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房間裏,丁烈終於感覺到了一絲暖意,不再像方才一樣凍得難受。
雙方坐定,互相寒暄了幾句,楊善笑著問道:“二位來到我大明京師,不知是否有了安排,要從我大明買一些寶貨迴去呢?”
“若是有的話,本官可以替二位安排一下,也免得二位貴客頂著寒風受苦了。”
黎宜民立刻說道:“這是當然,外臣這一路過來,的確是看上了許多好東西,無奈廷上侯急著進京,這才沒有采買,若是楊大人可以安排一下,那定是要好好感謝楊大人的。”
“不知貴使打算采買什麽東西呢?”楊善立刻問道。
黎宜民立刻說出了一大堆貨物名稱,像是什麽瓷器、漆器、蜀錦、珍玩,幾乎應有盡有。
楊善立刻用心記下,然後道:“這些東西都沒有什麽問題,迴頭本官就去找戶部的陳尚書說一聲,讓他提前準備一些,貴使也可以挑選一下。”
丁烈有些無語,怎麽一上來就想要算計安南,這是還沒算計夠嗎?不過他還是笑著說道:“這倒不必了,外臣這次過來,主要是為了向大明求和的,采買之事可以等到和談之後再說。”
楊善看了一眼頭發胡子花白的丁烈,又看了非常年輕又滿臉不滿的黎宜民,心裏明白了幾分,出聲說道:“這是肯定的,和談的事情肯定要先做,不過本官還是可以和陳尚書提前說一聲,反正和談之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談成的,閑來無事的時候還是可以采買一些寶貨的嘛!”
“正是,正是。”黎宜民連忙說道:“即便是成功講和,簽訂了合約,國書送迴去用印也是需要時日的,那會兒肯定沒什麽事情,咱們就可以去采買一個寶貨了嘛!”
楊善卻是搖搖頭,道:“不必,和談之事最近幾日是談不了的,剛好可以趁著這幾日看一看,先采買一些,迴頭有什麽不滿意的,再交由戶部去幫你們弄,畢竟他們準備寶貨也是需要時日的。”
黎宜民立刻興奮起來,連連點頭。
丁烈卻是皺眉問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安南每時每刻都有損失,貴國的將士們也都鏖戰許久,思鄉心切,連過年都沒能迴去,不知大人是否可以明示,大明為何不早些開啟和談之事呢?”
楊善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愁容,迴答道:“不瞞貴使,前些日子黃河決口了,我大明多地受災,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衣食無著,朝廷害怕他們生出亂子,最近正在忙著解決這件事情,實在沒心思去管什麽和談之事啊!”
“原來如此,是外臣莽撞了。”丁烈露出一絲歉意,連忙道歉。
楊善擺擺手,道:“無妨,此事又不是你們安南所為,乃是封凍的黃河解凍,凍裂了堤壩,這才導致黃河決口的,屬於天災,並非人禍。”
這是什麽意思?丁烈立刻感覺楊善這是在暗示自己,黃河決口是天災不是人禍,那安南北方的戰事就是人禍而非天災了?
不過丁烈絕不會接這個話茬,而是微笑著問道:“既然如此,那大明皇帝陛下何時能抽出時間接見我等呢?”
楊善歎了口氣,道:“等著吧,什麽時候救災賑濟之事安排下去了,什麽時候陛下才能有時間接見外使,不隻你們,就連蒙古大汗也先的使臣也等著接見呢,比你們多等了十多天了。”
“好吧。”丁烈點點頭。
黎宜民卻是不想等太久,出聲問道:“楊大人,救災賑濟不就是安排人調撥糧食,擇地安置下來不就好了嗎?為何貴國皇帝陛下會這麽忙?難道你們大明救災賑濟和我安南有所不同?”
楊善點點頭,鄭重道:“當然不同,貴國氣候溫暖,物產豐富,一件單衣便可過冬,賑濟起來自然簡單,但是我大明卻遠沒有貴國那麽輕鬆了。”
“哪裏困難?”黎宜民出聲問道。
他的確不太能理解,為什麽他們安南救災就沒有這麽麻煩,怎麽到了大明就會非常困難了呢?
楊善露出一臉愁容,憂心如焚地道:“貴使有所不知,如今我大明受災的是河南,自古便是人口稠密之地,大一些的村子就有上千口人,不少縣城的人口會過十萬,所以黃河一決口,淹沒了田地,這就意味著在黃河退去之前,他們的田地是沒辦法種植糧食的,沒有糧食,自然就沒有飯吃,朝廷不希望他們死,隻能賑濟,貴使可以想想,這數十萬張嘴,朝廷需要供養他們整整一年,這得需要多少糧食?我大明朝廷就那麽多田地,每年就能產那麽多糧食,這些百姓受災,他們原本可以產出的糧食沒有了,又要吃掉原本就要消耗的糧食,這些糧食從哪裏來?”
