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剛幾人從“天鵝家園”出來,再次乘上遊覽車,二十多分鍾後,到達第二站——巴潤庫熱寺。
這一站下車的人沒有幾個,可能是對這個孤零零矗立在草原上的寺廟不感興趣。
虎永剛幾人卻想來見識一下,傳說中的“移動的寺廟”是如何移動的。
據介紹,“移動的廟宇”,源自草原民族轉場的生活習俗,草場、牧場可以轉移,信仰劫要始終堅持。
馬車上、蒙古包裏,草原民族的信仰布局與形式,更在於內心的堅定。
新世紀,牧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移動的廟宇”也被固定了下來。
而這巴潤庫熱寺,是蒙古族的土爾扈特部在1771年,最後一次世界人類大遷從(著名的“土爾扈特東歸”,下文“土爾扈特民俗村”中,畫虎成貓會著重介紹)中,從伏爾加河流域帶迴的移動黃教喇嘛寺,該寺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曆史。
巴潤庫熱寺是土爾扈特東歸時攜帶著七座移動廟宇之一,最初是隨著遊牧遷徙而移動,後來在清朝光緒年間定居下來,成為巴音布魯克草原上最後一座“移動的寺廟”,也是迄今為止存留於世的唯一一座“移動的廟宇”。
眼前的寺廟黃頂紅牆,周圍都由紅色木柱支撐,可能是方便“移動”吧。
寺內供奉的佛像不多,僧人卻不少,香火還算旺盛。
轉了一會兒,小劉娜想上廁所,寧靜和劉太陪她一起過去,迴來都抱怨,這裏的廁所太髒了,也不舍得多用點水衝衝。
正好被一個路過的僧人聽到,就解釋說,巴潤庫熱寺坐落在草原的邊緣,寺裏用水,都是僧人們每天從附近的泉眼提來,每一滴都很珍貴。
虎永剛問他,巴音布魯克的意思不就是富饒的泉水嗎?草原上也有很多河流,並不缺水吧?
那僧人說,在他們眼裏,每一滴水都很純淨,值得眾生崇敬水,他們相信,每條河流都有情且有神性,他們以為水亙古如斯。
他們把源頭淨水用於供奉佛祖,僧人們以此感恩佛陀的布施,祈求生活中的和敬。
眾生無論動物還是人類,一切有生命的,有了水才能生存。
另一個僧人說:“保護水源與信仰同樣重要,我們從祖輩傳承至今的習俗裏,大地是母親,上蒼是父親,一直是這樣信仰的。因此可以說,水就是大地母親的乳汁,因此我們特別愛護水、保護水。”
虎永剛沒有反駁,心中卻很不以為然:我等洗澡打肥皂都要關花灑的屁民,愛護水、保護水,除了節約一點水費,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那些用水大戶,一天浪費掉的水,我等幾年都用不完!
遊覽車的最後一站,就是那“九曲十八彎”,此處下車的遊客最多,全都是為了來欣賞一下開都河這一段的特殊地貌。
遊覽車駕駛員介紹說,這裏以其蜿蜒的河流和壯麗的日落景色而聞名,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九曲十八彎的特殊地形使得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拍到“九陽連珠”,也就是“九個太陽”的壯觀景象。
不過觀賞九曲十八彎的最佳時間,是傍晚日落時分,此時夕陽的餘暉映照在蜿蜒的河流上,景色極為迷人。
現在才七點鍾,為時尚早,可以先到草原上轉轉,看看野花海,或者到附近的巴西裏克觀景台上,眺望一下大草原的美景,九點過後再來差不多。
虎永剛幾人聽從了他的建議,決定先去巴西裏克觀景台。
從區間遊覽車站到山頂,大約有三公裏的路程,可徒步、可乘坐接駁車(需另付10元\/人),也可以騎馬(100元\/人)上去。
虎永剛覺得時間還早,三公裏也不是很遠,就提議徒步上去,下來的時候覺得累的話,再坐接駁車。
幾人紛紛表示讚同。
步道的右側就是一片大草原,此時正是巴音布魯克雨水豐沛的季節,雨水澆灌過後的草原,墨綠青嫩,漫山遍野的野花競相開放。
這草原上的花海麵積很大,但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處都有不同的特色,惹得三位女士消耗掉不少相機內存。
草原上修了一條木棧道,行走其上,虎永剛忽然說道:“這一路看到的都是瑪尼堆,這裏居然還有敖包。”
劉偉民忙問道:“在哪裏?我怎麽沒發現?”
