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營的軍改在這裏波雲詭譎的時候顯得是那麽的不起眼,而且這隻是在編製上的修改,並不需要朝廷多出一枚銅錢,所以在文臣方麵,並沒有人提出任何異議。


    反正人還是那些人,隻不過日常帶兵的人減少了手中可以直接指揮的兵力,對於社稷反而有好處,至少不會有人能夠指揮三大營起兵作亂,雖然以前也不可能做到這件事。


    文臣們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宣府的戰後重建和太上皇朱祁鎮薨逝所帶來的影響上。


    先說宣府。


    也先從宣府撤軍的時候,幾乎將宣府周邊所有的塢堡全都毀掉了,能拆的拆,能燒的燒,再加上蒙古大軍的劫掠和燒殺,宣府周邊就沒有什麽好一點的防禦設施留下來,包括張家口堡、新開口堡、寧遠站堡全部被毀,宣府周邊的村莊也都被蒙古人付之一炬,好在開戰之前楊洪就將周圍的百姓全都遷到了宣化城裏,這才沒有太大的損失。


    不過宣府周邊的塢堡還是要重建的,畢竟宣府防禦是一個體係,以宣化城為核心,一連串的塢堡確保了蒙古人入寇可以提前預警,可以有限度地反擊,抵抗蒙古人的劫掠,確保宣化城的安全,現在塢堡毀了,朝廷無論如何都要重建,這自然就是戶部和工部的事情。


    戶部需要出一大筆銀子,工部需要征調匠戶,調集建築材料,因為放棄周邊塢堡的命令是楊洪下的,戶部和工部的有些官員還想上疏彈劾他,不過最後因為楊洪的去世而不得不作罷,否則楊洪的那個混不吝的兒子楊彪敢來京師砍了他們。


    雖然重建宣府的防禦需要花一大筆銀子,但是和太上皇朱祁鎮的薨逝相比,可就算不上什麽大事了。


    朱祁鎮是宣德皇帝欽點的繼承人,就連年號用的都是正統,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朱祁鎮的繼位都是最符合皇帝繼承規則的,而朱祁鈺就不一樣了,他原本是郕王,隻是因為朱祁鎮自己作死才被群臣推舉上位的,雖然現在取得了大同大捷,已經徹底坐穩了皇位,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些人會用陰謀來揣測朱祁鎮的死,畢竟朱祁鎮死了,獲利最大的就是朱祁鈺,有這麽個比自己正統的太上皇在,相信朱祁鈺睡覺都不安生吧。


    現在好了,朱祁鎮死了,不論從哪個角度,當今天子朱祁鈺都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問題並不是就此完結,朱祁鎮之死所帶來的影響還遠遠沒有消除。


    首先就是當今太子的問題。


    當初朱祁鈺登基繼位,其中一個條件就是立三歲的小娃娃朱見深做太子,這也是孫太後同意朱祁鈺登基的重要條件,但是這裏麵其實隱含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而朱祁鈺並非沒有兒子,他的兒子不叫朱見深,而是叫朱見濟。


    自己的兒子不是太子,沒辦法繼承自己的家業,這顯然不符合漢人自古以來的規則,漢人講究家天下,能夠繼承自己家業的,必須是自己的親生骨肉,甚至親生骨肉中都分出了嫡庶之別,太子不是自己的兒子朱見濟,而是自己的侄子朱見深,這一點就很有可能讓皇帝朱祁鈺無法接受。


    那麽,皇帝的下一步是不是打算換個太子,把自己的兒子換上去呢?一些心思活分的人就要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


    按照正常的發展,朱祁鈺早晚都要把朱見深廢掉,將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冊封為太子,那麽自己要不要出手搏一把,上疏皇帝建議換太子,看看自己能不能就此成為皇帝的親信呢?畢竟現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就是朱見濟,雖然現在因為年紀太小管不了事情,但是朱見濟畢竟會長大,等他長大了,那他就是手握兵權的重要人物,而等他登基的時候,自己早已成為三楊或者王直、胡濙那樣的大佬了,直接成為大明新皇帝的核心班底,到時候豈不是發達了。如果這期間朱祁鈺也出了什麽意外,突然生病去世,那自己更有可能成為新皇帝的托孤之臣,到了那個時候,那就不是發達不發達的事情了,而是自己的家業能傳承多久的問題了。


    於是乎,許多人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一些年紀輕年歲小的官員更是如此,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謀劃,爭取換太子之後立刻就能調入詹事府去任職。


