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銀行貸了許多錢給內地基建項目,可得不到外界認同,按照目前的情況,想幹成金融大亨至少得等到明年經濟危機。
想幹成房地產大亨得等到經濟危機後大爜發,得好幾年時間,最方便的反而是成為傳媒大亨。
想要當傳媒大亨,隻要砸錢去收購電視台收購報紙這些就行。
反正有錢,再說錢又帶不著留著也沒用,而且還可以借這個機會賺些錢,那就搞唄!
有了決定後,把想法和操作方法跟童可人說了,商量好方法。
到下午上班的時候就跟童可人來到銀行這裏著手進行對傳媒公司的收購工作。
港島的電視台有六家,現在最出名的是亞視跟無線,既然想幹成行業頂尖,當然就得收購最出名的公司。
想收購這兩家公司中的一家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搞傳媒跟搞食品公司不一樣,傳負麵消息沒用。
現在有錢可以聲東擊西,趁機購入六家傳媒公司股票,把傳媒業拉一波大漲,順便賺些錢來補貼。
把行業給搞亂後,再去跟這些公司的老板談收購會容易許多。
開始進場時自然不能大張旗鼓,先利用多個賬戶分散吸籌,等吸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宣布進場。
這樣做進可攻退可守,哪怕是收購不了兩家公司,也能趁機大賺一筆,怎麽都不會虧。
悄咪咪分散吸籌兩天時間,買了六家傳媒公司各自大約百分十左右的股份跟相關公司股份,情況就被幾家公司負責人給察覺了。
這尼瑪!
李昊擁有音樂公司,之前他的女人正在籌備辦電視台,現在買自家傳媒公司股份想要幹什麽?
這種事用屁股想都能明白,他是想強行收購電視台給他女人,這下子麻煩大了!
上市公司體量大,大股東很少有絕對控股的情況,這六家傳媒公司的大股東當然沒有絕對控股。
資金方麵,李昊現在是港島頂尖富豪,還擁有一家銀行,這些老板都沒有他有錢。
麵對這種緊急情況,六家公司的老板立刻就召開股東大會,跟一眾小股東商討對策。
亞視會議室中。
樂老板坐在主位上看著眾小股東,臉色沉重的開口道:“諸位,那李昊做空山鹿醫藥、做空愛養生食品、做空食品行業,一直以來就愛做空各個公司,可謂是臭名昭著,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團結一致,不能讓他進傳媒業攪局。”
“樂老板,他是想收購電視台給他的女人,我覺得機會不錯,我們可以共同推高股價一起賺錢。”一位小股東對此有不同意見。
老板很著急,怕的是公司被人收購失去話語權,可小股東們卻一點也不急,這事跟他們關係不大。
這次李昊不是在做空公司急什麽呀!換他來當老板可不是壞事。
他資金雄厚,做事守規矩,賺錢那麽厲害,黑白兩道通吃,跟著他可比跟著樂老板好。
人家收購公司股票,股價就能一路上漲,他們這些小股東不管是減持還是把股份賣了都能大賺,幹嘛去阻止?憑什麽去阻止?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跟著他進場,趕緊低買高賣,賺大股東的錢才是正理。
樂老板努力勸說可說服不了那些小股東,看樣子李昊入局,這些小股東還有可能背叛,就很難了!
