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華夏流傳著這樣一個詞,叫“窮文富武”。


    但這個詞若是放在千界來看其實並不是特別的合適。


    放眼整個東土,一共有儒門道場一百二十多家,但這其中,聖地卻僅僅隻有一家,那便是才女齊青思所在的浩然滄溟樓。


    除了滄溟樓之外,東土比較有名的儒門道場還有在天闕台撿漏拿了鎮派秘術“仙台別歌”的春秋府以及以摘星手聞名千界的摘星樓等等宗門。


    原本言靈書院這個小門派並不怎麽出名,但經過道我洞天的機緣之爭後,那個名為項晚漁的女子憑借一手非常強勢的言術讓言靈書院進入到更多人的視野中。


    自那之後,有不少儒生聞訊專門拜入了言靈書院,其目的也就是想要修習那能讓修士直接沉默的言靈之術。


    之所以偌大一個東土僅有一家儒門聖地,原因則在於每個宗門收錄的典籍差異非常大。


    不同於其他宗門用仙器鎮壓宗門底蘊,想要晉升成為儒門的聖地,除了有仙器在手外,還需要宗門內收錄有各種各樣的典籍。


    這些典籍包羅萬象,可不僅限於秘術功法,其中還涉及到很多不為人知的秘聞、曆史、經意、天文、堪輿等等方麵。


    它們才是支撐起儒門修士學富五車胸有韜略的核心底蘊,也是讓齊青思能夠成為“百科全書”的根本所在。


    這種情況其實和華夏百家爭鳴時期有些類似。


    大家族之所以是大家族,因為大家族中收錄了太多普通人一輩子也見不到的典籍,這些典籍中的知識和韜略才是家族興盛的關鍵。


    儒門除了善練法寶之外,基本上所有修士都是學富五車之輩,最不濟也是飽讀詩書的文人。他們在文章經卷的字裏行間悟道,最終修出一口浩然之氣。


    既是讀書人,那自然都對吟詩作對這種事情很是在行。


    詩詞一道可以說是文學的精華所在,其一字一句所表達出的立意、思想、意境代表了一個讀書人思想的深邃程度和文氣境界。


    上一個盛世之時,中州曾有一位鴻儒以文章立命,以仙器托舉宗門文氣,最終引動文曲異象。


    七步之下從凝神境後期硬生生突破到化道大境,跨越了整個魂火大境,以一己之力把風雨飄搖的宗門再次拉迴正軌,挽狂瀾於即倒,而後一直傳承到現在。


    這個宗門,便是中州非常有名的儒門聖地——清風浩氣樓。


    所以,儒門修士對於詩詞的熱愛可以說遠遠超越了煉製法寶,後者是為了生存,另一個,才是真正的喜好。


    所以,當齊青思說出那半闕詞是出自瀟湘的時候,瞬間就引起了儒門修士們的濃厚興趣。


    儒門修士對詩詞的鑒賞能力自然不是其他幾道修士所能比擬的,“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這半闕詞在儒門修士眼中雖然還稱不上是傳世之作,但其中的意境還是能引起不少修士產生共鳴的。


    看似簡練的文字,卻恰到好處的表達出了“相思”二字的癡纏,這也讓不少儒門修士產生了質疑,一個風月之所當真能寫出這種水平的詩詞嗎?


    麵對質疑之聲,沉寂了一天多的齊青思沒有替瀟湘澄清和辯解,而是再次拋出了十三給王金洋代筆寫的另外半首詞。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當這首在華夏流傳了九百來年的《一剪梅》通過齊青思之口第一次在千界問世,瞬間就仿佛是在儒門的圈子裏丟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如果說之前的那半闕詞隻能稱得上是一句好詞的話,那這半闕意思非常相近但意境卻天差地別的詞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首傳世之作!


