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絕戶計。
這是曆史上最陰險毒辣的計策,沒有之一。
不過也看對誰用。
如果是對自己人用,那的確就是最最陰險毒辣,喪盡天良,窮兇極惡,但是如果對敵人,還是有大仇的敵人用,那就不一樣了,使用的人會感覺到心情愉悅,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張軏如今的感覺就是這樣的。
自從張軏接手了廣西戰事之後,整個戰局就開始變化。
先是在桂林附近抵擋住黎察的幾次進攻,然後在一次攻城之時突然派振威營突襲,五千振威營騎兵突然從桂林城東麵殺出,直衝黎察的主力中軍背後,安南軍當即大亂。
黎察急調三千兵卒前去阻攔,沒想到明軍五千火銃兵緊隨其後,直接將這三千兵卒打得哭爹喊娘。
隨即驅趕著潰兵衝擊黎察中軍,即便是黎察強令手下人列陣阻擋潰兵成功,但這時候桂林城突然城門大開,張軏率軍直接殺了出來。
前後夾擊再加上軍陣大亂,即便是黎太宗複生也毫無辦法,黎察隻得率領數百人逃離戰場,將自己手底下的三萬大軍丟給明軍處理,自己一路向南逃去。
經此一役,安南對桂林的威脅徹底解除,並且主力損失大半,整個廣西戰局徹底扭轉。
張軏隨即調集兵力開始反攻,迅速收複了太平等府,一直打到安南的諒山府,這才逐步放緩進攻節奏,將整個戰線維持在諒山府北部和新安府一帶,時不時還派兵去安南的太原府和宣化州劫掠一番,持續消耗著安南的國力。
萬安也在不久之後抵達了太平府,直接撐起了太平府的政務。
不過萬安也的確是聰明,他來的時候一路宣傳,這次他去廣西任職,乃是為了幫廣西籌集軍費,賣掉廣西的商貨和針對安南人的繳獲,希望各地的商賈都可以過去,他可以確保安全,並且還會給出一個合適的價格。
各地商賈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於是紛紛前往,去的時候幫助朝廷運糧賺運費,迴來的時候則是帶上在當地收購的特產和繳獲,迴家鄉去販賣,賺得盆滿缽滿。
一時間,萬安的善政在許多地方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名聲也越來越大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
自從張軏離開之後,朱祁鈺便沒有再怎麽關注過廣西戰事。
張軏是個不錯的將領,去年麵對也先的突襲都沒有戰敗,而是和也先僵持了整整一天,這就充分說明了張軏的能力,安南人再怎麽厲害,也比不過一輩子都在打仗的蒙古人,張軏連也先都拿不下,安南人一定也拿他沒什麽辦法。
不過朱祁鈺並不是沒有頭疼的事兒,其中一件就是他要打造海軍的消息被人傳揚出去了。
大明不是沒有聰明人,反而多的很,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個個都精明得跟猴似的。
朱祁鈺打造海軍的消息被傳了出去,東南的不少豪商大賈立刻就知道這是什麽意思了。
於是,不少官員都開始上書朝廷,勸諫朱祁鈺不要這麽做,其中最有力度的一條就是那三百萬兩銀子。
之前朱祁鈺從戶部敲出了九十萬兩,又從大興隆寺查抄出了兩百多萬兩銀子,全部撥給了大都督府,用來打造海軍,這便成為了官員們勸諫的最有效理由,什麽靡費國帑、與民爭利,各種各樣的罪名全都瘋狂扣了過來,一時間朱祁鈺聖天子的名聲開始搖搖欲墜。
雖然政務院的王直帶頭駁斥,卻是仍然沒有阻止這些輿論,反而有不少人開始彈劾王直和金濂這兩位大佬,說他們諂媚皇帝,貪戀權位,皇帝有錯而不諫言,枉為人臣,市麵上還有人叫嚷著政務院的人都是奸臣佞臣,要求皇帝取締政務院,不過這種言論立刻就被人拍死,踏上一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的那種,畢竟政務院是文官理直氣壯掌握朝廷文政的衙門,還有政務院首理這個文臣領袖的位置,隻要是有點上進心的文人,都不可能允許政務院被皇帝取締。
漸漸的,王直等人也有些扛不住了,雖然政務院的運轉沒有什麽問題,但是底下實際做事的衙門都開始出現了各種問題,他們能力雖然強,但是也沒辦法做到事事躬親,還是要依靠下麵的官員來做事的。
於是,在九月的一天,王直等政務院大佬和六部尚書聯袂求見,希望皇帝能夠改一改主意。
奉天殿內,朱祁鈺黑著臉看向跪成兩列的文官們,心中煩躁不安。
“你們擺不平上疏的文臣,所以就來這奉天殿,想要擺平朕是嗎?”朱祁鈺冷聲問道。
政務院首理王直有些尷尬,但還是說道:“陛下,臣以為如今朝政剛剛好轉,國庫也是剛剛有了些銀子,現在就建海軍,有些為時過早了。”
“臣建議您可以略微放緩一些,從這筆軍費中撥出一部分到國庫,以安天下民心。”
“天下民心?”朱祁鈺冷哼一聲,道:“這真的是天下民心嗎?這是東南的豪商大賈之心吧!”