“貴使一路北上,也是經過了東昌府和兗州府的,那裏緊鄰河南,有多冷相信貴使已經感受到了。在這種天氣裏,那些災民沒有衣服,沒有糧食,甚至沒有躲避寒風之處,就在咱們說話的這點時間裏,估計已經有人因此凍餓而亡了,我大明天子心懷仁慈,怎能看得如此景象,隻能一門心思投入到救災之中,哪裏還有心思關注與安南的和談呢?”
“還有......”
楊善剛要繼續說下去,黎宜民立刻打斷道:“楊大人,外臣不知貴國災情如此嚴重,貴國皇帝陛下如此仁德,外臣怎能看他如此憂心。”
“這樣吧,外臣立刻就給安南去封信,從安南調撥十萬石糧食,協助貴國陛下救災,不知貴國可願接受?”
楊善沒想到這個黎宜民居然如此上道,一下子拿出了十萬石糧食,卻還是為難道:“貴使,這不太好吧,我大明和安南還處於敵對狀態,和談還沒有開始,怎能收下貴使的糧食呢?”
黎宜民立刻道:“這個無妨,楊大人可以稟告大明皇帝,就說這隻是我諒山王的一點心意,希望大明皇帝陛下不要太過憂心,與和談無關,我安南也不會在和談上拿這事兒說話的。”
“那就多謝貴使了。”楊善立刻將這件事情敲定下來。
不用付出什麽代價就能白得十萬石糧食,這種好事他怎能輕易放過。
“諒山王!”丁烈在一旁喝止道。
他原本以為黎宜民拿出十萬石糧食是為了讓和談早些進行,順便在和談之前先取得一些優勢,沒想到這家夥居然會這麽說,這不是自己放棄了價值整整十萬石糧食的優勢嗎?
那個大明鴻臚寺卿楊善也真是的,你拿了好處就得了唄,一點代價都不願意付出,哪裏有這麽辦事的!
怪不得阮弘裕說要小心提防大明的這個鴻臚寺卿呢,剛才還在訴苦,轉眼間便被他敲去了十萬石糧食,就連丁烈自己都沒反應過來,看來自己還是小瞧了他啊。
黎宜民被丁烈的反應嚇了一跳,轉頭看向丁烈問道:“廷上侯,怎麽了?”
丁烈卻沒有搭理他,而是對著楊善說道:“楊大人,諒山王年輕不懂事,還請楊大人不要當真。”
楊善做出一副疑惑的表情,問道:“諒山王不是貴國正使嗎?”
丁烈頓時啞口無言。
雖然臨走之前,阮太後將使團裏的事情盡數交給了丁烈,但是這種事情怎能張揚,黎宜民又是正兒八經的宗室子弟,所以使團的正使還是黎宜民,表麵上有權力拍板的還是他,否則最後的黑鍋怎麽能扣到他的頭上呢?如果正使是他丁烈,那背黑鍋豈不是他丁烈了?這事兒他可不能幹。
黎宜民被楊善一提醒,也是立刻說道:“是啊,本王才是正使,廷上侯就不要胡亂插手此事了。”
丁烈這會兒反應了過來,急中生智道:“殿下,您是正使沒錯,但是朝廷這次派你我過來,隻是負責求和之事,並沒有其他權力,殿下此舉已經越權了。”
這個丁烈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自己,黎宜民感覺很沒有麵子,臉色一黑,沒好氣地道:“那好,此事就不必通過朝廷了,這十萬石糧食全都從本王的封地出便是,這隻是本王與大明皇帝的私交,與朝廷無關,這樣可以了吧!”
“好了,好了,二位貴使就不要再吵了,沒必要因為這點小事傷了和氣。”一直坐在旁邊看戲的楊善這時候突然插話道。
丁烈無語。
他現在愈發煩這個楊善了,剛才自己勸阻的時候你怎麽不說話,結果黎宜民剛說完,你就出來勸阻,這不就是明目張膽地拉偏架嗎?
還這點小事!什麽小事能價值十萬石糧食,價值十萬石糧食的事情那能是小事兒嗎?
