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糾結了幾天,最終還是把消毒液生產工廠設在皇宮裏頭,皇宮寬大,有的是地方,人手也不缺,最主要是保密吧,這玩意目前被列入戰略機密,暫時不能傳出去,壟斷也能給他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為了節省成本,他還把各地進貢的名酒配額砍至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四改為燒刀子這類的烈酒,酒精度越高,蒸餾提純的次數就少,成本也能降低一些。


    這還不夠,朱健還在皇宮裏頭弄了一個釀酒廠,自已釀酒蒸餾提純,如此一來,成本又降低不少,而且還可以出售一些提純過的烈酒出售,所得收入抵銷消毒液的生產成本,反正能省則省唄,誰讓他窮瘋了。


    在整好這些東東後,經過短暫培訓與洗腦的醫官醫護兵們一小部分到了狼營、鳳凰軍團和神機營,大半前往遼東前線或分散到地方駐軍,隨行的還有少量的錦衣衛,他們肩負守護與監察之職,真正目的是鎮攝作用。


    在此之前,朱健下了一道聖旨,以相當嚴厲的口吻通知各軍將帥或駐防地方的主官,醫護兵是特殊兵種,不僅要保護好,在醫院的一畝三分地裏,醫官說了算,違者喀嚓。


    原各地各軍的隨軍郎中,經過係統的學習後自動升任醫官,醫官暫這定從七品,設院長一名,由太醫院正五品院使不定期的派員到各地巡察考核,視功勞貢獻度予以升降,醫官的最高品階是正五品。


    女人細心,在護理方麵比男護士更勝任,朱健不是沒有過這個想法,但也隻是想想而已,馬上就給否決了,封建傳統,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女護士這個職業太難了。


    忙完這些,朱健並沒有因此感到輕鬆,相反,心裏仍有那一抹隱隱約約的失落感,好象仍然忘了什麽,但真的記不起來。


    入春後,氣溫開始迴暖,冰雪融化,但南方多地沒有下過一滴雨水,旱情開始出現,而北方卻連降大雨暴雨,不少地方發生水災,幸好朱健提前把整理好的災情處理手冊發放下去,一些地方主官按照手冊處理,馬馬虎虎還應付得過去。


    朱健知道大明的官員素來報喜不憂,他欽點工部尚書李精白為欽差,持上方寶劍前往災區巡察,如有救災不力,膽敢隱瞞的官員,一律拿下或當場喀嚓掉。


    福建的旱情相當嚴重,巡撫熊文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跟那些地主老財、商人豪強“借”了不少糧食救濟災民,仍無法安撫全部災民。


    橫行大海的大海盜鄭芝龍率艦隊來襲,擊敗總兵俞諮皋統率的福建水師,斬殺其得力副手,把總許素心,並拒絕熊文燦的招安,繼續橫行海上,當他的海霸王。


    彈劾熊文燦和俞諮皋的奏折堆滿朱健的龍案,但都被他壓下去了,他相信,隻要曆史的軌跡沒有發生大的改變,幾個月後,鄭芝龍就會接受熊文燦的招安,歸順大明。


    說實話,朱健並不清楚俞諮皋這個人,更不知道他的能力如何,除派錦衣衛秘密調查,並寫信詢問熊文燦,征詢他的意見。


    熊文燦的迴複相當中肯,俞諮皋除了貪杯好色,能力還是可以的,之所以打敗仗,除了一些因素,主要是鄭芝龍的艦隊強大,打海戰厲害,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都被他揍得唏哩嘩啦,遠遠看到鄭家戰旗都繞著走。


    朱健隻能耐心等待,祈禱熊文燦順利招安鄭芝龍,看到陝西的災情奏折時,他終於記起了一件要命的事情,一個老讓他心緒不寧的人——高迎祥。


    “來人,速召雷寅入宮。”


    朱健一記起高迎祥,臉色唰然變白,這位哥可是明末著名的人物之一,在陝西安塞(今延安市)揭起反明大旗,闖王的名號就是他整出來的,死了之後才由李自成撐起這個名號。


    一想起高迎祥,他馬上又記起了另外一個牛人孫傳庭,這哥們一表人才,多有謀略,萬曆年的進士,授官永城知縣,天啟年初調京任吏部驗封主事,之後升至稽勳郎中,因不滿魏忠賢專權,棄官迴鄉,後得崇禎重用,率軍猛揍高闖王,並把他活捉,押至京師處死。


    差點把這位幹掉高迎祥的牛人給忘了……


    朱健派人把雷寅緊急叫來,就是讓他調派錦衣衛高手趕往陝西安塞把高迎祥做掉,同時派人趕往山西代州,護送孫傳庭進京。


    雷寅離去後,朱健還不放心,下旨命陝西境內所有駐軍嚴加戒備,以防民變,同時下旨減免陝西受災地區二年賦稅,命地方主官想盡辦法安撫好轄區內的災難。


    朱健拍著額頭直歎氣,心裏後悔不已,明知崇禎元年,各地災情頻發,有百姓豎旗反明,卻記不起高迎祥這位要命的哥們,真是昏頭了,他不知道這些布置是否來得及,隻能盡力而為了。


    朱健的亡羊補牢仍然遲了一步,曆史的軌跡沒有發生改變,出生陝西安塞,以販馬為業,善騎射,臂力過人的高迎祥召集了一幫兄弟,豎起了反明大旗。


    其實,陝西多地已連年發生災情,百姓舉家逃荒,地方父母官賑災不力,餓死不少百姓,還關閉城門,阻止百姓入城乞討,已引起百姓的強烈不滿。


    高迎祥以販馬為生,手下有一幫相當能打的兄弟,本來日子還混得下去,沒被逼到走投無路,豎旗反明的地步,但當地幾家大族豪強想壟斷販馬行業,高迎祥和他的那幫兄弟自然成了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肉中刺。


    那幾家大族豪強曾設局想做掉高迎祥,都被他機警的躲過,最後,他們聯手做局,勾結地方父母官誣陷高迎祥盜賣軍馬,派捕快衙差去高家捉人。


    高迎祥平時為人就很仗義,在當地極有名氣,加之做販生意也需要打點各方,跟衙門裏的捕快衙差都有一些交情,有捕快給他通風報信,勸他趕緊跑路。


    高迎祥明知是坑,卻無法化解,又不甘心丟下家人兄弟和基業跑路,更知道自已若被衙差抓捕入獄,必死無疑,幹脆帶著手下兄弟把前來抓捕的捕快衙役全剁了,然後召集難民殺進城裏,把知縣、主簿、縣尉等剁了,接著率眾血洗那幾家陷害他的世家大族,分發糧食給災民。


    到了這一步,高迎祥已無迴頭之路,幹脆豎起了反明大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五叔並收藏大明小昏君最新章節