王直還是辯解道:“不管是天下百姓,還是豪商大賈,都是陛下的子民,民心不可違。”
“如今建設海軍,朝野上下反對聲一片,陛下還是要考慮一下悠悠眾口啊!”
朱祁鈺看著俯首在地的王直,又看了看其他人,出聲問道:“諸位也是這個意思嗎?”
眾人齊聲道:“臣等附議。”
“附議!附議!”朱祁鈺頓時大怒,厲聲道:“真以為朕什麽都不知道嗎?”
“現在上書的都是和東南商賈牽扯不清的,以前都拿過他們的好處吧!”
“還有那些東南的商賈,也都違背太祖遺訓偷偷下海了吧?自己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卻不讓朝廷建設海軍,不就是擔心朝廷查到他們嗎?信不信朕讓東廠和錦衣衛過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查到他們違背太祖遺訓的證據!”
“不可。”金濂立刻驚唿道:“那些豪商大賈是江南經濟的核心,掌握著整個江南的經濟命脈,若是動了他們,江南必亂。”
“呦嗬,他們有這麽大能耐嗎?”朱祁鈺冷笑一聲,惡狠狠地道:“朕乃是大明天子,有什麽不能做的?不過是一些商賈而已,若是他們敢攪亂江南,朕立刻派兵南下,朕倒要看看他們有幾個腦袋,敢和朝廷作對。”
金濂哀求道:“不行啊,江南亂了,朝廷的賦稅就會出大問題,如今剛剛推行的開征商稅也會無疾而終,朝野上下反對之聲會更甚的。”
朱祁鈺立刻道:“朝廷賦稅出問題,那是你們政務院的事情,開征商稅無疾而終,那也是你們政務院的事情,不要往朕這裏推。”
“事情做不成,是你們不用心,與朕無關!”
“至於朝野上下的反對之聲。”朱祁鈺冷哼一聲道:“不過是些東南的官員而已,天下又不是隻有東南才有讀書人,大不了朕開兩屆恩科就全補上了。”
“但是這裏麵有不少人在朝野都頗具威望,如果陛下真的處置了他們,那朝政肯定是要亂上一陣子的啊。”金濂繼續說道。
“朝野頗有威望嗎?”朱祁鈺突然笑著問道:“都是何人啊?金副理和朕說說。”
金濂立刻閉嘴,恨不得抽自己幾個耳光。
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不敢迴答。
在一朝天子麵前說一個大臣在朝野都頗有威望,那不是在誇獎他,而是在害他。
曆史上不是沒有這種人,漢代的時候就有許多人可以做到,例如王莽,霍光......
見金濂不迴答,朱祁鈺也沒有逼他,隻是笑著說道:“金副理不願意得罪同僚是嗎?這樣也好,朕並不在意。”
“大不了朕下一道旨意,再有敢言此事之人,直接奪官去職,發還迴鄉就好了。”
金濂這才鬆了口氣,剛想再說些什麽,卻聽到朱祁鈺繼續道:“其原籍所在的府縣十年內削去九成的院試、鄉試名額,朕倒要看看,他在朝野還有什麽威望可言!”
什麽?
眾人大驚,王文立刻勸阻道:“陛下不可啊!若是如此......”
說著說著,王文不自覺便停了下來。
朱祁鈺笑道:“怎麽了?王副理,為什麽不說了?若是如此會怎麽樣啊?”
他方才隻是一時著急才出言阻止,但是理由卻並沒有想得透徹,因為他發現,自己的理由並不充足。
朱祁鈺見王文仍舊不說話,便笑著繼續問道:“你是不是想說,若朕這麽做了,會得罪天下文人啊?”
“不見得吧!豪商大賈都是在蘇杭等富庶之地的,這些地方也是文教昌盛之處,曆屆科舉,他們都會比其他地方中舉之人更多一些,若是朕削減了他們的秀才和舉人的數量,那對於其他地方的文人更有利啊,他們為什麽要反對?”
“你說是吧?”
