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琴師
景玨那邊還堆積了很多上報的密函要去處理,但是翻來覆去,也隻找出了一本兵書出來,他拿過去給了寧雨宣,“這裏隻有這本兵書,你若是不願意看的話,我倒是不介意你來幫我一起處理這些軍務,軍師大人?”
現在還在拿自己打趣,寧雨宣接過那本兵書,那本書的邊緣都起了褶子,看樣子被翻閱過很多次,“你的那些軍務我都不熟悉,隻會拖延你的進程,若我對這些事情了解的話,說不定還真能幫得上你。”
她倒是有心想幫景玨分擔一些,但是時間上來不及,就像是當初接管景王府的賬目的時候,她沒有管過府中的中饋,也是跟著福伯學了好幾天,才將賬本摸透的,如果放在軍務上麵,隻怕自己會延誤軍事。
兩人也不再多說,景玨將書給她之後,便坐迴了案前,提筆在那些密函上坐著記號。
寧雨宣翻閱著那本兵書,實在是提不起興趣,早知要留在這裏的話,她就將自己的那本東瀛誌給帶來了,倒不是說那本東瀛誌有多有趣,隻是那本書上描述了東瀛島上很多的奇花異草,都是能入藥的,若是有機會能去一趟東瀛,若是真的就像書中描寫的那樣,那她就怕舍不得迴來了。
當然這裏的東瀛,不是在現代中指的日本島,倒像是中國古代詩詞中所描述的東海島嶼,與蓬萊齊名。
兵書上的內容極為枯燥,她不經意間抬頭,便看到景玨坐在那裏,眼神隻注視著手中的信箋密函,好像是不論是還在臨都的時候,還是在幽城的時候,他總是有這麽多的奏章或是密函需要處理,想來景玨最悠閑的時候,就是在大年初一之後養病的期間了。
她看著他的側臉,輪廓分明,鼻梁高挺,薄唇微抿,劍眉星眸,在景國算得上是一等一的美男子了,也難怪馮紫玉一心想要嫁給他。好在他還算專心,一直沒有與別的女子糾纏不休。
思緒蔓延,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不再沒有。這一次景玨真的要修書給馮子談的話,他就要和馮子談和馮紫玉綁在一起了,等到他登上皇位,那馮紫玉是必定要入宮的了,那個時候,她還能全身而退嗎?
而岑尤迴到了自己的帳篷,將景玨給他的書信看完,憤恨得將信紙攪碎丟在地上,最終沒有去找周豐,那信上的字跡是周豐所寫,他是認得的,自然不會看錯。
而信上的內容是周豐在質問景玨,為什麽要殺害那幽城的五百傷員。這也是周豐為什麽會輕易地被景鴻請走的原因,他是想為那無辜冤死的五百傷兵報仇。
岑尤終於明白,景玨為什麽剛才一直咬口不答應讓他去找周豐討個說法,而他自己對這件事情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景玨料定了他看完這封書信之後,會無臉再去見周豐。
按照寧雨宣和景玨不謀而合的計劃,景玨率領著十萬大軍盤踞在青石鎮沒有任何動作,景鴻本沒有猜出他是什麽意圖,但是等到陽城傳來情報,說是馮國人越過了淮水攻打陽城,不僅內憂未解,現在外患又起。
景鴻咬著牙,一口氣差點沒有喘上來,隻好又下令讓周豐帶著一部分人馬去守著陽城,皇位丟給了景玨的話,那隻是他們皇族的事情,但要是陽城失守,那他便是景國的罪人,死了安葬在皇陵,也難以麵對景氏先人。
周豐一帶著人從青城離開,景玨便率領著大軍從青石鎮出發,朝著臨都攻去。
而寧雨宣則是和其他人都留在了青石鎮的驛館中,怕景鴻又故技重施,這一次他將秦風和自己的所有親衛全都留下了。
時間飛梭,離景玨出征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花開花逝,也不過是眨眼的時間,人間四月芳菲盡,日頭漸烈,隱隱有了初夏的意味,暮春時節,驛館後院的碧綠池塘中,也有冒出尖角的小荷。
外麵是戰火紛飛,而青石鎮自從大軍走後,進出依舊受了景玨的控製,但是鎮子上的人們明顯是少了一些壓抑,這裏安定如初。
