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內一片寂靜。
幾乎所有人都一臉震驚地看著宋誠,完全不明白他為什麽會提出這樣的建議,這已經不是過分二字可以解釋的了,而是誇張、匪夷所思、不可思議......
怪不得他剛才猶猶豫豫的不願意說呢!
換成自己,肯定也不願意說啊。
當然,之所以說幾乎所有人,自然不會包括大越新皇黎宜民了,因為他是明白的,宋誠提出這個建議,實際上還是在提醒自己,要盡快完成和大明皇帝朱祁鈺的交易,不要再拖下去了。
不過黎宜民雖然明白,卻不能說什麽,立刻看向了站在下麵的潘孚先。
潘孚先雖然不理解他的想法,但是他也是滿肚子疑惑,自己便出聲問道:“宋先生,你為何要提出這種建議?能否和我等說說?”
眾人也全都看了過來,眼神中全是疑問和不解。
“這位是禮部潘大人吧?”宋誠扭過頭拱手問道。
他和潘孚先雖然不是第一次見麵,但潘孚先升任禮部尚書之後,宋誠還是第一次見到此人,於是打了聲招唿。
潘孚先也比較給他麵子,一樣迴禮道:“本官正是潘孚先。”
“潘大人。”宋誠解釋道:“其實潘大人有所不知,大明自從新天子登基之後,武備上已經強了不少,當今大明天子比較偏愛武人,明令禁止文臣參與武事,即便是都察院和六科都沒資格插手大都督府的事情,甚至大都督府中的武人犯了事兒,也要由大都督府軍法司進行處置,其他人不得幹預,因此,武人便愈發驕橫起來,這也是張軏有底氣敢於提出非分之想的原因。”
“張軏出身英國公府,乃是前任英國公張輔的三弟,向來就比較驕橫,不過在大明的土木堡之敗後,英國公府已經落寞,當今英國公張懋還未行冠禮,而張軏的二哥又是個不扯不扣的紈絝子弟,不惹事情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完全沒辦法支撐起來整個英國公府,所以,如今的英國公府都是張軏在支撐著。”
“那麽現在的問題就是,張軏想要撐起整個英國公府,就必須有足夠的功勞,張軏現在是大都督府左都督,已經升無可升了,況且官職對於他來說也沒有什麽用處,雖然當初張軏在懷來大戰的時候表現不錯,但也隻是以防守為主,風光全被取得大同大捷的武清侯石亨奪了去,所以如今的張軏急需功勞來撐場麵。”
“如果張軏可以得到四州之地的話,在我看來應該可以支撐起英國公府了,畢竟這是開疆拓土的功勞,有了這份功勞,張軏就可以因此功而進爵,向天下人證明英國公府即便沒了英國公張輔,也是有資格屹立於大明朝堂之上,有資格統領整個武勳一脈的。”
“所以,隻有四州之地才可以滿足張軏的需求。”
“但是這可是四州之地啊!”武立甲立刻說道:“我大越北麵一共隻有諒江等四個州府,全割讓給大明,那升龍城豈不是要隨時直麵明軍了?”
宋誠點點頭,說道:“對,武將軍說的沒錯,但問題是,大越現在有能力抵擋住張軏的進攻嗎?”
武立甲立刻就不幹了,連聲問道:“宋先生,我向來敬你是條漢子,佩服你的文韜武略,但是放棄四個州府是萬萬不行的,到時候明軍都已經兵臨城下了,我大越怎麽抵擋,你告訴我怎麽擋?”
“這樣看起來的確很危險,但是武將軍也不要忘記了,張軏是有實力直接開戰的,如果咱們不滿足他的要求,那不僅升龍城危險,就連大越的江山社稷都危險了。”
宋誠反駁了武立甲的說法,隨即話風一轉,說道:“況且即便是放棄了北麵的四個州府,也不是沒辦法阻擋明軍的。”
“哦?怎麽擋?升龍城和北江城之間可是隻隔了三十裏啊!”武立甲說道。
宋誠沒有直接迴答他的問題,而是緩緩說道:“昔日漢地丟了燕雲十六州,沒了阻擋遼軍的屏障,趙宋的國都開封地處平原,直麵遼軍的攻勢,但是遼軍卻不敢輕易打迴來,武將軍你可知道為什麽嗎?”
武立甲搖搖頭,這種事情他還真沒怎麽研究過,反正趙宋曾經敗在他們安南人的手裏,他又何必去關注一個手下敗將的策略呢?