王文也是徹底不敢說話了。
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認,朱祁鈺這個辦法實在有些狠,如今學部掌握在朱祁鈺第一親信儀銘的手裏,他絲毫不懷疑朱祁鈺能否做到此事。
而一旦當地的文人士子知道是因為某個官員為當地豪商大賈爭取利益才導致朝廷削減名額的,那這個仇可就大了,斷人前途如殺人父母,士子們寒窗苦讀十餘載,為的不就是個功名嗎?現在因為一些奸商導致自己斷了這條路,信不信那些士子敢把地方上那些所謂的豪商大賈殺了,即便不殺他們,但是大家都是鄉裏鄉親,士子手裏肯定會掌握不少豪商大賈的黑料,到時候往朝廷一交,即便他們不動手,皇帝也肯定會趁此良機動手的。
王文沒話說,王直卻是不一樣,隻聽王直緩緩道:“陛下,江南文脈昌盛,若是如此,朝廷恐怕會損失很多良才的。”
朱祁鈺笑了笑,反問道:“不知王首理口中的良才,對於朝廷到底有什麽用處?莫不是為那些違背太祖旨意私自下海的豪商保駕護航?”
“處理朝政,安撫地方,這些也都是良才可以做的。”王直不急不緩地迴答道。
“其他地方的士子也可以做到!”朱祁鈺立刻反駁道。
“但是江南的士子在儒學上的水平,定是會領先於其他地方的。”王直也是辯駁道。
朱祁鈺一笑,直接反問道:“王首理,你是說山東曲阜的士子,在儒學上也比不過江南一小縣嗎?”
王直無語。
朱祁鈺這話實在是有些坑人,曲阜那是什麽地方?那是孔子的老家,衍聖公所在,儒學的核心所在,如果他敢說曲阜的士子比不上江南士子,那就是在質疑衍聖公,這對於他這個文臣可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朱祁鈺不願意和他們繼續辯論下去,直接說道:“好了,諸位愛卿就不要勸朕了,建海軍這事兒,朕是不會停下來的。”
“至於下麵的人該怎麽處理,你們自己看著辦,朕不插手,但是朕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半月之內,這次風波必須平息,若是你們政務院平息不了,那就不要怪朕自己出手了。”
“你們也是的,那些人背後有豪商大賈在暗中指揮,你們就不會找一些可以取而代之的人嗎?如果那些豪商大賈還敢折騰,你們就直接出手,封了他們的家產,再賣給其他人,到時候那些人收了好處,自然不會再和朝廷折騰,甚至出手幫你們也說不定呢!”
“是。”眾人齊聲答道。
這也是朱祁鈺的一個表態,建海軍這件事兒是朱祁鈺親自盯著的,也是他最近幾年會一直關注的事情,任何人想要阻止都沒有可能,除非起兵推翻大明朝,自己來做這個皇帝,但若是那樣的話,相信朱祁鈺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對他們動手,畢竟下海走私最多就是流放,但是起兵謀逆可是要誅九族的。
“諸位愛卿都下去吧!”朱祁鈺吩咐道,隨即又想起了什麽,出聲道:“儀銘留下。”
“臣等告退。”眾人起身,紛紛走了出去,隻留下學部尚書儀銘孤零零地跪在地上。
自己的親信自然不能這樣對待,朱祁鈺笑著說道:“子新起來吧。”
儀銘從地上爬起來,恭敬問道:“陛下,不知您單獨留下臣,是有何事要說。”
“坐下說。”朱祁鈺指了指椅子。
儀銘點點頭,轉身坐了下來。
朱祁鈺說道:“子新啊,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不知你對此事有什麽想法?”
儀銘恭敬答道:“迴陛下的話,臣以為,王首理等人都是國之棟梁,為國之心,世人皆知。”
朱祁鈺皺眉,問道:“子新,朕登基之後,就連你都不和朕說實話了嗎?”