不過丁烈他還不敢不給楊善麵子,因為阮弘裕和他說過,這個楊善對於他們安南極為重要,是除了大明皇帝之外最重要的那個人,此次求和,楊善的意見至關重要,因為他身為鴻臚寺卿,負責的就是大明的外事,皇帝在做決定之前都要考慮他的意見,對安南和戰,都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他說和,那八成就能和。
他說戰,那九成還要繼續打下去。
麵對這樣的人,丁烈哪裏還敢反駁,他是來求和的,不是來得罪大明的,尤其是大明外事第一人,更不是他能得罪得了的。
丁烈隻得閉嘴,強行壓抑住自己的火氣。
楊善見二人不再爭吵,立刻笑著說道:“這就對了嘛。”
緊接著轉移話題問道:“二位長途跋涉,還沒有吃飯呢吧,剛好本官在四夷館提前準備了酒菜,還是先飲宴,好好休息一番再說其他事情吧。”
“來人,開宴。”
楊善一聲吩咐,立刻有仆役轉身離開,沒一會兒便帶著一群人端著十幾道菜進來,將不大的圓桌擺得滿滿登登的,又有一個仆役小心翼翼地端著一壺酒走了進來,為幾人斟滿了酒,接著不動聲色地站在了楊善身後,準備隨時伺候著。
“二位貴使,用餐吧。”楊善笑著說了一聲,黎宜民便立刻開始狂吃了起來。
說實話,他雖然身為宗室子弟,這些菜品卻是一樣都沒有見到過,心中不由得感歎大明的確是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就連這些菜品都研究的如此新奇。
瞧瞧這個,明明隻是豆芽,卻有一股肉香,咬一口還能在豆芽裏麵看到肉糜,這簡直是匪夷所思,難不成大明的豆芽裏麵還能長出肉來不成?
楊善笑著為他介紹,這道菜叫鑲銀芽,乃是一道宮廷禦菜,先將豆芽掏空,然後將肉糜塞進去,之後再進行烹飪,所以才能肥而不膩,將豆芽的脆爽與肉糜的香氣混合到一起,光是將肉糜塞進豆芽之中,就需要整整兩個時辰,製作起來很是不易。
然後又指著另一道菜介紹道,那道菜叫水晶肴肉,乃是南直隸鎮江府的一道名菜,當初鎮江的一家小店誤將硝當做鹽來醃製幾塊肉,隔了幾日才發現那幾塊肉並沒有壞,卻是變得硬結而香,色澤紅潤,店家為了去除硝的味道,一連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經開水鍋中焯水後撈出,加蔥、薑、花椒、茴香、桂皮用大火燜煮,本欲以此解除毒性和異味,不料蔥煮半個時辰後,卻出現了一股異常的香味,入口一嚐,滋味鮮美,毫無異味,從此以後,該店主就用此方法製作“硝肉”,前來品嚐的顧客也越來越多,不久就聞名鎮江府了。
楊善繼續講解桌子上的菜品,幾乎每一道菜都說了一盞茶的功夫,每一道菜都是看起來平平無奇,卻是內含天地,繁複異常,聽得黎宜民和丁烈連連點頭,黎宜民不由得感歎道:“大明的確是地大物博啊,這麽多菜品,居然每一道都如此巧妙,實在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啊!”
丁烈也是連連點頭,他身為安南最頂層的那一批權貴,也沒有吃過如此精美的菜肴,自己都有種感覺,這麽多年白活了。
最後,楊善舉起酒杯道:“二位貴使,其實那些菜品都不算什麽,這杯酒才是最為珍貴的。”
黎宜民奇怪道:“這酒還有什麽講究嗎?”
他剛才也沒少喝,口味的確很不錯,但是也沒嚐出來有什麽特殊的啊。
楊善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解釋道:“此酒名為五毒酒,乃是用百年以上貢酒為底,再輔以五毒斑蝥、紅娘、樟腦、全蠍、蜈蚣和三十多味中藥泡製而成的,具體配方已經失傳了。”
黎宜民嚇了一跳,驚訝問道:“那這豈不是毒酒嗎?”
丁烈卻是喝了一口,道:“諒山王不必驚慌,方才你也沒少喝,若是毒酒的話,你現在後悔也晚了。”
黎宜民看他說自己中毒,他卻是繼續喝酒,也就沒有在意,一口幹掉自己杯中的酒,說道:“無妨,能喝到大明百年之前的貢酒,本王也死而無憾了。”
楊善卻是笑著說道:“貴使不必擔心,這酒雖然名為五毒,但是卻沒有絲毫毒性,相反卻是不傷飲酒之人,有行氣祛痰、搜風祛濕、明目益肝的功效,乃是一等一的好東西。”
“而且這酒極為珍貴,可謂是喝一杯就少一杯。”
聽楊善這麽說,丁烈也來了興趣,出聲問道:“這話怎麽說?”