虎永剛一指棧道左側的大石堆,“喏~近在眼前,你沒發現嗎?”
“哈哈~”劉偉民大笑道,“敖包是這石堆?唱了那麽多年的《敖包相會》,一直都以為敖包和蒙古包呢。這不是瑪尼堆嗎?你沒有搞錯吧?”
虎永剛說:“這怎麽可能搞錯呢?瑪尼堆和敖包雖然都是石塊壘成,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看來我要給你惡補一下相關知識了。”
“正好,也讓我丫頭知道知道。”劉偉民笑道。
於是,虎永剛邊走邊給他們上課:
首先,在宗教層麵,瑪尼堆是佛教的產物,而敖包則是薩滿教的產物。這意味著兩者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有不同的根源。
在建築形式上,瑪尼堆是長時間形成的,通常由石板或石頭上刻有經文、神像等圖案,並長時間累積而成;相比之下,敖包則是一次性建成的土堆或石堆,主要用於路標和祭祀。
而內容上的區別在於,瑪尼堆的石頭上多刻有經文,而敖包石上很少有經文出現。
它們在位置上的區別也很明顯,瑪尼堆的位置隨意性較大,這與藏族轉山祈福的習俗有關;而敖包的位置大多是固定的,具有路標的作用。
瑪尼堆在藏區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等地很常見,通常還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等圖案,這是藏族民間藝術的體現,不僅具有祈禱祥和的作用,還承載著藏族人對佛教文化的特殊感情。
敖包則是蒙古族的文化象征,意為“堆子”,最初用於標記道路和境界,後來演變為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的儀式場所。
劉偉民聽完,感歎一聲,“明白了。隻是我很奇怪,蒙古族的青年男女,怎麽喜歡到這石堆旁邊相會呢?”
虎永剛笑道:“你以為談戀愛隻能逛公園、鑽小樹林嗎?石堆旁、小河邊、橋洞中,甚至墳墓上,何處不能相會?”
眾人也都大笑起來……
這一站下車的人沒有幾個,可能是對這個孤零零矗立在草原上的寺廟不感興趣。
虎永剛幾人卻想來見識一下,傳說中的“移動的寺廟”是如何移動的。
據介紹,“移動的廟宇”,源自草原民族轉場的生活習俗,草場、牧場可以轉移,信仰劫要始終堅持。
馬車上、蒙古包裏,草原民族的信仰布局與形式,更在於內心的堅定。
新世紀,牧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移動的廟宇”也被固定了下來。
而這巴潤庫熱寺,是蒙古族的土爾扈特部在1771年,最後一次世界人類大遷從(著名的“土爾扈特東歸”,下文“土爾扈特民俗村”中,畫虎成貓會著重介紹)中,從伏爾加河流域帶迴的移動黃教喇嘛寺,該寺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曆史。
巴潤庫熱寺是土爾扈特東歸時攜帶著七座移動廟宇之一,最初是隨著遊牧遷徙而移動,後來在清朝光緒年間定居下來,成為巴音布魯克草原上最後一座“移動的寺廟”,也是迄今為止存留於世的唯一一座“移動的廟宇”。
眼前的寺廟黃頂紅牆,周圍都由紅色木柱支撐,可能是方便“移動”吧。
寺內供奉的佛像不多,僧人卻不少,香火還算旺盛。
轉了一會兒,小劉娜想上廁所,寧靜和劉太陪她一起過去,迴來都抱怨,這裏的廁所太髒了,也不舍得多用點水衝衝。
正好被一個路過的僧人聽到,就解釋說,巴潤庫熱寺坐落在草原的邊緣,寺裏用水,都是僧人們每天從附近的泉眼提來,每一滴都很珍貴。
虎永剛問他,巴音布魯克的意思不就是富饒的泉水嗎?草原上也有很多河流,並不缺水吧?