儀銘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陛下,臣也是陛下的臣子,有些話是不方便說的。”
朱祁鈺自然理解他,點點頭道:“無妨,你不方便說,朕來說。”
“今日之事,其實就是利益之爭。”
“東南的豪商大賈私自下海,取海貿之利,估計也有幾十年了,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圈子,但是朕現在籌建海軍,毫無疑問會對他們的利益產生影響。”
“這就好比海貿是一塊肥肉,這些豪商便是狼群,他們圍著這塊肥肉吃了幾十年,而且還能繼續吃下去,自然不願意有其他人來搶奪,而朕就好比是一隻猛虎,想要過來吃這塊肉,他們自然要團結起來針對朕,不讓朕去分一杯羹。”
“但問題是,朕這隻老虎太厲害,他們完全沒辦法對抗,如果惹怒了朕,會將他們這群狼也吃掉,所以,為了讓自己安全,並且阻止朕這隻老虎,他們就煽動起了東南官員這群豺狗,希望他們能拖住朕,把朕嚇迴去,不去和他們搶食。”
“王直等人則是虎群中的其他老虎,平日裏會支使著豺狗幫自己覓食,朕想要對付東南官員這群豺狗的時候,他們擔心今後豺狗不幫自己覓食,自己會餓死,所以才團結起來反對朕的決定。”
說到這裏,朱祁鈺狠狠一拍桌子,發出砰的一聲,厲聲道:“不過他們忘了一件事,朕這隻猛虎也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如果把朕惹怒了,朕就會化身為龍,吞噬掉所有的反對者,即便是他王直也不例外。”
儀銘被朱祁鈺拍桌子的聲音嚇了一跳,接著聽到朱祁鈺的狠話,連忙說道:“陛下息怒,政務院諸位大人也是為了朝政著想。”
“為了朝政著想?”朱祁鈺冷哼一聲道:“他們哪裏是為了朝政著想,分明就是不想得罪東南那群人罷了。”
儀銘不語。
這事兒其實很簡單,朱祁鈺身為皇帝,是沒辦法輕易處置他們這些政務院和六部的大佬的,因為處理了他們,朝政就會陷入混亂,這是朱祁鈺沒辦法接受的事情。
而東南那群豪商大賈則不同,那些人不需要考慮江山社稷,不需要考慮百姓安靜,每日裏隻考慮自己的利益,所有侵犯到自己利益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而且他們的手段也沒什麽底限,造謠汙蔑,拉人下水,甚至派人暗殺,都是他們能做得出來的。
兩相對比之下,王直等人自然願意來逼迫皇帝讓步,其根本原因也隻是身為皇帝的朱祁鈺好欺負罷了。
今天朱祁鈺發了火,對他們的稱唿都從愛卿換成了官職,這是王直等人從來沒有感受到的,所以才趕緊退了下去。
畢竟東南那群人的手段雖然陰險毒辣,但是卻還好時間來施展,而他們現在直麵的是皇帝,這可是能直接處理他們的人。
若是他們把皇帝逼得大開殺戒,那就是不臣之舉,這會對他們目前最在乎的生前身後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所以這才是朱祁鈺發過火之後政務院眾人退走的原因。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麽,儀銘唯一擔心的是,皇帝留下自己,是為了按照剛才說的辦法針對那些為豪商大賈說話的官員們,要知道,剛才皇帝可是說了,會直接削減掉官員祖籍的院試和鄉試名額。
這個辦法雖然好,但也不是沒有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江南的文人士子數量在大明都是數一數二的,這裏麵也有許多青年才俊,要是皇帝真這麽做了,那毫無疑問會讓江南人心盡失,偏巧江南又是朝廷賦稅重地,若是出了問題,那朝廷是真的會亂的。
朱祁鈺發泄了一通怒火,心情舒暢了許多,見儀銘不說話,也就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將話題轉移到真正的目的,說道:“子新,朕今天留你下來,不是為了和你抱怨,而是朕有一個想法。”
“陛下請講。”儀銘立刻問道。
“朕想把子新你調到禮部去。”朱祁鈺緩緩說道。
儀銘一愣,但馬上反應過來,直接答應下來道:“是,臣遵旨。”
儀銘的這個迴答立刻讓朱祁鈺感覺到非常奇怪,這可是從學部調任禮部啊!
學部是什麽衙門?那是掌握著天下士子命運的衙門,但凡是沒有為官的士子,見到儀銘都必須尊稱一句大宗師的存在。
禮部呢?當年的確很牛,在六部之中排名第三,但自從朱祁鈺將科舉的權力剝離到了學部,將外事的權力剝離到了鴻臚寺之後,禮部就沒什麽實權了,隻能掌管一些儀祭之事,連太仆寺那群養馬的都不如,甚至有些官員一直在建議,直接取消禮部算了。
從學部調任禮部,毫無疑問是一種降職了。
朱祁鈺奇怪道:“子新,你不想問問朕為什麽要把你調任到禮部嗎?”