楊善介紹道:“因為這酒,隻剩下三壇了。”
“這有什麽,再釀便是了。”黎宜民無所謂地道。
丁烈笑著提醒道:“諒山王莫要忘記了,這酒的配方已經失傳了。”
“哦。”黎宜民這才想起來,楊善剛才說過,酒的配方已經失傳,那就說明天下再也不會有這種酒了。
不過他並不在意,他又不好酒,有沒有無所謂。
楊善見狀,繼續介紹道:“我家陛下正在命太醫院研製這個配方,希望能夠重現天下,所以配方並不是什麽問題,這酒的珍貴之處,正是這底酒。”
“這底酒有什麽珍貴的?”黎宜民不明白,他們安南仿行漢製,自然也有貢酒,每年他一個廢太子都能分到幾十壇,沒感覺有什麽珍貴之處。
楊善笑著解釋道:“首先,這百年貢酒乃是江西袁州府所產,產量本就不高。”
“其次,百年之前正是,蒙元統治時期,那會兒天下連年災荒,壓根抽不出多少糧食來釀酒,因此產量更低。”
“再次,相信二位貴使也聽說過,蒙古人好酒,萬羊肉如陵,萬甕酒如澤,曾市牝馬萬匹取湩酒,可見這酒進了蒙元的皇宮能存下多久。”
“這三壇也是我朝中山王收複京師之後搶下來獻給太祖的,不過也僅剩下這三壇了。”
聽到僅剩這三壇,黎宜民不禁驚訝道:“那果真是珍貴無比了。”然後又抓緊喝了一杯。
沒辦法,喝一杯少一杯的東西,他不抓緊點,那今後豈不是沒有機會了。
楊善笑笑,沒有繼續說下去,今天隻是打個鋪墊,迴頭肯定是要高價賣給這位諒山王一壇的。
酒足飯飽,楊善告辭離去,獨留下黎宜民和丁烈二人。
丁烈這時候黑著臉說道:“殿下,您今天莽撞了啊。”
“我莽撞了?”黎宜民不明白丁烈到底是什麽意思,出聲問道:“本王哪裏莽撞了?”
丁烈迴答道:“您為什麽要突然送給大明十萬石糧食呢?”
“原來是這事兒啊。”黎宜民無所謂地道:“不就是十萬石糧食嗎?本王的封地裏又不缺,送了就送了唄。”
丁烈搖頭道:“殿下的確不缺這十萬石糧食,但是聽今天楊大人的意思,大明卻是缺的,此番你我二人身負重任來大明求和,一絲一毫都不能鬆懈,這十萬石糧食有可能會成為咱們手裏的一個籌碼,您卻直接送了出去,還沒得到什麽好處,這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十萬石糧食嗎?”
黎宜民原本高興的臉色再次黑了下來,冷聲道:“怎麽?廷上侯是在指責本王做錯了嗎?”
丁烈也不慣著這家夥,直接迴答道:“對,就是錯了,原本一個好端端的籌碼被殿下送了出去,怎能不是錯誤!”
“那你打算怎麽做?讓本王去找楊大人,說這十萬石糧食不給大明了?”黎宜民冷聲反問道。
丁烈搖頭,歎了口氣說道:“事已至此,再說這些豈不是要得知大明了?”
黎宜民這才鬆了口氣,卻聽丁烈繼續說道:“不過此事本侯一定會上奏太後,請她來處置的。”
黎宜民嚇了一跳,他又不是不知道阮太後一直對自己心存芥蒂,如果這事兒讓她知道了,那肯定會出問題的。
好在黎宜民剛才想過了這個問題,問道:“廷上侯,本王問你,方才楊大人是不是說了,大明皇帝忙著救災,壓根沒功夫接見咱們?”
丁烈點頭,這話楊善的確是說過,他也聽到了,沒有不承認的道理。
黎宜民繼續追問道:“那大明皇帝不接見咱們,豈不是說此次和談要一直拖下去嗎?拖到什麽時候都不知道,完全看大明皇帝什麽時候能抽出空想起來咱們。”
“但是咱們一天不能和大明和談,朝廷與大明的戰事就一天不能停下來,到時候朝廷的損失會越來越大,這個責任誰來負責?”
“本王用自己封地的十萬石糧食加快大明的賑濟之事,盡早讓大明與我安南講和,同時還能借此和大明皇帝拉上關係,怎麽這就變成錯誤的了?”
“本王也是宗室子弟,犧牲自己來保全社稷,難道這也是有錯的嗎?”
“若是這也有錯,那請廷上侯告訴本王,本王到底要怎麽做才能沒有錯誤?”
丁烈也不慣著他,立刻反駁道:“但是諒山王你要記住,我安南與大明此刻正是敵對狀態,並未講和,你出糧食幫助大明賑災,就是資敵之舉,若是此次和談不成,你就是安南的罪人。”
黎宜民也是生氣了,直接反駁道:“那也不關你的事兒,雖然朝廷派你來主持和談,那也是看你是與太宗打天下的老臣,經驗豐富些罷了。”
“不過你要記住,此次出使,本王才是正使,本王不點頭,你談下來什麽都沒用。”
“諒山王,你這是要叛國嗎?”丁烈立刻質問道。
黎宜民冷聲道:“叛國不叛國,不是你說了算的。”
“本王警告你,若是此次和談沒有談成,那這裏麵的罪責可全都是你的問題,本王可不會承擔。”
“若是你敢將罪責推給本王,小心本王砍了你。”
“那臣倒是要試試,看看諒山王還怎麽迴國。”丁烈也不客氣,直接反問道。
黎宜民大袖一拂,直接答道:“那又怎麽樣!難不成朝廷還能砍了本王為你報仇不成?”