一個多月的時間,寧雨宣隻能待在驛館中,因為周雲最後還是迴到了岑尤的虎騎軍中去了,整日跟著她的又變成了秦風。寧雨宣不厭其煩,但是看著楚楚倒是樂在其中,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
之前將東瀛誌翻來覆去看了好些遍,如今已是倒背如流,隻得讓秦風找來一架琴,許久未曾練琴,怕是手藝生疏了不少。
池塘邊涼風吹襲,這中暖風帶著燥熱的氣候,楚楚已不會再念叨她了,寧雨宣讓秦風幫她搬著琴去了池塘邊。
細指拂過琴弦,雖然不是什麽名貴的琴,但是琴音尚準,琴弦繃得緊緊地,輕攏慢撚之間,便有熟悉的琴音從指間流瀉而出。曾經尋況大師去馮國皇宮演奏的時候,她有幸那日也參加了宮宴。
尋況大師是聞名的琴師,其中不得不說的一點是,他曾經是馮紫玉的老師,在宮廷之中教導她琴藝,隻是後來不知為何,他放棄宮中琴師的身份,外出遠遊,自此寧雨宣便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馮紫玉依舊住在這裏,也常來池塘邊散步,隻是她每次想做些什麽,或是像之前那樣給寧雨宣一巴掌,但秦風總會攔住她。這會兒聽到了寧雨宣的琴音便走了過來,臉色很是不好看。
寧雨宣彈奏的曲子,分明是當初尋況在宮宴上彈奏的那曲,馮紫玉語氣嘲諷,“景王妃這彈奏的莫非是尋況老師的明月鬆林?隻是你這琴藝,就別拿來辱沒本宮的老師了,若是老師知道,隻怕是會砸了王妃的琴。”
現在天氣漸熱,但是還是暮春時節,寧雨宣尚穿著春衫錦裙,而馮紫玉已然換上了夏季的薄紗湘裙,她似乎是極愛紫色,紫色的繡蝶湘裙襯得她盛氣淩人,高不可攀。寧雨宣在她常來的後院彈奏老師的曲子,這分明就是在故意羞辱她,馮紫玉如是想。
被打斷了興致,寧雨宣也不惱,這些天裏也不是一次兩次她找上門來了,寧雨宣手俯在琴弦上麵,勾挑之間,說道:“現如今,我連彈奏什麽曲子,公主也要插手一腳了,隻是若我是辱沒了尋況大師的曲子,那找我的也該是尋況大師,公主又是以什麽名義來訓斥我的?”
馮紫玉眉峰微挑,說道:“本宮是以什麽名義你不知道嗎?當初本宮是老師的唯一弟子,自然有資格訓斥你。”
聞言,寧雨宣倒是笑了一聲,琴音從指尖流出還帶了一些自己的情緒,這才是對尋況大事的辱沒,她雙手離開了琴弦,覆在琴弦上直到琴弦沒了震動才離開,身後站著的是秦風,一直提防著兩人發生衝突,而自家的王妃受到傷害。
寧雨宣起身站在馮紫玉的麵前,淺淺笑著,“公主若是忘了當初尋況大師為什麽離開馮國皇宮的原因,我倒是不介意提醒公主一句,你的父皇,對尋況大師做了什麽事。況且後來他也嚴明,公主不再是他的弟子,想必是公主離開馮國太久,這些事情都忘得幹淨了。”
此時這裏除了他們三人也沒有旁的人了,以往與寧雨宣爭鬥的時候,她都能勝,寧雨宣便是默默無言離開,但是這一次輪到馮紫玉啞口無言,當初尋況大師成了她的老師,這是她的驕傲,但後來發生的變故,也是她的恥辱。
馮紫玉咬緊了牙關,視線落在她的琴上麵,她轉而笑著:“對,你說的沒錯,本宮是沒有資格來說你,但是本宮說過,本宮遲早會代替你,成為王爺的妻子,我有王爺從臨都那邊傳過來的消息,而你隻能在這裏彈琴解乏。”
寧雨宣依舊笑著,但是那笑容漸冷,她起身抱著琴,便要迴屋子中。
馮紫玉見她是要離開,她上前一步攔住寧雨宣的去路,笑得恣意張狂,“你現在就急著走做什麽?難道你就不想知道王爺在給我的信中說了什麽嗎?”
眼見著寧雨宣怒火漸起,秦風走到兩人中間,麵對著馮紫玉,“公主,我們王妃已經累了,想迴去歇息,還請公主見諒。不管王爺信中說了什麽,那是公主的事情,王爺自會給我們王妃寫信的。”
還不容易繞開了馮紫玉,寧雨宣抱著琴要迴去,秦風跟在後頭訕訕地笑著,對寧雨宣道:“王妃,這琴太重了,我幫您背著吧?”
寧雨宣繞開他伸過來的手,兀自抱著,走在長廊上,穿堂風吹著長廊下麵的燈籠搖搖墜墜,秦風還在後麵半步不離地跟著她。寧雨宣冷著聲問道:“信呢?”
突如其來的問題秦風沒明白過來,竟還傻傻地問道:“王妃說的是什麽信?”
