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祥之兆
從紅樓開始的名著之旅 作者:終南野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江心下微微一動,不能判斷吳用此話到底隻是單純的感慨,還是別有深意。因此他故意試探道,
“宋江又豈敢忘記晁哥哥的身份,但為了兄弟們的前程著想,總該想法設法勸服於他,不知學究可願同去?”
吳用搖了搖頭,一口否決道,“此舉不過是白費力氣,以小生對晁天王的了解,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招安的,哥哥還得另謀他法才是。”
宋江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不經意的問道,“學究既這般說,難道已想到了法子不成?”
吳用帶著深意看向宋江,迴道,“事到如今,隻有兩條路可選。第一,哥哥帶上誌同道合的兄弟,離開清風山,另搭台子另唱戲。第二…”
遲疑了那麽一瞬,吳用終究還是咬牙說了出來,“第二,便是哥哥取晁天王而代之。”
看似是給了宋江兩個選擇,其實吳用心裏卻門清的很,宋江絕對不可能選第一條路。
因為若是選了第一條路,那就意味著,宋江之前的努力有付之東流,給晁蓋做嫁衣的可能。這個風險,是宋江無論如何都不能承受的。
顯然,宋江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他連提都沒提第一條,隻問,“如何取而代之?”
對宋江的這番表態,吳用心中極為滿意。畢竟在他看來,成大事者,就該不拘小節才是。若不是看重宋江這點,他又何必背信棄義,棄晁蓋而投宋江呢!
當下,吳用也不藏著掖著,湊到宋江耳邊滴滴咕咕,說起了他的謀劃。
宋江聽了之後,本有些猶豫,可一想到他的滿腔抱負,終於下定了決心,點頭說道,“好,款待過招安使節,便依計行事。”
過得兩日,宋江歡天喜地的迎來了張叔夜使節,滿心以為他多年的夙願就要一朝達成,誰想當頭就是一盆涼水。
卻是那使節根本就一問三不知,隻告訴宋江等人,若誠心歸順,就不許再無事生非,還需要親自上書朝廷,等待趙官家赦免旨意雲雲。
至於說招安後,朝廷會如何安置他們,有什麽賞賜,封何等官職之類,那是一概沒提。
見從這使節口中,實在套不出什麽有用的消息,宋江隻得奉上金銀,失望的將一幹人等好生送下山去。
最後還是吳用安慰宋江道,“哥哥,正所謂好事多磨,如今朝廷已露出招安意向,想來用不了多久,便會有好消息傳來,且耐心等待就是。”
宋江聽得這話,當即振奮精神,“不錯,是我太過心急了些。說起來,目下這般情況,未必不是好事,畢竟咱們山寨還有隱患未除!”
吳用聞言看向宋江,見其輕輕頷首後,他心領神會道,“小生明白,這就安排下去,哥哥靜候佳音便是。”
如此又過去幾天,這日清風山一眾頭領議事時,戴宗忽然報道,
“月前桃花山來了一夥強人,約有三四千嘍囉,領頭的漢子姓郭名諒,此人生性殘暴,喜食人肉,因此得了個諢號賽朱粲。
本來此事與我等無關,隻是那郭諒委實做的太過,每日打劫過往行商不說,還不時騷擾周邊百姓。更有甚者,這廝隔上三五天,就要以人肉下酒。長此以往,這青州三山怕是要成禁地矣!”
戴宗話音剛落,宋江便拍桉而起,“混賬東西,天下竟還有這種敗類,且還是在咱們眼皮底下,此事我等必須管上一管,不然如何對得起那杆替天行道的大旗。”
說罷,他就起身向晁蓋拜了三拜,口中請纓道,“兄長,小弟不才,願領兵除去此賊,為周遭百姓討個公道!”
晁蓋一麵扶起宋江,一麵嘴裏說道,“自賢弟上山以來,每逢遇到戰事,必要親臨陣前,晁蓋在寨裏安坐,心裏實在過意不去。不如這迴由賢弟坐鎮山寨,讓為兄帶兵去如何?”
宋江搖著頭,正色說道,“哥哥身為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依舊還是小弟出馬最好。”
晁蓋不許,態度堅決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番替你走上一遭。下次有事,卻還是賢弟去。”
宋江卻依舊苦苦勸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哥哥若有個閃失,可怎生是好?”
要是宋江不說這話還好,一說晁蓋心中更怒,暗道,
“好你個宋公明,竟這般小瞧於我!你帶兵出征,就能戰無不勝,換我晁蓋去時,就咒我有所閃失。
當我不知你的鬼蜮伎倆似的,若是再讓你征戰幾迴,哪裏還有我的立足之處?”