“反正本王現在的生活和圈禁無疑,大不了就留在這大明了。”
丁烈無語。
雙方坐定,互相寒暄了幾句,楊善笑著問道:“二位來到我大明京師,不知是否有了安排,要從我大明買一些寶貨迴去呢?”
“若是有的話,本官可以替二位安排一下,也免得二位貴客頂著寒風受苦了。”
黎宜民立刻說道:“這是當然,外臣這一路過來,的確是看上了許多好東西,無奈廷上侯急著進京,這才沒有采買,若是楊大人可以安排一下,那定是要好好感謝楊大人的。”
“不知貴使打算采買什麽東西呢?”楊善立刻問道。
黎宜民立刻說出了一大堆貨物名稱,像是什麽瓷器、漆器、蜀錦、珍玩,幾乎應有盡有。
楊善立刻用心記下,然後道:“這些東西都沒有什麽問題,迴頭本官就去找戶部的陳尚書說一聲,讓他提前準備一些,貴使也可以挑選一下。”
丁烈有些無語,怎麽一上來就想要算計安南,這是還沒算計夠嗎?不過他還是笑著說道:“這倒不必了,外臣這次過來,主要是為了向大明求和的,采買之事可以等到和談之後再說。”
楊善看了一眼頭發胡子花白的丁烈,又看了非常年輕又滿臉不滿的黎宜民,心裏明白了幾分,出聲說道:“這是肯定的,和談的事情肯定要先做,不過本官還是可以和陳尚書提前說一聲,反正和談之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談成的,閑來無事的時候還是可以采買一些寶貨的嘛!”
“正是,正是。”黎宜民連忙說道:“即便是成功講和,簽訂了合約,國書送迴去用印也是需要時日的,那會兒肯定沒什麽事情,咱們就可以去采買一個寶貨了嘛!”
楊善卻是搖搖頭,道:“不必,和談之事最近幾日是談不了的,剛好可以趁著這幾日看一看,先采買一些,迴頭有什麽不滿意的,再交由戶部去幫你們弄,畢竟他們準備寶貨也是需要時日的。”
黎宜民立刻興奮起來,連連點頭。
丁烈卻是皺眉問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安南每時每刻都有損失,貴國的將士們也都鏖戰許久,思鄉心切,連過年都沒能迴去,不知大人是否可以明示,大明為何不早些開啟和談之事呢?”
楊善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愁容,迴答道:“不瞞貴使,前些日子黃河決口了,我大明多地受災,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衣食無著,朝廷害怕他們生出亂子,最近正在忙著解決這件事情,實在沒心思去管什麽和談之事啊!”
“原來如此,是外臣莽撞了。”丁烈露出一絲歉意,連忙道歉。
楊善擺擺手,道:“無妨,此事又不是你們安南所為,乃是封凍的黃河解凍,凍裂了堤壩,這才導致黃河決口的,屬於天災,並非人禍。”
這是什麽意思?丁烈立刻感覺楊善這是在暗示自己,黃河決口是天災不是人禍,那安南北方的戰事就是人禍而非天災了?
不過丁烈絕不會接這個話茬,而是微笑著問道:“既然如此,那大明皇帝陛下何時能抽出時間接見我等呢?”
楊善歎了口氣,道:“等著吧,什麽時候救災賑濟之事安排下去了,什麽時候陛下才能有時間接見外使,不隻你們,就連蒙古大汗也先的使臣也等著接見呢,比你們多等了十多天了。”
“好吧。”丁烈點點頭。
黎宜民卻是不想等太久,出聲問道:“楊大人,救災賑濟不就是安排人調撥糧食,擇地安置下來不就好了嗎?為何貴國皇帝陛下會這麽忙?難道你們大明救災賑濟和我安南有所不同?”
楊善點點頭,鄭重道:“當然不同,貴國氣候溫暖,物產豐富,一件單衣便可過冬,賑濟起來自然簡單,但是我大明卻遠沒有貴國那麽輕鬆了。”
“哪裏困難?”黎宜民出聲問道。
他的確不太能理解,為什麽他們安南救災就沒有這麽麻煩,怎麽到了大明就會非常困難了呢?
楊善露出一臉愁容,憂心如焚地道:“貴使有所不知,如今我大明受災的是河南,自古便是人口稠密之地,大一些的村子就有上千口人,不少縣城的人口會過十萬,所以黃河一決口,淹沒了田地,這就意味著在黃河退去之前,他們的田地是沒辦法種植糧食的,沒有糧食,自然就沒有飯吃,朝廷不希望他們死,隻能賑濟,貴使可以想想,這數十萬張嘴,朝廷需要供養他們整整一年,這得需要多少糧食?我大明朝廷就那麽多田地,每年就能產那麽多糧食,這些百姓受災,他們原本可以產出的糧食沒有了,又要吃掉原本就要消耗的糧食,這些糧食從哪裏來?”