宋誠迴答道:“當時趙宋的策略是,在兩國交界之處開墾水田,平日裏種植糧食,戰時則成為阻擋遼軍的利器,又囤積大軍在水田之南,建設城池營寨,這樣一來,既有深池高城為據點,又有行路艱難的水田阻隔,遼軍勝算不大,便輕易不敢南下,宋遼兩國也保持了百年合約。”
“北江城和京北城之間雖然隻有三十裏,但是畢竟二者都緊鄰紅河,我大越又是以水稻為主,行此策略應該比趙宋更加簡單一些吧?”
“這個策略的唯一問題就是要囤積全國軍隊在京北城,不過我想皇上應該是不會拒絕這個策略的吧?”
說完還特意看了看正站在一旁不知道在想什麽的黎宜民一眼。
武立甲也聽明白了宋誠所說的策略,實際上就是將京北城以北的地方全部沼澤化,將其變成一塊難以行軍的道路,畢竟升龍城以西本就河流密布,行軍艱難,升龍城以東則是紅河主流,想要跨過來並不容易。
所以,即便到時候明軍想要攻打升龍城的話,也隻能繞到南麵,但問題就在這裏,明軍其實並不敢繞過來,因為京北城囤積著安南的大軍,若是明軍敢繞過來攻城,那就意味著北江城很有可能會空虛,隻要大越朝廷派出一支軍隊偷襲北江城,截斷明軍後路,那麽明軍的勝率就會直線降低,甚至全殲明軍也不是一件隻能奢望的事情了。
“那宋先生所說的讓出升龍城,這又是為了什麽?您也知道,升龍城乃是我大越國都,就這麽讓出去的話,對我大越的軍心士氣有著極大的打擊啊!”禮部尚書潘孚先突然出聲問道。
宋誠笑笑,迴答道:“我剛才已經說了,張軏的胃口可能會更大,所以添加上升龍城,也是為了讓張軏能盡快答應,而且......”
宋誠突然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而且升龍城這個位置你也知道,東西北三麵都不適合攻城,唯獨南麵一馬平川,最是適合攻城襲擾,張軏又不是傻子,肯定也能看出這一點的,隻要和他談判的時候隻答應短期內讓出升龍城,讓張軏撈一個攻占升龍城的虛名,相信急需名聲的張軏肯定不會拒絕這個條件的。”
潘孚先也是點了點頭,顯然認可了宋誠的這個說法。
不過,誰都不敢先站出來支持宋誠的建議,畢竟要割讓四州之地,這已經相當於四成的大越了,還要讓張軏短暫占領升龍城,這就相當於一個強盜進了你家,不僅搶走你一半的家產,還要把家主的位置讓給強盜,等強盜走了之後才能拿迴來。
割讓自己的利益求和,還要把臉主動伸過去讓張軏打,這實在是太丟人了一些,沒人敢擔起這個罵名。
現在就看黎宜民會怎麽做這個決定了。
黎宜民這會兒也是十分膩歪,宋誠的這個建議其實就是提醒自己要完成和大明皇帝的交易,後麵提出的短期交出升龍城,隻是在惡心自己而已。
但是黎宜民也知道,宋誠提出的這個建議是真的能讓張軏退兵,保住自己的皇位。
所以黎宜民現在也是左右為難,有些不知所措了。
眾人看著猶豫不決的黎宜民,也是十分理解他的為難之處,全都靜靜地站在那裏,閉上嘴巴保持安靜,等到黎宜民做出最後的決定。
不過所有人都忘記了,安南這麵唯一一個和張軏打過交道的人是鴻臚寺卿、正使陳元慶,宋誠提出的條件至少也要讓他評估一下,看看是否能讓張軏滿意。
陳元慶也樂得沒人讓自己出來說話,冷冷地站在原地,看著猶豫不決的黎宜民,心中卻是在不住冷笑。
其實他心中早就有過評估,宋誠的建議的確沒什麽問題,張軏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四州之地,這不管在哪裏都是一個引人矚目的大功勞,如果大明英國公府真的像宋誠所說的那樣,那張軏的確無法拒絕這樣的條件。
而且他還能隱約感覺到,如果黎宜民接受了宋誠的建議,那就是給自己埋下了失敗的伏筆,割讓土地,讓出國都,這兩件事情不管哪一件都會讓朝中不少人對黎宜民離心離德,甚至黎宜民失去一部分北征軍軍心也是可以想象的,他巴不得黎宜民趕緊接受宋誠的建議呢!
黎宜民低頭沉思了好久,最終還是沒有痛下決心,隻是淡淡說道:“宋先生的建議朕需要好好想想,今日就議到這裏吧,明日大家早些過來,朕好最終決斷此事。”
“來人,送宋先生迴去,挑選幾個宮女過去照顧宋先生,若是讓宋先生不滿了,朕絕對饒不了她們。”
幾乎所有人都一臉震驚地看著宋誠,完全不明白他為什麽會提出這樣的建議,這已經不是過分二字可以解釋的了,而是誇張、匪夷所思、不可思議......