    其實不光是這些儒生,當千界才女齊青思第一次在星空的彼岸看到了來自華夏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文章時,也同樣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震撼。


    這段橫跨了近千年曆史長河經久不衰的文字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更讓她看到了一道世人難跨的情關天塹。


    毫不誇張的說,若有儒生以文載道,那能寫出這首一剪梅的,絕對是其中大成者,是注定會名傳千古的存在。


    所以,當初她僅僅隻看了一眼,就很直接了當的問王金洋到底是找的誰代的筆。畢竟,就王金洋那半吊子都沒有的水準,就算是把他屎打出來也憋不出這裏頭的半個字。


    “秦道友,小女子說句心裏話,你若不是焚隱的弟子,我估計我師父就算是綁都會把你綁迴滄溟樓的。”


    泰安城金玉樓裏,為了給幾天後開業的瀟湘剪彩,齊青思早早的就來到了泰安城。


    齊青思在,王少爺自然肯定是不會缺席的。


    自從上次三十九給他助攻了一波之後,齊青思似乎慢慢開始接受王金洋了。


    在看到這種變化之後,王金洋簡直是喜出望外,幾乎每晚都會跟雪姬大戰個兩三百迴合以此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歡愉,結果給雪姬折騰的黑絲都破了好好幾十條了。


    不僅如此,在來之前的那個月黑風高陰森恐怖的夜晚,王少爺終於對齊青思伸出了魔爪,奇妙的愛情就從橋頭的那一點火開始。


    當時他的嘴唇離齊青思隻有零點零一公分,但是四分之一柱香之後他就吃到了來自齊青思的一個大逼抖。不過好在齊青思雖然打了他一巴掌,但事後他最終還是如願以償的品嚐到了齊青思唇脂的味道。


    想想自己給滄溟樓捐了那麽多靈石,結果這群蠢貨一直都說付不了齊青思,到最後還得是弟妹的助攻最牛逼。


    為了表達謝意,他這次來泰安城特地給三十九帶了整整一百顆醒神丹和一大包非常特殊的靈茶。


    靈茶的名字叫淫龍藿,還搭配了金槍蛇之血,九彩神鹿鞭研磨成的粉末,至於功效,隻能說懂得都懂……


    並且,王金洋還悄悄告訴三十九,這丹藥若是溶在這靈茶裏,不僅效果不會流失而且還根本喝不出任何味道,聽得三十九嘴角不斷的上揚,直誇王老板大氣!


    至於十三,王金洋也非常貼心的給十三帶了一大包九轉地黃丸,並告訴他沒事就多吃點,不用心疼,吃完了他那還有,給十三聽的是一頭霧水,根本搞不清楚王金洋葫蘆裏到底在賣什麽藥。


    聽到齊青思這麽說,坐在兩人對麵的十三不以為意的聳了聳肩。


    他沒有過多解釋什麽,兩片時空的文化差異相當巨大,說的越多破綻越多。


    “嫂子謬讚了,業餘愛好罷了。”


    齊青思聞言沒好氣白了他一眼,然後又“兇狠”的瞪了一旁的王金洋一翻。


    什麽嫂子,明明她和王金洋八字還沒有一撇呢!


    王金洋沒說話,隻是衝她嘿嘿嘿的傻笑,但暗地裏卻悄悄衝十三比了個大拇指。


    “秦道友這話未免有些太傷人了,至少我自問做不出你給瀟湘那些女子們寫的那些詩詞歌賦。”


    除了一剪梅,十三還給瀟湘中的不少人都量身定做了詩詞,其目的就是想把瀟湘打造成真正的風雅場所,而不是像洛九天天天喜歡逛的風月之地。


    不僅是詩詞,他還特地篩選了不少地球上由詩詞改編的歌曲,以及評彈、民歌等等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隻不過,這些歌曲他隻能說會唱,至於伴奏、旋律等等更加專業的部分就不是他的強項了,所以這些東西的填充他都讓林芊芊交給了更專業的儒門大師根據現有的東西去做完善和補充。


    齊青思聽他這麽說也沒有繼續追問,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太喜歡刨根問底的人是沒有朋友的。


    “不管怎麽說,能見到這麽多的足以傳世的經典問世也是人生一大幸事,能夠給瀟湘剪彩,也是小女子的榮幸。”


    她這話說的倒是一點都不假,就憑這些詩詞歌賦,瀟湘將來極有可能成為一塊聞名千界的金字招牌。而作為瀟湘的剪彩之人,她也一定會跟著瀟湘一起被載入史冊,這是每一個儒門修士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嫂子太謙虛了,瀟湘能得你助力,也是秦某的榮幸。”


    說著,十三從懷中拿出一張信紙。


    “禮尚往來,這是在下送給浩然滄溟樓的一首長詩,還望貴宗不嫌棄。”


    “哦?”