儀銘搖頭,迴答道:“陛下調臣去禮部,必然有其深意,即便臣不問,陛下也會說的。”
“你啊你!”朱祁鈺笑道:“看來整個大明,也就是你最了解朕了。”
儀銘安靜地坐著,還是沒有什麽反應。
笑過之後,朱祁鈺嚴肅起來說道:“不過子新說的對,朕希望調你去禮部,自然有朕的深意。”
“朕希望你將禮部重新搞起來,用各種手段來解釋朝廷政令,控製朝野之間的輿論,讓禮部成為朝廷喉舌。”
這是曆史上最陰險毒辣的計策,沒有之一。
不過也看對誰用。
如果是對自己人用,那的確就是最最陰險毒辣,喪盡天良,窮兇極惡,但是如果對敵人,還是有大仇的敵人用,那就不一樣了,使用的人會感覺到心情愉悅,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張軏如今的感覺就是這樣的。
自從張軏接手了廣西戰事之後,整個戰局就開始變化。
先是在桂林附近抵擋住黎察的幾次進攻,然後在一次攻城之時突然派振威營突襲,五千振威營騎兵突然從桂林城東麵殺出,直衝黎察的主力中軍背後,安南軍當即大亂。
黎察急調三千兵卒前去阻攔,沒想到明軍五千火銃兵緊隨其後,直接將這三千兵卒打得哭爹喊娘。
隨即驅趕著潰兵衝擊黎察中軍,即便是黎察強令手下人列陣阻擋潰兵成功,但這時候桂林城突然城門大開,張軏率軍直接殺了出來。
前後夾擊再加上軍陣大亂,即便是黎太宗複生也毫無辦法,黎察隻得率領數百人逃離戰場,將自己手底下的三萬大軍丟給明軍處理,自己一路向南逃去。
經此一役,安南對桂林的威脅徹底解除,並且主力損失大半,整個廣西戰局徹底扭轉。
張軏隨即調集兵力開始反攻,迅速收複了太平等府,一直打到安南的諒山府,這才逐步放緩進攻節奏,將整個戰線維持在諒山府北部和新安府一帶,時不時還派兵去安南的太原府和宣化州劫掠一番,持續消耗著安南的國力。
萬安也在不久之後抵達了太平府,直接撐起了太平府的政務。
不過萬安也的確是聰明,他來的時候一路宣傳,這次他去廣西任職,乃是為了幫廣西籌集軍費,賣掉廣西的商貨和針對安南人的繳獲,希望各地的商賈都可以過去,他可以確保安全,並且還會給出一個合適的價格。
各地商賈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於是紛紛前往,去的時候幫助朝廷運糧賺運費,迴來的時候則是帶上在當地收購的特產和繳獲,迴家鄉去販賣,賺得盆滿缽滿。
一時間,萬安的善政在許多地方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名聲也越來越大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
自從張軏離開之後,朱祁鈺便沒有再怎麽關注過廣西戰事。
張軏是個不錯的將領,去年麵對也先的突襲都沒有戰敗,而是和也先僵持了整整一天,這就充分說明了張軏的能力,安南人再怎麽厲害,也比不過一輩子都在打仗的蒙古人,張軏連也先都拿不下,安南人一定也拿他沒什麽辦法。
不過朱祁鈺並不是沒有頭疼的事兒,其中一件就是他要打造海軍的消息被人傳揚出去了。
大明不是沒有聰明人,反而多的很,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個個都精明得跟猴似的。
朱祁鈺打造海軍的消息被傳了出去,東南的不少豪商大賈立刻就知道這是什麽意思了。
於是,不少官員都開始上書朝廷,勸諫朱祁鈺不要這麽做,其中最有力度的一條就是那三百萬兩銀子。
之前朱祁鈺從戶部敲出了九十萬兩,又從大興隆寺查抄出了兩百多萬兩銀子,全部撥給了大都督府,用來打造海軍,這便成為了官員們勸諫的最有效理由,什麽靡費國帑、與民爭利,各種各樣的罪名全都瘋狂扣了過來,一時間朱祁鈺聖天子的名聲開始搖搖欲墜。
雖然政務院的王直帶頭駁斥,卻是仍然沒有阻止這些輿論,反而有不少人開始彈劾王直和金濂這兩位大佬,說他們諂媚皇帝,貪戀權位,皇帝有錯而不諫言,枉為人臣,市麵上還有人叫嚷著政務院的人都是奸臣佞臣,要求皇帝取締政務院,不過這種言論立刻就被人拍死,踏上一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的那種,畢竟政務院是文官理直氣壯掌握朝廷文政的衙門,還有政務院首理這個文臣領袖的位置,隻要是有點上進心的文人,都不可能允許政務院被皇帝取締。
漸漸的,王直等人也有些扛不住了,雖然政務院的運轉沒有什麽問題,但是底下實際做事的衙門都開始出現了各種問題,他們能力雖然強,但是也沒辦法做到事事躬親,還是要依靠下麵的官員來做事的。
於是,在九月的一天,王直等政務院大佬和六部尚書聯袂求見,希望皇帝能夠改一改主意。
奉天殿內,朱祁鈺黑著臉看向跪成兩列的文官們,心中煩躁不安。
“你們擺不平上疏的文臣,所以就來這奉天殿,想要擺平朕是嗎?”朱祁鈺冷聲問道。
政務院首理王直有些尷尬,但還是說道:“陛下,臣以為如今朝政剛剛好轉,國庫也是剛剛有了些銀子,現在就建海軍,有些為時過早了。”
“臣建議您可以略微放緩一些,從這筆軍費中撥出一部分到國庫,以安天下民心。”
“天下民心?”朱祁鈺冷哼一聲,道:“這真的是天下民心嗎?這是東南的豪商大賈之心吧!”