怪不得他剛才猶猶豫豫的不願意說呢!
換成自己,肯定也不願意說啊。
當然,之所以說幾乎所有人,自然不會包括大越新皇黎宜民了,因為他是明白的,宋誠提出這個建議,實際上還是在提醒自己,要盡快完成和大明皇帝朱祁鈺的交易,不要再拖下去了。
不過黎宜民雖然明白,卻不能說什麽,立刻看向了站在下麵的潘孚先。
潘孚先雖然不理解他的想法,但是他也是滿肚子疑惑,自己便出聲問道:“宋先生,你為何要提出這種建議?能否和我等說說?”
眾人也全都看了過來,眼神中全是疑問和不解。
“這位是禮部潘大人吧?”宋誠扭過頭拱手問道。
他和潘孚先雖然不是第一次見麵,但潘孚先升任禮部尚書之後,宋誠還是第一次見到此人,於是打了聲招唿。
潘孚先也比較給他麵子,一樣迴禮道:“本官正是潘孚先。”
“潘大人。”宋誠解釋道:“其實潘大人有所不知,大明自從新天子登基之後,武備上已經強了不少,當今大明天子比較偏愛武人,明令禁止文臣參與武事,即便是都察院和六科都沒資格插手大都督府的事情,甚至大都督府中的武人犯了事兒,也要由大都督府軍法司進行處置,其他人不得幹預,因此,武人便愈發驕橫起來,這也是張軏有底氣敢於提出非分之想的原因。”
“張軏出身英國公府,乃是前任英國公張輔的三弟,向來就比較驕橫,不過在大明的土木堡之敗後,英國公府已經落寞,當今英國公張懋還未行冠禮,而張軏的二哥又是個不扯不扣的紈絝子弟,不惹事情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完全沒辦法支撐起來整個英國公府,所以,如今的英國公府都是張軏在支撐著。”
“那麽現在的問題就是,張軏想要撐起整個英國公府,就必須有足夠的功勞,張軏現在是大都督府左都督,已經升無可升了,況且官職對於他來說也沒有什麽用處,雖然當初張軏在懷來大戰的時候表現不錯,但也隻是以防守為主,風光全被取得大同大捷的武清侯石亨奪了去,所以如今的張軏急需功勞來撐場麵。”
“如果張軏可以得到四州之地的話,在我看來應該可以支撐起英國公府了,畢竟這是開疆拓土的功勞,有了這份功勞,張軏就可以因此功而進爵,向天下人證明英國公府即便沒了英國公張輔,也是有資格屹立於大明朝堂之上,有資格統領整個武勳一脈的。”
“所以,隻有四州之地才可以滿足張軏的需求。”
“但是這可是四州之地啊!”武立甲立刻說道:“我大越北麵一共隻有諒江等四個州府,全割讓給大明,那升龍城豈不是要隨時直麵明軍了?”
宋誠點點頭,說道:“對,武將軍說的沒錯,但問題是,大越現在有能力抵擋住張軏的進攻嗎?”
武立甲立刻就不幹了,連聲問道:“宋先生,我向來敬你是條漢子,佩服你的文韜武略,但是放棄四個州府是萬萬不行的,到時候明軍都已經兵臨城下了,我大越怎麽抵擋,你告訴我怎麽擋?”
“這樣看起來的確很危險,但是武將軍也不要忘記了,張軏是有實力直接開戰的,如果咱們不滿足他的要求,那不僅升龍城危險,就連大越的江山社稷都危險了。”
宋誠反駁了武立甲的說法,隨即話風一轉,說道:“況且即便是放棄了北麵的四個州府,也不是沒辦法阻擋明軍的。”
“哦?怎麽擋?升龍城和北江城之間可是隻隔了三十裏啊!”武立甲說道。
宋誠沒有直接迴答他的問題,而是緩緩說道:“昔日漢地丟了燕雲十六州,沒了阻擋遼軍的屏障,趙宋的國都開封地處平原,直麵遼軍的攻勢,但是遼軍卻不敢輕易打迴來,武將軍你可知道為什麽嗎?”
武立甲搖搖頭,這種事情他還真沒怎麽研究過,反正趙宋曾經敗在他們安南人的手裏,他又何必去關注一個手下敗將的策略呢?