晁蓋自以為看破了宋江的目的,因此不管宋江等人好說歹說,他就是鐵了心要親征桃花山。
見時機差不多了,吳用站出來拱火道,“哥哥既然要去,那便多帶些兵馬,省得一時不察吃虧。”
晁蓋越發憤怒,斬釘截鐵道,“隻需三千人就可,畢竟那桃花山也不過三四千嘍囉,哪裏需要這般勞師頓眾?”
說罷,晁蓋就要開始點將,可打眼望去,山寨有本事的皆是宋江的擁躉,無可奈何之下,他隻好點了劉唐、周通、李忠、白勝四人隨軍。
接下來吃過踐行酒,晁蓋便迫不及待的率領三千人馬,在宋江一行的相送下,徑自下山而去。
大軍方至山下,晁蓋正與眾好漢告別,不料迎麵刮來一陣怪風,竟把晁蓋新做的帥旗從中間吹斷。
吳用立時叫道,“不好,此乃不祥之兆,兄長還是改日出兵為好。”
宋江也跟著說道,“吳學究說得不錯,哥哥方才出軍,風吹折認旗,於軍不利。不若停待幾時,卻去和那廝理會,未為晚矣。”
晁蓋哪裏肯聽,隻聽他道,“休在勸我,天地風雲,何足為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下桃花山,直待養成他們氣勢,卻再去進兵,那時怕就遲了。”
吳用皺眉道,“兄長執意如此,小弟自不敢多言,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不如帶上黃信兄弟!”
晁蓋奇道,“學究這話何意?”
“兄長莫非忘了黃信兄弟的稱號嗎?若有了他前去,正好可以抵消這不吉之兆!”
被吳用這一提醒,晁蓋頓時想起了黃信鎮三山的雅號,有些情不自禁的向其看去。
黃信很是識趣的站了出來,抱拳說道,“如蒙哥哥不棄,小弟願往!”
晁蓋心思微轉,想著討個好彩頭也不錯,當下就點頭應了。
經曆了這一段小插曲後,晁蓋命人重新立了杆大旗,率大軍向著桃花山方向殺將過去。
且說晁蓋帶著三千人馬,並五個頭領,來到桃花山腳下,就地安營下寨,隨後便與幾個頭領、十來個親隨,去查看桃花山地勢。
但見此地挺拔險峻,隨處盡是峭壁斷岩,山間古樹參差不齊,隻有一條可容三四人行走的小道逶迤綿延,端的是易守難攻。
見到這般情景,晁蓋大感棘手,謂眾人道,“這裏道路如此難行,若賊人閉門不出,如之奈何!”
“宋江又豈敢忘記晁哥哥的身份,但為了兄弟們的前程著想,總該想法設法勸服於他,不知學究可願同去?”
吳用搖了搖頭,一口否決道,“此舉不過是白費力氣,以小生對晁天王的了解,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招安的,哥哥還得另謀他法才是。”
宋江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不經意的問道,“學究既這般說,難道已想到了法子不成?”
吳用帶著深意看向宋江,迴道,“事到如今,隻有兩條路可選。第一,哥哥帶上誌同道合的兄弟,離開清風山,另搭台子另唱戲。第二…”
遲疑了那麽一瞬,吳用終究還是咬牙說了出來,“第二,便是哥哥取晁天王而代之。”
看似是給了宋江兩個選擇,其實吳用心裏卻門清的很,宋江絕對不可能選第一條路。
因為若是選了第一條路,那就意味著,宋江之前的努力有付之東流,給晁蓋做嫁衣的可能。這個風險,是宋江無論如何都不能承受的。
顯然,宋江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他連提都沒提第一條,隻問,“如何取而代之?”
對宋江的這番表態,吳用心中極為滿意。畢竟在他看來,成大事者,就該不拘小節才是。若不是看重宋江這點,他又何必背信棄義,棄晁蓋而投宋江呢!
當下,吳用也不藏著掖著,湊到宋江耳邊滴滴咕咕,說起了他的謀劃。
宋江聽了之後,本有些猶豫,可一想到他的滿腔抱負,終於下定了決心,點頭說道,“好,款待過招安使節,便依計行事。”
過得兩日,宋江歡天喜地的迎來了張叔夜使節,滿心以為他多年的夙願就要一朝達成,誰想當頭就是一盆涼水。
卻是那使節根本就一問三不知,隻告訴宋江等人,若誠心歸順,就不許再無事生非,還需要親自上書朝廷,等待趙官家赦免旨意雲雲。
至於說招安後,朝廷會如何安置他們,有什麽賞賜,封何等官職之類,那是一概沒提。
見從這使節口中,實在套不出什麽有用的消息,宋江隻得奉上金銀,失望的將一幹人等好生送下山去。
最後還是吳用安慰宋江道,“哥哥,正所謂好事多磨,如今朝廷已露出招安意向,想來用不了多久,便會有好消息傳來,且耐心等待就是。”
宋江聽得這話,當即振奮精神,“不錯,是我太過心急了些。說起來,目下這般情況,未必不是好事,畢竟咱們山寨還有隱患未除!”