王直還是辯解道:“不管是天下百姓,還是豪商大賈,都是陛下的子民,民心不可違。”
“如今建設海軍,朝野上下反對聲一片,陛下還是要考慮一下悠悠眾口啊!”
朱祁鈺看著俯首在地的王直,又看了看其他人,出聲問道:“諸位也是這個意思嗎?”
眾人齊聲道:“臣等附議。”
“附議!附議!”朱祁鈺頓時大怒,厲聲道:“真以為朕什麽都不知道嗎?”
“現在上書的都是和東南商賈牽扯不清的,以前都拿過他們的好處吧!”
“還有那些東南的商賈,也都違背太祖遺訓偷偷下海了吧?自己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卻不讓朝廷建設海軍,不就是擔心朝廷查到他們嗎?信不信朕讓東廠和錦衣衛過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查到他們違背太祖遺訓的證據!”
“不可。”金濂立刻驚唿道:“那些豪商大賈是江南經濟的核心,掌握著整個江南的經濟命脈,若是動了他們,江南必亂。”
“呦嗬,他們有這麽大能耐嗎?”朱祁鈺冷笑一聲,惡狠狠地道:“朕乃是大明天子,有什麽不能做的?不過是一些商賈而已,若是他們敢攪亂江南,朕立刻派兵南下,朕倒要看看他們有幾個腦袋,敢和朝廷作對。”
金濂哀求道:“不行啊,江南亂了,朝廷的賦稅就會出大問題,如今剛剛推行的開征商稅也會無疾而終,朝野上下反對之聲會更甚的。”
朱祁鈺立刻道:“朝廷賦稅出問題,那是你們政務院的事情,開征商稅無疾而終,那也是你們政務院的事情,不要往朕這裏推。”
“事情做不成,是你們不用心,與朕無關!”
“至於朝野上下的反對之聲。”朱祁鈺冷哼一聲道:“不過是些東南的官員而已,天下又不是隻有東南才有讀書人,大不了朕開兩屆恩科就全補上了。”
“但是這裏麵有不少人在朝野都頗具威望,如果陛下真的處置了他們,那朝政肯定是要亂上一陣子的啊。”金濂繼續說道。
“朝野頗有威望嗎?”朱祁鈺突然笑著問道:“都是何人啊?金副理和朕說說。”
金濂立刻閉嘴,恨不得抽自己幾個耳光。
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不敢迴答。
在一朝天子麵前說一個大臣在朝野都頗有威望,那不是在誇獎他,而是在害他。
曆史上不是沒有這種人,漢代的時候就有許多人可以做到,例如王莽,霍光......
見金濂不迴答,朱祁鈺也沒有逼他,隻是笑著說道:“金副理不願意得罪同僚是嗎?這樣也好,朕並不在意。”
“大不了朕下一道旨意,再有敢言此事之人,直接奪官去職,發還迴鄉就好了。”
金濂這才鬆了口氣,剛想再說些什麽,卻聽到朱祁鈺繼續道:“其原籍所在的府縣十年內削去九成的院試、鄉試名額,朕倒要看看,他在朝野還有什麽威望可言!”
什麽?
眾人大驚,王文立刻勸阻道:“陛下不可啊!若是如此......”
說著說著,王文不自覺便停了下來。
朱祁鈺笑道:“怎麽了?王副理,為什麽不說了?若是如此會怎麽樣啊?”
他方才隻是一時著急才出言阻止,但是理由卻並沒有想得透徹,因為他發現,自己的理由並不充足。
朱祁鈺見王文仍舊不說話,便笑著繼續問道:“你是不是想說,若朕這麽做了,會得罪天下文人啊?”
“不見得吧!豪商大賈都是在蘇杭等富庶之地的,這些地方也是文教昌盛之處,曆屆科舉,他們都會比其他地方中舉之人更多一些,若是朕削減了他們的秀才和舉人的數量,那對於其他地方的文人更有利啊,他們為什麽要反對?”
“你說是吧?”