“貴使一路北上,也是經過了東昌府和兗州府的,那裏緊鄰河南,有多冷相信貴使已經感受到了。在這種天氣裏,那些災民沒有衣服,沒有糧食,甚至沒有躲避寒風之處,就在咱們說話的這點時間裏,估計已經有人因此凍餓而亡了,我大明天子心懷仁慈,怎能看得如此景象,隻能一門心思投入到救災之中,哪裏還有心思關注與安南的和談呢?”
“還有......”
楊善剛要繼續說下去,黎宜民立刻打斷道:“楊大人,外臣不知貴國災情如此嚴重,貴國皇帝陛下如此仁德,外臣怎能看他如此憂心。”
“這樣吧,外臣立刻就給安南去封信,從安南調撥十萬石糧食,協助貴國陛下救災,不知貴國可願接受?”
楊善沒想到這個黎宜民居然如此上道,一下子拿出了十萬石糧食,卻還是為難道:“貴使,這不太好吧,我大明和安南還處於敵對狀態,和談還沒有開始,怎能收下貴使的糧食呢?”
黎宜民立刻道:“這個無妨,楊大人可以稟告大明皇帝,就說這隻是我諒山王的一點心意,希望大明皇帝陛下不要太過憂心,與和談無關,我安南也不會在和談上拿這事兒說話的。”
“那就多謝貴使了。”楊善立刻將這件事情敲定下來。
不用付出什麽代價就能白得十萬石糧食,這種好事他怎能輕易放過。
“諒山王!”丁烈在一旁喝止道。
他原本以為黎宜民拿出十萬石糧食是為了讓和談早些進行,順便在和談之前先取得一些優勢,沒想到這家夥居然會這麽說,這不是自己放棄了價值整整十萬石糧食的優勢嗎?
那個大明鴻臚寺卿楊善也真是的,你拿了好處就得了唄,一點代價都不願意付出,哪裏有這麽辦事的!
怪不得阮弘裕說要小心提防大明的這個鴻臚寺卿呢,剛才還在訴苦,轉眼間便被他敲去了十萬石糧食,就連丁烈自己都沒反應過來,看來自己還是小瞧了他啊。
黎宜民被丁烈的反應嚇了一跳,轉頭看向丁烈問道:“廷上侯,怎麽了?”
丁烈卻沒有搭理他,而是對著楊善說道:“楊大人,諒山王年輕不懂事,還請楊大人不要當真。”
楊善做出一副疑惑的表情,問道:“諒山王不是貴國正使嗎?”
丁烈頓時啞口無言。
雖然臨走之前,阮太後將使團裏的事情盡數交給了丁烈,但是這種事情怎能張揚,黎宜民又是正兒八經的宗室子弟,所以使團的正使還是黎宜民,表麵上有權力拍板的還是他,否則最後的黑鍋怎麽能扣到他的頭上呢?如果正使是他丁烈,那背黑鍋豈不是他丁烈了?這事兒他可不能幹。
黎宜民被楊善一提醒,也是立刻說道:“是啊,本王才是正使,廷上侯就不要胡亂插手此事了。”
丁烈這會兒反應了過來,急中生智道:“殿下,您是正使沒錯,但是朝廷這次派你我過來,隻是負責求和之事,並沒有其他權力,殿下此舉已經越權了。”
這個丁烈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自己,黎宜民感覺很沒有麵子,臉色一黑,沒好氣地道:“那好,此事就不必通過朝廷了,這十萬石糧食全都從本王的封地出便是,這隻是本王與大明皇帝的私交,與朝廷無關,這樣可以了吧!”
“好了,好了,二位貴使就不要再吵了,沒必要因為這點小事傷了和氣。”一直坐在旁邊看戲的楊善這時候突然插話道。
丁烈無語。
他現在愈發煩這個楊善了,剛才自己勸阻的時候你怎麽不說話,結果黎宜民剛說完,你就出來勸阻,這不就是明目張膽地拉偏架嗎?
還這點小事!什麽小事能價值十萬石糧食,價值十萬石糧食的事情那能是小事兒嗎?
