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城的這個寒假過的很充實,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幹了不少事情,甚至為之後幾個月要做的事都留下了一個根子。


    兩人在恭王府又多了一處兩居室,這是楚描紅以自己爺爺的名字買下來的。


    楚老爺子住的是某個戒備森嚴的大院單間,但剛好他的戶口遷到了京城。


    這個新買到手的兩居室被張宏城塞滿了從琉璃廠買迴來的各種物件。


    尤其是元宵節那天,他一口氣在琉璃廠花了一千多,惹得整個琉璃廠都小小轟動了一把。


    也幸虧他一直戴著口罩。


    楚描紅翻了好幾遍這些東西卻笑著搖頭。


    “等這些東西變值錢也不知要到哪一年了,所以親愛的張宏城同誌,你說要出去賺錢迴來的目標可不算完成了哦。”


    張宏城笑而不語。


    這迴一共花了兩千多,能馬上收到實惠的隻有義子胖子。


    他說的要賺一筆迴來的路子其實並不在古玩藏品上。


    每個時代發生轉變的時候總會出那麽幾個弄潮兒,他們敢於以超凡的膽量去試探、開發這個時代裏蘊含的機遇。


    這一年裏,有人開始沿著長江兩頭倒賣銅鍾,有人看中了走s來的電子表生意,有人傾其所有在廣交會買下一台製冰機在北戴河賣起了冷飲。


    每每想到這些後世耳熟能詳的事例和人物,張宏城那顆不安分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


    兩口子手裏有太多無法拿出來的財富,張宏城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手裏的錢變得來路分明。


    他對這些人從事的行當和賺錢方式不感興趣。


    因為這些人賺錢的方式,在如今看來還是走在灰色的邊緣,熟知時代發展脈搏的張宏城知道,這幫膽大的家夥日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


    張宏城想過,與學校合作發行熱門的工具書籍賺取學校的獎金是一種不錯的來錢方式,雖然自己隻能拿個三瓜兩棗的,但這錢拿得安安穩穩,根本不怕旁人挑毛病。


    而且七十年代末期是各種工具書極其缺乏的時期,他才不會因為自己拿不到大頭而故意放棄。


    楚描紅在翻譯的那本醫學書,兩口子也商量過,定價盡可能的要低。


    這本書是他們用來奠定自己工具書達人地位的,賺錢隻是順便。


    除了出版這條路,張宏城還想到的一種穩妥的賺錢方式是刷報社的稿費。


    義子能搞到全國幾十家知名報紙半年後才刊登的不涉z優秀稿件,哪怕是五塊錢一篇的稿費,每個月天南地北的投上幾十篇稿子,加起來也有幾百塊。


    隻是這麽做太過虧心,不知會扼殺多少文學青年和中年的創作熱情。


    張宏城拿著剩下的七千多塊找到了自己任職的民大科協。


    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民科領域牛人不斷。


    張宏城覺得這個路子就很不錯,而且還能給自己的履曆增添不少文字。


    民大裏還沒離校的老生中有兩個師兄很奇葩。


    兩人被推薦當了工農兵大學生來到民大,可兩人最喜歡的卻是工科項目。


    他們是科協裏動手力能力最強的一對,民大科協的那台七七式邊三輪的維修一直是他們兩個在做。


    與其他的畢業生都在謀求去好的文職管理崗位不同,這兩位師兄一直在試圖說服學校把自己送去西北或者工礦企業。


    學校負責分配的領導沒有堅持多久,隻是與工業相關的部門對於拿著民大文科畢業證的“民科工科生”充滿了疑慮。


    一直遲遲沒有確定的迴應。


    兩位師兄發了狠,拿出自己的積蓄在科協活動教室搞起了發明創新。


    聽說他們的研發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這兩位師兄如今每天隻吃兩頓食堂,全是鹹菜和稀飯,另外一頓全靠搶免費湯。


    正月十六是開學後的第三天。


    張宏城笑眯眯的提著幾個飯盒溜達去了科協的活動教室——一間老舊小倉庫。


    兩位師兄一個叫樊振永,另一個叫溫海誌,他們在搞的研究很高大上——一種新的潤滑油。


    項目內容就連另一個時空的胖子聽了都覺得他們在異想天開。


    張宏城帶來的飯菜被兩位師兄毫不客氣的風卷殘雲吃的一幹二淨。


    “老張說吧,想要我們倆幫啥忙?”


    樊師兄用烏黑的指頭挑了挑牙縫,把那絲肉末吞了進去。


    “邊三輪要大修?”


    張宏城靦腆的笑了。


    “不瞞二位師兄,其實我也是個民科愛好者!”


    “嗬嗬嗬嗬,”溫師兄城府不高,一時沒忍住笑聲,“你小子最厲害的是出主意,你那工科水平哄別人還行,咱們都是科協的,彼此算是知根知底.......。”


    言外之意,哥麽你別逗我。


    張宏城一本正經的拿出了幾張紙來。


    “我可沒開玩笑,”張宏城又從屁股兜裏掏出了一張單子,“兩位師兄動用咱們的活動室搞潤滑油研究,這油汙滿地都是,不少人給我提過意見。”


    “我想著區區油汙而已,咱們孔老師那裏不是有現成的去汙劑配方嗎?於是我拿著配方試了試,卻發現那種粉劑效果很是一般。”


    “最近我才轉變了思路,如果把清潔劑也做成和潤滑油一樣的東西......。”


    “老張,不是我們不幫你,實在是一個沒時間,二個我們兩人也沒有......。”


    樊師兄的話到底沒有說完,因為張宏城拿出了五百塊放在了桌子上。


    已經精窮的兩人根本無法拒絕。


    新課題很草率的成立,兩人拿著張宏城讚助的思路、設計和經費開始試驗。


    短短兩天的時間,兩位師兄就用不可思議的目光互相瞪了半個小時。


    他們沒想到五百塊這麽不禁用,而且這就成功啦?!!


    張宏城這家夥居然還真是民科達人!


    對於這個消息張宏城一點也不吃驚,他拿著一份樣品直接出門。


    當天下午,兩位師兄還在對著手裏成品繼續懷疑人生的時候,忽然聽到門外響起了張宏城和另外一個人的聲音。


    “劉廠長,我們科協剛出的這個成果,可費了不少心血。”


    “別說我的兩位師兄幾乎傾家蕩產了,我們科協還把家底子都填了進去。”


    “我們樊師兄因此得了貧血(天生的),溫師兄甚至還耽誤了個人問題(根本沒談過)。”


    “小張,我懂的。我既然肯跟著你過來,自然是我們廠相當看好這個產品和技術。”


    中年人聲音顯得很和氣。


    “就按你說的,隻要這個成果給我們廠用。表揚信和榮譽證書立即送到你們學校和個人的手中。”


    “同時,我們廠還會給負責研發同學頒發獎金,一共一千塊!”


    ......


    之後的幾天,張宏城一口氣找了四家新型清潔劑感興趣的單位。


    不存在私下交易行為,拿到手的都是人家廠裏為了表彰他們的研發成果而頒發的獎金。


    獎金分配完畢,負責項目設計和提供“研發資金”的張宏城一口人拿走了三千六。


    還是兩位師兄硬逼著他拿的。


    要不是盧燕著急忙慌的找上門,張宏城正準備和燕大科協的幾個民科愛好者談談洗發水的項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2,紅旗招展的青春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若寺小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若寺小妖並收藏1972,紅旗招展的青春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