    其次是有人盯上了胡濙、高穀幾個人的位置。


    胡濙是宣宗皇帝的托孤之臣,高穀做過朱祁鎮的老師,這兩個人在群臣之中都是太上皇的鐵杆,在營救朱祁鎮迴京的事情上上躥下跳,千方百計地為朱祁鎮迴京而努力,結果得罪了當今天子朱祁鈺,高穀被升到了內閣,從一個直接掌握部務的大佬變成了一個間接影響部務的閣臣,胡濙更慘,因為他的活躍,直接讓皇帝廢掉了禮部,弄得以前在六部中排名第三的禮部,變成了現在和光祿寺一個水平的半殘廢,胡濙之前在禮部的舊班底都開始紛紛脫鉤,不再向這位在朝五十多年的老臣靠攏,現在的胡濙更是被打發到了遼東去督軍,從一個朝廷核心大員變成了與都察院都禦史相提並論的存在,要知道,即便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不掌握院事的話,和一個監察禦史也沒有什麽區別。


    甚至許多人都認為,也就是胡濙在朝時間太久,皇帝不好直接將其罷官歸鄉,否則胡濙在去年的時候就應該滾迴南直隸常州府老家了。


    之前大明一直事情不斷,先是也先攻打京師,然後就是水旱災害不斷,後來又是插手草原戰事,穩定皇帝權勢,朱祁鈺的重心一直都不在內部人員的調整上。


    現在好了,大明打贏了蒙古,朱祁鈺打贏了也先,在大同一舉殲滅蒙古人五萬大軍,逼得也先不得不退迴草原休養生息,太上皇朱祁鎮又死掉了,不論從戰績、內政,還是從文武百官的支持和身份上,朱祁鈺都再沒有一絲後顧之憂,完全掌握了主動權,所以許多人都認為,現在朱祁鈺肯定會將關注的重心放在朝廷內部的調整上,那麽自己的機會也就來了。


    於是,一些人就開始推測,朱祁鈺會先對哪個人出手?


    是太上皇曾經的老師、前任工部尚書、現任督管工部的內閣閣員高穀呢?


    還是在朝五十年一直是曆代皇帝親信、前任禮部尚書、現在被打發到遼東的胡濙呢?


    許多人對此議論紛紛。


    皇帝如果先對高穀出手的話,還是比較方便的,畢竟高穀不像胡濙,資曆沒有胡濙那麽深厚,人脈沒有胡濙那麽寬廣,之前掌握的又是工部,雖然在京師保衛戰的時候立下些許功勞,但是那裏麵也有皇帝的功勞,楊善賣出去的那一萬套被稱為作戰服的簡易鎧甲不就是皇帝親自設計的嗎?相信沒人不承認這一點吧。而且高穀現在還在京師,隻要皇帝找他談談心,下一道旨意,高穀大概率是沒辦法繼續在朝為官的。


    所以,先拿下高穀,後踢走胡濙,屬於先易後難,操作起來比較方便。


    但是,問題就在這裏,先拿下高穀,相當於給胡濙示警,胡濙可是在朝五十年的老臣,沒點手段也不可能掌握禮部二十年,等到高穀離朝,皇帝再想踢走胡濙的時候,可就沒那麽簡單了,胡濙這個老臣可不是高穀,他有的是反擊手段,別的不說,雖然他現在有些眾叛親離,但是在朝臣中說話還是好使的,隻要他使手段讓朝政停滯,相信這個後果肯定是皇帝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先對胡濙下手呢?一樣會極為麻煩。


    胡濙是隱形的群臣領袖,朝中至少一半的人要給他一個麵子,包括現在內閣的首輔王直,而且高穀還沒離朝,兩個人肯定會聯手對抗皇帝,到時候想要踢走胡濙,麻煩會更多,難度會更大。


    所以皇帝具體會怎麽下手,現在誰都猜不到,畢竟現在這個大明天子的心思太過跳脫飛揚,誰都猜不到他到底會怎麽做。


    最後則是崇文抑武。


    這次蒙古人南下,大明舉國相抗,十幾萬三大營主力被派了出去,而且還取得了震驚天下的戰績,在大同一戰殲滅五萬蒙古大軍,由此而提拔的勳貴就有兩人,郭登因為配合石亨作戰而爵封定襄伯,石亨由武清伯一舉提拔為武清侯,尤其是石亨的武清侯,更是引起了朝廷文臣們的關注和警惕,石亨的崛起意味著武勳中重新有了一位領袖,原本在土木堡之戰中被打斷脊梁、群龍無首的武勳集團再次有了領頭羊,這可不是大明文人希望看到的。


    於是,不少人也在互相串聯,看看如何能夠打壓一下武人的風頭,阻止武勳集團的重新崛起。


    而就在眾人在私底下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消息飛快地傳遍了整個朝堂。


    曾經被皇帝踢到遼東,因為太上皇薨逝又被急旨召迴的胡濙,今天抵達了京師。


    胡濙,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景泰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百二十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百二十斤並收藏重生之景泰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