王文也是徹底不敢說話了。
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認,朱祁鈺這個辦法實在有些狠,如今學部掌握在朱祁鈺第一親信儀銘的手裏,他絲毫不懷疑朱祁鈺能否做到此事。
而一旦當地的文人士子知道是因為某個官員為當地豪商大賈爭取利益才導致朝廷削減名額的,那這個仇可就大了,斷人前途如殺人父母,士子們寒窗苦讀十餘載,為的不就是個功名嗎?現在因為一些奸商導致自己斷了這條路,信不信那些士子敢把地方上那些所謂的豪商大賈殺了,即便不殺他們,但是大家都是鄉裏鄉親,士子手裏肯定會掌握不少豪商大賈的黑料,到時候往朝廷一交,即便他們不動手,皇帝也肯定會趁此良機動手的。
王文沒話說,王直卻是不一樣,隻聽王直緩緩道:“陛下,江南文脈昌盛,若是如此,朝廷恐怕會損失很多良才的。”
朱祁鈺笑了笑,反問道:“不知王首理口中的良才,對於朝廷到底有什麽用處?莫不是為那些違背太祖旨意私自下海的豪商保駕護航?”
“處理朝政,安撫地方,這些也都是良才可以做的。”王直不急不緩地迴答道。
“其他地方的士子也可以做到!”朱祁鈺立刻反駁道。
“但是江南的士子在儒學上的水平,定是會領先於其他地方的。”王直也是辯駁道。
朱祁鈺一笑,直接反問道:“王首理,你是說山東曲阜的士子,在儒學上也比不過江南一小縣嗎?”
王直無語。
朱祁鈺這話實在是有些坑人,曲阜那是什麽地方?那是孔子的老家,衍聖公所在,儒學的核心所在,如果他敢說曲阜的士子比不上江南士子,那就是在質疑衍聖公,這對於他這個文臣可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朱祁鈺不願意和他們繼續辯論下去,直接說道:“好了,諸位愛卿就不要勸朕了,建海軍這事兒,朕是不會停下來的。”
“至於下麵的人該怎麽處理,你們自己看著辦,朕不插手,但是朕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半月之內,這次風波必須平息,若是你們政務院平息不了,那就不要怪朕自己出手了。”
“你們也是的,那些人背後有豪商大賈在暗中指揮,你們就不會找一些可以取而代之的人嗎?如果那些豪商大賈還敢折騰,你們就直接出手,封了他們的家產,再賣給其他人,到時候那些人收了好處,自然不會再和朝廷折騰,甚至出手幫你們也說不定呢!”
“是。”眾人齊聲答道。
這也是朱祁鈺的一個表態,建海軍這件事兒是朱祁鈺親自盯著的,也是他最近幾年會一直關注的事情,任何人想要阻止都沒有可能,除非起兵推翻大明朝,自己來做這個皇帝,但若是那樣的話,相信朱祁鈺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對他們動手,畢竟下海走私最多就是流放,但是起兵謀逆可是要誅九族的。
“諸位愛卿都下去吧!”朱祁鈺吩咐道,隨即又想起了什麽,出聲道:“儀銘留下。”
“臣等告退。”眾人起身,紛紛走了出去,隻留下學部尚書儀銘孤零零地跪在地上。
自己的親信自然不能這樣對待,朱祁鈺笑著說道:“子新起來吧。”
儀銘從地上爬起來,恭敬問道:“陛下,不知您單獨留下臣,是有何事要說。”
“坐下說。”朱祁鈺指了指椅子。
儀銘點點頭,轉身坐了下來。
朱祁鈺說道:“子新啊,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不知你對此事有什麽想法?”
儀銘恭敬答道:“迴陛下的話,臣以為,王首理等人都是國之棟梁,為國之心,世人皆知。”
朱祁鈺皺眉,問道:“子新,朕登基之後,就連你都不和朕說實話了嗎?”