景玨那邊還堆積了很多上報的密函要去處理,但是翻來覆去,也隻找出了一本兵書出來,他拿過去給了寧雨宣,“這裏隻有這本兵書,你若是不願意看的話,我倒是不介意你來幫我一起處理這些軍務,軍師大人?”
現在還在拿自己打趣,寧雨宣接過那本兵書,那本書的邊緣都起了褶子,看樣子被翻閱過很多次,“你的那些軍務我都不熟悉,隻會拖延你的進程,若我對這些事情了解的話,說不定還真能幫得上你。”
她倒是有心想幫景玨分擔一些,但是時間上來不及,就像是當初接管景王府的賬目的時候,她沒有管過府中的中饋,也是跟著福伯學了好幾天,才將賬本摸透的,如果放在軍務上麵,隻怕自己會延誤軍事。
兩人也不再多說,景玨將書給她之後,便坐迴了案前,提筆在那些密函上坐著記號。
寧雨宣翻閱著那本兵書,實在是提不起興趣,早知要留在這裏的話,她就將自己的那本東瀛誌給帶來了,倒不是說那本東瀛誌有多有趣,隻是那本書上描述了東瀛島上很多的奇花異草,都是能入藥的,若是有機會能去一趟東瀛,若是真的就像書中描寫的那樣,那她就怕舍不得迴來了。
當然這裏的東瀛,不是在現代中指的日本島,倒像是中國古代詩詞中所描述的東海島嶼,與蓬萊齊名。
兵書上的內容極為枯燥,她不經意間抬頭,便看到景玨坐在那裏,眼神隻注視著手中的信箋密函,好像是不論是還在臨都的時候,還是在幽城的時候,他總是有這麽多的奏章或是密函需要處理,想來景玨最悠閑的時候,就是在大年初一之後養病的期間了。
她看著他的側臉,輪廓分明,鼻梁高挺,薄唇微抿,劍眉星眸,在景國算得上是一等一的美男子了,也難怪馮紫玉一心想要嫁給他。好在他還算專心,一直沒有與別的女子糾纏不休。
思緒蔓延,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不再沒有。這一次景玨真的要修書給馮子談的話,他就要和馮子談和馮紫玉綁在一起了,等到他登上皇位,那馮紫玉是必定要入宮的了,那個時候,她還能全身而退嗎?
而岑尤迴到了自己的帳篷,將景玨給他的書信看完,憤恨得將信紙攪碎丟在地上,最終沒有去找周豐,那信上的字跡是周豐所寫,他是認得的,自然不會看錯。
而信上的內容是周豐在質問景玨,為什麽要殺害那幽城的五百傷員。這也是周豐為什麽會輕易地被景鴻請走的原因,他是想為那無辜冤死的五百傷兵報仇。
岑尤終於明白,景玨為什麽剛才一直咬口不答應讓他去找周豐討個說法,而他自己對這件事情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景玨料定了他看完這封書信之後,會無臉再去見周豐。
按照寧雨宣和景玨不謀而合的計劃,景玨率領著十萬大軍盤踞在青石鎮沒有任何動作,景鴻本沒有猜出他是什麽意圖,但是等到陽城傳來情報,說是馮國人越過了淮水攻打陽城,不僅內憂未解,現在外患又起。
景鴻咬著牙,一口氣差點沒有喘上來,隻好又下令讓周豐帶著一部分人馬去守著陽城,皇位丟給了景玨的話,那隻是他們皇族的事情,但要是陽城失守,那他便是景國的罪人,死了安葬在皇陵,也難以麵對景氏先人。
周豐一帶著人從青城離開,景玨便率領著大軍從青石鎮出發,朝著臨都攻去。
而寧雨宣則是和其他人都留在了青石鎮的驛館中,怕景鴻又故技重施,這一次他將秦風和自己的所有親衛全都留下了。
時間飛梭,離景玨出征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花開花逝,也不過是眨眼的時間,人間四月芳菲盡,日頭漸烈,隱隱有了初夏的意味,暮春時節,驛館後院的碧綠池塘中,也有冒出尖角的小荷。
外麵是戰火紛飛,而青石鎮自從大軍走後,進出依舊受了景玨的控製,但是鎮子上的人們明顯是少了一些壓抑,這裏安定如初。
一個多月的時間,寧雨宣隻能待在驛館中,因為周雲最後還是迴到了岑尤的虎騎軍中去了,整日跟著她的又變成了秦風。寧雨宣不厭其煩,但是看著楚楚倒是樂在其中,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