他想聯合小股東完成絕對控股讓李昊熄了收購亞視的心思完全沒辦法實現,這種情況隻能下場搶籌買更多股份,不給李昊搶籌到能絕對控股的機會。
無線那邊的邵老板也召開會議,探討怎麽應對這一次的收購,可同樣沒辦法做到上下一心,隻能自己下場搶籌去承擔。
另外四家傳媒公司的老板麵對這種情況也不得不下場搶籌,爭取拿到更多股份,別搞到公司成了別人的。
幾家傳媒公司的老板都有別的產業,資金稱得上雄厚,自然敢應對這種局麵,為了保住公司不得不大手筆投入。
李昊這邊分散搶籌,搶了兩天流通籌碼,搶到亞視百分之十八的股份,搶到無線百分之十七的股份,另外四家傳媒公司也都搶到百分之十幾的股份。
此次搶籌使用多個賬戶分散搶,單人股份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不用公告,自由度是很高的。
此時六家傳媒公司的股價都已經漲了好幾倍,為了保住人設就先去找六家公司的老板談收購的事。
他們當然都拒絕了,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公司變成別人的,這情況很難收購到傳媒公司。
規矩自己守了,談也談了,既然別人不願意配合,那就來個釜底抽薪,先割他們一刀再說。
加大搶籌力度製造緊張氣氛,讓人把自己想收購傳媒公司送給女人的消息傳出去引起轟動,再進一步推高六家公司的股價。
等到股價上升到更高位的時候就把買到手的股票分散賣出,先來個低買高賣賺一波,收迴本金。
此次六家傳媒公司一起拉升股價,他們不敢讓市場有太多流通股,市場呈現搶籌的局麵,分散賣出股票倒是很好賣。
一通操作下來,低買高賣就輕輕鬆鬆入賬超十億。
此次操作股票,亞視的樂先生虧得最多,資金最緊張,就把目標放在他那裏,繼續針對亞視。
發布因為對方不願意配合收購,買不夠他們公司股份想撤退要賣出股份的消息,製造出更大恐慌用來大肆砸盤。
這下子亞視的股價立刻迎來大跳水。
樂老板就很苦逼,在股票高位的時候進場跟人家搶籌,現在人家不幹了,賣出股票去砸盤,股價狂跌真是虧慘。
這情況搞得他還以為是中了李昊的計,被人家當成韭菜來割。
公司老板跟金融大佬玩股票,那真是妥妥找死,這要是股價被砸到資不抵債,那就真的要撲街了。
李昊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給幹破產,就是想收購公司,搞到這種程度,自然就是跟樂老板談判。
隻要願意接受收購,股價肯定會漲起來,樂老板就沒事,他要是不接受收購,李昊就繼續砸盤,樂老板問題就很大。
雙方談判十幾天,樂老板頂不住壓力,答應賣給李昊部分公司股份,降為公司的二股東。
李昊趁機低價掃光市麵的貨,以合適的價格買了不少小股東的股份,再加上買了大股東樂先生一些股份,成功對亞視傳媒完成了絕對控股,入主傳媒行業。
此次收購亞視行動,因為順便做多傳媒行業的原因賺到十多億,然後用了將近八億收購亞視大部分股份,算下來賺了大半個公司跟兩億現金。
收購到傳媒公司,隻要調整節目,把後世那些高收視率的節目拿來用,很快就能趕超無線,幹成行業龍頭。
事情搞定後李昊親自擔任亞視董事長,召集各部門領導,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計劃去調整節目。
想幹成房地產大亨得等到經濟危機後大爜發,得好幾年時間,最方便的反而是成為傳媒大亨。
想要當傳媒大亨,隻要砸錢去收購電視台收購報紙這些就行。
反正有錢,再說錢又帶不著留著也沒用,而且還可以借這個機會賺些錢,那就搞唄!
有了決定後,把想法和操作方法跟童可人說了,商量好方法。
到下午上班的時候就跟童可人來到銀行這裏著手進行對傳媒公司的收購工作。
港島的電視台有六家,現在最出名的是亞視跟無線,既然想幹成行業頂尖,當然就得收購最出名的公司。
想收購這兩家公司中的一家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搞傳媒跟搞食品公司不一樣,傳負麵消息沒用。
現在有錢可以聲東擊西,趁機購入六家傳媒公司股票,把傳媒業拉一波大漲,順便賺些錢來補貼。
把行業給搞亂後,再去跟這些公司的老板談收購會容易許多。
開始進場時自然不能大張旗鼓,先利用多個賬戶分散吸籌,等吸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宣布進場。
這樣做進可攻退可守,哪怕是收購不了兩家公司,也能趁機大賺一筆,怎麽都不會虧。
悄咪咪分散吸籌兩天時間,買了六家傳媒公司各自大約百分十左右的股份跟相關公司股份,情況就被幾家公司負責人給察覺了。
這尼瑪!
李昊擁有音樂公司,之前他的女人正在籌備辦電視台,現在買自家傳媒公司股份想要幹什麽?
這種事用屁股想都能明白,他是想強行收購電視台給他女人,這下子麻煩大了!
