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會這東西在七十年代隻是一個民間概念。


    各大院校高高在上。


    正經大學誰家會設置校友會這麽low的機構?


    直到後世各大院校出於各種實際考慮,這才不得不扭扭捏捏的設置了這個機構,然後暗中叫了一聲“真香”!


    一九七八年的民大是什麽樣的大學?


    有時候調子比水木和燕大都要高。


    校友會不校友會的,你們畢業生自己玩玩就好了。


    所以誰也不會料到民大會開全國之先河,正式成立校友會這個機構。


    好在人家的理由都是現成的。


    恰逢複校大典,應廣大畢業生的請求,為了方便畢業生之間互相聯係,好幫扶生活困難的畢業生家庭,鼓勵優秀畢業生資助貧困在校生的初衷……。


    反正理由長達七百多字,四十多條。


    最後學校勉為其難,應優秀熱心在校生反複申請,特設立此福利性辦公室,並派出幾位退休老師予以指導。


    隨後,學校欽點了幾位優秀畢業生出任名譽會長。


    這些師兄師姐都欣然應邀,而且沒一個人的級別是低於副省的。


    張宏城拿著幾份新鮮出爐的校友會會員證書,代表校友會的介紹信親自給人送上了門。


    某印刷廠的廠長看到證書時感慨萬千,接著老師兄又看清楚了校友證書上印刷著的幾個名譽會長和理事的名單。


    “幾百本書而已,哪裏用得上母校提前付款?先記賬!”


    “小張師弟放心,我會安排我們廠最好的排版師傅,最好的紙和墨,五天之後,我讓人給你送學校去。”


    老師兄果然言而有信,僅僅過去四天,四百本厚厚的資料書就被送到了民大。


    《民大高考總複習叢書》。


    手裏有了實物,張宏城又開始了下一步操作。


    至於自家的漂亮媳婦,天天和也放假了的小姑子張玉敏四處逛街。


    ......


    最高廣播電台大樓外。


    一位氣質長相俱佳的中年婦人正在看手表。


    她在等人。


    中年婦人叫劉萍。


    作為最高廣播電台的編導之一,能讓她親自在樓下等的人可見很不一般。


    她在等候的是民大的教導主任解明堂,也是當年她在民大讀書時的恩師。


    劉萍等了大約十分鍾,遠遠的看到一個年輕人騎著單車奔了過來。


    解老師抱著個手提包,正坐在年輕人的單車後麵。


    雙方一碰麵,劉萍就開始打趣自己老師。


    “我的好老師,看來您真是老了,怎麽連車都不會騎了?”


    又指著帥氣的騎車小夥問。


    “這是您自己家的?還是咱們學校的?”


    “你師弟,大一的張宏城,以後啊,這件事都由他和你聯係。”


    “才大一啊,”劉萍笑著打量了一番這個師弟,“有對象了沒?我們電台可有不少姑娘哭著喊著要談個咱們民大的呢!”


    “別亂扯鴛鴦譜,人家有媳婦,也是你一大的師妹。”


    “可惜了喲。”


    張宏城老老實實的跟在解主任的身後,聽著這對師徒一通閑扯著走進了戒備森嚴的最高廣播電台。


    他們這次來的目的是盯上了最高廣播電台新增的一個欄目。


    隨著七七、七八兩屆高考的連軸舉辦,最高廣播電台也相應上頭的號召騰出了夜裏十一點到十二點的“垃圾”時段,正在籌備一款與高考掛鉤的自學欄目。


    實際上這個欄目在曆史上隻存在了短短一個月。


    因為收聽率實在是太低、而且被很多聽眾來信投訴,這才被取消。


    這個節目之所以收聽率太低,一是因為知道這個節目的備考生太少,二是廣播講解的模式讓很多人聽得雲遮霧繞,作用不大。


    “先知先覺”的張宏城在得知學校準備自己出版資料書的那一刻,立即就把主意打到了在最高廣播電台工作的幾位師兄、師姐頭上。


    七十年代末,哪家宣傳媒體覆蓋率最高、宣傳效果最強?


    除了公民日報之外就是最高廣播電台。


    在從胖子那裏得知這個僅僅存活了一個月的欄目消息時,張宏城整個人都興奮到不能自已。


    1978年啊,利用最高廣播電台打廣......咳咳,做宣傳,想想都刺激到不行。


    這個節目原本準備請的老師都是師大附中的,但在張宏城的提前“預警”下,秦主任拉著解主任在京裏跑了一圈。


    硬生生的用“老子才是京城高考第一”的理由,把節目講師的名額都搶了過來。


    換做別人來搶,師大附中是當然不會鳥的。


    可麵對上線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民大補習班,他們實在沒好意思堅持下去。


    直到現在為止,包括部裏、台裏、師大附中,甚至是此刻在接待兩人的劉萍,都以為民大這邊不過是想爭個榮譽而已。


    就連解主任對於秦主任和張宏城的計劃也是一知半解。


    秦主任沒有過來,因為他在緊急給幾位年輕教師進行培訓。


    文化人嘛,打廣告什麽的,終究還是有些放不開。


    和師姐劉萍的對接很輕鬆,不過是確定了一下上節目的人選和科目順序。


    確定了節目正式直播的日子,張宏城迴到民大又笑眯眯的拿起了校友錄......。


    民大畢業生在各大報社工作的堪稱車載鬥量。


    不少人甚至還是總編以上的職位。


    幫母校在最高廣播電台的教育節目出點小力,自然是沒人會拒絕。


    況且又有風向和文件支持,又涉及全民熱度話題“高考”,給最高電台的教育欄目友情在報紙縫裏做個一句話預告,又算得了什麽?


    而在張宏城搞這個操作之前,還沒人察覺到民大校友群竟恐怖如斯。


    《公民日報》、《光輝日報》、《青年晚報》......。


    七月十三日,夜裏,十一點整。


    全國不知多少有誌參加高考的年輕,擠在收音機前,手裏拿著筆,緊張而又充滿期待。


    “大家好,我是來自民大的劉秋娟老師,今天我先給大家講解本次高考的政治試卷......。”


    “第一題的題目是.......。”


    “關於這道題的解答,其實在考前有些同學可能遇到過。”


    “收音機前京城地區的同學,可能有人看過我們民大出版的《民大高考總複習叢書》。這道題涉及的就是第二百一十四頁,政治第一篇的內容,大家聽我綜合起來講這道題......。”


    “我們再來看第二題,有書的同學可以翻到第二百四十八頁,沒有書的同學聽認真了,我會講慢一點......。”


    ......


    第二天。


    “大家好,我是民大的語文老師......,今天我也來給大家講解一遍這次高考的語文試卷......。”


    “......這個題型很新穎,所以很多同學都出現了理解錯誤......。其實這道題還可以有更多的題型表現方式,我這本書上記載了四種,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給大家介紹其中的兩種......。”


    第三天是物理......。


    一周之後,節目火沒火張宏城不知道,但新華書店那邊已經開始焦頭爛額了。


    雪片似的意見信被扔進了新華書店的信箱。


    為什麽買不到《民大高考總複習叢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2,紅旗招展的青春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若寺小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若寺小妖並收藏1972,紅旗招展的青春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