宋誠迴答道:“當時趙宋的策略是,在兩國交界之處開墾水田,平日裏種植糧食,戰時則成為阻擋遼軍的利器,又囤積大軍在水田之南,建設城池營寨,這樣一來,既有深池高城為據點,又有行路艱難的水田阻隔,遼軍勝算不大,便輕易不敢南下,宋遼兩國也保持了百年合約。”
“北江城和京北城之間雖然隻有三十裏,但是畢竟二者都緊鄰紅河,我大越又是以水稻為主,行此策略應該比趙宋更加簡單一些吧?”
“這個策略的唯一問題就是要囤積全國軍隊在京北城,不過我想皇上應該是不會拒絕這個策略的吧?”
說完還特意看了看正站在一旁不知道在想什麽的黎宜民一眼。
武立甲也聽明白了宋誠所說的策略,實際上就是將京北城以北的地方全部沼澤化,將其變成一塊難以行軍的道路,畢竟升龍城以西本就河流密布,行軍艱難,升龍城以東則是紅河主流,想要跨過來並不容易。
所以,即便到時候明軍想要攻打升龍城的話,也隻能繞到南麵,但問題就在這裏,明軍其實並不敢繞過來,因為京北城囤積著安南的大軍,若是明軍敢繞過來攻城,那就意味著北江城很有可能會空虛,隻要大越朝廷派出一支軍隊偷襲北江城,截斷明軍後路,那麽明軍的勝率就會直線降低,甚至全殲明軍也不是一件隻能奢望的事情了。
“那宋先生所說的讓出升龍城,這又是為了什麽?您也知道,升龍城乃是我大越國都,就這麽讓出去的話,對我大越的軍心士氣有著極大的打擊啊!”禮部尚書潘孚先突然出聲問道。
宋誠笑笑,迴答道:“我剛才已經說了,張軏的胃口可能會更大,所以添加上升龍城,也是為了讓張軏能盡快答應,而且......”
宋誠突然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而且升龍城這個位置你也知道,東西北三麵都不適合攻城,唯獨南麵一馬平川,最是適合攻城襲擾,張軏又不是傻子,肯定也能看出這一點的,隻要和他談判的時候隻答應短期內讓出升龍城,讓張軏撈一個攻占升龍城的虛名,相信急需名聲的張軏肯定不會拒絕這個條件的。”
潘孚先也是點了點頭,顯然認可了宋誠的這個說法。
不過,誰都不敢先站出來支持宋誠的建議,畢竟要割讓四州之地,這已經相當於四成的大越了,還要讓張軏短暫占領升龍城,這就相當於一個強盜進了你家,不僅搶走你一半的家產,還要把家主的位置讓給強盜,等強盜走了之後才能拿迴來。
割讓自己的利益求和,還要把臉主動伸過去讓張軏打,這實在是太丟人了一些,沒人敢擔起這個罵名。
現在就看黎宜民會怎麽做這個決定了。
黎宜民這會兒也是十分膩歪,宋誠的這個建議其實就是提醒自己要完成和大明皇帝的交易,後麵提出的短期交出升龍城,隻是在惡心自己而已。
但是黎宜民也知道,宋誠提出的這個建議是真的能讓張軏退兵,保住自己的皇位。
所以黎宜民現在也是左右為難,有些不知所措了。
眾人看著猶豫不決的黎宜民,也是十分理解他的為難之處,全都靜靜地站在那裏,閉上嘴巴保持安靜,等到黎宜民做出最後的決定。
不過所有人都忘記了,安南這麵唯一一個和張軏打過交道的人是鴻臚寺卿、正使陳元慶,宋誠提出的條件至少也要讓他評估一下,看看是否能讓張軏滿意。
陳元慶也樂得沒人讓自己出來說話,冷冷地站在原地,看著猶豫不決的黎宜民,心中卻是在不住冷笑。
其實他心中早就有過評估,宋誠的建議的確沒什麽問題,張軏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四州之地,這不管在哪裏都是一個引人矚目的大功勞,如果大明英國公府真的像宋誠所說的那樣,那張軏的確無法拒絕這樣的條件。
而且他還能隱約感覺到,如果黎宜民接受了宋誠的建議,那就是給自己埋下了失敗的伏筆,割讓土地,讓出國都,這兩件事情不管哪一件都會讓朝中不少人對黎宜民離心離德,甚至黎宜民失去一部分北征軍軍心也是可以想象的,他巴不得黎宜民趕緊接受宋誠的建議呢!
黎宜民低頭沉思了好久,最終還是沒有痛下決心,隻是淡淡說道:“宋先生的建議朕需要好好想想,今日就議到這裏吧,明日大家早些過來,朕好最終決斷此事。”
“來人,送宋先生迴去,挑選幾個宮女過去照顧宋先生,若是讓宋先生不滿了,朕絕對饒不了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