之前將東瀛誌翻來覆去看了好些遍,如今已是倒背如流,隻得讓秦風找來一架琴,許久未曾練琴,怕是手藝生疏了不少。
池塘邊涼風吹襲,這中暖風帶著燥熱的氣候,楚楚已不會再念叨她了,寧雨宣讓秦風幫她搬著琴去了池塘邊。
細指拂過琴弦,雖然不是什麽名貴的琴,但是琴音尚準,琴弦繃得緊緊地,輕攏慢撚之間,便有熟悉的琴音從指間流瀉而出。曾經尋況大師去馮國皇宮演奏的時候,她有幸那日也參加了宮宴。
尋況大師是聞名的琴師,其中不得不說的一點是,他曾經是馮紫玉的老師,在宮廷之中教導她琴藝,隻是後來不知為何,他放棄宮中琴師的身份,外出遠遊,自此寧雨宣便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馮紫玉依舊住在這裏,也常來池塘邊散步,隻是她每次想做些什麽,或是像之前那樣給寧雨宣一巴掌,但秦風總會攔住她。這會兒聽到了寧雨宣的琴音便走了過來,臉色很是不好看。
寧雨宣彈奏的曲子,分明是當初尋況在宮宴上彈奏的那曲,馮紫玉語氣嘲諷,“景王妃這彈奏的莫非是尋況老師的明月鬆林?隻是你這琴藝,就別拿來辱沒本宮的老師了,若是老師知道,隻怕是會砸了王妃的琴。”
現在天氣漸熱,但是還是暮春時節,寧雨宣尚穿著春衫錦裙,而馮紫玉已然換上了夏季的薄紗湘裙,她似乎是極愛紫色,紫色的繡蝶湘裙襯得她盛氣淩人,高不可攀。寧雨宣在她常來的後院彈奏老師的曲子,這分明就是在故意羞辱她,馮紫玉如是想。
被打斷了興致,寧雨宣也不惱,這些天裏也不是一次兩次她找上門來了,寧雨宣手俯在琴弦上麵,勾挑之間,說道:“現如今,我連彈奏什麽曲子,公主也要插手一腳了,隻是若我是辱沒了尋況大師的曲子,那找我的也該是尋況大師,公主又是以什麽名義來訓斥我的?”
馮紫玉眉峰微挑,說道:“本宮是以什麽名義你不知道嗎?當初本宮是老師的唯一弟子,自然有資格訓斥你。”
聞言,寧雨宣倒是笑了一聲,琴音從指尖流出還帶了一些自己的情緒,這才是對尋況大事的辱沒,她雙手離開了琴弦,覆在琴弦上直到琴弦沒了震動才離開,身後站著的是秦風,一直提防著兩人發生衝突,而自家的王妃受到傷害。
寧雨宣起身站在馮紫玉的麵前,淺淺笑著,“公主若是忘了當初尋況大師為什麽離開馮國皇宮的原因,我倒是不介意提醒公主一句,你的父皇,對尋況大師做了什麽事。況且後來他也嚴明,公主不再是他的弟子,想必是公主離開馮國太久,這些事情都忘得幹淨了。”
此時這裏除了他們三人也沒有旁的人了,以往與寧雨宣爭鬥的時候,她都能勝,寧雨宣便是默默無言離開,但是這一次輪到馮紫玉啞口無言,當初尋況大師成了她的老師,這是她的驕傲,但後來發生的變故,也是她的恥辱。
馮紫玉咬緊了牙關,視線落在她的琴上麵,她轉而笑著:“對,你說的沒錯,本宮是沒有資格來說你,但是本宮說過,本宮遲早會代替你,成為王爺的妻子,我有王爺從臨都那邊傳過來的消息,而你隻能在這裏彈琴解乏。”
寧雨宣依舊笑著,但是那笑容漸冷,她起身抱著琴,便要迴屋子中。
馮紫玉見她是要離開,她上前一步攔住寧雨宣的去路,笑得恣意張狂,“你現在就急著走做什麽?難道你就不想知道王爺在給我的信中說了什麽嗎?”
眼見著寧雨宣怒火漸起,秦風走到兩人中間,麵對著馮紫玉,“公主,我們王妃已經累了,想迴去歇息,還請公主見諒。不管王爺信中說了什麽,那是公主的事情,王爺自會給我們王妃寫信的。”
還不容易繞開了馮紫玉,寧雨宣抱著琴要迴去,秦風跟在後頭訕訕地笑著,對寧雨宣道:“王妃,這琴太重了,我幫您背著吧?”
寧雨宣繞開他伸過來的手,兀自抱著,走在長廊上,穿堂風吹著長廊下麵的燈籠搖搖墜墜,秦風還在後麵半步不離地跟著她。寧雨宣冷著聲問道:“信呢?”
突如其來的問題秦風沒明白過來,竟還傻傻地問道:“王妃說的是什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