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現在製定的大體戰略布局是國內維穩,大力發展民生,盡可能的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關外繼續用兵,嚴防死守為主,襲擾搶劫為輔,豬馬牛羊、牛皮獸皮、二腳羊妹子神馬的都值點錢,能搶就盡量搶,帶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金軍是怎麽對付大明百姓的,他如數奉還,玩消耗,看誰先撐不住。


    大明帝國內憂外患,外患自然指的是不停犯邊,一心想入主中原的金帝國,內憂指的是不斷起事的民軍,而在朱健眼裏,內憂不光隻是民軍,還有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他的種種改革措施,都沒法繞過東林黨這幫禍國殃民的老頑固,而且大多利民措施在他們的極力阻撓反對下流產,逼得他隻能劍走偏鋒,曲線救國。


    這些事還可以拖延或蒙混過關,或強製執行,但因下邊的地方官員消極怠工、曲解聖意等種種抵製,收效並不大,而現在最直接的碰撞是新舊文化教育、科舉製度的改革,他自掏腰包大搞皇家學院,就是為大明培養人才,這些人才將來想任用,都必被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強烈反對,科舉是文官集團的大蛋糕,動了他們的大蛋糕,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彈也就不奇怪了。


    但舊文化舊製度實在太落後,嚴重影響新文化新製度的推行,說大了是影響大明的未來,必須推翻,曆史的車輪隻有前進,沒有倒退,避也避不開,遲早會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交鋒,直至舊文化舊製度敗亡為止。


    為了這事,朱健可沒少頭痛,不說那些頑固守舊的老家夥們,就連忠於自已的帝黨係官員一時間都難以接受,他費了不少口舌,噴了無數口水,先把宋獻策等心腹說服,然後再由他們去說服其他帝黨係的官員,把內部整合好之後,才能想辦法對付那些守舊頑固的老家夥兒。


    幸好他不僅有宋獻策這種滿肚子壞水的鬼才軍師,還有一群幫他出謀劃策的皇家顧問團成員,十幾個臭皮匠湊到一塊,能頂好幾個諸葛亮,在朱健的指示下,他們湊到一塊,絞盡腦汁想出一些專打舊文化臉麵的陰招詭計。當然了,這事也急不來,這打臉損招得讓人去幹才行,由童子軍去當槍手最適合不過了。


    按朱健的要求,童子軍的大姐頭燕鐵男在營裏精心挑選出十幾個各有天賦且機靈的少年少女,穿著小一號的德式野戰軍裝,山地帽,小皮鞋,嘻嘻哈哈的上街玩耍。


    朱健當然對這些孩子不放心,不僅派龍虎侍衛中的慕容十二跟隨保護,還暗派錦衣衛和東廠密諜在一旁盯著,以確保孩子們的安全。


    童子營的孩子們雖住京師裏頭,但卻極少能出營遊玩,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與訓練,即便有一天的假期,朱健也沒讓他們上街遊玩,僅讓他們在營房附近耍樂,最多是帶進宮裏玩耍一天。


    今次是孩子們第一次正式上街玩耍,熱鬧喧嚷的大街,川流不息的人潮,琳琅滿目的東東,讓初次逛大街的孩子們眼花繚亂,好奇的東瞅西望,光是零食、小飾品什麽的都買了一大堆。


    他們對各種東東好奇,別人也同樣對他們好奇,這種看著神精氣爽,英姿颯爽的怪服裝已不是什麽新鮮事兒,當年三大新軍的士兵就有穿著逛街的,一度引起轟動,之後有獵人營的狙擊手、皇家近衛團、皇家近衛獨立營的將士穿著這些軍裝逛街或返鄉探親,老百姓也從剛開始的好奇到慢慢的習慣了,習慣之後,不僅沒有抵觸,相反還生出羨慕的心理。


    這種軍服真的很帥氣,很威武,這才是真正的軍人樣子嘛,都說好女不嫁當兵郎,但這些又帥氣又英武的大頭兵帶有一種勾魂的魔力,讓情竇早開的妹子芳心萌動,隻可惜這些英武帥氣的大頭兵整天窩在軍營裏操練,很難出來一趟,即便有心,也沒有勾搭的機會。


    不過,這難不倒暗生情愫的妹子們,她們害羞,不敢出麵,可以請媒婆上門打聽情況嘛,還別說,那些大頭兵的爹媽因家裏窮,正愁著怎麽給當兵的兒子說一門親事呢,有妹子主動拋來繡球,這事立馬就成,交換過生辰八字,給一點彩禮錢,婚事就這麽訂下來了,不少大頭兵都不知道自已已被老爹老媽給賣了。


    京師城裏的百姓對穿著新式軍裝的士兵早已見慣不怪,但對一群穿著新式軍裝的少男少女,甚至有些還是孩童來的難免產生好奇,這些孩子這麽小就當兵了,不可能吧?哦,對了,聽說有個童子營來的,收養的全是無家可歸的孤兒,真是童子營的孩子,這解釋就說得過去了。


    聽人說,童子營裏的孩子經過相當嚴格的學習培訓後都能成才,再差也能謀到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而且還聽說龍子龍孫以後都要進童子營學習訓練,難怪那些勳貴老爺紛紛把自已的孫子族孫什麽的往童子營裏送,看來這些傳聞是真的嘍。


    這些傳聞當然是真的,早已傳遍京師,象風一般向大明各個角落擴散,這是朱健授意托們有意無意的散布這些消息,為日後的文化教育改革做一些鋪墊,文官集團拚命反對也罷,先給一些人一點心理上的準備,以免突然間蹦出來,太過新鮮,讓人一時半會難以接受。


    大街上隨處可見身穿白衫的讀書人,他們都是來京參加殿試的,大明的科考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殿試時間定在每年的三月份,因路途遙遠,各地的學子們都會提前來京,以免錯過殿試。


    考取功名是全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偉大夢想,十年寒窗苦讀,貨賣帝王家,辛辛苦苦準備了三年,等的就是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沒人敢馬虎大意,錯過最後的殿試時間。


    不過,因山西戰亂,今年的殿試延後一個月,也就是4月15日開科考試,學子們仍有一個來月的時間複習,勤奮向上的學子閉門苦讀,打醬油混日子的公子哥們則四處遊蕩,出入煙花柳巷,沉淪風月之中。


    南城街尾,一家較為僻靜的茶樓,打自上來十幾個書生後就顯得特別的熱鬧,他們邊喝茶邊聊天,內容多是某某樓某某院的紅阿姑神馬的風月話題。


    殿試臨近,不閉門苦讀,溫習功課,敢出來逛街聊風月的學子,不是才高八鬥,胸有成竹,信心滿滿的天才學子,就是打醬油混日子的假學子。


    “客官,樓上請。”


    茶樓的夥計堆著職業性的笑容,引著燕鐵男等十來個童子軍登上二樓。194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五叔並收藏大明小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