不過丁烈他還不敢不給楊善麵子,因為阮弘裕和他說過,這個楊善對於他們安南極為重要,是除了大明皇帝之外最重要的那個人,此次求和,楊善的意見至關重要,因為他身為鴻臚寺卿,負責的就是大明的外事,皇帝在做決定之前都要考慮他的意見,對安南和戰,都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他說和,那八成就能和。
他說戰,那九成還要繼續打下去。
麵對這樣的人,丁烈哪裏還敢反駁,他是來求和的,不是來得罪大明的,尤其是大明外事第一人,更不是他能得罪得了的。
丁烈隻得閉嘴,強行壓抑住自己的火氣。
楊善見二人不再爭吵,立刻笑著說道:“這就對了嘛。”
緊接著轉移話題問道:“二位長途跋涉,還沒有吃飯呢吧,剛好本官在四夷館提前準備了酒菜,還是先飲宴,好好休息一番再說其他事情吧。”
“來人,開宴。”
楊善一聲吩咐,立刻有仆役轉身離開,沒一會兒便帶著一群人端著十幾道菜進來,將不大的圓桌擺得滿滿登登的,又有一個仆役小心翼翼地端著一壺酒走了進來,為幾人斟滿了酒,接著不動聲色地站在了楊善身後,準備隨時伺候著。
“二位貴使,用餐吧。”楊善笑著說了一聲,黎宜民便立刻開始狂吃了起來。
說實話,他雖然身為宗室子弟,這些菜品卻是一樣都沒有見到過,心中不由得感歎大明的確是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就連這些菜品都研究的如此新奇。
瞧瞧這個,明明隻是豆芽,卻有一股肉香,咬一口還能在豆芽裏麵看到肉糜,這簡直是匪夷所思,難不成大明的豆芽裏麵還能長出肉來不成?
楊善笑著為他介紹,這道菜叫鑲銀芽,乃是一道宮廷禦菜,先將豆芽掏空,然後將肉糜塞進去,之後再進行烹飪,所以才能肥而不膩,將豆芽的脆爽與肉糜的香氣混合到一起,光是將肉糜塞進豆芽之中,就需要整整兩個時辰,製作起來很是不易。
然後又指著另一道菜介紹道,那道菜叫水晶肴肉,乃是南直隸鎮江府的一道名菜,當初鎮江的一家小店誤將硝當做鹽來醃製幾塊肉,隔了幾日才發現那幾塊肉並沒有壞,卻是變得硬結而香,色澤紅潤,店家為了去除硝的味道,一連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經開水鍋中焯水後撈出,加蔥、薑、花椒、茴香、桂皮用大火燜煮,本欲以此解除毒性和異味,不料蔥煮半個時辰後,卻出現了一股異常的香味,入口一嚐,滋味鮮美,毫無異味,從此以後,該店主就用此方法製作“硝肉”,前來品嚐的顧客也越來越多,不久就聞名鎮江府了。
楊善繼續講解桌子上的菜品,幾乎每一道菜都說了一盞茶的功夫,每一道菜都是看起來平平無奇,卻是內含天地,繁複異常,聽得黎宜民和丁烈連連點頭,黎宜民不由得感歎道:“大明的確是地大物博啊,這麽多菜品,居然每一道都如此巧妙,實在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啊!”
丁烈也是連連點頭,他身為安南最頂層的那一批權貴,也沒有吃過如此精美的菜肴,自己都有種感覺,這麽多年白活了。
最後,楊善舉起酒杯道:“二位貴使,其實那些菜品都不算什麽,這杯酒才是最為珍貴的。”
黎宜民奇怪道:“這酒還有什麽講究嗎?”
他剛才也沒少喝,口味的確很不錯,但是也沒嚐出來有什麽特殊的啊。
楊善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解釋道:“此酒名為五毒酒,乃是用百年以上貢酒為底,再輔以五毒斑蝥、紅娘、樟腦、全蠍、蜈蚣和三十多味中藥泡製而成的,具體配方已經失傳了。”
黎宜民嚇了一跳,驚訝問道:“那這豈不是毒酒嗎?”
丁烈卻是喝了一口,道:“諒山王不必驚慌,方才你也沒少喝,若是毒酒的話,你現在後悔也晚了。”
黎宜民看他說自己中毒,他卻是繼續喝酒,也就沒有在意,一口幹掉自己杯中的酒,說道:“無妨,能喝到大明百年之前的貢酒,本王也死而無憾了。”
楊善卻是笑著說道:“貴使不必擔心,這酒雖然名為五毒,但是卻沒有絲毫毒性,相反卻是不傷飲酒之人,有行氣祛痰、搜風祛濕、明目益肝的功效,乃是一等一的好東西。”
“而且這酒極為珍貴,可謂是喝一杯就少一杯。”
聽楊善這麽說,丁烈也來了興趣,出聲問道:“這話怎麽說?”
