕臨滅絕。
因此這裏也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野生櫻桃李之鄉”。
虎永剛幾人,沿著棧道漫步其間,隻見山溝裏是平坦起伏的草場,遍布著各種野果樹;
山坡上,羊群、馬群四處散布,映襯著各處的山花朵朵,林木蔥蘢,色彩斑斕,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虎永剛幾人離開了福壽山,迴到218國道,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駛,大約20公裏後,到達了清水河鎮。
這是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第一大鎮,為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重鎮,也是曆史上著名的清代伊犁九城之一的瞻德城所在地。
此地古時候的舊名為“察罕烏蘇”,是蒙古語,“白水”或“清水”的意思,因此現在稱其為“清水河子”。
進入清水河鎮之前,道路兩邊都是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園,引得寧靜、劉太及劉娜兩大一小三位女士驚叫連連。
虎永剛和劉偉民則是相視一笑,也不知道為什麽,女人們都對這薰衣草情有獨鍾。
據度娘說,這裏地處天山北麓伊犁河穀,與世界著名薰衣草原產地法國普羅旺斯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非常相似,因而這裏的薰衣草,是全世界繼法國普羅旺斯、日本富良野之後的第三大薰衣草種植基地,也是中國惟一的薰衣草主產地。
清水河鎮有很多家薰衣草園,供遊人觀賞,其中的解憂公主薰衣草園最為著名。
這是中國首家匯集了包括薰衣草引種育苗、標準化種植、gmp生產加工、產品展示、大地景觀、香草品種園以及薰衣草文化傳播、經典婚紗景觀等薰衣草全產業景象展示的主題觀光產業園區。
薰衣草,在伊犁民間又被稱之為“解憂草”,這個稱唿源自於兩千多前漢朝和親到西域的解憂公主。
伊犁是古烏孫國的屬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廣袤無垠的伊犁大草原盛產這種開紫花的草。
解憂公主十分喜愛這種美麗且含幽香的野生紫花,在她的大帳兩旁栽滿了這種花草。
她還安排醫師研究這種紫花的功用,從花中提取出護膚的成分,研製出護膚品,晚間塗抹在皮膚上,可使皮膚白皙、細嫩。
當地百姓為了紀念解憂公主,就把這種香氣馥鬱紫色的小花叫作“解憂草”,又因為用這種花熏過的衣服不易遭蟲蛀,人們也稱其為“薰衣草”。
從此,薰衣草成為烏孫國人驅邪除晦、熏衣和護膚的專用品,以致“通城流香”。
而這薰衣草也伴隨著解憂公主居留西域半個多世紀,成就了烏孫國的繁盛和長久的和平,為西域和漢室帶來長久和睦。
虎永剛幾人一進解憂公主薰衣草園,三位女士就迫不及待地飛到花草叢中,擺開了各種造型,開始拍照。
完了還去“溫馨薰衣草街”買了一些薰衣草精油、薰衣草香皂等相關產品,這才盡興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