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得是目瞪口呆,不單單是因為這種活活灌水銀灌死的殘忍方法,還因為這種所謂能改變風水格局的愚昧手段,喃喃道:“那……這得要喂多少人才,能把兇水改成吉水?”


    陳先生搖頭:“不好說,得結合陵墓的具體位置,和這水的兇險程度。”


    他頓了頓,繼續道:“南越王是南越國的開國皇帝,手筆肯定不會小。”


    我不禁感到有些毛骨悚然,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畫麵:穿得仙風道骨,一臉道貌岸然的風水師掐指一算,穿著龍袍的某位皇帝大手一揮,無數普通老百姓,無數工匠,無數士兵在這暗無天日的地下河邊,日以繼夜的修築陵墓。


    另一邊,則是如人間煉獄般的灌注水銀現場,一排奴隸或者戰俘,被人在身上開洞,硬灌水銀,我仿佛聽到了那些慘死之人的哀嚎。


    相比於活人硬灌水銀,我突然覺得大鯰魚似乎也沒那麽可怕了。


    大鯰魚吃人是為了解決溫飽,是畜生的本能行為,雖然也令人膽寒,但相比這種活人殉葬的行為卻要遜色許多,這是一種讓人骨子裏透出來的恐懼。


    有時候人真的比畜生還畜生。


    一條條生命被以最冷血,最殘酷的方式無情收割,被就為了一個可笑的緣由。


    古代的某些當權者也太狠毒了吧,用打靶場或者屠宰場來獻祭,來改變風水格局我還能接受,畢竟打靶場死的都是該死之人,而屠宰場那些都是牲畜。


    但用普通人來通過這種殘忍的方式改變風水格局,就不怕遭天譴麽?


    雖說風水之說不能一棒子打死,它有它存在的道理,也有它的邏輯,有糟粕,但也有精華。


    我不知道給南越王布置陵墓格局,改變風水的風水先生掌握了幾分精華,但可以確定的是,其中的糟粕他肯定吸收了不少,否則也幹不出這種喪盡天良、慘絕人寰的事情來。


    難怪國家要打擊這些封建迷信,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北魚莫非兩人都是職業盜墓者,對這樣喪盡天良的事情想必早已見怪不怪,自然不會像我這樣有那麽多的感觸。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陳先生居然也沒有什麽反應,仿佛司空見慣一般,這讓我對他的來曆更是好奇。


    “恐怕沒那麽簡單。”


    陳先生突然幽幽說道:“喂水隻是其中一個目的,但如果隻是為了喂水,沒必要把屍體灌水銀,還隱藏起來。”


    “喂水的最好做法是把活物殺死直接投河,灌水銀有些多此一舉了。”


    北魚皺了皺眉:“耗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這麽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莫非對這些沒多大興趣,他大咧咧道:“管他為什麽呢,咱又不是來考古的,再說了,殉葬坑也沒什麽好研究的,再怎麽特別的殉葬坑也隻是殉葬坑,如果是旱坑還好,多少有些首飾或者錢幣可以摸,這濕屍,有東西也基本上腐爛了,沒有任何價值。”


    “更何況這還是最外圍的殉葬坑,連進墓的資格都沒有,這些人牲想必也是賤民奴隸或者戰俘,身上窮得響叮當,更別想有什麽隨葬品,依我看還是先幹正事,找到陵墓再說。”


    也許是因為這些殉葬人牲的下場實在是太過悲慘,我不忍去多想,所以我無比讚同莫非的話。


    我們此行的目的是協助陳先生探尋墓裏關於天賜三寶的一切,至於這些人牲,雖然可憐,但死都死了幾千年了,就算知道為何要把屍體灌水銀和藏起來也沒啥意義。


    我們既不是道士,又不是和尚,也不懂得超度亡魂,過多的關注和探究,除了讓自己身心感到更加不適以外,我不知道能有什麽用處。


    與其關心這些屍體,倒不如先尋找陵墓入口。


    北魚和陳先生對視一眼,兩人都沒再多言,陳先生當先往下遊遊去,邊遊邊不停的打量著暗河兩岸。


    河兩岸的岩壁之上有許多被暗河衝刷出來的溶洞,有大有小,深淺不一。


    現在是雨季,暗河的河麵已經快要到洞頂,我估計河麵底下應該還有不少的溶洞,隻不過被暗河淹沒了,所以我們在河麵上看不到。


    見陳先生已經向前遊去,我們連忙也跟了上去。


    北魚問道:“老板,那溶洞迷宮的入口在哪裏?我剛才在看地圖的時候也沒看到入口的標注,這入口有什麽特征麽,說出來我們一起找也快一些。”


    北魚看過那幅地圖,但也隻是匆匆一瞥,地圖旁邊的標注字跡潦草,還有很多符號,隻有寫下標注的陳先生本人才明白意思,所以北魚也不知道入口在哪裏。


    陳先生沒有迴頭,淡淡道:“入口上方雕了一隻鳳鳥,這鳳鳥上麵塗了特殊的防水塗料,即便是被河水浸泡千年也不會被腐蝕。”


    有了目標物那就好找許多,我們四個人八雙眼睛想要找到這麽一個有著特殊標記的洞口應該不會太難。


    我們沿著暗河下遊緩慢往前遊去,其實也不是遊,而是扒著岩壁被河水推著往前走,花不了什麽力氣。


    邊往前邊查看兩岸的溶洞,溶洞的數量非常之多,我們前進了三四百米就發現了上百個。


    這些溶洞高低不一,有的幾乎在洞頂,有的一半都浸泡在水裏,整個溶洞就像是被蟲子蛀空了一樣。


    但這一路走來,我們並沒有發現陳先生所說的,雕刻了鳳鳥的洞口。


    又往前遊了大概三百米左右,我們還是沒有任何的發現。


    隊伍最前麵的陳先生突然停下轉過身,臉色非常的難看。


    我們也意識到了不對勁,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了上來。


    我有些不敢確定的問道:“是出了什麽問題麽?”


    “根據地圖上的記載,入口應該在豎井下麵河流下遊一裏以內。”


    我們的臉一下子全都沉了下去。


    南越國是秦漢時期的政權,沿用的應該是那時候的度量衡,那時候的一裏等於三百步,約莫現在的400米左右。


    這一路過來,我們遊的距離估計都有兩個四百米了,但一路上卻沒有任何發現。


    如果是一個人看漏了,還有些許可能,但四個人都看漏,可能性幾乎為0。


    如果地圖沒記錯,我們又沒看漏的話,那就隻有兩種可能:一是那個入口在河麵以下,所以我們沒找到;二是那入口消失了,千百年來,在暗河的衝刷下,徹底坍塌了。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還好,入口沒有腳,也不會走,隻要我們再出去一趟搞些潛水設備過來,那找到入口是早晚的事,不過就是多費些時間。


    但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就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藏迷探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與塵語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與塵語雪並收藏藏迷探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