吳用聞言看向宋江,見其輕輕頷首後,他心領神會道,“小生明白,這就安排下去,哥哥靜候佳音便是。”
如此又過去幾天,這日清風山一眾頭領議事時,戴宗忽然報道,
“月前桃花山來了一夥強人,約有三四千嘍囉,領頭的漢子姓郭名諒,此人生性殘暴,喜食人肉,因此得了個諢號賽朱粲。
本來此事與我等無關,隻是那郭諒委實做的太過,每日打劫過往行商不說,還不時騷擾周邊百姓。更有甚者,這廝隔上三五天,就要以人肉下酒。長此以往,這青州三山怕是要成禁地矣!”
戴宗話音剛落,宋江便拍桉而起,“混賬東西,天下竟還有這種敗類,且還是在咱們眼皮底下,此事我等必須管上一管,不然如何對得起那杆替天行道的大旗。”
說罷,他就起身向晁蓋拜了三拜,口中請纓道,“兄長,小弟不才,願領兵除去此賊,為周遭百姓討個公道!”
晁蓋一麵扶起宋江,一麵嘴裏說道,“自賢弟上山以來,每逢遇到戰事,必要親臨陣前,晁蓋在寨裏安坐,心裏實在過意不去。不如這迴由賢弟坐鎮山寨,讓為兄帶兵去如何?”
宋江搖著頭,正色說道,“哥哥身為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依舊還是小弟出馬最好。”
晁蓋不許,態度堅決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番替你走上一遭。下次有事,卻還是賢弟去。”
宋江卻依舊苦苦勸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哥哥若有個閃失,可怎生是好?”
要是宋江不說這話還好,一說晁蓋心中更怒,暗道,
“好你個宋公明,竟這般小瞧於我!你帶兵出征,就能戰無不勝,換我晁蓋去時,就咒我有所閃失。
當我不知你的鬼蜮伎倆似的,若是再讓你征戰幾迴,哪裏還有我的立足之處?”
晁蓋自以為看破了宋江的目的,因此不管宋江等人好說歹說,他就是鐵了心要親征桃花山。
見時機差不多了,吳用站出來拱火道,“哥哥既然要去,那便多帶些兵馬,省得一時不察吃虧。”
晁蓋越發憤怒,斬釘截鐵道,“隻需三千人就可,畢竟那桃花山也不過三四千嘍囉,哪裏需要這般勞師頓眾?”
說罷,晁蓋就要開始點將,可打眼望去,山寨有本事的皆是宋江的擁躉,無可奈何之下,他隻好點了劉唐、周通、李忠、白勝四人隨軍。
接下來吃過踐行酒,晁蓋便迫不及待的率領三千人馬,在宋江一行的相送下,徑自下山而去。
大軍方至山下,晁蓋正與眾好漢告別,不料迎麵刮來一陣怪風,竟把晁蓋新做的帥旗從中間吹斷。
吳用立時叫道,“不好,此乃不祥之兆,兄長還是改日出兵為好。”
宋江也跟著說道,“吳學究說得不錯,哥哥方才出軍,風吹折認旗,於軍不利。不若停待幾時,卻去和那廝理會,未為晚矣。”
晁蓋哪裏肯聽,隻聽他道,“休在勸我,天地風雲,何足為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下桃花山,直待養成他們氣勢,卻再去進兵,那時怕就遲了。”
吳用皺眉道,“兄長執意如此,小弟自不敢多言,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不如帶上黃信兄弟!”
晁蓋奇道,“學究這話何意?”
“兄長莫非忘了黃信兄弟的稱號嗎?若有了他前去,正好可以抵消這不吉之兆!”
被吳用這一提醒,晁蓋頓時想起了黃信鎮三山的雅號,有些情不自禁的向其看去。
黃信很是識趣的站了出來,抱拳說道,“如蒙哥哥不棄,小弟願往!”
晁蓋心思微轉,想著討個好彩頭也不錯,當下就點頭應了。
經曆了這一段小插曲後,晁蓋命人重新立了杆大旗,率大軍向著桃花山方向殺將過去。
且說晁蓋帶著三千人馬,並五個頭領,來到桃花山腳下,就地安營下寨,隨後便與幾個頭領、十來個親隨,去查看桃花山地勢。
但見此地挺拔險峻,隨處盡是峭壁斷岩,山間古樹參差不齊,隻有一條可容三四人行走的小道逶迤綿延,端的是易守難攻。
見到這般情景,晁蓋大感棘手,謂眾人道,“這裏道路如此難行,若賊人閉門不出,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