那僧人說,在他們眼裏,每一滴水都很純淨,值得眾生崇敬水,他們相信,每條河流都有情且有神性,他們以為水亙古如斯。
他們把源頭淨水用於供奉佛祖,僧人們以此感恩佛陀的布施,祈求生活中的和敬。
眾生無論動物還是人類,一切有生命的,有了水才能生存。
另一個僧人說:“保護水源與信仰同樣重要,我們從祖輩傳承至今的習俗裏,大地是母親,上蒼是父親,一直是這樣信仰的。因此可以說,水就是大地母親的乳汁,因此我們特別愛護水、保護水。”
虎永剛沒有反駁,心中卻很不以為然:我等洗澡打肥皂都要關花灑的屁民,愛護水、保護水,除了節約一點水費,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那些用水大戶,一天浪費掉的水,我等幾年都用不完!
遊覽車的最後一站,就是那“九曲十八彎”,此處下車的遊客最多,全都是為了來欣賞一下開都河這一段的特殊地貌。
遊覽車駕駛員介紹說,這裏以其蜿蜒的河流和壯麗的日落景色而聞名,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九曲十八彎的特殊地形使得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拍到“九陽連珠”,也就是“九個太陽”的壯觀景象。
不過觀賞九曲十八彎的最佳時間,是傍晚日落時分,此時夕陽的餘暉映照在蜿蜒的河流上,景色極為迷人。
現在才七點鍾,為時尚早,可以先到草原上轉轉,看看野花海,或者到附近的巴西裏克觀景台上,眺望一下大草原的美景,九點過後再來差不多。
虎永剛幾人聽從了他的建議,決定先去巴西裏克觀景台。
從區間遊覽車站到山頂,大約有三公裏的路程,可徒步、可乘坐接駁車(需另付10元\/人),也可以騎馬(100元\/人)上去。
虎永剛覺得時間還早,三公裏也不是很遠,就提議徒步上去,下來的時候覺得累的話,再坐接駁車。
幾人紛紛表示讚同。
步道的右側就是一片大草原,此時正是巴音布魯克雨水豐沛的季節,雨水澆灌過後的草原,墨綠青嫩,漫山遍野的野花競相開放。
這草原上的花海麵積很大,但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處都有不同的特色,惹得三位女士消耗掉不少相機內存。
草原上修了一條木棧道,行走其上,虎永剛忽然說道:“這一路看到的都是瑪尼堆,這裏居然還有敖包。”
劉偉民忙問道:“在哪裏?我怎麽沒發現?”
虎永剛一指棧道左側的大石堆,“喏~近在眼前,你沒發現嗎?”
“哈哈~”劉偉民大笑道,“敖包是這石堆?唱了那麽多年的《敖包相會》,一直都以為敖包和蒙古包呢。這不是瑪尼堆嗎?你沒有搞錯吧?”
虎永剛說:“這怎麽可能搞錯呢?瑪尼堆和敖包雖然都是石塊壘成,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看來我要給你惡補一下相關知識了。”
“正好,也讓我丫頭知道知道。”劉偉民笑道。
於是,虎永剛邊走邊給他們上課:
首先,在宗教層麵,瑪尼堆是佛教的產物,而敖包則是薩滿教的產物。這意味著兩者在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上有不同的根源。
在建築形式上,瑪尼堆是長時間形成的,通常由石板或石頭上刻有經文、神像等圖案,並長時間累積而成;相比之下,敖包則是一次性建成的土堆或石堆,主要用於路標和祭祀。
而內容上的區別在於,瑪尼堆的石頭上多刻有經文,而敖包石上很少有經文出現。
它們在位置上的區別也很明顯,瑪尼堆的位置隨意性較大,這與藏族轉山祈福的習俗有關;而敖包的位置大多是固定的,具有路標的作用。
瑪尼堆在藏區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等地很常見,通常還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等圖案,這是藏族民間藝術的體現,不僅具有祈禱祥和的作用,還承載著藏族人對佛教文化的特殊感情。
敖包則是蒙古族的文化象征,意為“堆子”,最初用於標記道路和境界,後來演變為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的儀式場所。
劉偉民聽完,感歎一聲,“明白了。隻是我很奇怪,蒙古族的青年男女,怎麽喜歡到這石堆旁邊相會呢?”
虎永剛笑道:“你以為談戀愛隻能逛公園、鑽小樹林嗎?石堆旁、小河邊、橋洞中,甚至墳墓上,何處不能相會?”
眾人也都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