儀銘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陛下,臣也是陛下的臣子,有些話是不方便說的。”
朱祁鈺自然理解他,點點頭道:“無妨,你不方便說,朕來說。”
“今日之事,其實就是利益之爭。”
“東南的豪商大賈私自下海,取海貿之利,估計也有幾十年了,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圈子,但是朕現在籌建海軍,毫無疑問會對他們的利益產生影響。”
“這就好比海貿是一塊肥肉,這些豪商便是狼群,他們圍著這塊肥肉吃了幾十年,而且還能繼續吃下去,自然不願意有其他人來搶奪,而朕就好比是一隻猛虎,想要過來吃這塊肉,他們自然要團結起來針對朕,不讓朕去分一杯羹。”
“但問題是,朕這隻老虎太厲害,他們完全沒辦法對抗,如果惹怒了朕,會將他們這群狼也吃掉,所以,為了讓自己安全,並且阻止朕這隻老虎,他們就煽動起了東南官員這群豺狗,希望他們能拖住朕,把朕嚇迴去,不去和他們搶食。”
“王直等人則是虎群中的其他老虎,平日裏會支使著豺狗幫自己覓食,朕想要對付東南官員這群豺狗的時候,他們擔心今後豺狗不幫自己覓食,自己會餓死,所以才團結起來反對朕的決定。”
說到這裏,朱祁鈺狠狠一拍桌子,發出砰的一聲,厲聲道:“不過他們忘了一件事,朕這隻猛虎也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如果把朕惹怒了,朕就會化身為龍,吞噬掉所有的反對者,即便是他王直也不例外。”
儀銘被朱祁鈺拍桌子的聲音嚇了一跳,接著聽到朱祁鈺的狠話,連忙說道:“陛下息怒,政務院諸位大人也是為了朝政著想。”
“為了朝政著想?”朱祁鈺冷哼一聲道:“他們哪裏是為了朝政著想,分明就是不想得罪東南那群人罷了。”
儀銘不語。
這事兒其實很簡單,朱祁鈺身為皇帝,是沒辦法輕易處置他們這些政務院和六部的大佬的,因為處理了他們,朝政就會陷入混亂,這是朱祁鈺沒辦法接受的事情。
而東南那群豪商大賈則不同,那些人不需要考慮江山社稷,不需要考慮百姓安靜,每日裏隻考慮自己的利益,所有侵犯到自己利益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而且他們的手段也沒什麽底限,造謠汙蔑,拉人下水,甚至派人暗殺,都是他們能做得出來的。
兩相對比之下,王直等人自然願意來逼迫皇帝讓步,其根本原因也隻是身為皇帝的朱祁鈺好欺負罷了。
今天朱祁鈺發了火,對他們的稱唿都從愛卿換成了官職,這是王直等人從來沒有感受到的,所以才趕緊退了下去。
畢竟東南那群人的手段雖然陰險毒辣,但是卻還好時間來施展,而他們現在直麵的是皇帝,這可是能直接處理他們的人。
若是他們把皇帝逼得大開殺戒,那就是不臣之舉,這會對他們目前最在乎的生前身後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所以這才是朱祁鈺發過火之後政務院眾人退走的原因。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麽,儀銘唯一擔心的是,皇帝留下自己,是為了按照剛才說的辦法針對那些為豪商大賈說話的官員們,要知道,剛才皇帝可是說了,會直接削減掉官員祖籍的院試和鄉試名額。
這個辦法雖然好,但也不是沒有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江南的文人士子數量在大明都是數一數二的,這裏麵也有許多青年才俊,要是皇帝真這麽做了,那毫無疑問會讓江南人心盡失,偏巧江南又是朝廷賦稅重地,若是出了問題,那朝廷是真的會亂的。
朱祁鈺發泄了一通怒火,心情舒暢了許多,見儀銘不說話,也就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將話題轉移到真正的目的,說道:“子新,朕今天留你下來,不是為了和你抱怨,而是朕有一個想法。”
“陛下請講。”儀銘立刻問道。
“朕想把子新你調到禮部去。”朱祁鈺緩緩說道。
儀銘一愣,但馬上反應過來,直接答應下來道:“是,臣遵旨。”
儀銘的這個迴答立刻讓朱祁鈺感覺到非常奇怪,這可是從學部調任禮部啊!
學部是什麽衙門?那是掌握著天下士子命運的衙門,但凡是沒有為官的士子,見到儀銘都必須尊稱一句大宗師的存在。
禮部呢?當年的確很牛,在六部之中排名第三,但自從朱祁鈺將科舉的權力剝離到了學部,將外事的權力剝離到了鴻臚寺之後,禮部就沒什麽實權了,隻能掌管一些儀祭之事,連太仆寺那群養馬的都不如,甚至有些官員一直在建議,直接取消禮部算了。
從學部調任禮部,毫無疑問是一種降職了。
朱祁鈺奇怪道:“子新,你不想問問朕為什麽要把你調任到禮部嗎?”
儀銘搖頭,迴答道:“陛下調臣去禮部,必然有其深意,即便臣不問,陛下也會說的。”
“你啊你!”朱祁鈺笑道:“看來整個大明,也就是你最了解朕了。”
儀銘安靜地坐著,還是沒有什麽反應。
笑過之後,朱祁鈺嚴肅起來說道:“不過子新說的對,朕希望調你去禮部,自然有朕的深意。”
“朕希望你將禮部重新搞起來,用各種手段來解釋朝廷政令,控製朝野之間的輿論,讓禮部成為朝廷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