上市公司體量大,大股東很少有絕對控股的情況,這六家傳媒公司的大股東當然沒有絕對控股。
資金方麵,李昊現在是港島頂尖富豪,還擁有一家銀行,這些老板都沒有他有錢。
麵對這種緊急情況,六家公司的老板立刻就召開股東大會,跟一眾小股東商討對策。
亞視會議室中。
樂老板坐在主位上看著眾小股東,臉色沉重的開口道:“諸位,那李昊做空山鹿醫藥、做空愛養生食品、做空食品行業,一直以來就愛做空各個公司,可謂是臭名昭著,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團結一致,不能讓他進傳媒業攪局。”
“樂老板,他是想收購電視台給他的女人,我覺得機會不錯,我們可以共同推高股價一起賺錢。”一位小股東對此有不同意見。
老板很著急,怕的是公司被人收購失去話語權,可小股東們卻一點也不急,這事跟他們關係不大。
這次李昊不是在做空公司急什麽呀!換他來當老板可不是壞事。
他資金雄厚,做事守規矩,賺錢那麽厲害,黑白兩道通吃,跟著他可比跟著樂老板好。
人家收購公司股票,股價就能一路上漲,他們這些小股東不管是減持還是把股份賣了都能大賺,幹嘛去阻止?憑什麽去阻止?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跟著他進場,趕緊低買高賣,賺大股東的錢才是正理。
樂老板努力勸說可說服不了那些小股東,看樣子李昊入局,這些小股東還有可能背叛,就很難了!
他想聯合小股東完成絕對控股讓李昊熄了收購亞視的心思完全沒辦法實現,這種情況隻能下場搶籌買更多股份,不給李昊搶籌到能絕對控股的機會。
無線那邊的邵老板也召開會議,探討怎麽應對這一次的收購,可同樣沒辦法做到上下一心,隻能自己下場搶籌去承擔。
另外四家傳媒公司的老板麵對這種情況也不得不下場搶籌,爭取拿到更多股份,別搞到公司成了別人的。
幾家傳媒公司的老板都有別的產業,資金稱得上雄厚,自然敢應對這種局麵,為了保住公司不得不大手筆投入。
李昊這邊分散搶籌,搶了兩天流通籌碼,搶到亞視百分之十八的股份,搶到無線百分之十七的股份,另外四家傳媒公司也都搶到百分之十幾的股份。
此次搶籌使用多個賬戶分散搶,單人股份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不用公告,自由度是很高的。
此時六家傳媒公司的股價都已經漲了好幾倍,為了保住人設就先去找六家公司的老板談收購的事。
他們當然都拒絕了,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公司變成別人的,這情況很難收購到傳媒公司。
規矩自己守了,談也談了,既然別人不願意配合,那就來個釜底抽薪,先割他們一刀再說。
加大搶籌力度製造緊張氣氛,讓人把自己想收購傳媒公司送給女人的消息傳出去引起轟動,再進一步推高六家公司的股價。
等到股價上升到更高位的時候就把買到手的股票分散賣出,先來個低買高賣賺一波,收迴本金。
此次六家傳媒公司一起拉升股價,他們不敢讓市場有太多流通股,市場呈現搶籌的局麵,分散賣出股票倒是很好賣。
一通操作下來,低買高賣就輕輕鬆鬆入賬超十億。
此次操作股票,亞視的樂先生虧得最多,資金最緊張,就把目標放在他那裏,繼續針對亞視。
發布因為對方不願意配合收購,買不夠他們公司股份想撤退要賣出股份的消息,製造出更大恐慌用來大肆砸盤。
這下子亞視的股價立刻迎來大跳水。
樂老板就很苦逼,在股票高位的時候進場跟人家搶籌,現在人家不幹了,賣出股票去砸盤,股價狂跌真是虧慘。
這情況搞得他還以為是中了李昊的計,被人家當成韭菜來割。
公司老板跟金融大佬玩股票,那真是妥妥找死,這要是股價被砸到資不抵債,那就真的要撲街了。
李昊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給幹破產,就是想收購公司,搞到這種程度,自然就是跟樂老板談判。
隻要願意接受收購,股價肯定會漲起來,樂老板就沒事,他要是不接受收購,李昊就繼續砸盤,樂老板問題就很大。
雙方談判十幾天,樂老板頂不住壓力,答應賣給李昊部分公司股份,降為公司的二股東。
李昊趁機低價掃光市麵的貨,以合適的價格買了不少小股東的股份,再加上買了大股東樂先生一些股份,成功對亞視傳媒完成了絕對控股,入主傳媒行業。
此次收購亞視行動,因為順便做多傳媒行業的原因賺到十多億,然後用了將近八億收購亞視大部分股份,算下來賺了大半個公司跟兩億現金。
收購到傳媒公司,隻要調整節目,把後世那些高收視率的節目拿來用,很快就能趕超無線,幹成行業龍頭。
事情搞定後李昊親自擔任亞視董事長,召集各部門領導,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計劃去調整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