    齊青思聞言頓時來了興趣。


    僅憑她看到的那些詩詞就已經足夠讓她驚豔了,沒想到對方竟然這麽有心的還替滄溟樓寫了詩。


    她伸手接過十三遞來的信紙,結果開篇的第一句話就讓她感受到了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震撼。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足足愣了好幾息,齊青思抬頭深深看了一眼十三後才接著往下看去。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


    “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唿……”


    通篇讀完,齊青思深深的吐出一口氣,她的神情還算平靜,但那不斷閃爍的眼眸卻暴露了她內心的悸動。


    “這首詩叫什麽?”


    “浩然正氣歌。”


    十三呷了口茶後平靜道。


    他當然可以理解齊青思心中的激動,畢竟這首詩可是民族英雄,同時也是一代文豪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


    這篇文章可以說對後世整個華夏的文人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十三從中截取了一部分,使其和滄溟樓更加的契合,滄溟樓修一口浩然氣,自然比其任何修士對這篇文章的感觸都要深。


    “浩然…正氣歌!”


    齊青思聽罷目光猛地一亮,她不由自主的又反複讀了好幾遍後才小心翼翼的把信紙收入了納戒中。


    這首浩然正氣歌簡直就是替滄溟樓量身打造的。每每讀之,她都會感覺仿佛有一股浩然正氣充斥全身。對儒門修士而言,這短短的幾句詩簡直不亞於一件修心煉氣的異寶!


    “秦道友,這首詩青思就厚顏代滄溟樓收下了。”


    齊青思收起信紙站起身恭恭敬敬的朝十三作了個揖。


    “大恩不言謝,等迴宗門之後,我一定稟明師尊將它篆刻在滄溟樓的聖賢廣場供宗門弟子每日研讀。同時我也會把它昭告天下,希望能有更多儒門弟子因它受益。”


    她的語氣非常的認真,或許對十三而言這就是一首詩而已,但她作為儒門修士,能夠清晰的感受到這字裏行間充斥的浩然正氣。


    “嫂子喜歡就好,金洋兄此前幫我良多,你不必如此客氣。”


    十三迴了一禮。


    “而且,正如嫂子之前說的,唯有等價交換才會不染因果,總不能白讓嫂子幫忙不是。”


    齊青思聞言輕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麽。


    她心中清楚這件事她和滄溟樓都占了大便宜,還是等迴了宗門之後看看師尊打算怎麽還這個人情吧。


    咻——


    齊青思話罷,一枚傳訊符悄然落到了十三的手中。


    神念探入後,十三眉梢微挑。


    “嫂子,金洋兄,拙園那邊有點事我先迴去處理一下,三日之後就拜托嫂子了。”


    “好說好說,你先去忙你的吧,三天之後我陪你嫂子一起去給你捧場。”


    王金洋笑眯眯的衝十三拱了拱手,這一聲聲的嫂子喊得他渾身舒坦。


    齊青思見狀嘴角不自覺的抽了抽,隨即她伸出右手狠狠的在王金洋的腰上掐了一把。


    “嘶!謀殺親夫啊!疼疼疼疼疼!”


    ……


    告別了王金洋之後,十三沒出金玉樓便直接遁入了虛空,半個時辰之後,他迴到了自己的地盤。


    “少主,溫齊他們幾個已經招了。”


    主樓門口,等候多時的白業一見到十三便恭敬的迎了上去。


    “進去說。”


    十三話罷,帶著白業一頭紮進了主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南晚來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絮並收藏江南晚來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