楊善介紹道:“因為這酒,隻剩下三壇了。”
“這有什麽,再釀便是了。”黎宜民無所謂地道。
丁烈笑著提醒道:“諒山王莫要忘記了,這酒的配方已經失傳了。”
“哦。”黎宜民這才想起來,楊善剛才說過,酒的配方已經失傳,那就說明天下再也不會有這種酒了。
不過他並不在意,他又不好酒,有沒有無所謂。
楊善見狀,繼續介紹道:“我家陛下正在命太醫院研製這個配方,希望能夠重現天下,所以配方並不是什麽問題,這酒的珍貴之處,正是這底酒。”
“這底酒有什麽珍貴的?”黎宜民不明白,他們安南仿行漢製,自然也有貢酒,每年他一個廢太子都能分到幾十壇,沒感覺有什麽珍貴之處。
楊善笑著解釋道:“首先,這百年貢酒乃是江西袁州府所產,產量本就不高。”
“其次,百年之前正是,蒙元統治時期,那會兒天下連年災荒,壓根抽不出多少糧食來釀酒,因此產量更低。”
“再次,相信二位貴使也聽說過,蒙古人好酒,萬羊肉如陵,萬甕酒如澤,曾市牝馬萬匹取湩酒,可見這酒進了蒙元的皇宮能存下多久。”
“這三壇也是我朝中山王收複京師之後搶下來獻給太祖的,不過也僅剩下這三壇了。”
聽到僅剩這三壇,黎宜民不禁驚訝道:“那果真是珍貴無比了。”然後又抓緊喝了一杯。
沒辦法,喝一杯少一杯的東西,他不抓緊點,那今後豈不是沒有機會了。
楊善笑笑,沒有繼續說下去,今天隻是打個鋪墊,迴頭肯定是要高價賣給這位諒山王一壇的。
酒足飯飽,楊善告辭離去,獨留下黎宜民和丁烈二人。
丁烈這時候黑著臉說道:“殿下,您今天莽撞了啊。”
“我莽撞了?”黎宜民不明白丁烈到底是什麽意思,出聲問道:“本王哪裏莽撞了?”
丁烈迴答道:“您為什麽要突然送給大明十萬石糧食呢?”
“原來是這事兒啊。”黎宜民無所謂地道:“不就是十萬石糧食嗎?本王的封地裏又不缺,送了就送了唄。”
丁烈搖頭道:“殿下的確不缺這十萬石糧食,但是聽今天楊大人的意思,大明卻是缺的,此番你我二人身負重任來大明求和,一絲一毫都不能鬆懈,這十萬石糧食有可能會成為咱們手裏的一個籌碼,您卻直接送了出去,還沒得到什麽好處,這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十萬石糧食嗎?”
黎宜民原本高興的臉色再次黑了下來,冷聲道:“怎麽?廷上侯是在指責本王做錯了嗎?”
丁烈也不慣著這家夥,直接迴答道:“對,就是錯了,原本一個好端端的籌碼被殿下送了出去,怎能不是錯誤!”
“那你打算怎麽做?讓本王去找楊大人,說這十萬石糧食不給大明了?”黎宜民冷聲反問道。
丁烈搖頭,歎了口氣說道:“事已至此,再說這些豈不是要得知大明了?”
黎宜民這才鬆了口氣,卻聽丁烈繼續說道:“不過此事本侯一定會上奏太後,請她來處置的。”
黎宜民嚇了一跳,他又不是不知道阮太後一直對自己心存芥蒂,如果這事兒讓她知道了,那肯定會出問題的。
好在黎宜民剛才想過了這個問題,問道:“廷上侯,本王問你,方才楊大人是不是說了,大明皇帝忙著救災,壓根沒功夫接見咱們?”
丁烈點頭,這話楊善的確是說過,他也聽到了,沒有不承認的道理。
黎宜民繼續追問道:“那大明皇帝不接見咱們,豈不是說此次和談要一直拖下去嗎?拖到什麽時候都不知道,完全看大明皇帝什麽時候能抽出空想起來咱們。”
“但是咱們一天不能和大明和談,朝廷與大明的戰事就一天不能停下來,到時候朝廷的損失會越來越大,這個責任誰來負責?”
“本王用自己封地的十萬石糧食加快大明的賑濟之事,盡早讓大明與我安南講和,同時還能借此和大明皇帝拉上關係,怎麽這就變成錯誤的了?”
“本王也是宗室子弟,犧牲自己來保全社稷,難道這也是有錯的嗎?”
“若是這也有錯,那請廷上侯告訴本王,本王到底要怎麽做才能沒有錯誤?”
丁烈也不慣著他,立刻反駁道:“但是諒山王你要記住,我安南與大明此刻正是敵對狀態,並未講和,你出糧食幫助大明賑災,就是資敵之舉,若是此次和談不成,你就是安南的罪人。”
黎宜民也是生氣了,直接反駁道:“那也不關你的事兒,雖然朝廷派你來主持和談,那也是看你是與太宗打天下的老臣,經驗豐富些罷了。”
“不過你要記住,此次出使,本王才是正使,本王不點頭,你談下來什麽都沒用。”
“諒山王,你這是要叛國嗎?”丁烈立刻質問道。
黎宜民冷聲道:“叛國不叛國,不是你說了算的。”
“本王警告你,若是此次和談沒有談成,那這裏麵的罪責可全都是你的問題,本王可不會承擔。”
“若是你敢將罪責推給本王,小心本王砍了你。”
“那臣倒是要試試,看看諒山王還怎麽迴國。”丁烈也不客氣,直接反問道。
黎宜民大袖一拂,直接答道:“那又怎麽樣!難不成朝廷還能砍了本王為你報仇不成?”
“反正本王現在的生活和圈禁無疑,大不了就留在這大明了。”
丁烈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